自234年孙权配合蜀汉发动三路北伐后,吴国已经很久没有对外大规模用兵。孙权最后一次亲征始末(如果陆逊得到更多权力,他能否北伐成功呢?)
但此次孙权虽然没有亲征,吴军掀起的声势仍然很大,兵分四路出击曹魏:
扬武将军全琮所部进攻淮南,威北将军诸葛恪所部进攻六安,车骑将军朱然所部进攻樊城,大将军诸葛瑾所部进攻柤中(二年夏五月,吴将全琮寇芍陂,朱然、孙伦围樊城,诸葛瑾、步骘掠柤中,帝请自讨之)
先说淮南战场:
吴国大都督全琮起初攻势不可抵挡,与魏将王淩战于芍陂,注意这个位置,吴军已经越过了合肥城!(先是,谭弟承与张休俱北征寿春,全琮时为大都督,与魏将王凌战於芍陂)
被曹爽赶出洛阳的新任扬州刺史孙礼亲自率领卫兵前来增援,在芍陂与全琮交战,孙礼在兵刃中冲锋陷阵,战马多次被刺伤,他依然手执战鼓,奋不顾身,方才击退吴军(礼亮直不挠,爽弗便也,以为扬州刺史,加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大将全琮帅数万众来侵寇,时州兵休使,在者无几。礼躬勒卫兵御之,战于芍陂,自旦及暮,将士死伤过半。礼犯蹈白刃,马被数创,手秉枹鼓,奋不顾身,贼众乃退)
荆州战场魏军同样陷入了困境,朱然采用朱异的计策,攻破了樊城外围。
此时襄阳城没有查到资料,是否落在吴军手里,有了解的朋友可以留言。
魏国荆豫都督夏侯儒出兵救援,进军至樊城七里远的地方却停住了脚步(而是作鼓吹,设导从,离朱然军六七里徘徊)
夏侯儒,夏侯尚的从弟,司马懿调任雍凉战区,夏侯儒成为荆豫都督。
这次吴军的北伐虽然在历史上不是很有名,但是从战果来看,远超孙权主导的历次亲征!
司马懿分析战况后,决定亲往樊城前线阻击樊城之敌。
朝堂部分大臣认为敌人远道来围樊城,无法立即攻下,目前受挫于坚城之下,不去理会,敌人也可自退(议者咸言,贼远来围樊,不可卒拔。挫于坚城之下,有自破之势,宜长策以御之)
但是司马懿坚持要求出兵:边城受敌而安坐庙堂,疆场骚动,众心疑惑,是社稷之大忧也。
这是表面上的理由,实际是想借助军功反向压制曹爽!
六月,司马懿督师南征,率部到达荆州后,先派出轻骑袭扰吴军,朱然听闻司马懿来后,不敢攻城(帝以南方暑湿,不宜持久,使轻骑挑之,然不敢动)
稳住樊城形势后,司马懿拣选精锐,准备发动大决战。之前顺风顺水的吴军听说司马懿要总攻,连夜撤走,被魏军追上后,斩获万人,缴获了一大堆军用物资(于是休战士,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吴军夜遁走,追至三州口,斩获万余人,收其舟船军资而还)
司马懿凭一己之力扭转了战局,到了三国后期,司马懿的战绩、威望、实力的确可以碾压众人。
曹芳派中常侍前来劳军,增加食郾、临颍两个县为司马懿的封地,加上之前的封地已达四个县,有1万户,司马氏另有子弟11人被封为列侯(天子遣侍中常侍劳军于宛。增封食郾、临颍,并前四县,邑万户,子弟十一人皆为列侯)
司马懿达到了人生巅峰,他反而开始了超乎寻常的小心与低调,见到老乡、前辈,哪怕官爵比自己低,仍要下拜(帝勋德日盛,而谦恭愈甚。以太常常林乡邑旧齿,见之每拜)
这作秀的水平,不得不人佩服!
而吴军这次北伐涌现出来的两位新星:全琮、朱异,一个打穿了吴国数十年未能突破的合肥防线,另一个献策几乎攻破了樊城,两大名将未来仍然会给魏国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大败荆州战场的朱然后,司马懿将目光转向淮南。
因为吴国派来了一个很难缠的敌人:诸葛恪。
作为少壮鹰派人物,诸葛恪到淮南后,干了几件事
1、在庐江皖口屯田,长期驻军。
2、派轻兵袭击舒县,俘获该县百姓,最远甚至偷袭过六安县。
3、不断派遣侦察人员,察看道路和险要关隘的形势,探索由庐江进攻寿春的线路。(恪乞率众佃庐江皖口,因轻兵袭舒,掩得其民而还。复远遣斥候,观相径要,欲图寿春)
诸葛恪的扰敌之策,对魏国造成了很大困扰,舒县一带的魏国百姓边人深以为苦!
司马懿打算出兵征讨淮南,朝臣以为诸葛恪占据坚城,广有粮谷,孤军远攻,救兵必至(先是,吴遣将诸葛恪屯皖,边鄙苦之,帝欲自击恪。议者多以贼据坚城,积谷,欲引致官兵,今悬军远攻,其救必至,进退不易,未见其便)
连续两次阻止司马懿用兵,这些朝臣到底是谁指使的呢?可能就是曹爽,当然司马懿同样会礼尚往来,在曹爽攻打蜀汉时极力阻扰。
但朝臣的理由也很充分,曹休孤军深入皖城,差点被陆逊包了饺子,石亭惨败魏国还记忆犹新:石亭之战下部:为什么说石亭之战是曹魏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陆逊否掉朱恒计策的缘由)
司马懿为什么敢于再征皖城呢?
司马懿认为吴军所擅长的是水战,而不是陆战。湖水冬浅,船不能行,救兵必弃船就陆相救,陆战破敌就很容易了(贼之所长者水也,今攻其城,以观其变。若用其所长,弃城奔走,此为庙胜也。若敢固守,湖水冬浅,船不得行,势必弃水相救,由其所短,亦吾利也)
不能拘泥于单一战例,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243年九月,司马懿督诸军击诸葛恪,结果大军刚到舒城,诸葛恪就跑了(军次于舒,恪焚烧积聚,弃城而遁)
不战而屈人之兵,司马懿不愧为三国后期最强军神。
退吴军后,司马懿提拔邓艾着手创建淮南淮北的军屯(穿广漕渠,引河入汴,溉东南诸陂)
从此淮北仓庾相望。
这是有大功于国家、百姓的,虽然司马懿主导了高平陵之变,但此时的司马懿真的是大魏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