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2023##微头条激励计划#
距离第一代索尼“FE 70-200mm F4 G OSS”(2014年3月)发布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索尼“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是2023年7月28日发布的全画幅远摄变焦镜头(E卡口用)。这是第二代所谓的“小三元镜头”(整个变焦范围内最大光圈为F4的广角/标准/长焦变焦镜头),光圈为F4。支持半宏支持。
这款镜头具有流行的 70-200mm F4 规格,所以很好奇它的性能有何改进。

新款正品索尼长焦变焦镜头“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
实现小型化、轻量化
首先我们来看看“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的尺寸和可操作性。
II型尺寸为82.2(最大直径)×149(总长)mm,重量为794g(不包括三脚架)。I型的尺寸为80(最大直径)x 175(总长)mm,重量为840g(不包括三脚架安装座),所以通过比较,可以看到II型明显更小、更轻。

新款“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与“α7 IV”的组合

旧款“FE 70-200mm F4 G OSS Ⅰ”与“α7 IV”的组合

左侧为 II 型,右侧为 I 型。总长度缩短了约 26 毫米,镜头本身的重量(除去三脚架后)也轻了约 46 克。
Type II在变焦操作时镜筒会伸出,因此当伸出到长焦端时,它会比使用内变焦系统的Type I更长。
加长型变焦镜头和内焦变焦镜头各有优缺点,尚不清楚哪一种更胜一筹,但至少采用加长型变焦镜头的II型具有以下特点:后面会谈到的高性能,可以肯定的是,这款相机实现了特写拍摄性能。II 型也更容易存放在相机包等中。

左侧为 II 型,右侧为 I 型。当变焦到长焦端时,II型变长。

II型变焦至长焦端

侧面丰富的开关组
操作性方面,镜筒侧面共有5种开关:“对焦模式开关”、“全时DMF开关”、“对焦范围限制器”、“ “图像稳定开关”和“图像稳定模式开关”。
其中,I型未安装“全时DMF开关”。DMF(直接手动对焦)是一种允许您在 AF 拍摄(包括 AF-C)期间通过旋转对焦环手动对焦到所需位置的功能。这很方便,因为当对不想要的拍摄对象激活自动对焦时,您可以快速更改对焦位置。
上、下、左侧各有3个“对焦保持按钮”,与I型规格相同。另外,滤镜直径为72mm,与I型相同,但遮光罩改为花形“ALC-SH176”。

在 3 个位置配备“对焦保持按钮”。附带新镜头遮光罩“ALC-SH176”。
显着提高的分辨率性能
广角端、大光圈对比,下列图一,焦距70mm/光圈值F4拍摄(Type II);图二,焦距70mm/光圈值F4拍摄(I型);图三,同一角度(中心)照片裁剪后的对比图;图四,同一角度(外围)照片裁剪后的对比图。

α7 IV,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70mm,F4,1/400秒,ISO100,白平衡:自动,创意外观:ST

α7 IV,FE 70-200mm F4 G OSS,70mm,F4,1/400秒,ISO100,白平衡:自动,创意外观:ST

左边的是“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右边的是“FE 70-200mm F4 G OSS Ⅰ”

左边的是“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右边的是“FE 70-200mm F4 G OSS Ⅰ”
上面的照片是使用Type II和Type I在广角端(焦距70mm)和最大光圈F4拍摄的。
中心的外观几乎没有差异,并且都提供高性能 G 镜头特有的高分辨率。然而,如果仔细观察周边,您会发现,使用 I 型镜头时,图像有些失真,并且分辨率有所下降,而使用 II 型镜头时,分辨率几乎没有下降。它在整个屏幕上显示出稳定的分辨率性能,这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很难令人相信。
长焦端大光圈对比
焦距200mm/光圈F4拍摄(Type II)

α7 IV,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200mm,F4,1/1500秒,ISO100,白平衡:自动,创意外观:ST
焦距200mm/光圈F4拍摄(I型)

α7 IV,FE 70-200mm F4 G OSS,200mm,F4,1/1500秒,ISO100,白平衡:自动,创意外观:ST
裁剪后的图像(中心)

左边的是“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右边的是“FE 70-200mm F4 G OSS Ⅰ”
裁剪图像(外围)

左边的是“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右边的是“FE 70-200mm F4 G OSS Ⅰ”
上面的照片是使用Type II和Type I以相同的方式拍摄的,长焦端(焦距200mm)和光圈开到F4。
在长焦端,感觉II型从屏幕中心看的分辨率更好。此外,如果注意外围区域,尤其是四个角,很明显II型的分辨率比I型更高。
这可能是一个自然的结果,因为发布时间间隔了九年,但可以肯定地说,Type II 的分辨率性能极其优越。这一结果将成为风景摄影的强大盟友,因为风景摄影需要高水平的屏幕同质性。
支持整个变焦范围内的半微距。如果您使用 2 倍增距镜,则可以获得 1 倍微距
从镜头名称中的“Macro”就可以看出,“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的特点是在微距摄影方面的实力。它的性能绝不是免费的;它令人惊讶地真实,在从广角端 70 毫米到长焦端 200 毫米的整个变焦范围内支持半微距(0.5 倍放大倍率)。

虽然是长焦变焦镜头,但在整个变焦范围内支持半微距摄影。
微距示例1(焦距71mm)

α7 IV,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71mm,F4,1/400秒,ISO400,+0.3EV,白平衡:自动,创意外观:ST
Type II在70mm广角端的最小拍摄距离为0.26m。变焦镜头在广角端具有特别高的特写性能是相对常见的,因此这可能并不令人意外。上面的例子是用71mm焦距拍摄的。变焦稍微移动了 1 毫米,因此从技术上讲,它不在广角端,但背景相当宽。
微距示例2(焦距100mm)

α7 IV,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100mm,F4,1/500秒,ISO400,+1.0EV,白平衡:自动,创意外观:ST
II 型即使在中远摄范围内的 100mm 焦距下,也能靠近拍摄对象进行特写拍摄。由于它支持全变焦范围的半微距拍摄,所以关键是你可以在拍摄主体的特写镜头的同时,通过调整焦距和拍摄距离来改变背景的呈现程度。在这个焦距下,压缩效果生效,背景变得更窄。
微距示例3(焦距200mm)

α7 IV,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200mm,F4,1/800秒,ISO400,+0.3EV,白平衡:自动,创意外观:ST
当然,即使在200mm的长焦端也可以进行半微距拍摄。此时的最短拍摄距离为0.42m,处于长焦微距范围内。它对于自然摄影非常方便,因为它允许很长的工作距离。在此焦距下,压缩效果生效,降低了背景可见度并显着增加了模糊度。
此外,II型还兼容增距镜,这是必看的。不幸的是,它与 I 类型不兼容,所以这是一个值得欢迎的演变。

索尼 2 倍增距镜“SEL20TC”
安装增距镜不仅可以增加焦距,还可以增加放大倍率。对于该镜头,最大图像放大倍率单独为 0.5 倍,但在安装 1.4 倍增距镜时可增至 0.7 倍,在安装 2 倍增距镜时增至 1 倍。1x 表示 1x 宏。微
距示例 4(使用 2 倍增距镜)

α7 IV,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400mm,F8,1/400 秒,ISO400,白平衡:自动,创意外观:ST
安装了 2 倍增距镜,并拍摄了与上一个示例中相同的花 (Tamasudale) 的照片。正如预期的那样,由于它是真人大小的微距,因此您可以看到可以拍摄比半微距大得多的拍摄对象。主镜头的光学性能极高,因此即使使用增距镜,也几乎不会注意到渲染性能有任何恶化。
使用增距镜的问题是最大光圈值变暗,但考虑到现代数码相机的高感光度性能和图像稳定的高性能,笔者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微距示例 5(使用 2 倍增距镜)

7 IV、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400mm、F8、1/320 秒、ISO400、+0.3EV、白平衡:自动、创意外观:ST
拍了一张大约 3 厘米大小的花的照片,它完全适合全画幅传感器的尺寸(约 36 x 24 毫米)
微距示例 6(使用 2 倍增距镜)

α7 IV,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142mm,F8,1/125秒,ISO400,+0.3EV,白平衡:自动,创意外观:ST
尽可能靠近绿色狐尾草(俗称 Nekojarashi)拍摄了这张照片。果然是全尺寸的宏观图,每一个细节都画得很清晰。
提醒一下,如果您在 II 型上安装增距镜并以 0.7 倍或 1 倍放大倍率进行微距拍摄,则无需将变焦设置为长焦端。您可以在整个变焦范围内以最短对焦距离以 0.7 倍或 1 倍放大倍率进行拍摄。
通过示例介绍其他功能

α7 IV,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143mm,F5.6,1/250秒,ISO400,+2.0EV,白平衡:自动,创意外观:ST
寻找会产生模糊背景的背光条件并拍摄了照片。令人惊奇的是,即使在屏幕的角落也几乎没有暗角。这部分是由于相机端数字校正的影响,出色的光学性能。

α7 IV,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200mm,F4,1/200秒,ISO400,+0.3EV,白平衡:自动,创意外观:ST
对焦方面的高分辨率表现,良好的散景质量也是这支镜头的特点之一。它是如此的柔软和美丽,感觉就像要融化一样。

使用 2 倍增距镜,α7 IV、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400mm、F8、1/250 秒、ISO400、+1.0EV、白平衡:自动、
该镜头配备了四个高速且安静的“XD线性马达”,因此自动对焦速度和精度都非常好。它不仅在中远距离,而且在近距离拍摄时也能流畅、快速地对焦。尽管使用了 2 倍远摄附加镜,但自动对焦性能依然流畅。

α7 IV,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200mm,F11,1/100秒,ISO400,+0.3EV,白平衡:自动,创意外观:ST
虽然这款镜头即使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也能展现出高分辨率的性能,但在拍摄风景时会有很多机会缩小光圈。笔者发现这款镜头在很多方面都很容易使用,因为无论光圈全开还是缩小,它都能在整个屏幕上提供稳定的分辨率。

α7 IV,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94mm,F4,1/40秒,ISO800,+1.3EV,白平衡:阴影,创意外观:ST
内置的光学防抖机制,能够拍摄出没有任何模糊的照片。我们使用的是普通的防抖模式MODE1,但还有适合摇摄拍摄的MODE2,以及强调拍摄移动物体时取景稳定的MODE3。
总结 长焦变焦虽贵但值得!
索尼“FE 70-200mm F4 Macro G OSS II”是一款在方向上进行了重大改变的新型号,通过改变进给方式实现了紧凑性和重量,同时实现了高成像性能。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全型号变更,这让我们意识到在过去的九年里,母级微单相机的性能已经显着发展,极大地扩展了它的可能性。
渲染性能非常出色,可以说没有任何差距,实现了即使在最大光圈下也能使用的高分辨率性能,同时还拥有让你爱上它的一流散景。虽然这款镜头属于“G镜头”范畴,但如果只看成像质量,就很难区分性能甚至更高的“G Master”镜头和“G镜头”。
缺点是价格相当昂贵,但它是一款高性能长焦变焦镜头,可以让你在整个变焦范围内进行全方位的微距摄影,所以笔者认为它物有所值。如果您在镜头上配备了远摄增距镜,您将能够更多地将其用于远摄和微距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