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配网

书法创作中常用的十个繁体字,每个字十分,看看您能得多少分?

 人阅读 | 作者xiaofeng | 时间:2023-08-12 22:05

写错别字在书法展赛中是不能容忍的。下面有十个常用的繁体字,测一测,玩一玩,每一题十分,看你能得多少分?

第一题:“阳”能写作“肠”吗?

“陽”不能写作“”。我们知道,“楊、揚、埸、湯”,都已简化作“杨、扬、场、汤”,而唯独“陽”却简化成了“阳”,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们的简化方法不同。“杨、扬、场、汤”是采取草书楷化的方法简化的,而“阳”则是采取异体选用的方法(有的字书将此法并入同音代替法)简化的。“阳”是从“陽、阶、阳、隔、昜、氜”中选择出来的。不仅是“阳”,其它像“阴”也是如此。“阴”是从“陰、陰、阴、關、阥、氖、除”中选择的。“杨、扬、场、汤”右旁的“勿”是“昜”草书楷化的,它只能作为简化偏旁,而不能作为“昜”(yáng)本字,它和“昜”是有区别的。遇到带“昜”字旁的字,一般可将“昜”简作“”,但遇到带“陽”字的字,却不能将其中的“昜”简化作“”,也不能将“陽”简作“阳”,因为“阳”是不可作偏旁的简化字。如““易”的草书也是“汤”,但它没有楷化,故“锡、蜴、赐”等字的“易”字也不能简作。

第二题:“炉”和“鲈”旁的“盧”为什么简化不同?

“芦、庐、炉、驴”和“舻、鲈、轳、泸、垆”中的“户”和“卢”均是由“盧”简化的。同是“盧”旁,为什么不同呢?这是因为,此两组字的简化方法不同。“芦、庐、炉、驴”等字是异体选用的,而“舻、鲈、轳、泸、垆”等字则是草书楷化的。这就是说,“芦、庐、炉、驴”等字很早以前就已经不出现,像《康熙字典》就已收入这些字。“舻、鲈、轳、泸、垆”等字均是由草书楷化的“卢”字作为偏旁类推出来的。这里要说明的是,遇到生僻的古字,如果结构中有“盧”字,只能写作“卢”,而不能写作“户”。

第3题:

“万”和“萬”有什么不同?

“万”和“萬”在古时是两个含义不同的字。“万”虽未见甲骨文,但在古籀中就已经出现。它的含义是表示“一万”。“萬”的本义是一种昆虫。这种昆虫是一种蜂子,名曰“萬盖”,其头上有一对发杈的触角。“萬”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是一个象形文字,上面是一对触角,并非草字头,故《篆经》中说:“黄夢萬无草,胃畏思非田。”因为“萬盖”这种蜂子爱群居,数量很多,成千上万,所以人们又赋予它数字“萬”的含义,后来二字便通用了。但是,在复姓中“万”又读“m”,如“万俟”。这时候,“万”和“萬”是不能通用的。我们不能把“万俟”写成“萬俟”。

第4题:“发”是“髮”直接简化的吗?

“发”不是“髮”直接简化的。“发”是“發”的简化字,这是用草书楷化的方法简化的。《王羲之草书诀歌》中就有“载裁当自记,友发更须知”一句。这里形状像“友”的“发”就是“發”的草书,汉字简化时,又以近音代替的方法,用“發”代替了“髮”。因为“發”读“fā”,而“髮”读“fà”,二字虽读音较近,并不完全相同,故称“近音代替”。“髮”简化作“发”属间接简化,即先由“發”简化成“发”,再由“发”(發)代替“髮”。有些人弄不清它们之间的来龙去脉,认为“發”和“发”是同一个字,便将“理发厅”、“发廊”写作“理發厅”、“發廊”。

第5题:“俱”是“具”的繁体字吗?

“俱”不是“具”的繁体

白字。在一些城市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金光闪闪的牌匾:“家俱城”、“家俱店”。据说,这些牌匾还有不少是当地一些书法名家题写的。显然,这些“书法家”是把“俱”当作“具”的繁体字了。其实,“具”并没有简化,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繁体简体了。或曰:“俱'与“具”可以通假”这就更错了!我们应该知道,通假字只能是单向通假,不是二字可以互换的。确实,古文中有以“具”通“俱”的,但这并不是说,“俱”可以通“具”。比如在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一句。这句中的“蚤”可通“早”,但我们不能反过来用“早”去通“蚤”,把“跳蚤”写成“跳早”。再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便要还家”一句。这句中的“要”通“邀”,但我们也不能反过来用“邀”去通“要”,把“需要”写成“需邀”。在古文中类似此例的通假字很多,像“孙”可以通“逊”,“说”可以通“悦”等。

第6题:“篱”是从“籬”中分离出来的吗?

“篱”不是从“籬”中分离出来的。“篱”和“籬”自古就是两个含义不同的字,虽然此二字古时义项有些交叉,但又绝不相同。“籬”的含义是“籬笆”、“樊籬”,古时“笊篱”也有写作“笊籬”的。“篱”的含义是“笊篱”。所以,写繁体字时“笊篱”也可写作“笊籬”,但“籬笆”却不能写作“篱笆”。汉字简化时,以“笊篱”的“篱”代替了“籬笆”的“籬”。简化字“篱”涵容了“笊篱”和“籬笆”两个义项

第7题:“吃”能写作“喫”吗

“吃”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写作“喫”的,有人认为“喫”是“吃”的异写,这是一个误会。“吃”和“喫”在古时不仅含义不同,读音也略有差别。“吃”的古音读“qī”,它的本义是“口吃”,即“结巴”。《史记·韩非传》:“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这里的“口吃”就是“结巴”。“喫”的古音读“jī”,它的本义是“啖食”,即“吃”的意思。杜甫绝句诗中有“梅熟许同朱老喫”。在近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常见“喫”与“吃”混用。汉字简化时废止了“喫”,以“吃”代之。但当我们写繁体字时,不能将"口吃”(结巴)写成“口喫”

第8题:“駮”是“驳”的异体字吗

“駮”不是“驳”的异体字。有人将“駮”和“驳”认为是同一个字,这是不对的。“驳”的本义是马的毛色不纯,故至今辞书中尚有“斑驳”一词。因颜色不一样,又引申出排斥之义,如“反驳”、“批驳”、“驳斥”等。“駮”的本义是一种像马的猛兽。《山海经》:“中曲山有兽如马而身黑,二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名曰駮。”古时有二字混用者,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又将二字字义分开。《现代汉语词典》在注释中将二字在“驳斥、斑驳”等义项中释为相通,但在“驳运、驳船”等义项中不相通,即“驳运”、“驳船”,不能写作“駮运”、“駮船”。

第9题:“剪彩”能写作“剪綵”吗?

如果写繁体字,“剪彩”是可以写作“剪綵”的。“彩”的本义是“颜色”,“綵”的本义是彩色的丝绸。汉字简化时用同音代替方法,以“彩”代替了“綵”。“剪彩”的意思是将彩绸剪开。这里所剪的是彩绸,而不是彩色,所以写繁体字时只能写“剪綵”,而不能写成“剪彩”。再如“张灯结彩”,写繁体字只能写“張燈結綵”,不能写“張燈結彩”。同样的道理,这里张挂的是灯笼,拉结的是彩绸,而不是彩色。同时,“彩绸”也不能写作“綵綢”,因为“綵”的本身就是彩绸,如果写作“綵綢”,那就令人费解了。

第10题“簾”和“帘”能通用吗?

“簾”和“帘”不能通用。这里所说的不能通用,是从繁体字的角度来说的。从简化字的角度来说,“帘”是可以通“簾”的。“簾”和“帘”在古时一些词语中虽然出现过混用(如“簾幕”也有写作“帘幕”的),但它们的本义是不同的。“簾”的本义是“帏簿”,是门或窗间的遮蔽设置。古时,天子、诸侯所置者为“屏”,大夫所置者为“簾”,士所置者称“帷”。后来,这些名称渐混,故有“帷屏”、“簾帷”、“簾幕”诸词。“帘”的本义是用布做的“望子”(即“幌子”),也特别指酒旗,也就是酒店门前的幌子。唐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里的“酒旗”就是“酒帘”。汉字简化时用“帘”代替了“簾”。如果写繁体字,“酒帘”不能写作“酒簾”。

各位书友,请问能不能得到90分呢?

我是四海易术,每天分享一点书法小知识!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