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台留言中,我们发现不少朋友对黑胶唱片有着极其模糊的认知,比如把胶木唱片与乙烯基唱片、SP与LP混为一谈。
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黑胶唱片”到底指的什么?
这要从一百多年前唱片诞生的那天说起,你可能在哪读到过爱迪生发明了唱片。
爱迪生与手摇式唱筒留声机
不过严格点来讲,他并不是“唱片”的发明者,因为他的发明并非“片”状。
1877年,爱迪生发明手摇式留声机和锡质唱筒,这是最早的声音记录载体。不过在英文中,它却并不属于留声机唱片的条目,而被称为留声机唱筒,因为它长这样:
直到1888年,美国德裔柏林纳发明了真正的“圆盘式唱片”,这才是最早的“唱片”。
一开始,柏林纳尝试用各种材料来压制唱片,结果都不理想。后来,他发现一种相对坚固耐磨的材质:虫胶。
它是紫胶虫在吸取树木汁液后的分泌物,被广泛用作胶水,兼有热塑性和热固性,相对同时期其他材料而言,可塑性高较为坚固。
柏林纳与唱片和留声机
1895年,柏林纳研发出每分钟转78次的虫胶唱片(Shellac Records),上面刻满了记录声音的凹槽,每厘米30—50条。
比起爱迪生的唱筒,78转虫胶唱片方便易携带,更受欢迎。
于是,虫胶唱片成为了最早流行起来的声音记录,它改变了音乐的发展,使得被记录下来的音乐能够成为商品售卖。
虫胶唱片(Shellac Records)
由于它每分钟只能录制3-5分钟,所以刻录在上面的流行乐都在3分钟左右,这样的习惯沿用至今,今天一首流行乐曲时长亦是如此。
因此,它又被称为标准时长唱片(Standard Play),也就是SP唱片。
随着20世纪初愈发频繁的东西方交流,虫胶唱片传入中国,由于播放时使用钢制唱针而被称为“钢针唱片”。
你也许更熟悉另一个名称:“胶木唱片”。但据考证,这大概是一个错误的翻译,因为被称为胶木的“酚醛树脂”从未被大规模用作唱片原料。
胶木曾短期作为虫胶的替代品被用于唱片压制,但因其昂贵的造价很快就被弃用了,但这个错误的名称却在国内被广泛传播开来,成为老式唱片的代名词。
那如今我们购买播放的黑胶唱片是这种虫胶唱片吗?
非然。
78转的虫胶钢针唱片有着致命的缺点:3分钟的记录时长、音质很差、还原度低、极易破碎。
到20世纪30年代时,出现了一种新材料:Poly 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VC塑料),比起虫胶,PVC有着更好的刚性和柔性,更耐用。
一些唱片公司开始尝试用PVC替代虫胶,但受到大萧条和二战的影响,研发屡屡受挫。
直到1948年,哥伦比亚唱片终于发明出每分钟33 1/3转PVC密纹唱片。
之所以叫“密纹唱片”,是因为它的凹槽数比78转唱片密集许多,每厘米最多120条,这意味着录制时长的大幅提升。每面能录制长达30分钟的音乐!更重要的是,音质也有了质的飞跃。
一年后,RCA唱片又发明出音质更好但容量较小的45转PVC密纹唱片,用来记录单曲和迷你专辑。
这两种PVC塑料唱片才是如今我们常见的“黑胶唱片”。
33转唱片因较长的播放时间而被称为—“Long Play”长时间唱片,45转因较短的播放时间被称为——“Extended Play”拓展唱片,这就是LP和EP的由来。
这两种采用PVC为材质的密纹唱片,在英文中被统称为”Vinyl Records“,也就是PVC一词中的“Vinyl”:乙烯基。
我们常见的所谓“黑胶唱片”翻译为“乙烯基唱片”更为准确。
这就是唱片的发展简史,从78转的粗纹虫胶唱片再到33转和45转的密纹PVC唱片,它们组成了留声机唱片的全部形态。
值得注意的是,78转胶木唱片和33转/45转PVC唱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唱片,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材质、制作工艺和播放设备。
假如你家里也有几张陈年老片,需看清唱片内封上的转数,如果写着“78RPM”或“钢针唱片”,则需要购置一台可以兼容78转速的唱机。
现代唱机大多只可以播放33转以及45转PVC唱片,但也有部分可以播放78转唱片:
还需要更换专门播放78转的老式钢制唱针:
78转虫胶唱片时代,唱针和唱片都是消耗品,它们之间的磨损十分频繁。
不少影视剧中都会出现旧时代留声机的场景,考究的话,在留声机旁都会出现一个小盒子,来放置备用唱针。
放唱针的精致小盒子
到今天,古老的78转唱片更多地被用来收藏而非使用。我们能接触到的、正常发行的黑胶唱片,无论中古还是全新几乎都是密纹乙烯基唱片。
它发行不久后便取代了粗纹唱片,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声音载体,造就了现代流行乐发展最快的黄金年代。
在英文中,这些不同种类的唱片都有专属名词:
所有用转盘式留声机播放的唱片统称为:
“Phonograph Records”或“Gramophone Records”(留声机唱片);
早期的筒式唱片是:“Phonograph Cylinder”(留声机唱筒);
虫胶唱片则是“Shellac Records”;
而33转/45转PVC唱片则被统称为“Vinyl Records”。
相较于英文中明确的分门别类,中文却并没有严格的学名划分。也许因为翻译的历史问题, “Vinyl”一词并未能直译成“乙烯基”,大家更习惯将它们统称为“黑胶唱片”。
由于“黑胶唱片”一词与“胶木唱片”在名称上的接近,便产生了不少混淆的观念和看法。
21世纪以后,英文的“Vinyl”也出现了泛指所有留声机唱片的现象,这也是“黑胶唱片”一词在国内被混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但中国未经历PVC唱片的黄金年代,多数人对于黑胶唱片的印象极其朦胧,于是“黑胶唱片”的含义更加混乱。
混乱案例
由于我们未找到“黑胶唱片”一词最早出现的历史文献,所以只能做出上述推测,如果你能找到相关历史来源或者有独到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
我们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和各种资料来源,简单梳理了一下,如今在中文语境下的“黑胶唱片”的两种含义:
- 狭义层面,过去特指78转胶木唱片,如今特指33转/45转的密纹乙烯基唱片。
- 广义层面,可以泛指所有使用留声机播放的模拟录音存储介质,表面有记录声音的凹槽。既可以指胶木唱片、也可以指乙烯基唱片,有时还被混用为早期唱筒。
当然,这两种说法都不准确,不过习惯成自然,即便“黑胶唱片”概念的混淆造成了很多谬误,但在今天它很难再被人们清晰地定义。
假使你初入胶门,想好好玩胶,至少要搞清楚“黑胶唱片”到底是什么?
以后提及黑胶唱片时,一定要明白自己说的33转/45转的乙烯基唱片,还是78转的虫胶唱片。
好了,想必看到这里,你应该有了初步的认知。那,来找茬吧!看看以下两段表述中分别那些显而易见的错误。
首先是无所不知的某度百科,它的”黑胶唱片“词条是这样写的:
然后是中文维基百科的黑胶唱片词条:
----To be continued----
文中音乐尧舜论道来自《瑞鸣十五周年纪念黑胶·45转限量收藏版》。尧舜论道,长箫在侧。背负太阳的磊磊光辉,人一路追寻超越由名利恩怨而起的喜怒悲欢,希冀以精神直立于大地,头顶苍天,凭借皓月苍星的心性成为自我的主宰。笛声清亮,吹出青翠气节与刚劲傲骨,大提琴轩昂,古琴声蔼然,诠释温热之心与爱民如子之意。尧舜其君,尧舜其民,论道经邦,辅相太平。论明君当政四海清明,谈世事如潮汐起落跌宕,只道不尽唯盼天下大和,百姓无事的殷殷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