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配网

百年品牌东芝,为何如今走向退市

 人阅读 | 作者yiyi | 时间:2024-05-05 17:02

东芝,这个曾经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日本品牌,如今却走到了退市的边缘。这家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牌企业,曾经在家电、电子、核电等领域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但也在21世纪初的几年里逐渐失去了市场地位和竞争力。东芝的衰落引发了全球的关注,人们不禁要问:一个曾经的世界级企业为什么会这么快地衰败?东芝的兴衰又反映了什么样的市场变化和制造业趋势?

东芝在美国时代广场的巨型广告

东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75年,当时日本发明家田中久重在银座炼瓦街创立了店铺兼工厂,成为东芝的前身。从最早的白炽灯到后来的家电产品,东芝的业务逐步扩张至生活产品、信息通信、半导体等等。1949年公司在东京证交所上市。鼎盛时期,东芝的家电业务收入占到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与夏普、松下成为日本白色家电“三巨头”。东芝还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曾发明NAND闪存芯片。东芝还曾创造过许多“日本首创”,包括日本第一台雷达,日本第一台晶体管电视与微波炉、第一部彩色影像电话、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第一台DVD等。截至1996年,东芝还曾以530亿美元的营收高居世界财富500强榜单中的32位。

然而,随着21世纪初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美国制造业的回流,日本制造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东芝也开始面临市场份额和利润率的下滑。为了开拓新的市场和增加收入来源,东芝开始通过并购来扩张其业务版图。2006年,东芝斥资5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核电巨头西屋电气公司77%的股份,意图成为全球核电领域的领导者。然而,这笔交易却给东芝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亏损。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核电需求大幅下降,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更是让日本社会对核电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2017年,西屋电气公司宣布破产保护,给东芝造成了约7000亿日元(约合63亿美元)的亏损。

东芝东京总部大厦

另一方面,东芝在半导体领域也遭遇了困境。1987年,东芝因向苏联出售高精度机床而违反了国际禁运规定,引发了美国政府和公众的强烈抗议和制裁。这一事件使得东芝在半导体技术上失去了先发优势,并受到了美国竞争对手如英特尔、三星等公司的追赶和超越。2018年,东芝为了化解资不抵债的危机,将其半导体业务出售给了美国私募股权公司贝恩资本,从而失去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在核电和半导体业务的双重打击下,东芝的经营状况一落千丈。为了维持账面上的繁荣,东芝迫不得已铤而走险,最终走上了财务造假的不归路。2015年,东芝被曝光连续六年虚报营收约1500亿日元(约合13.5亿美元),支付了约74亿日元(约合6700万美元)的罚款,罚款额创下日本最高纪录。此后,该公司不断卷入各种财务丑闻和会计欺诈案件,信誉受到严重打击。这些事件使得投资者对东芝的信任度下降,公司的财务状况也进一步恶化。为了摆脱困境,东芝被迫寻找收购方,以换取资金和资源。

东芝笔记本电脑

2021年4月,私募股权公司CVC就提出了对东芝的私有化要约。当时东芝公司拒绝了这一提议,但表示会考虑可靠的要约方案。2022年,东芝开始寻找收购方,以便与上述海外投资者切割,当年10月选定“日本产业合作伙伴”为主的财团作为优先收购方。2023年9月21日,东芝宣布该财团已完成对东芝的要约收购,达到将公司私有化的门槛。交易完成后,上市了74年的东芝最快将于今年摘牌退市。

东芝智能手机

东芝的退市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这并不意味着东芝就此破产。事实上,退市只是表明东芝将不再是公开上市公司,而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运营和管理。然而,这需要东芝找到新的投资者和融资渠道,同时也需要其在未来的运营和管理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否则,东芝将很难恢复其昔日的辉煌。

东芝的退市也引发了人们对日本制造业和全球制造业的思考和反思。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制造业企业如何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如何避免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如何平衡成本效益和社会责任?这些都是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只有不断求新求变、保持空杯心态、持续创新和改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