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配网

致敬经典 尼康Zfc复古无反相机评测

 人阅读 | 作者xiaofeng | 时间:2023-09-26 04:17

2013年尼康曾推出过复古造型的全幅数码单反Df,然而一直到2020年都没有后续产品。复古风早已在无反领域盛行多年,品牌上以奥林巴斯和富士为代表,造型上又分旁轴和单反两大路线。胶片时代全手动相机配备多个机械式拨盘来调节各种参数,这种操作感觉就像操控精密仪器一般,确实很有吸引力。今年5月末开始有传闻,尼康将推出一款复古造型APS-C无反相机,随着谍照接连曝光,终于在6月29日尼康正式发布Zfc无反相机。此前Df中“f“是取自“Fusion(融合)”,Zfc中“fc”则是“Fusion(融合)“、”casual (随意)”。

  Zfc是尼康Z系列第二款APS-C画幅相机,由于采用复古单反造型,去除了手柄等设计,使得它成为最轻的Z系列相机。Zfc的基础性能与Z50相近,重点在机身设计上融合了FM2的元素,致敬经典。那么Zfc是一款复古造型的Z50?它与同样采用复古造型的富士X-T30相比又如何?下面我们先看看三款相机的纸面参数对比:

规格对比(点击查看大图)

  从规格对比来看,Zfc的核心参数与Z50基本一致,Z50原生ISO上限高、高感表现好的优点得以延续,同时取景器放大倍率也是同档机型中比较突出的。此次Zfc为了满足vlog拍摄需求,在Z系列中首次搭载侧开式翻转屏,方便自拍。与搭载背照式传感器的X-T30相比,主要劣势是像素数和连拍速度。

整体外观

FM2

  既然是复古造型的数码相机尼康Zfc与Df一样采用大尺寸机械拨盘和直线型的外观设计。与Df偏高偏胖不同,无反结构的Zfc可以做的更矮更薄,机身尺寸、军舰顶与机身比列更接近FM2。当然Z卡口尺寸明显大于F卡口,除了正面比例略有变化,还让左侧握持的皮革面积变窄,这使得这款相机不适合搭配较大较重的镜头,抓握手感会大打折扣。如果用户想改善握持手感,需要安装指柄等配件。

  Zfc机顶“脑门”采用1970-1980年代直体“NIKON”logo,与Z系列D系列的斜体不同。

  材质方面,Zfc机身采用镁合金材质制成,既紧凑轻便,又保持了强度和耐久性。从接缝处到机身各部位均实施密封处理。相机正面和背面中部采用仿皮表面处理。机身银色部分采用丝缎银涂层。

  像奥林巴斯PEN系列,尼康Zfc除了银黑版,还提供6种颜色可选,通过有偿彩色饰皮更换服务达成,包括纯白色、沙米色、自然灰、琥珀棕、珊瑚粉、薄荷绿六种配色。

细节设计

  Zfc机身顶部的机械拨盘设计风格与F系列胶片单反类似,转盘上表面为黑色,柱面则是银色。顶部左边是感光度和曝光模式双层拨盘,右边是快门速度拨盘、曝光补偿拨盘。感光度和快门速度拨盘均有防止误操作的锁定按钮。其中感光度拨盘需要按下按钮解除锁定才可以调节。如果机内设置为自动ISO,与Df一样,转动感光度拨盘是调节自动感光度下限,希望未来尼康能像富士那样在转盘上增设“A”自动ISO档位。下层曝光模式拨盘不受锁定限制,可在M、A、S、P、AUTO之间自由切换。

  快门速度拨盘与感光度拨盘的锁定有区别,快门速度拨盘锁定为1/3STEP、X(X=1/200s)、B门和T(遥控B门)设定,若要选择设定需要按住解锁旋转拨盘,而1/4000s-4s,无需解锁便可自由转动选择。拨盘上的快门速度均是1EV步长控制,而要以1/3步长微调,方法是将快门速度拨盘调整至“1/3 STEP”,然后旋转主指令拨盘(后波轮)。该功能在机内是可以设置的,称为简易快门速度转换。而M档下,将转盘转至X,快门速度固定为闪光同步速度(1/200s)。在快门速度拨盘下层则有拍照和录像切换拨杆。Zfc在视频下拥有独立的快捷设置和菜单。

  Zfc的曝光补偿拨盘即使在自动模式下也能以1/3EV调整,需要注意的是该转盘新增“C”档,用户可以在自拍模式下使用触屏滑动调节曝光补偿。

  在相机的右肩上还有快门、电源开关、视频录制按钮。Zfc的快门设计与Df不同,并不支持快门线插孔。电源开关则是围绕快门的拨杆。值得注意的是在快门后方,这款相机配有一个小屏幕,很像胶片相机上用于计数的。Zfc这块屏幕其实是“光圈显示窗”,用于显示当前设置的光圈F值。

EVF

  相机背面,电子取景器左侧有回放、删除和EVF/屏幕切换键。Zfc的电子取景器规格与Z50相同,采用0.39英寸约236万点OLED面板,实现约100%的画面覆盖率和约1.02倍放大倍率(35mm 约0.68x)。与Z50相比,Zfc采用圆形目镜罩,更符合复古风格。

  Zfc背面大部分按钮和拨盘都设计在屏幕右侧。 这样设计用户在拍摄过程中只需右手即可完成多种操作。与Z7/ Z6相比,我们可以看到Zfc还是做了不少简化,比如取消了AF-ON按钮、对焦点选择摇杆、驱动模式按钮等,一些设置用户需要依赖i按键进入快速设置界面调整。与Z50相比,Zfc保留了放大、缩小和DISP实体按键,实际使用中比Z50屏幕上的虚拟按键更顺手。

侧开翻转屏

  Zfc背面采用一块3.2英寸104万点触摸侧开翻转屏,这种侧开翻屏尼康在D5000系列上多有应用,此次是Z系列相机首次搭载。与Z50的下翻屏相比,侧开不会与三脚架、稳定器冲突,也能实现自拍。但凡是有利必有弊,侧开翻转屏会与机身侧面接线产生冲突,难以旋转。

  接口方面,Zfc侧面胶皮盖下,分别是HDMI端口、USB端口(USB 3.2)、外置麦克风插孔。对于一款主打vlog的相机没有耳机插孔(返听)还是比较遗憾的。需要注意的是与Z50不同,这款相机的USB接口改为Type-C,外接充电兼容更好。用户使用Webcam Utility直播软件,可以将相机当做“网络摄像头”通过USB-C进行直播。(电脑将在拍摄中为相机供电)

存储卡与电池在同一个仓

  续航方面,Zfc与Z50一样采用EN-EL25锂离子充电电池(7.6V 1120mAh),这款电池此前只有Z50使用。Zfc与Z5等新一代Z系列相机一样,USB支持供电,关机时可为电池充电,开机时则为相机供电。虽然使用相同的电池,Zfc续航比Z50更强,LCD下达到360张。(Z50为320张)

  存储方面,Zfc与Z50相同,采用单SD卡槽设计,支持SD、SDHC (兼容UHS-I) 、SDXC (兼容UHS-I),相比Z7、Z6的XQD,Zfc的存储介质更为普及且廉价,比较遗憾的是该卡槽不兼容UHS-II,好在相机本身像素不高,存储压力并不大。

套头设计

  此次尼康为Zfc配备了Z DX 16-50mm f/3.5-6.3VR(银色)、Z 28mm f/2.8 (SE)两款套头,其中Z 28mm f/2.8 (SE)可能是此前宣布开发的两款轻巧型定焦镜头之一,SE指采用复古外观特别版。这款镜头是最轻的Z卡口FX镜头,外观设计灵感源于尼克尔经典手动镜头。该镜头全长约43mm,重量约160克,便于携带。

对焦环

镀膜

  镜头型号刻字采用与Ai尼克尔镜头相同的字体,并且采用与Ai镜头类似的防滑纹理。Z 28mm f/2.8 (SE)仅有前端橡胶对焦环可以转动,镜身上的银圈和滚花均只是装饰作用不能转动。

卡口

  另外,Z 28mm f/2.8 (SE)虽然很轻,但塑料感也很明显,包括卡口也采用工程塑料制成。

菜单功能

  菜单界面和功能设置上继承了Z7II、Z6II诸多亮点,下面重点谈谈几个功能:

设置

宽区域AF支持人眼/动物侦测

  Zfc与Z7II、Z6II一样在视频下支持人眼/动物侦测AF。此外,Zfc的宽区域AF(L)也支持人眼/动物侦测AF,Z50只能在自动区域AF下实现。宽区域AF(L)下,用户可以通过摇杆将大红框移动到人物头部,而在大红框内可以进行人脸、人眼识别AF。

20种创意优化校准

  Zfc支持创意优化校准,包括梦幻、清晨、流行、星期天、低沉、戏剧、静寂、漂白、忧郁、纯净、牛仔布、玩具、棕褐、蓝色、红色、粉色、木炭、石墨、双色、黑炭。相比上述内置选项,用户可修改所选优化校准,也可保存自定义优化校准。

梦幻

清晨

戏剧

静寂

忧郁

木炭

ISO画质测试

  Zfc与Z50搭载相同的图像处理器与CMOS传感器,可提供从ISO 100至51200的标准感光度范围,向上可扩展至Hi 2 (相当于ISO 204800)。高感光度下也能提供噪点少的照片和视频。为了检验这款相机的降噪算法,我们将Zfc与Z 28mm f/2.8SE搭配进行拍摄,设置为RAW+JPG、矩阵测光、3100K白平衡、焦距28mm、光圈f/8.0。目前Adobe Camera RAW还不支持Zfc的NEF文件,本文采用NX Studio测试版1.0.1关闭降噪解文件。(本次测试为工程样机仅供参考 固件版本C 0.24)

左:RAW 右:JPG

ISO100(点击查看大图)

ISO200(点击查看大图)

ISO400(点击查看大图)

ISO800(点击查看大图)

ISO1600(点击查看大图)

ISO3200(点击查看大图)

ISO6400(点击查看大图)

ISO12800(点击查看大图)

ISO25600(点击查看大图)

ISO51200(点击查看大图)

ISO102400(点击查看大图)

ISO204800(点击查看大图)

  从测试结果来看,ISO 400以下Zfc的RAW画面比较干净;上升至ISO 800这款相机RAW开始出现非常轻微的噪点(参看蓝色接口);ISO上升至1600时,Zfc的RAW画面噪点开始增多,JPG则由于降噪依然保持比较纯净;ISO3200时,画面上出现明显彩色噪点,JPG在降噪处理下画面比较干净;ISO6400-ISO 12800,Zfc的RAW画面有明显彩色噪点,暗部并未出现变色,JPG的画面则由于降噪涂抹感逐渐加重;ISO25600以上Zfc彩色噪点非常严重,笔者认为实用价值不高,JPG降噪涂抹比较严重,细节大量损失犹如“油画”不推荐使用。

宽容度测试

  至于宽容度,此前测试的Z50有较好的表现,同出一源的Zfc又会怎么样呢?本次测试笔者采用“暴力还原”的测试方法,相机使用ISO 100、F8光圈,在正常曝光基础上分别进行+3、+2、+1、-1、-2、-3曝光补偿,如此得到过曝、欠曝严重的RAW照片,放到解RAW软件中,将曝光向相反的程度进行还原(关闭降噪)。目前Adobe Camera RAW还不支持Zfc的NEF文件,本文采用NX Studio测试版1.0.1关闭降噪解文件。(本次测试为工程样机仅供参考 固件版本C 0.24)

+1过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2过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3过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从“暴力”测试来看,+1、+2过曝情况下,Zfc可以拉回绝大多数细节。+3过曝下,我们可以看到高光很多的“死白”已经很难拉回,出现偏色。

-1欠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2欠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3欠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再看欠曝还原,-1、-2档这款相机基本能做到完好的还原,-2EV画面开始粗糙(参看蓝色接口部分)。将欠曝拉低到-3档时,蓝色接口部分出现彩色噪点,这一表现与此前测试的Z50相当。

4K超清视频

  Zfc的视频功能与Z50一样,支持全像素读取无裁切的4K 30p视频录制,此外,这款相机还支持1080 120p慢动作视频(带声音)。在视频拍摄中,Zfc支持人眼/动物眼部侦测AF,自拍时也可使用该功能。

vlog

网络摄像头

  此外,Zfc在视频当中支持电子防抖和镜头光学防抖,用户如果需要较好的稳定画面,还是需要搭配稳定器进行拍摄。

  Zfc支持最高4K分辨率延时视频功能,最长8小时的拍摄时间,最长20分钟的录制时间,该功能可与间隔拍摄结合使用。

评测总结

  通过前文的评测,我们可以看到Zfc是一款采用复古单反造型的Z50。与Z50相比,Zfc在性能上并没有显著提升,虽然各家复古机均主打“颜值”,但作为一款2021年推出的APS-C无反相机,性能上没有凸出亮点依然是比较遗憾的。此次外观设计是Zfc的重点,复刻FM2的尖顶,没有单独曝光模式转盘、肩屏等现代设计,矮薄的机身比例,让这款相机在造型上比Df更加复古。单纯从复古角度,这款相机快门不支持快门线插孔,这让复古味差了点意思。另外,现在的复古机追求轻便,采用轻质材料,Zfc仅有445g与体积相近的FM2(540g)分量上仍有差距。

  厂商推出复古机并不单纯是推出一款机身,需要有多款搭配“和谐”的镜头,目前Z DX 16-50mm f/3.5-6.3VR(银色)、Z 28mm f/2.8 (SE)两款套头,虽然通过“换壳”达到搭配的统一,但是大部分Z镜头无论体积还是外观都不适合搭配Zfc。原厂Z镜头中仅有Z 40mm f/2(宣布开发)、 Z MC 50mm f/2.8体积上比较合适,其中Z 40mm f/2很可能会像Z 28mm f/2.8那样推出换壳版(SE)。目前不转接,外形又比较搭的只能寄希望于铭匠、七工匠等国产手动镜头。转接的话,原厂FTZ转接环在“颜值”上很难符合复古需求,这使得这款相机转接D头、AI手动头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还是希望尼康能够多推出一些复古外壳的Z镜头,既然Z 28mm f/2.8 (SE)是一款全幅(FX)镜头,目前也没有APS-C(DX)定焦计划,未来Zf系列推出全画幅机型可能还是很高的,至于能否尽快面世,很大程度要看此次Zfc的市场表现。

  对于尼康来说,APS-C市场是扩大系统占有率的重要战场,Zfc显然是一款走差异化的产品,这几年奥林巴斯、富士的经营,让不少老牌厂商都看到了复古相机的商机。与Z50相比,Zfc在“颜值”上溢价是否合理,还需要市场的检验,但塑造完整复古产品线,无疑是尼康未来面对的重要课题(如复古外观镜头、皮套、指柄、肩带等等),目前尼康Zfc的机身定价6499元,要略高于X-E4、X-T30等同类机型,颜值党是否出手,最好还是亲自上手体验一番才好决定。

优点:

1.同Z50的CMOS,高感表现出色2.对焦点覆盖广大,支持-4EV AF3.支持无裁切的4K 和全高清120p视频录制4.侧开翻转屏,方便用户自拍5.支持间隔拍摄、4K延时视频6.EVF放大倍率优于部分竞品7.11fps高速连拍具备一定运动捕捉能力8.支持宽区L 人眼/动物眼部检测AF9.支持USB供电和USB网络摄像头10.小巧轻便、复古造型

缺点:

1.侧开翻转屏可能与接线冲突2.SD卡槽不支持UHS-II3.动态追焦仍有提升空间4.电池续航仍有提升空间5.Z卡口复古镜头少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