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X 线照片影像质量五大的因素:物理因素(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颗粒度);几何因素(失真度)
3、信息源是人体,X线是载体
4、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有照射量mAs、管电压KV、摄影距离、增感率、被照体厚度密度、冲洗因素。
5、照射量与密度成正比,密度的变化则与管电压KV的n次方成正比。40KV时n=4,150KV时n=2。
6、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FFD)的平方成反比。
7、最适宜人眼观察的照片密度值范围是0.20~2.0。
5、影响射线对比度的因素有X 线吸收系数、物体厚度、原子序数、组织密度、波长。
6、影响光学(照片)对比度的因素有胶片γ值、X 线质与量、被照体厚度及密度。
7、影响散射线的因素有管电压、被照体厚度、照射野。
8、影响颗粒度的因素有X 线量子斑点、胶片卤化银颗粒的尺寸分布、荧光体的尺寸分布
9、影响照片清晰度的主要因素是焦点尺寸。
10、照片上某处的透光程度称为透光率,T=I/I0值的定义域为:0<T<1,T值越大,密度低,色白。
11、照片阻挡光线的能力称为阻光率,O=I0/I的定义域为:1<O<∞。
12、光学密度是阻光率的对数。光学密度也称黑化度。密度值是一个对数值,无量纲。Lg10=1,lg100=2,lg1000=3···
13、照片密度值为 2.0 时对应的透光率是D=lgO=lg1/T=lg100,则T=1/100。
14、照片密度值为 3.0 时, 入射光线强度与透过光线强度(阻光率)之比是D=lgO=3=lg1000,则O=1000。
15、X线对比度包括肢体对比度、射线对比度、胶片对比度和X线照片对比度。
16、肢体对比度是是受检体所固有的不能改变的。
17、射线对比度的基础是肢体对比度。
18、X线对比度(Kx)又称射线对比度是透过被照体的透射线的强度分布不均形成X线强度的差异。Kx=I2/I1。
19、影响X线对比度的因素有X线吸收系数μ、物体厚度d、人体组织的原子序数Z、人体组织的密度ρ、X线波长λ。
20、胶片对比度:是X线胶片对射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γ值越大,宽容度L越小,获得的照片对比度越大。
21、X线照片对比度:又称为光学对比度(K),是X线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
22、影响X线照片对比度的因素 :主要为胶片γ值、X线质和线量,以及被照体本身的因素。
23、光学对比度(K)与X线对比度(KX) 的关系K=γlgKx。
24、I=I0 e^-μd,I0表示入射X线强度,I表示透过X线强度,μ表示 X线吸收系数、d表示身体厚度。
25、锐利度的定义 照片上两个相邻X线吸收不同的组织影像,其影像界限的清楚明了程度称为锐利度,亦即两部分影像密度的转变是逐渐的还是明确的程度。
26、锐利度为S= (D2-D1)/H=K/H。S为锐利度,(D2-D1)为相同组织的密度差,H为密度移行距离。
27、模糊度是也称不锐利度。是从一个组织的影像密度,过渡到相邻另一组织影像密度的幅度,以长度(mm)量度,即H值。两密度移行幅度越大,其边缘越模糊。
28、照片的锐利度与模糊值(H)成反比,物体越小,照片对比度越低,模糊值越大,锐利度越差。
29、几何学模糊:均是由被照体本影和本影以外的半影所构成,半影导致影像的模糊。
30、半影的产生取决于X线管焦点的尺寸、被照体-胶片距离,以及焦点-胶片距离三大要素。焦-胶距离越大,半影也就越小。
31、减小半影的方法:被照体贴近胶片、使用小焦点、使用较大的焦-胶距离,其中选择小焦点是最为重要的。
32、移动模糊:①生理性移动,如呼吸、心脏搏动、胃肠蠕动、痉挛等,其中只有呼吸移动可以通过屏息暂时加以控制,余下不受控制;②意外性移动,如体位移动,可以人为控制。
33、减少运动模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需固定肢体;选择运动小的机会曝光;缩短曝光时间;把肢体尽量靠近胶片;尽量增加焦点至胶片间的距离。
34、增感屏导致照片产生模糊的原因主要有四个:1)荧光体的光扩散 2)X线斜射效应 3)增感屏与胶片的密着状态 4)照片影像的总模糊度。
35、X线量越少,X线量子斑点越大,噪声越大。
36、量子噪声:人们所看到的X线照片斑点主要是量子斑点形成,占整个X线照片斑点的92%。
37、主观性颗粒质量(颗粒性)是通过肉眼观察在影像中获得的颗粒状况,
38、客观性颗粒质量(颗粒度)是以仪器或物理学检查获得的颗粒状况。
39、颗粒度的测量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RMS颗粒度和威纳WS频谱。
40、RMS描述了随机分布的密度函数D(x)的差异,是表征不同屏-片组合系统斑点大小的重要物理参量。RMS值大,此屏-片组合斑点就多;相反,RMS小,则表示该屏-片系统斑点就少(数量的变化)。
41、WS威纳频谱在医学影像学中以空间频率为变量的函数,即X线照片的密度D的空间随机变化函数,用威纳频谱分析出的形成X线照片斑点(位置的变化)。
42、在人眼能分辨的空间频率0.5~5.0LP/mm范围内。
43、照片的密度值在0.20~2.0范围内最适宜人眼观察。
44、国际放射学界公认:0.2mm的半影模糊值就是人眼的模糊阈值。
45、摄影 将光或其他能量携带的被照体的信息状态以二维形式加以记录,并可表现为可见光学影像的技术。
46、影像 反映被照体信息的不同灰度(或光学密度)及色彩的二维分布形式。
47、信息 信号由载体表现出来的单位信息量。
48、成像过程 光或能量→信息→检测→图像形成。
49、第一阶段 X线对三维空间的被照体进行照射,形成载有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此阶段信息形成的质与量,取决于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和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等。
49、第二阶段 将不均匀的X线强度分布,通过增感屏转换为二维的荧光强度分布,再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分布(潜影形成)。
50、X线感光效应是指X线通过被检体后使感光系统(屏-片系统)感光的效果。公式如下:
其中:Vn代表管电压,i代表管电流,t代表摄影时间,S代表增感率,f代表胶片的感度,Z代表靶物质的原子序数,r代表摄影距离,B代表曝光量倍数,D代表照射野的面积(cm2),μ代表减弱系数,d代表被检物体的厚度(cm)。
51、摄影距离的变换与管电流量的关系,遵循反比平方法则。距离越长,衰减的X线越多,X线量减少。
52、增感屏增感率:指在照片上获得同一密度值1.0时不用增感屏和应用增感屏时的X线量之比,常用S来表示,即S=R0/R1。
53、滤线栅能有效地吸收散射线,提高影像的对比度,但对原发射线也有吸收,需适当增加管电流量。
54、高千伏摄影是指用120kV以上能量较大的X线,获得低对比(对比度下降)、层次丰富的X线照片影像。。
55、高千伏摄影可减少管电流、使用小焦点,可提高照片清晰度,延长X线管的寿命。
56、高千伏摄影X线机在120~150kV管电压范围内。
57、高千伏摄影产生较多的散射线,选用高栅比滤线栅,常用的栅比为12:1。
58、高千伏摄影时注意更换滤过板,80~120kV选用3mm铝及0.3mm铜。
59、高千伏摄影康普顿效应为主,光电效应的几率减少。
60、电离室自动曝光控时(最常见)利用气体电离的物理效应。
61、电离室有三个面积为50mm²的测量野,多采用“三野结构”。安置于电离室中心,分布呈倒品字形。
62、大体规定骨骼摄影距离为100~110cm,胸部摄影距离为180cm。心脏为200cm
63、放大变形:若物体与胶片不平行,则肢体各部位的放大率也不一致,近胶片侧放大率小,远离胶片侧放大率大,造成了影像失真。
64、位置变形:由于体内二点离焦点的远近不同,使二点影像的放大率不同而引起影像失真。靠近中心线和靠近胶片的物体的位置变形最小。
65、形状变形:被照组织不在焦点的正下方,而是处在焦点的斜下方,所以其影像与实际组织产生了差异,这种形状的变形叫歪斜失真。
66、避开非检部位的影像重叠,利用中心线倾斜投影。
67、变形的控制:①被照体平行胶片时,放大变形最小;②被照体接近中心线并尽量靠近胶片时,影像的位置变形最小;③一般地说,中心线入射点应通过被检部位并垂直于胶片时,影像的形状变形最小。
68、若想观察密度低的物体影像,常采用旋转体位或利用斜射线摄影。
69、将中心X线从肢体被检部位的局部边缘通过,以免病灶本身和其他部分重叠,称作切线投影。
70、与原发X线同向、反向或侧向,且比原发X线波长长的X线为散射线。
71、散射线几乎全部来自康普顿散射。
72、散射线在作用于胶片上的全部射线量中所占的比率,称为散射线含有率。
73、影响散射线含有率的因素包括 (1)管电压,(2)被照体厚度,(3)照射野。
74、散射线含有率随管电压的升高而加大,在80~90kV以上时,散射线含有率趋向饱和平稳。
75、散射线含有率随被照体厚度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当被照体厚度超过15cm时,趋于饱和。厚度要比管电压产生的影响大得多。
76、当照射野增大时,散射线含有率增加在30cm×30cm的照射野时达到了饱和。
77、减少或消除散射线的方法 :最有效的是滤线栅法。
78、抑制散射线:利用X线多叶遮线器控制照射野、滤过板滤过。
79、消除散射线:滤线栅、利用空气间隙法(平方反比法则)、金属后背盖的暗盒。
80、滤线栅一般是用厚度为0.05~0.1mm的铅条,夹持在厚度为0.15~0.35mm的铝或纸(填充物)。
81、栅比(R):滤线栅铅条高度与填充物幅度的比值为栅比。栅比值越高其消除散射线的作用越好。R=铅板的高度(h)/铅板的间隔(D)。
82、栅密度(n):n表示在滤线栅表面上单位距离(1cm)内,铅条与其间距形成的线对数,常用线/cm表示。密度大的滤线栅,吸收散射线的能力强;
83、滤线栅的焦距:f0是聚焦滤线栅的倾斜铅条会聚于空中一直线到滤线栅板平面的垂直距离。
84、焦栅距离界限(f1~f2)原射线透射值在聚焦距离上透射值的60%时,确定栅板的最低f1和最高f2的范围。
85、聚焦栅反置使用:照片中线部分密度较高,两侧密度逐渐减低。
86、使用滤线栅的注意事项:不能将滤线栅反置;X线中心要对准滤线栅中心;倾斜X线管时,倾斜方向只能与铅条排列方向平行;焦点至滤线栅的距离要在允许范围内。
87、滤线栅的选择:要求消除散射线率高时,选用栅比大的滤线栅;X线斜射时,不能用交叉式滤线栅。
88、影像信息的采集(第一象限)IP的固有特征,即X线的辐射剂量与激光束激发IP的光激励发光(PSL)强度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大于1:104的范围是线性的。
89、影像信息的读取(第二象限)涉及输入到影像阅读装置(IRD)的光激励发光强度(信号)与通过曝光数据识别器(EDR)决定的阅读条件所获得的数字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90、影像信息的处理(第三象限)涉及影像处理装置(IPC)如何显示出适用于诊断的影像。施行谐调处理、空间频率处理和减影处理。
91、影像信息的再现(第四象限)涉及影像记录装置(IRC)。馈入IRC的影像信号重新被转换为光学信号以获得X线照片(图像打印处理)。第四象限决定了CR 系统中输出的X 线照片的特性曲线。
92、第一象限涉及IP的固有特征,在系统运行中是不能调节的。第二至四象限则在系统运行中可充分调节,实施影像处理功能。
93、旋转中心(GC)是谐调曲线中心密度,决定谐调曲线中心密度。
94、旋转量(GA)改变对比度,决定图像对比度。
95、谐调曲线移动量(GS),调节整个图像亮黑度。
96、噪声:CR 系统中存在着两种噪声,即量子噪声(X 线量依赖性噪声,占主要)和固有噪声。
97、IP尺寸越小空间分辨力越高。
98、CR的优点:辐射剂量比常规X线摄影低,IP可重复使用,明室下工作,多种后处理技术,数字化图像,实现数据库管理,灵敏度较高,具有很高的线性度,识别性能优越,CR系统曝光宽容度较大,兼容性好。
99、CR系统的缺点:一是操作程序烦琐,比传统屏/片系统步骤还要多,技术人员工作量大;二是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低,不能实现动态X线摄影。
100、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
101、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
102、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
103、
104、直接转换(DDR):指该探测器利用光导半导材料非晶硒俘获入射的X线光子后转换成电信号。
105、直接型DR平板探测器:由集电矩阵、硒层、电介层、顶层电极和保护层等构成。
106、X线照射非晶硒→被激发出电子-空穴对,在外加偏置电压下被分离并反向运动,形成电流,存储在TFT的极间电容上。
107、多丝正比电离室气体雪崩式电离,使金属丝收集到的电子比原始气体电离所产生的电子多10~1000倍。
108、非晶硒光导材料的分辨率特性好,灵敏度高,因此量子检测效率(DQE)和MTF高,(普通DR空间分辨率可达3.6LP/mm, 乳腺DR可达7.1LP/mm, ,动态范围可达104~105,图像层次丰富,图像质量好。
109、非晶硒的吸收效率高,转换特性在1:104范围内是线性的,曝光宽容度大。
110、非晶硒FPD缺点:对环境要求高,需要较高的偏置电压;刷新速度慢,动态摄影速度受到限制。大面积的TFT生产工艺复杂,生产难度较大。
111、间接转换型(IDR)探测器系指把X线转换为荧光再转换为电信号。
112、间接转换式平板探测器碘化铯+非晶硅,或使用硫氧化钆/铽+非晶硅。
113、非晶硅抗辐射能力强,是理想的X线探测器材料,能适应多次曝光摄影和透视的工作需要,在获取高质量动态影像方面具有优势。
114、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缺点:会产生一定的散射和反射,使得有价值的信息丢失或散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X线感度和空间分辨率。
115、X线照射探测器的碘化铯(CsI)闪烁晶体→可见光→非晶硅光电二极管阵列→产生电流。
116、非晶硅和非晶硒两种平板探测器是目前DR成像设备中使用最多的类型机。
117、DR与CR相比:DR优势:剂量进一步降低,时间分辨力明显提高,更高的动态范围,密度分辨力高,工作效率高,数字图像更利于传输和储存,后处理能力更强。DR缺点:空间分辨力低,环境要求高。价格贵。
118、乳腺是软组织摄影,需使用能量低、波长较长,穿透物质的能力较弱的软X线,即40kV以下管电压产生的X线。
119、软X线摄影物质对X线的吸收以光电吸收为主。康普顿吸收逐渐减少。
120、在光电吸收作用中,光电吸收系数(μ)与原子序数(Z)的4次方成正比,与波长的3次方成正比。其关系为:μ=Kλ3·Z4·ρ
121、人体的组织结构可用四种主要物质对X线衰减由低到高的是:气体、脂肪、肌肉和骨。我们将脂肪、肌肉和皮肤等都称为软组织。
122、乳腺的大体解剖包括乳头、乳晕、皮肤、脂肪、乳腺叶、输乳管及乳房悬韧带等。
123、乳腺X线摄影使用钼靶X线机,X线管阳极靶面为钼(M0)制成,可产生软X射线。
124、乳腺摄影机的管电压调节范围为20~40kV。
125、当管电压在35kV左右时,钼能产生K系特征辐射。
126、K系特征辐射的平均能量为20keV,20keV的电子能量跃迁时所释放的X线波长约0.063nm。
127、乳腺摄影在成像系统结构中,还应具备以下特征:(1)X线管焦点应控制在0.5mm以下。(2)暗盒采用吸收系数较小的材料。(3)增感屏只使用单面后屏。(4)X线胶片选用与屏-胶系统匹配的单乳剂、r值大胶片。窗口滤过常用0.03mm钼/0.025mm铑。滤线栅常用80LP/cm超密纹栅或高穿透单元滤线栅(HTC)。实施加压技术。
128、致密型乳腺采用钼/钨、钼/铑双靶X线机。
129、CT是计算机X线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简称。tom=体层。
130、CT具有断层影像图像无重叠,密度分辨率高,解剖结构显示清楚等特点。
131、最早使用数字化成像的设备是CT。
132、数字化图像的最小单位为像素。
133、CT的扫描层面始终是一个三维的体积概念,层面的最小单位是体素。
134、在CT成像中利用了X线的衰减特性并重建成一个指定层面的图像。
135、衰减的强度大小通常与物质的原子序数、密度、每克电子数和源射线的能量大小有关。
136、X线通过人体组织后的光子与源射线呈指数衰减关系。
137、X线的衰减与该物质的行进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138、衰减公式:I=I0e-μd ,I是通过物体后X线的强度,I0是入射射线的强度,e是Euler’s常数(2.718),μ是线性吸收系数,d是物体厚度。
139、线性衰减系数μ值计量单位是/m。
140、CT射线束的要求包括它的形状、大小、运动的路径和方向。
141、探测器将接收到的衰减射线转换为电信号(模拟信号)。
142、计算机采用滤过反投影重建算法重建图像。
143、CT的成像方式是数据重建。
144、线性内插的含义是:螺旋扫描数据段的任意一点,可以采用相邻两点扫描数据通过插值,然后再采用非螺旋CT扫描的图像重建方法,重建一幅断面图像。目前最常用的数据内插方式线性内插方法有360°线性内插和180°线性内插。
145、 180°线性内插法能够改善SSP,提高成像的分辨力,进而改善了重建图像的质量。
146、心电触发序列扫描是在病人心电图R波的间期触发序列扫描,触发方式既可以选择R-R间期的百分比。这种方式又被称为前赡性心电门控触发序列。
147、滤过反投影法也称卷积反投影法,图像更清晰即无所谓的“星月状”(starlike)晕伪影。
148、滤过反投影的初始值始终为零(即设定的计算机内存初始值=0)。
149、迭代法重建应用于早期,需经多次、反复的迭代计算较复杂,重建一幅图像非常耗时,故未被推广使用。
150、 迭代法重建的主要优点是可减少图像伪影和降低辐射剂量,主要缺点是:迭代法重建计算量大,受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影响。
151、滤过反投影法的主要优点是:计算方法简单、快速、实用,对计算机设备的要求低;主要缺点是;图像重建过程噪声。不能处理采样数据不足的扫描(如金属物质、肥胖病人等)。
152、1989年单层螺旋CT扫描技术开始在临床应用。
153、CT螺旋扫描又称CT容积扫描(volumetric CT scan),采用滑环技术,X线管和探测器不间断360°旋转,连续产生X线,并进行连续数据采集;同时,检查床沿Z轴反向匀速移动,使扫描轨迹呈螺旋状的扫描方式。
154、单层螺距等于X线管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的距离与扫描层厚的比值,计算机公式为:P=S(mm)/D(mm),
155、2005年双源DSCT,2007年320层螺旋CT开始临床应用。
156、MSCT的螺距定义为:P=(X线管旋转1周进床距离)/(X线管总准直器宽度)。
157、MSCT临床应用的优点 :(1)扫描速度明显提高 (2)图像空间分辨力提高(3) CT透视定位更准确(4)提高了X线的利用率。
158、双源CT的两套X线管和两套探测器在X-Y平面上间隔90°。
159、双源CT通过机架旋转90°即可获得180°数据,使单扇区采集的时间分辨率达到83ms。
160、双源CT优势: (1)时间分辨力提高,时间分辨力减低到75~83毫秒, (2)可获得双能量CT数据一般为140kV和80kV, (3)心脏检查辐射剂量降低
161、能谱CT成像将传统X线混合能量分解成40~140keV连续不断的101个单能量从而获得不同物质的能谱曲线.
162、能谱CT主要优势在于其特点为:超低的辐射剂量及超高的敏感性。
163、定位片:常采用X线管和检测器相对静止、使被检体纵向随扫描床均匀移动,单方向扫描。
164、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减少影响层次,降低影像分辨率,减弱影像颗粒性,降低清晰度,增加胶片感度,增加对比度。
165、减少到达被照体之前的焦点外射线,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多叶遮线器。
166、骨质疏松、肺气肿行平片检查时,摄影条件应相应减少20%。
167、有利于观察四肢骨质破坏的是高对比处理、弱空间频率处理结合。有利于观察脊柱侧弯的是动态压缩处理。有利于观察乳腺的是低对比处理、强空间频率处理结合。
168、PSL物质成分:含有2价铕离子的氟氯化钡结晶体称氟卤化钡铕(BaFXEu2+ ,X=Cl,Br,I)
169、PSL结晶体颗粒直径:4~7μm, 颗粒增大,发光强,清晰度会降低。
170、IP的特性:(1)IP可发生光发光现象(2)IP可重复使用,多达10000次(3)IP的发射光谱与激励光谱不同(4)IP的光发射时间短(5)IP存储的信息易消退(6)IP易受天然辐射的影响。
171、IP使用注意事项:重复使用;IP在8小时以上未使用,则在使用前应使用强光照射,消除可能存在的潜影;在使用中,应注意避免IP出现擦伤;摄影前、后的IP都要屏蔽。在8小时之内将信息读取。
172、对放射线、紫外线敏感度远高于普通X线胶片,摄影前、后的IP都要屏蔽。摄影后的IP上的潜影会因光的照射在8小时之内而消退 25%。
173、避光不良或漏光的IP上的图像会因贮存的影像信息量减少而变得发白。
174、信息转换指存储在lP上的模拟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的过程。
175、IP在X线照射下受到第一次激发时储存连续的模拟信息,形成潜影。
176、光电倍增管(PMT)将IP 发出的荧光转换为相应强弱的电信号。
177、“光激励荧光体(PSP)”,具有“光激励发光(PSL)”的特性。
178、IP荧光体中,微量的Eu2+混杂物加在光激励荧光体中,也叫做活化剂,形成了发光中心。
179、光激励荧光体(IP)→X线照射(第一次激发)→一个电子/空穴对将一个Eu2+跃迁到激发态Eu3+→形成潜影→激光照射(第二次激发)→Eu3+返回到基态Eu2+→IP发出荧光→光电倍增管接收IP的荧光→电信号。
180、红色激光扫描,一种较高能量、低强度的蓝色光激励发光(PSL)信号被释放出,它的强度与接收器中吸收的X线光子的数量成正比。
181、最常用的激光是HeNe(λ=633nm)激光和“二极管”(λ=680nm)激光,光激励发光的波长范围为390~490nm,
182、光电倍增管(PMT)光电阴极探测敏感度的波长(400nm)相匹配。
183、光电倍增管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压。
184、 影像读取过程完成后,IP中的影像数据可通过施加强光照射来消除,这就使得IP可以重复使用。
185、CR使用的IP中的核心物质是光激励存储荧光体。
186、X 线的焦点特性是趋向阳极端有效焦点小,趋向阴极端有效焦点大
187、X 线管焦点小,锐利度高,其空间分辨率就大。
188、焦点尺寸越大,半影越大,影像越模糊。
189、中心 线以外的线称为斜射线。
190、放大摄影X 线管焦点应等于或小于0.3。
191、放大摄影能将细小结构显示清楚,其原因是将高频信号转变为低频信号
192、在普通摄影检查原则中,一般摄影管电压超过60kV 体厚大于15cm应使用滤线器。
193、DR、CR、普通X线摄影空间分辨率的表示单位是LP/mm,可通过线对测试卡测得该值。
194、在常规体层摄影中,“体层面”指的是支点所在平面只有在支点同高度的层面投影在片中清晰显示,该层面上下组织的投影变模糊或消失。
195、胶片上形成的银颗粒的空间分布称为潜影。
196、放大率M=1+0.2/F(焦点大小)。
198、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大,颗粒小,分辨率高。
199、医用胶片产生密度1.0所需曝光量的倒数为感光度。
200、感光材料未经曝光,直接显影后产生的密度为本底灰雾。
201、感蓝胶片吸收光谱的峰值在420nm;感绿胶片的吸收光谱的峰值在550nm。
202、增感屏的结构包括:①基层;②荧光体层;③保护层;④反射层或吸收层。
203、矩阵在数学上表示一个横成行、纵成列的数字方阵,用行列的形式表示。
204、重建像素大小=视野大小/矩阵大小当视野大小固定矩阵越大,像素越小。
205、像素位数越多灰度级数越多,图像细节越多,图像越细腻。
206、X 线影像中观察到的亮度水平随机搏动称为噪声。
207、DR 的影像载体是平板探测器(FPD)。
208、直接FPD 中将射线转化成电信号的是非晶硒。
209、CR 的中文全称为计算机X 线摄影。
210、窗宽指CT 图像上所能显示的CT 值的范围,即当数据高于此值时无论多少都全为白,低于此值则全为黑)。
211、窗宽主要影响图像的对比度,窗宽大,图像层次多,对比度差。
212、窗位指以欲观察组织的CT 值为中心,主要影响图像的亮度;窗位越高图像越黑,窗位越低,图像越白。
213、滑环与电刷技术解决了螺旋CT 的馈电技术。
214、CT 值的单位是Hu。
215、CT 值定义公式中的常数(k)为1000。
216、人眼仅能分辨16个灰阶,人体共有2000个HU,每个灰阶被划分为125个Hu(CT 值),水的CT 值为0,空气为-1000HU,致密骨为+1000HU。
217、T1弛豫时间是指纵向磁化矢量恢复至平衡态63%时所经历的时间。
218、螺旋CT 扫描又可称为容积扫描。
219、用原始数据经过计算而得到影像数据的转换过程称为重建。
220、将连续变化的灰度或密度信息转化成离散的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量化。
221、视频多幅相机主要通过CRT(阴极射线管)显像。
222、1984年激光成像技术开始应用于医学。
223、激光打印机最初仍旧使用感光胶片,经暗室显影、定影后显像,也叫湿式激光打印技术。
224、目前使用的打印机主要有激光、喷墨和热升华打印机。
225、医用专业打印有干、湿式激光胶片成像、热敏胶片成像、喷墨成像等。
226、使用激光胶片应注意防热源,胶片不能弯折,保存温度5-20°为宜。
227、最先应用于激光相机的是气体氦氖激光器(波长633nm)。
228、红外激光打印机体积小效率高,波长为670-820nm。
229、湿式激光打印机一般采用氦氖激光器,氦-氖激光打印机,具有衰减慢、性能稳定的优点。干式激光打印机一般采用红外激光器。 红外激光打印机,具有电注入、调制速率高、寿命长、体积小、效率高、直接调制输出方便、抗震性能好。
230、激光扫描系统是激光打印机的核心部件。
231、激光胶片特点分辨率高、耗能低、影像稳定、含银量低、显影无污染、成本低。
232、热敏打印机的核心部件是热敏头。
233、打印质量最好、速度最快的喷墨打印技术是固体喷墨技术。
234、感蓝片也叫色盲片(盲色、安全色红色);感绿片也叫正色片。
235、与湿式相机的结构相比,干式激光相机增加的结构是显像热鼓。
236、湿式激光胶片结构分5层:保护层、乳剂层(也称感光层)、结合层(又称底层)、片基层、防光晕层。
237、激光相机光源的产生由激光发生器;激光打印机的光源是激光束。
238、被称作微孔型相纸或者间隙型相纸的彩色喷墨照片打印相纸是RC相纸。
239、视频多幅相机的曝光显像主要是通过CRT,最早用于医学影像诊断。
240、激光相机的控制系统包括键盘、控制器、显示板以及各种控制键或按钮。
241、医用激光相机应支持的网络连接协议为DICOM3.0。
242、激光相机控制激光打印程序及幅式选择的系统是控制系统。
243、激光胶片的特点:分辨率高、感光度高、加工过程耗能低、形成的影像稳定、含银量低、显影加工过程无污染、成本低。
244、激光打印的优点:影像打印质量好、多接口性、连续打印、高效性、具有质量控制系统、文字注释、网络化。
248、医用打印机打印有湿式激光胶片成像、干式激光胶片成像、热敏胶片成像、喷墨成像等几种方式成像的打印机。
249、胶片中银离子大致分为三种形态:感光充分的金属银颗粒、感光不足的混合金属银颗粒和未感光的银离子。
250、湿式激光打印机构造:激光扫描系统、胶片传输系统、信息传输与存储系统、控制系统、洗片机。
251、干式激光打印机构造:数据传输系统、激光光源、激光功率调制及扫描/曝光系统、胶片传送系统弋‘加热显影系统、控制系统。
252、热敏成像技术是通过热敏头直接在胶片上产生热印作用实现影像还原的。
253、染色升华热敏成像利用热感技术使染料从固态到气态、气态到固态互相转化的过程以压印的方式实现图像打印,其成像介质为相纸或胶片,介质内没有成像乳剂,其颜色来源是打印色带。
254、直热式热敏相机的核心部件是热敏打印头。
255、干式激光胶片结构:干式激光胶片是一种含银盐激光胶片,无需用暗室技术冲印。结构分5层:保护层、感光成像层、结合层、片基、防反射层。
256、激光胶片存放要注意有效期,立式存储,不能折弯,温度20℃为宜,最低不能低于5℃,湿度为30%~50%。
257、干式激光胶片对保存环境要求较高,温度在35 ℃,相对湿度60%保存半年时间,而温度在30℃、相对湿度60%保存约5年。
258、直接热敏成像打印使用的介质为干式热敏专用胶片,其结构与干式激光胶片相似,也是单面药膜。从上到下分5层:保护层、感热层(内含银盐或微囊)、支持层、吸收层、背层。
259、普通X胶片采用的卤化银主要是溴化银。胶片感光发生是氧化还原反应。
260、自助打印机工作原理:接受电子胶片打印信息、电子胶片信息与病人检查匹配、电子胶片上传、电子胶片取回、结果打印。
261、自助打印机建立了一个虚拟服务器,用来接收经过排版调窗等后处理操作的待打印胶片的过程是接受电子胶片打印信息。
262、自助打印机基本结构:存储服务器、胶片打印机、报告打印机、读卡器或扫描枪、本地计算机。
263、热敏干式胶片中的热敏记录层,与直接热敏打印头的温度变化关系是如热温度设定在120℃左右。
264、决定直接热敏打印机影像分辨率的是发热电阻数量和尺寸。
265、干式激光胶片在片基的底面涂有一层深色的吸光物质,以吸收产生光渗现象的光线防止反射光对乳剂再曝光,提高影像清晰度,这层是防反射层。
266、多幅相机成像胶片适用于CT、MR、DSA、ECT,不适用于CR。
267、 静脉注射碘过敏试验,一般注射后15分钟后观察反应。
268、最有效的碘过敏试验方法是静脉注射试验。
269、碘过敏试验方法:静脉注射试验、口服试验、舌下试验、眼结合膜试。
270、DSA 的时间减影方式:连续方式、脉冲方式、时间间隔差、路标方式、常规方式。
271、碘对比剂造影病人表现为轻度碘过敏反应的是面颊潮红。
272、DSA 的常用成像方式是时间减影。
273、CR:计算机X 线摄影。
274、DR:数字X 线摄影。
275、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转自: 李老师 医学影像技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