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写字楼里闲逛时,一个令我们无比眼熟的界面突然映入了眼帘。
其实,这是一台很常见的指纹签到机,从原理上来说,它本质上很接近如今手机上的“屏下指纹”模组。但我们关注的重点并不是这个,而是它屏幕上这个小小的时钟界面。
如果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玩家,可能就已经认出来,这个翻页式的时钟很明显“致敬”了HTC经典的Sense UI。尽管HTC早已不再采用这种界面,而且也很久没再出过什么值得称道的手机产品,但他们的这个经典设计,显然已经被整个消费电子行业、或者说被大量消费者认可,以至于在多年后的签到机上还能看到令人眼熟的画面。
而这就是我们三易生活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就是那些已“消亡”的消费电子品牌或产品,留给整个行业的“设计遗产”。
不止HTC,类似的情况其实还很多
除了本文开头提到的、这款致敬了HTC界面设计的签到机外,纵观整个消费电子行业,这种“已退场品牌所留下的设计遗产”其实并不少见。
比如,诺基亚早在2013年发布的Lumia 1020(或者也可以叫它诺基亚909),当时就凭借着4100万像素的惊人规格,以及独特的巨大“奥利奥”后摄造型,给整个业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至于在那之后,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强调“影像能力”的手机产品,都开始使用这种巨大的、圆形后摄模组设计。
无论只有单摄的松下CM1、徕卡Leitz 1。
还是如今那些“矩阵多摄”机型,似乎都将“奥利奥”造型作为了它们共同的高辨识度设计元素。
又比如说在手机屏幕的外观设计方面,早在2014年8月诞生的夏普Cystal无疑值得被铭记,因为它才是行内第一款“全面屏”手机。凭借着特殊的屏幕、带有光学透镜边缘的玻璃盖板,以及位于屏幕下方的骨传导听筒,夏普Cystal也成为了首款在视觉上“消灭”左右和上边框的智能手机。
后来的事情大家想必就都知道了,2016年秋季,在取得了夏普的技术授权后,小米方面推出MIX概念机,并使得“全面屏”概念很快就风行整个业界,甚至直接改变了后来的智能手机设计方向。
当然,作为手机行业中相当富有想象力的厂商之一,LG也为如今的智能手机贡献出了他们的“设计遗产”。而这,就是目前Android系统的沉浸式状态栏了。
过去,Android系统的状态栏其实是固定颜色的,因此无论打开的是什么App,状态栏都会在屏幕最上方固定占掉一定的显示面积。而LG通过自己的代码,首创了“沉浸式状态栏”功能,在他们的魔改系统里,状态栏会随着App的主题颜色自动变色,从而在视觉上将状态栏和App的主界面融为一体。后来LG将相关代码直接开源、捐赠给了AOSP项目,于是之后所有品牌的机型就都有了这一功能,影响力也一直持续到现在。
为何设计会成为“遗产”,因为不只是经典而已
为什么我们以上所说的这些,由目前已然消逝的品牌所创造出的设计,会被奉为消费电子领域的“经典”,甚至直到今天都依然有影响力和被许多人认同呢?
首先,能够被称为“经典”,就说明这些设计当年被大量消费者所认知,或者说已经成为了Ta们彼时日常(手机)体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相关产品先得有相当程度的销量来支撑知名度,无论HTC、诺基亚、LG、还是夏普,曾经在手机行业都是响当当的一线品牌。
其次,除了有品牌和产品的销量来背书外,上述这些设计还有一大共性,那就是它们普遍具有很高的独创性。比如HTC的Sense界面在出现之前,当时智能手机的主页是长下面这样的。
相比之下,加上了Sense UI后,手机的界面就会焕然一新,易用度高了非常非常多,所以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更不要说在夏普Cystal出现前,彼时智能手机不仅有着“大额头”和“大下巴”,有些机型甚至还会在机身正面放上一堆按键。并且部分厂商也认为,按键比起触屏操作更便利吗,虽然这样的设计理念现在看来简直是不可理解的。但如果没有夏普去打破陈规,或许我们现在也根本就不会看到各种超高屏占比的机型了。
最后,上述这些经典设计之所以能够被沿用到现在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们具备高度的合理性和实用价值。所以哪怕是在多年后,整个行业可能也还没找到更合理的新思路。
这里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奥利奥”后摄造型了。虽然前些年一字排列的竖排后摄模组曾一度占据了主流,但由于如今旗舰机型的CMOS尺寸越来越大,“奥利奥”后摄造型因为更利于多摄的紧凑排布,再加上也符合消费者的审美认知,所以毫不意外又重新“火”了起来。
能成“遗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荣耀
如果是我们三易生活的老读者,你可能知道,我们过去其实没少出过一些数码产品的原创“考古”内容。为此,我们收集了很多已消逝的品牌所研发、制造的,大量并未真正上市,甚至没有来得及开发布会的机型,并对它们进行了展示和分析。
然而在我们所收集数量众多的“数码古董”里,又有多少品牌,多少产品成为了“经典”,甚至于至今依然在行业中还拥有影响力呢?老实说,真的是凤毛麟角。
当然,这其中有时运不济的因素。因为有些品牌固然产品优秀,但从始至终都没能成为“大众品牌”,自然也就失去了“传世”的机会。然而这种情况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品牌来说,当他们的产品终结之时,影响力也就自然随之消散,再也不会有人关心,相关设计更不会在日后被“致敬”了。
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消费类电子厂商而言,他们可能从始至终都没能真正做出过具有独创性、高度合理、被消费者甚至同行广为接纳的产品设计。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经典设计”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对过去的怀念,实际上也体现了曾经有一部分品牌有认真在产品上打磨独家设计,并有过长远的打算,所以才能留下的印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