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
长江行:从三江源至入海口
编者按:
长江,我国第一大河,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区市。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从6月15日起,新华社“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长江篇”小分队从长江源头出发,沿江而下,一路前行至长江入海口,以行进式融合报道的方式聚焦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发生的转折性变化,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展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从6月29日起,我们开始陆续推出相关报道。
视频加载中...
今年51岁的周亮是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所长,1993年,其父周世武创建该所,周亮也与长江鲟结下30年的不解之缘。
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下称“宜宾所”)成立的初衷是保护开发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
↑这是2021年10月12日拍摄的最初的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富兴繁育基地。
↑这是6月27日拍摄的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
周亮父子生长在长江边,常从渔民口中听到“腊子”中华鲟、“沙腊子”长江鲟等名字。出于对这个物种的兴趣,父亲周世武创建了宜宾所。
长江鲟又名达氏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长江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周亮展示一尾成熟长江鲟(6月27日摄)。
2022年7月,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宣布长江鲟野外绝迹。专家认为,野外绝迹,并非指长江鲟在长江中消失,而是在20年间未发现野外繁殖产卵。
↑这是6月20日拍摄的位于金沙江四川省宜宾段的三块石,这里曾经是著名的白鲟、中华鲟、长江鲟产卵场(无人机照片)。(庄歌尔摄)
宜宾所的鱼越养越多,引进种鱼、活饵投喂等成本也越来越高,最艰难的时候,仅靠母亲做教师的每月不到300元工资,勉强支撑研究所的运行。员工差不多都离开了,只剩父亲和周亮以及一个看守门市的老孃孃,父亲在外奔走、周亮坚守基地。
↑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周亮在清理饲养长江鲟的鱼池(6月27日摄)。
养殖场的生活极其单调,娱乐唯有养鱼和读书。在极度安静的环境中,周亮读了不少书,自学了细胞生物学、鱼类繁殖学等知识。
↑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周亮清理鱼塘里的杂草(2021年10月12日摄)。
在突破饲料养殖长江鲟的技术壁垒之前,长江鲟只吃软体动物,最爱吃的是水蚯蚓。由于其价格过高,只能自己去摸。水蚯蚓生长在富营养的臭水沟中,需要人用手在水中摸。周亮和家人历经辛苦,还是将长江鲟养得活蹦乱跳、肥肥壮壮的。
↑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周亮查看长江鲟的成熟情况(2021年10月12日摄)。
↑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富兴繁育基地,周亮查看中华鲟的成熟情况(2021年10月12日摄)。
弹尽粮绝,压力过大时,周亮就去长江边走走。看着水面波光粼粼,他心想,水再清澈,如果没有鱼,也只是一潭死水。
↑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周亮在查看鱼塘的情况(2021年10月12日摄)。
如果没有这些稀奇古怪、千姿百态的水中精灵,比如中华鲟、长江鲟、胭脂鱼等等,长江就有如没有了灵魂。它们才是长江的主人——这些“鱼”不仅指的是四大家鱼,而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物种,它们才真正代表了长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周亮和同事在查看长江鲟幼鱼的生长情况(2021年10月12日摄)。
↑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周亮在查看鸭嘴鲟的生长情况(6月27日摄)。
↑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周亮展示胭脂鱼特色(6月27日摄)。
在这样信念的支撑下,周亮和父亲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1998年,宜宾所池塘培育的长江鲟亲鱼人工繁殖成功。
↑周亮(下左)在进行长江鲟人工挤卵(资料照片)。
2007年,受到有关部门支持,宜宾所开始每年定期对长江鲟进行增殖放流。
↑在四川省宜宾市,周亮(二排右一)在参加长江鲟亲本放流活动(资料照片)。
2007至2020年间,渔民误捕长江鲟数量逐年增多,周亮认为长江鲟野外数量有所恢复。
2018年,农业农村部启动长江鲟拯救行动计划,制定了具体的保护行动措施。宜宾所平均每年的放流数量也达到10万尾。
2020年,长江开始十年禁渔,更是为种群数量恢复提供了绝佳契机。周亮希望,利用长江十年禁渔这个窗口期,重建长江鲟的自然种群,放大量人工培育的亲鱼到长江里,看它能否恢复自然的繁衍生息;在自然繁衍的基础上,再加上每年人工增殖放流幼鱼,最终能让该物种总资源量恢复到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估计近2万尾。
↑在四川省宜宾市宜宾港,各界人士将长江鲟放归长江(6月12日摄)。
长江鲟保护需要经历一系列技术环节,每一步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鲟鱼从长江里捞起来以后,由于江河和池塘环境不同,首先要养活,然后通过人工的驯养,使得习惯大江大河生活的鲟鱼能够接受人工环境下的喂养。
↑长江鲟幼苗(6月27日摄)。
随后通过人工培育,使得鱼的性腺发育成熟、能够生产。再通过人工催产、授精、孵化、育苗,将鱼苗培养到一定尺寸,大约到5-15厘米的时候,就可以放流到长江中,起到补充种群的作用。在放流之前,若是经过野化训练,可让鲟鱼获得更强的野外生存能力。
↑周亮展示可用于增殖放流的长江鲟幼苗(6月27日摄)。
↑周亮展示可用于增殖放流的长江鲟(6月27日摄)。
长江鲟究竟能否在野外自然繁殖呢?今年3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展开合作,在长江一处内河道进行一项试验,验证这个问题。试验选择10条雌鱼、10条雄鱼,放在巨大的金属网箱中,底部放置鹅卵石、用水泵加大水流,模拟长江主河道的环境。
↑研究人员筛选长江鲟鱼卵进行样本固定(3月28日摄)。(庄歌尔摄)
19日投放下的亲本,21日就自然排卵,10条雌鱼中有8条产卵,产卵50多万粒。
↑这是试验中孵化成苗的长江鲟(3月28日摄)。(庄歌尔摄)
长江鲟在人工一定干预的条件下实现天然水域自然产卵,给长江鲟保护工作带来新的希望。“这项试验虽然技术上只是个小小的突破,但意义重大,它给大家带来了振奋的消息,说明这条路没有走错,一步一个脚印地往这个方向奋斗,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周亮欣慰地说。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青年周亮与长江鲟(资料照片);右图为6月27日拍摄的周亮与长江鲟。
策划:兰红光、杨三军
统筹:王毓国、周相吉、金立旺
记者:李梦馨、王曦、胥冰洁
新媒体编辑:侯俊、周大庆、吕帅
美编:穆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