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中国商业文明发展史上,1992年是必须提及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大幕拉开,新一轮商业发展的浪潮席卷中国。有数据显示,从当年2月起,北京市的新增公司每年以2000家速度增加,而在中关村,这一年新增科技企业比前一年增加了一倍。
这一年,致力于互联网推广的国际互联网协会成立,全球第一台以ThinkPad命名的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正式发售。
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两个伟大的工具为商业效率插上翅膀,带来了乘风破浪的30年,我们见证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
信息技术即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今天,中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用4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数百年才走过的路程。而在信息技术迅速绽放的30年里,商业文明的意义也已经不止体现于生产力的提升,更着力于如何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这30年的乘风破浪,是参与到中国商业文明进程的每一个人的前仆后继,是一群人的成长缩影。
一个人,从互联网到万物互联,成长
1989年出生的郑拓,把自己的成长浓缩成了一部“中国民用信息技术设备发展史”。
他是国内最早一批接触“笔记本电脑”的年轻人之一。在2022年联想总部举办的主题为“Think30·始向无限”30周年时空展中,30多台具有代表性的展品他都有收藏。
得益于父辈“工程师”的身份,1998年在他还不到10岁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是ThinkPad 600,但最早摸到电脑是在5岁。”
当时,离张树新夫妇在中关村打出“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广告刚刚过去3年。新浪、搜狐、网易、腾讯走到台前,中国互联网迈入“门户时代”。中国家用电脑也在这期间得到大量普及,网民数量从1997年的60万出头,奔向2003年前后的近8000万。
彼时,升入中学的郑拓开始对各类软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爸跟我说,你就当每一个软件都是一个玩具,其中的每一个按钮都对应着不同的效果。”郑拓回忆。
从这之后,郑拓在信息技术世界中不断探索正反馈的旅程。他没有意识到,手中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作为生产力工具,正在慢慢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高中时的郑拓已经开始和朋友一起创建并维护网站了。从拨号上网、到网络聊天室、再到宽带普及,每一个阶段他都曾深入参与和见证,而笔记本电脑之外的各类新技术、新设备,他都如数家珍。
2007年1月,乔布斯在发布会上拿出世界上第一款iPhone,两个手指头一划放出一首《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这一年,郑拓高中毕业,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跑到中关村兼职卖电子产品,第一次靠自己挣钱买下了一台ThinkPad T61。“那个暑假,人们换设备的热情很高,无数人在WCDMA和WIFI新设备的包围下,一个更加无限可能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就要开启了。”
郑拓也带着自己的ThinkPad也开始人生的“折腾”。大学期间,郑拓开始参与各种社团,写剧本,搞策划;大学毕业后,郑拓更是开启了自己的创业时代,从搞剧团到成立工作室,从做婚礼到卖文具,在那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下,郑拓也在不断思考着自己的人生方向。
“人生的路就像二进制一样,只有找到了那个1,后面的所有的0才有意义,这样以来投入的精力和思考才会真正积累。”郑拓用一个十分“极客”的比喻来形容自己的事业规划。
ThinkPad 就像是那个1,不断启蒙着郑拓的前行方向。他和很多ThinkPad的忠实用户一样,习惯用ThinkPad的“小红点”而不是触控板或鼠标,因为这样可以更加专注,他认为思维的灵光一闪如白驹过隙。
2018年,郑拓受邀前往联想十大分区分站讲解ThinkPad X1 隐士(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郑拓如今是一名3C领域的资深顾问,深谙中国互联网技术腾飞带来的改变。“我会去接触同行业同门类中其他的厂商,去不断打磨自己的专业认知,站在消费者和市场的角度给企业提出建议,有时候我会直接给出下一代产品的建议构想。”
郑拓认为,自己是计算技术发展三十年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同时也因为这个爱好,让他有更全面的视角审视技术进步。“下一代的IT产品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已经迈入万物互联的时代,一定是可以为社会和公众创造更大价值的产品。”
30年来,中国人在获取信息、社交、购物、支付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手机、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信息的流动,也推动了新的公司范式和财富积累。生产力提升带来的破壁效应,正在以更高的效率,重构商业的基本逻辑。
郑拓,无疑其中的一个参与者,甚至是创造者。
一群人,打磨极致生产力,跃迁
费正清曾说:“在中国的黄河上逆流行舟,你往往看到的是曲弯前行的船,而没有注意到那些在岸边拉纤的人们”。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商业社会奔涌向前的大潮时,更多的人看到的也许只是一幅壮丽的画卷,而很少关注那些组成海浪的涓涓细流或拉纤的背影。数据显示,联想ThinkPad品牌笔记本电脑在2015年全球累计出货量超过1亿台,在30周年之际,则一跃来到2亿台的里程碑。
ThinkPad研发实验室展陈着历年的经典产品
2亿出货量背后,是无数像郑拓一样因为技术进步而受益,不断提升生产力和改变人生方向的人;也还有很多像刘琦一样身处研发一线,为不断提升的生产力赋能而攻关的人。
刘琦是联想中国区中小企业PC事业部产品营销高级经理,主要负责SMB业务的产品规划,对接联想全球的后端研发团队,探讨ThinkPad产品技术场景应用和客户使用反馈。
在接受采访时,刘琦和团队刚刚完成第一轮针对2024年产品的讨论。“ThinkPad的产品开发比同行启动都要早,有更充分的时间验证新技术。同时开发流程中有业界最苛刻的测试验证,甚至是极限测试。我们做最大努力做好用户体验。”他说。
联想中国区中小企业PC事业部产品营销高级经理 刘琦
两年的提前量,这对于一件科技产品来说是极其苛刻的挑战。虽说在5nm芯片工艺的时代,摩尔定律已经接近极限,用户在追求处理器的实际算力外,还期待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刘琦深度参与了ThinkPad内部代号为“X1 NEXT”的研发项目,主要策划未来ThinkPad产品形态设计和体验创新。其中知名度较高的ThinkPad X1 Nano系列笔记本产品就是刘琦与后端研发共同打造的重磅产品。这款笔记本第一代重量仅907g,是当时全球最轻的一款商务办公本。
要知道在笔记本电脑中轻薄、算力和稳定是三个很难兼容的特质。追求极致轻薄,则必须舍弃一部分续航,降低商务办公的稳定性体验、追求高算力,也很难做到轻薄。而ThinkPad X1 Nano就是这样一款各方面都在追求极致的产品。
这是对于一款产品,也就是“个人”生产力的极致打磨。实际上,过去30年,更多像刘琦一样的“生产力打磨者”还在企业计算、企业生产力领域活跃着。
李鑫,是联想中国基础设施业务群产品研发总监,曾参加了联想并购IBM System x后的新一代产品研发。
当时,联想团队碰到了极大的挑战,在开发过程中碰到了小概率的宕机问题。为按时保质保量交付,联想北京、台北、罗利3个主site的研发工程师7×24小时通宵达旦,通过近一个月的奋斗,终于在上市前成功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并解决。
自2001年以来,联想共创下800余项性能基准测试世界纪录,成为创造服务器世界纪录数量最多的IT厂商之一。
ThinkSystem服务器30年展区
今年第二季度,联想服务器斩获中国服务器中小企业市场销量No.1,市场份额达21.1%。以T100C服务器为例,其稳定高效、强劲性能、丰富扩展、专业服务的产品特性正在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联想通过与国内数据中心合作伙伴的合作,初步完成在宁夏、甘肃、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的绿色数据中心资源的布局。Think家族的服务器及方案作为数字“新基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化“算力”为“创造力”,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个时代,从学习模仿到超越自己,责任
30年一个时代。生产力的迭代,改变的不只是一个人和一群人,也在改变着大潮的方向。
1999年,30岁的王磊以“IT新兵”的身份加入联想。刚开始,他负责联想万全服务器业务,两年后,中国加入WTO,因为英文好,年轻有干劲,就被派去了联想的国际业务部。
如今,53岁的王磊任职联想SSG文体赛事项目部总经理,他带领的联想运维工程师团队,成功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了“零失误”的IT保障。从2006年都灵冬奥会开始,他就开始和国际赛事牢牢绑定了,从此一路“打怪升级”,“零失误”保障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北京冬奥会等重大世界赛事和盛会。
联想SSG文体赛事项目部总经理 王磊
“以前的赛事,设备即服务。”王磊当时在欧洲做项目,深刻认识到当地业务情况的复杂程度:和国内不一样,欧洲很多国家,连键盘的键位字母都不一样,没有统一标准,如果自己做,要下大功夫,成本吃不消。
学习、模仿成为最快的办法。当时无论是产品认证还是市场规模,ThinkPad是足够成熟的,体系完善,能够适用于不同国家的环境。王磊回忆,当时非常希望能有ThinkPad加持,帮助联想扩大国际化战果,他也是联想内部最早一批和IBM接触谈合作、学习先进经验的人。
2005年,联想正式收购IBM个人PC业务,ThinkPad成为中国品牌,圆了王磊的梦。“这个时候正好赶上都灵冬奥会,Think产品在意大利都灵冬奥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包括笔记本、台式机、网络等等。”
王磊回忆在意大利支持都灵冬奥会的时候,主要的工作内容还局限在硬件和设备运维层面,所以职位上就叫“项目负责人”。 而在北京2022冬奥会,他的职责更多了。
“2006年时只用担心硬件层面会不会出问题。但现在不一样了,服务北京冬奥会,办一场‘零故障’的赛事,服务是千丝万缕的细节,我们的工程师需要更灵活,提供更多维度的IT服务。”王磊表示。
在北京冬奥会场馆的联想服务工程师
如果Think的30年可以划分。那么,前十年是致力于打造一台极致的高效生产力工具,第二个十年借助数字化浪潮提升企业生产力,第三个十年已经在思考如何通过提供多维的服务方案,实现更宏大的社会目标构想。当然,作为一个有机发展的整体,是无法划分清楚的,我们看到的只是Think的外延在不断扩大。
王磊向我们介绍,如今Think 品牌早已不只是一台简单的工具,她正在创造性地解决社会问题。北京冬奥会,Think 团队为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和中国速度滑冰国家队提供了自主研发的单导联三导联心电仪等穿戴设备,同时和thinkplus 会议平板形成一整套智慧训练解决方案。如今这些智慧设备和技术也可以很方便地转化为民用。
“我们跟南方某省合作了中考体育项目,主要是通过设计智能跳绳、跳箱等设备,实现体测数据的绝对公平。这个解决方案并不复杂,但应用可以非常广泛。”王磊说。
如果说多次“零失误”的奥运保障,是王磊他们创造的奇迹;那么联想智慧方案在包括体育在内的中国千行百业的应用,就是联想IT服务部门更多人的实践日常。
我们看到一个为科考提供可靠算力的Think品牌。1999年“雪龙号”两次跨入北极的绝境之旅中,都有ThinkPad的身影。我们看到一个为航天提供稳定算力的Think品牌,中国空间站遍布ThinkPad的身影……
中国空间站里的ThinkPad
科学技术与商业文明进化的意义,就是创造性地解决社会问题,赋能人们对于未知的探索,赋能各行各业的“第一次”。
30年很短,郑拓说他1994年摸到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如今已经成为古董级别的收藏品;30年也很长,Think品牌已经不只是消费品,这个品牌背后的每一人、每群人,都在以思考进化时代,在引领新商业文明的同时,在向社会诠释一个品牌的新的内涵。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联想提供)
作者:郑大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