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很多朋友都在念叨,什么时候固态硬盘容量能赶上机械硬盘就好了。不知不觉中这个愿望已经被实现:笔记本电脑硬盘容量不够用?买块4T固态硬盘吧!

三星首款QLC闪存、SATA接口的860QVO固态硬盘已经在海外上市,多家国外媒体进行了评测,一起来看PCEVA综合消息。

毫不意外的是,三星把QLC称为4bit MLC。得益于3D工艺与叠die技术的应用,三星860QVO单个闪存颗粒封装的容量达到1TB——尽管64层3D TLC闪存也能做到这一点,但QLC的应用显然能够进一步降低每GB成本。

860QVO使用与860Evo相同的三星MJX主控,搭配64层堆叠的3D QLC闪存,提供1TB、2TB和4TB三种容量。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三星给出的媒体建议零售价甚至超过了当前860Evo的价位,或许建议零售价仅仅是表达一个不甘廉价化的姿态,大量铺货后的实际售价仍将随行就市:QLC闪存没理由卖这么贵。

快餐跑分对于当代普遍使用SLC缓存技术的固态硬盘来说几乎没有意义,包括AS SSD Benchmark测试在内的诸多带宽测试,得出的都仅仅是一串数字而已。

用户普遍关心SLC缓存的"可用性",换句话说叫容量有多大。三星860QVO使用了动态容量机制,保底6GB容量可用,另有36~72GB的"智能缓存"则要根据情况而定:可能会受到盘内空间使用情况,以及读写压力的影响。理想情况下,空盘条件36GB的缓存容量足以让用户快速完成系统安装/克隆。而日常使用条件,只要不是设计类工作,大多数家庭上网和游戏娱乐对硬盘的写入压力都不大,6G缓存足矣。

不过一旦在超出缓存范围的情况下工作,实际写入速度可能会比三星标称值还要低一些:2T型号写入速度在100MB/s左右。

日常应用性能方面,PCMark 8存储测试为860QVO 2TB给出了4904分的评价,基本相当于240G容量的入门级TLC闪存固态硬盘(如东芝TR200、影驰ONE)。不过对于仅有一个硬盘位、无法组建SSD+HDD双硬盘的笔记本电脑用户来说,大容量的吸引力还是很明显的。

除了建议零售价过高之外,Anandtech在评测中还发现4TB版本的860QVO存在容易掉盘的问题。此外,860QVO支持Queued Trim也使得它在Linux系统下(大部分NAS都使用Linux内核)的可靠性存疑,毕竟三星曾在这个特性的支持上摔过大跟头,导致硬盘数据丢失。同样是因为Queued Trim,在组建黑苹果MacOS的情况下,开启860QVO的Trim功能时也要更加谨慎一些。
总的来说,860QVO代表了固态硬盘廉价化、大容量化的一个正确发展方向。但是目前不管是从价格还是成熟度来看,小编只能给出一个"时机未到,继续等待"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