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realme真我发布了天玑8100+首发150W快充+IMX766的新机真我GT Neo3,其有“5000mAh电池+80W快充”和“4500mAh+150W快充”两个版本。它和一生之敌Redmi“凯五菱”对比,又会如何?我们现在就来看看。
真我GT Neo3参数简要复读:8.2mm,188g重。天玑8100,带独显芯片,支持游戏插帧。6.7英寸120Hz柔性直屏。前置1600W,主摄IMX766(OIS,F1.88),800W超广角+200W微距。
5000mAh+80W版:
-
6+128版1999元
-
8+128版2299元
-
12+256版2599元
4500mAh+150W版都带100元首发优惠:
-
首发8+256版2599元
-
首发12+256版2799元
外观
邀请函是一罐即溶冷萃黑咖啡↑
真我GT Neo3很有牌面地首发150W快充,比自己爸爸还快。USB-C口充电头型号是VCK8HACH,重172g。设计和之前一加和OPPO的80W快充头接近,大半圈,但更扁一些。配送的双头USB-C线,线长1米左右,极为粗壮。
充电头兼容45W PD和PPS,最高20V,可以充笔记本,但此时峰值电流只有2.25A,对用高电流快充的机器不友好。例如25W“快充”的三星旗舰就连25W都跑不满。希望下一代能调整一下电流,让充电头更加环保。
配送的灰色硅胶壳↑
真我GT Neo3除了“狂飙黑”是常见的纯黑色,另外的勒芒(蓝)和银石(白)配色都是赛车相关,它们都是非常著名的赛道。勒芒版是高饱和度的蓝紫色,银石版是黑中框、白后盖的罕见熊猫配色,都有塞车相关的塞车双白条纹。赛车设计固然是有追求,但还是希望后期能搞个纯白色,照顾一下我们这些低调的深圳湾一号业主。
真我GT Neo3的“普拉斯提克”中框质感出乎预想,没有天线槽,但又做出了金属的感觉,而且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亮面/多层次处理,简单整洁,值得友商学习。
后盖弧度自然,配上188g机身,手感明显好于K50。麦克风特意做成扁平状,但照例谴责“把麦克风放在SIM卡槽旁边”的设计,依然有可能让麦克风被SIM卡针误怼。
真我GT2 Pro、真我GT Neo3、Redmi K50↑
真我GT2 Pro、真我GT Neo3、一加10 Pro、OPPO Find X5 Pro↑
iPhone 12 Pro Max、真我GT Neo3、Redmi K50
上方是真我GT Neo3,下方是iPhone和Redmi K50
新COP工艺搞出来的2.37mm下边框,确实和iPhone差不远。正面这个开孔直径3.74mm的前置,大小还算正常,但位置偏下,挤占了一部分显示区域,让真我GT Neo3的通知栏比正常机型更加“壮硕”。
做工&指纹&外放&震动&NFC&系统
真我GT Neo3整体做工较好,缝隙紧密,按键虚位较小,电源键还带斜纹,麦克风和扬声器都有网布。屏幕垫圈是光面,且面积较大,很hi容易划花。
无论是按键还是中框,都把“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做到如假乱真。当年把塑料玩出花的三星,都未必能把塑料做得这么像金属。
-
短焦指纹,位置偏下,速度和识别率正常,甚至对沾水容错度还比常见机型还高一点;
-
0809的X轴马达,和K50系列同级,振动力度和紧致度都是中规中矩;
-
杜比全景声+Hi-Res认证的双扬声器,音量不算很大,依然和K50差不多。下扬声器绝对音量大于上扬声器,但上扬声器开孔很大,正面时左右音量较为平均,音质还OK。后盖共振明显,直接形成“5D振感”;
-
真我GT Neo3也有和真我GT2 Pro同款的360度NFC,无需分辨正反,甚至机身上边框都能触发NFC,是当今最好用的手机NFC天线,或许没有之一;
-
另外,真我GT Neo3还有现在很少见的双卡双通,卡1通话时,卡2也能接电话。这种功能买少见少,且用且珍惜;
-
系统就不说了,其实就是换了主题的ColorOS 12。系统流畅舒服,功能齐全,但不让换第三方桌面、锁定app只能5个、后台管理极为严格等特性依然在,对机圈喜欢折腾的用户依然不太友好。
屏幕
真我GT Neo3搭载天马/京东方的6.7英寸120Hz OLED柔性直屏,COP封装,都是类钻排列。2412x1080,394ppi,全局亮度峰值800nit,局部1000nit,带出厂校色,360Hz触控采样率,1000Hz瞬时采样。
类Pentile钻排,红色和蓝色子像素都是方形。物理精细度和三星的P排OLED接近,但天马的子像素调用还有待提高,字体边缘仍不如三星锐利。开发者选项有类DC调光开关,实测并非UI开关。
真我GT Neo3屏幕全白手动亮度489nit,激发亮度830nit,高于官方值,逆向虚标了属于是。亮度指标上已和三星的E4屏幕同级,进步很大。不同模式下,屏幕色准表现中规中矩。
屏幕肉眼观感较好,均匀度一般,我们手上这台略有顶部偏冷的状况。虽然依然赢不了三星同级别屏幕,但天马、京东方、维信诺等国产供应商近几年的屏幕进步神速,值得鼓励。
拍照:IMX766+OIS
真我GT Neo3主摄是带OIS的IMX766,5000万像素,1.0μm,1/1.56",F1.88光圈。前置1600W,F2.45;800W,F2.25的超广角;200W,F2.4的微距。
和真我GT Neo3比拍照的,本不该是Redmi K50,但问它们拍照差距的用户较多,这里强行对比一下:
主摄与超广角对比
主摄与超广角对比,中央放大(要不是知道超广角是定焦镜头,还真以为真我是虚焦了)
主摄对比1
主摄对比1,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2
主摄对比2,中央放大
同场景,“2倍变焦”,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3(注意高光部分)
主摄对比3
主摄对比3,中央放大(可恶的夜枭算法,还我辨析力!)
超广角对比1(小米11 Ultra的超广角,视野大了好几圈)
超广角对比2
超广角对比2,中央放大
超广角对比3(注意高光)
超广角对比4,差距过大,甚至都没有放大的必要
这里小米11 Ultra作为标准参照出场,特点是极高的暗部宽容度,真正的夜视仪,但弱光下的夜枭算法,对细节的涂抹也是毫不留情。K50主摄视野更小(白天极限辨析力反倒是3台里最好的)、超广角视野更大,硬件和算法都有劣势(超广角甚至没有自动夜景),就不多做评价了。
真我GT Neo3和K50的相机差距,正如纸面规格,不具备可比性。IMX766确实是颗好CMOS,夜景表现还不错,特别是细节表现,高密度细节处甚至有点类似华为的AI纹理。超广角规格相近,但好歹有多帧合成,表现明显好于K50。真我GT Neo3成片饱和度偏高,白平衡整体OK,略有品红倾向,主要弱点是高光压制算法,高光容易溢出,以及超广角的多帧合成(HDR和夜景)涂抹很猛。
性能
真我GT Neo3搭载即将成为老朋友的天玑8100,台积电5nm工艺,CPU是4x2.85GHz A78+4x2.0GHz A55,大核512KB L2缓存,4MB 的 L3 缓存。GPU是Mali-G610 MC6,频率依然查不到。从与天玑9000的成绩/规模差距,其频率不会低于850MHz。
虽然天玑8100的4颗大核是一样的,但CPU调度很特殊。在K50和真我GT Neo3的GT模式都是“1+3”模式,根据场景会有“1高3低”和“1低3高”的不同设定。但真我GT Neo3竟然还有“1+2+1”和“1+1+1+1”模式,这仿佛就不是同一个核心簇,真是长见识了。
真我GT Neo3的峰值性能输出比K50更加激进,特别是多核成绩,直接冲上4000分,骁龙8 Gen 1都馋哭了。GPU部分比K50更保守,闪存速度也有一定差距。
另外,现版本固件中,真我GT Neo3在3DMark的Sling Shot Extreme场景,两个子项目,一个正常,一个不正常。可能和上面提到的核心簇调用有关?又或者与此时CPU调用过分消极有关,暂时未能找出原因。
CPU频率控制更加灵活,理应功耗控制更好,但真我却给真我GT Neo3配了比骁龙8 Gen 1机型更猛的散热。真我GT Neo3有4129mm² 的不锈钢VC+39606mm²总散热面积,VC和真我GT2 Pro一样大,但总散热面积还比真我GT2 Pro还大了7.74%……天玑8100:我觉得大家是多虑了。
真我GT Neo3温控相当严格,室温25.5度,3DMark的Wild Life Unlimited压力测试20分钟,正面最高温42.4度,背面41.8度,温度线设置相当保守,影响了输出,但稳定度依然有98.5%。
真我GT Neo3还有一颗Pixelworks的X5系列独立显示芯片用于游戏插帧。和iQOO 等同行类似,GPU渲染45或60帧,显示芯片补帧到90或120帧,用操作延迟(毕竟GPU是按原来是帧数渲染)来换取更低的功耗。
真我的特殊在于宣称能在手机帧率绷不住时自动切换成插帧模式。首发支持120FPS的《王者荣耀》和《英雄联盟》、90FPS的《原神》等20多款游戏,然而要3月24日之后才有适配,截稿时还没机会测试。
续航与充电
真我GT Neo3的4500mAh双电芯,200尼特亮度,经30分钟《和平精英》(HDR高清+极限帧数+抗锯齿)、30分钟B站1080P视频播放、30分钟微博短视频、各30分钟的Wi-Fi和5G冲浪,共2.5小时的续航测试后,剩余电量73%。表现优于高功耗SoC旗舰,干翻很多电池更大的对手,但未达到大家对天玑8100+1080P屏幕的预期。
真我首发的150W快充,两颗转化效率98.5%的定制电荷泵,两路20V 3.75A转两路10V 7.5A,最终整流成夸张的10V 15A大电流。
可能是怕用户担心,真我搞了莱茵快充安全认证(什么认证业务都有,莱茵赢麻了)。充电电路之外,还有一颗独立的MCU监测状态,能直接关闭150W快充。充电口内部增加更耐腐蚀的铑钌合金,并宣称电池有1600次充放电循环(和OPPO Find X5 Pro同数值)。
实测峰值131W,维持1分40秒;第二档104W 50秒;第三档68W 2分半钟;随后是“长达”近12分钟的50W-54W;43W维持1.5分钟 ;随后缓慢下降,19:44秒直接从16W归零断充。过程中机身偏热,但在正常范围内。
真我GT Neo3即便是第二档功率,都比正常的120W都高,100W以上维持时间约2.5分钟。系统显示电量100%后3分钟才断充,但前5分钟的实际充入和系统显示电量很相近。
真我GT Neo3与一众120W快充机型对比。无额外标注的都是系统电量读数。同一行的颜色条越长,速度越快↑
换算成充入电量后对比,同一行的颜色条越长,速度越快↑
真我的150W快充设定,主要提升40%电量以下的充电速度。虽然最终充电时长分别不大,但前3分钟,真我GT Neo3都处在超神状态,电量增长按秒计算,观感极其夸张,一不留神电量就飚上来了。它数据库中,前5分钟充电最快的手机,不是之一,是第一。而40%往上的电量,可理解为是在65W快充,所以其最终冲线成绩并不夸张。
这不是个例,厂商不断提升的充电功率,基本上都是在最开始的几分钟发力,基本都是在提升40%电量以下的充电速度。无论是150W还是120W,在常用的40%-80%阶段,实际基本都是60W级别,这是它们的总充电时长都拉不开差距的重要原因。
虽然真我GT Neo3的150W确实在前3分钟效果拔群,虽然厂商不停突破是好事,但比起继续刷峰值功率(充电头重量和成本成倍提升,电池密度也因此下降),提升中后段的功率,才是感知更加明显、成本更加合适的努力方向。
大家要对高功率快充有理性的认知,如果用户一直只会看最终充电时长,那就浪费了高功率快充的核心价值,而且也会助长UI充满的歪风。
总结:隔空交手
虽然都是天玑8100,但真我GT Neo3和Redmi K50是设定完全不同的产品。真我GT Neo3是轻量化、相机和快充强化版本,而K50是2K屏+67W+5500mAh电池。
150W快充的真我GT Neo3和2K屏的K50都是剑走偏锋。相对来说,真我GT Neo3没那么偏科:
-
真我GT Neo3电池偏小、屏幕中规中矩,外观和手感OK,主摄和充电是核心长板。不认侧边指纹和MIUI,又或觉得2K屏徒增功耗的用户可冲;
-
K50是偏科生,更是特长生,外观、拍照和侧边指纹会劝退部分用户,但单靠2K屏和5500mAh电池就能圈粉无数。
讲道理,其实两台机器是隔空交手、错位竞争,它们的长短处差别巨大,根本打不到一起。但这才是性价比机型的正道,有侧重点才能控制好成本。各有优劣的良性竞争,总比高度雷同的手机,强行比价格来得有趣。
正如笔者之前的评论:挺好的,错开竞争。屏幕党闭眼选了K50,相机/外观/快充党闭眼选了高配GT Neo3。选起来不费劲,两边也骂不起来[旺柴]
世界很大,用户需求多种多样。有人把手机比作台式机,鞋盒机箱就够了,外观手感都是假,还不如好屏幕和大电池实际。也有人把手机比作车,既要开得爽,也要看得爽,那自然会有更多的考量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