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5 日,劳动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按理来说,应该是要努力工作劳动的。

然而本能告诉我们,不,你不想上班...

不仅假期积累的疲劳没有缓解,外面 30+ 度的高温更是让人寸步难行,这温度别说外出,手机都像暖手宝一样,宅家游戏玩久了把手烫伤都说不定。
发烫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手机异常情况,重开机或者放到阴凉处歇歇就好,没啥问题。
但最近就有一条关于手机发热的新闻,冲上了微博热搜,真的挺诡异的...

这条热搜标题为# 一加手机第一天用烫手 #,点进去一看,好家伙,原来是 1X1X 黄金眼报道的。
这.... 有点意思,各位 lsp 还记得当时的学习资料杭州郑女士么...

发热的不止一家
热搜的导语是这样的:4 月 28 号,小余帮朋友小黄购买了一部一加 Ace 手机,说是使用第一天,手机就烫得厉害。
小黄下载第三方评测软件后,连续玩了一小时游戏,测出电池 43.7 度,CPU46.5 度。小黄又提供了一段视频,说前一天,电池温度曾达到 44.6 度,CPU 达到 60.4 度。

好家伙,电池 43.7 度,表面估计也就 40 度出头,区区 40 度就顶不住要找媒体曝光了是吧...
且慢,先别这么武断,有没有一种可能,手机 40 度真就热得无法忍受了呢?

视频小哥玩的原神,那么我们也拿原神的测试数据来看,根据微博数码大 V @大米评测 做的骁龙 8Gen1 旗舰横向评测。
可以看到骁龙 8Gen1 最高能烫到 51.6 度,比起一加的 40 度出头,状态火热多了...

如果小哥真觉得这温度都无法忍受的话,那以后真没必要买手机了,因为这可能是玩原神最不烫的手机之一了。
而且这视频最后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点,小哥表示,手机刚买这手机就这么烫了,而且这背壳是塑胶的,说不定以后直接会融掉,不敢再用了...

虽说手机的 PC (聚碳酸酯) 塑胶壳有导热性差的缺点,但耐高温是这材料最大的特点,变形温度为 135°C ,把手机玩冒烟都不会融,可以放心耍了...
所以,看到上面的操作就知道,这次的热搜有多离谱,找两手机小白来演一出蹩脚的戏。

明明骁龙 8Gen1 都能干到 50 度以上,为啥非要拿一加说事呢,而且一加的天玑 8100-MAX 定制芯片表现这么好,这不是反向给一加带货吗?

所以,这么一说道理就通了... 这不新机上市嘛,搞点噱头宣传宣传,人家黄金眼也拍着胸脯说,在我这出过多少网红,你们没点数吗?给你们手机带货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放心给我搞就好了...

以上纯脑补,各位别当真,甚至这档事也当成个笑话来看就好,毕竟今天工作状态这么差,给大伙整点笑料,真用心了...
层出不穷的蹩脚营销
先不说,这是不是营销,但一个品牌如果总搞些小动作,那估计是真不把用心放心上了。
前段时间,网上就曝出长安深蓝完全照抄小鹏汽车隐私用户协议的事,这么大的公司,真就跟我们平时工作一样,一顿 ctrl cv 就完事了,ctrl h 替换都懒得弄。

后续官方跳出来辟谣说官网没上线,直接无事发生,真就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然而结果就是,我们又知道了一个新的电动车品牌叫长安深蓝,这宣传效果杠杠的...

汽车圈还有一个最为知名的营销案例,出自于前哪吒汽车市场负责人,当年吴签出事,第一时间反应,表示请吴 * 凡代言,5 分钟就能出圈,大不了,回头官方道歉开除相关人员!

确实这位负责人被开除了,哪吒也官方紧急道歉了,也有大量网友知道了一个叫哪吒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但我想,大部分人的想法是:很遗憾,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
花里胡哨真没用
我们常说现代社会内卷,不仅打工人卷,品牌间更是卷得厉害,一不留神,就要面临倒闭的危险,所以只能搞些旁门左道,差异化竞争了?
差异化可以做,但旁门左道真的就算了,饮鸩止渴最终只会把自己人搞没了。
这个社会卷的是同质化,当有 1000 万人在做同一件事,免不了竞争和淘汰。

就像现在的手机市场,卷得可怕,但比起花心思做营销跟搞噱头,不如把精心放在产品的设计跟打磨,用户最终买单的是产品力,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花哨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