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域是指色彩覆盖范围,既然是范围,100%就表示全覆盖了,可当130% sRGB、110% sRGB等规格频繁出现在场上的广告宣传中时,钛师父的不少小伙伴都产生了同样的疑惑——100% sRGB之上的规格,是在玩数字游戏吗?
频繁超过100% sRGB的色域
超过100% sRGB色域这事儿其实并不新鲜,早在2017年,宏碁就有推出过一款宣称“提供高达130%的sRGB和95%的DCI-P3色域表现”的专业显示器,而后2018年时,AOC LV323WUPX显示器也宣称自己拥有134% sRGB色域。
而到2019年后,除宏碁继续推出130% sRGB显示产品外,雷神等显示器领域新玩家也开始试水这类定位高端专业用户或游戏发烧友的产品,超越100%的sRGB概念再次成为市场讨论的焦点。
从色域覆盖来说,这超过100%的计算方式的确有问题,毕竟色彩不可能重复计算,当100%完全覆盖以后,多出来的部分如何计算?
显然,130% sRGB极大可能是属于厂商宣传中偷换了概念的结果,如同图中114% NTSC色域一样,其本身其实是相对于72% NTSC而言的,因为72% NTSC≈100% sRGB,达到72% NTSC的显示器就是优秀显示器,所以它将72% NTSC看做是1,那么该显示器的真正色域范围就是1.14倍的72%,也就是82.08% NTSC,换算成Adobe RGB大约是86.4%。
不是说超过100%的色域值没有意义,只不过其在说法上存在偷换概念的嫌疑,色域值越大,显然越好,只不过说实话,这种玩法并不科学,毕竟色域应该在一个标准下比较数值,这种强行比较,硬拉高数值的玩法,脱离了一个规范,就没意思了。
从sRGB开始谈色域
sRGB代表了标准的红(R,Red)、绿(G,Green)、蓝(B,Blue),即CRT显示器、LCD显示器、投影机、打印机以及其他设备中色彩再现所使用的三个基本色素。sRGB的色彩空间基于独立的色彩坐标,可以使色彩在不同的设备使用传输中对应于同一个色彩坐标体系,而不受这些设备各自具有的不同色彩坐标的影响。
色域则是对一种颜色进行编码的方法,也指一个技术系统能够产生的颜色的总和。在计算机图形处理中,色域是颜色的某个完全的子集。颜色子集最常见的应用是用来精确地代表一种给定的情况。例如一个给定的色彩空间或是某个输出装置的呈色范围。
1931年,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召集科学家们做出了最先采用数学方式来定义的色彩空间标准,这就是里程碑式的CIE 1931色彩空间,它让我们对“色彩空间”这个概念有了最初且系统的了解。
然而,人们从一开始研究色彩学,就是为了更精准、更完美、为色彩的转换和校正指定合适的调整尺度和比例。
CIE 1931色彩空间最早的版本是CIE 1931RGB系统,而后到CIE 1931XYZ系统,再到CIE 1960 UCS系统,再到CIE 1976LAB系统,一直都在超“均匀化”方向发展,而到CIE 1976后,色空间均匀性明显有改善,与人眼视觉结果较一一致。因此,在厂商公布关于色彩的标准时,其实不排除未来会在色彩模式系统这块动手脚,选购显示器特别在意色彩的,尤其是专业用户,不妨关注下广告角落里面的小字——看看采用的CIE标准是哪一个。
不同色彩标准覆盖的色彩范围是不同的,DCI-P3、sRGB、NTSC、AdobeRGB等色域标准的含义其实与CIE色域的含义大致相同,它们都是基于CIE色彩空间标准的色彩标准衍生出来的,区别则是各自所应用的地方和涵盖的色彩范围不同。
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不同标准的应用侧重点也不同,这点小狮子倾向分享一个网络发烧友总结的经验——
DCI-P3:应用于数字影院 注重视觉冲击
CI-P3是美国电影行业推出的一种广色域标准,是目前数位电影回放设备的色彩标准之一,由多家美国影业巨头于2002年组织成立。是一种应用于数字影院的色域,它没有覆盖太多CIE色域,但是它可以满足电影中全部色彩要求,也就是说,DCI-P3是一款更加注重于视觉冲击,而不是色彩全面性的色域。
在侧重影视剧播放、游戏的应用群体中,能够带来更好视觉冲击的DCI-P3显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其色域覆盖不足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sRGB:绿色覆盖率极低 100%已沦为平庸
“100%已沦为平庸”这个点评很让小狮子喜欢,在显示设备厂商的努力下,的确让sRGB显得有些一般了,更多时候,小狮子会认为这个色域的主要用处是拉高数值。
sRGB是惠普与微软于1996年一起开发的用于显示器、打印机以及网络的一种标准RGB色彩空间。这种标准得到了许多业界厂商的支持,但是由于这套色彩标准制定的时间太早,很多技术和概念都不成熟,所以他只有当时CIE色域标准的30%,并且色彩还原度也不高,而且它的绿色覆盖率极低。
说白了,微软能够构建一个庞大的联盟,这从拍摄到输出的一致性让其快速得到市场认可,然而,这个色彩标准推出实在是太早了,有所欠缺也可以理解。
NTSC:色彩偏中性 相位容易有损
NTSC其实是现在主流消费市场比较认可的一种色彩标准,记得隔壁牛大叔就说过,笔记本屏幕至少得72% NTSC色域,不然显示效果太普通了。
NTSC是在1952年12月由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制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这种制式的色度信号调制包括了平衡调制和正交调制两种,它目前被用来测试电视屏幕所能覆盖的色彩范围,虽然也有用它来测试显示器的,但相对来讲并不标准,因为NTSC的整体范围更偏中性。
AdobeRGB:青绿色系提升 印刷行业受益
作为平面媒体编辑,小狮子对于AdobeRGB标准的确有一定的感情的,这个色彩本身在印刷行业里被广泛应用,强调“所见即所得”目标的话,一定要用这个标准。
AdobeRGB色彩标准是由Adobe Systems于1998年开发的色彩空间。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在CMYK彩色印刷中利用计算机显示器等设备的RGB颜色模式上囊括更多的颜色。
Adobe RGB色彩空间粗略包括了50%的CIE色彩空间中的可视色彩,主要在青绿色色系上有所提升,它主要解决了印刷与电脑显示器显现颜色不同的问题,所以这个色彩标准经常被设计工程师、绘图人员采用。
完成上面上个了解后,可以来一个比较情绪化的总结——
1.100% sRGB,NTSC近似为72%,但NTSC并不能完全覆盖sRGB,这样的屏幕就目前标准来看中规中矩;
2. 达到90%AdobeRGB以及90%NTSC以上的屏幕,属于较为优秀的屏幕;
3. 如果一个屏幕的色域只有60%左右的sRGB或者50%左右NTSC的话,这样的屏幕价格再低都不再值得购买。
通过上面的详尽而接地气的解读后,相信大家对色彩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其实不同的色域标准真的没有谁比谁更好的说法,源于电影工业的DCI-P3能给人们带来极佳视觉冲击,而平面印刷行业从业者又将Adobe RGB“奉若神明”,NTSC则从电视延伸而来……
说到底,选择哪个色域标准的核心在于你的应用偏好,产品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应用需求上来,才能相互匹配。小伙伴们,觉得这篇文章有实用性的话,一定记得多多分享哦!
小狮子最喜欢的鸡腿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