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是当前赞美人的流行语,如何做一个真正的达人,2500多年前孔子已经给出了答案。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这一章是孔子对子张的教导,从文中答问来看,子张显然是把“闻”和“达”搞混了。孔子进行了详细论述,认真区分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帮助子张端正观念。孔子认为“闻”的本质是“伪”,特指的是那些徒有虚名、沽名钓誉,甚至不惜“色取仁而行违”,欺世盗名之辈。而“达”的本质是“诚”,是指品德高尚,“达人”则是通情达理、睿智练达的人。孔子区分“闻人”与“达人”,告诉子张若能做到“达”,那么必定能够实现“闻”;但是如果一味追求“闻”,就为伪饰做作,成为沽名钓誉的小人。
孔子为“达人”下的定义:“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论语正义》:达者,通也。通于处人、处己之道,故行之无所违阻。
根据孔子的定义,“达人”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质直而好义
质,本心也。心诚则直,直则不自欺,闻义而能行,不以利禄相扰。
为人质朴正直,没有歪曲的心思,做人做事,不用手段,不用权术。行事好义,事必求当其理。合乎义理就做,不合义理就不做。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人能生存是由于正直,那些不正直的人也生存下来是由于侥幸避免了灾祸”。
所谓“直”,包括耿直、坦率、正直、正派的意思。在孔子看来,生性“直”的人才能生存,不“直”的人虽然也能生存,然而虽生犹死。
二、察言而观色
“察言而观色”,有眼光,看得清楚,有先见之明;听了一些理论,根据一些资料,加以智慧判断,就可以看出态势来。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当时,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而蜀国的将领马谡驻守失败。
司马懿率兵乘胜追击,直逼西城,当时诸葛亮手下已经无兵迎敌,于是他打开城门,自己则在高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城中设有埋伏,权衡利弊之后,最终选择退兵。待到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赵云的援军已经赶到,最终打败司马懿。
实际上诸葛亮之所以能化险为夷,就是因为他惊人的观察能力。他对司马懿的多疑心理和性格软肋有过细致入微的观察,知道他的行事风格,才能借此解除危机,绝境逢生。
这里所谓的观察力,并不单单是看东西,而是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并做出有的放矢的决策的能力。一个人的观察力也不是单独存在的,锻炼观察能力,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对各种事物的敏感度。
专业能力可以影响一个人观察力的强弱,想必大家都能理解,比如说一个普通人在炒股的时候,看到各种表格数据,并没有觉得其中有什么不妥之处,而一个职业操盘手,就能从这些枯燥而纷繁的数据中,分析出这只股票的优劣和潜力,并从中提取出宝贵的商机。在计算机和网络发展初期,马云因其惊人的观察力,洞悉到电子商务的未来,因此才有了如今的阿里巴巴。
“察言而观色”也指揣摩别人的心意,以推己及人。对别人,察言观色,时刻注意照顾别人的感受,反观自己说话做事的得失。
三、虑以下人
“虑以下人”,“虑”就是智虑,包括了思想与学问,“下人”是对人谦虚,绝不傲慢,自己并不以为自己了不起。长存谦退之心,不敢忤慢他人,总是注意把自己处在别人之下。有虑人、虑事、虑物的功夫,做事考虑周全,甘为人下。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达人最怕的就是德不配位,名不副实,所以宁退勿进,才能进退自如。不怕被人占便宜,就怕不小心占了别人便宜,多留余地,才能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