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14 年初代 Apple Watch 发布开始,苹果在穿戴市场的份额就一路飙升,甚至超过了 iPhone 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根据第三方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Apple Watch 在去年第三季度的销量同比增长 51%,智能手表全球市场份额,已从去年的 45% 已经增长至 47.9%,市场份额全球第一。而全球第二大智能手表制造商三星电子,市场份额约为 13.4%。
比 Apple Watch 更赚钱的,是表带。苹果官网最便宜的一款表带 —— 硅胶材质运动型表带售价为 379 元,而供应链分析机构 IHS 的分析,该款表带的制造成本约为 2.05 美元左右(约 14.5 元人民币),如果不考虑包装物流等其他成本,其配件毛利润率高达 2600%。

超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让苹果在穿戴设备上赚的盆满钵满。根据苹果公司最新的财报显示,2020 财年第一财度(美国的财年计算和平常的日历不太一样,2020 财年第一财度实际上是 2019 年的 10 月 - 12 月),苹果在穿戴设备、家庭和配件销售额超过 100 亿美元(约 707 亿元人民币)。什么概念,小米最新的是 2019 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小米集团第三季度收入为 537 亿元人民币,也是小米自创办以来总营收最高的季度。也就是说,小米集团和子公司的所有收入加起来,还比不过苹果的手表和耳机。
既然穿戴设备也能这么挣钱,其他公司当然不会放过。所以,三星、华为、小米、OPPO 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手表。甚至连 Google 也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Google 去年底 21 亿美元收购了穿戴设备制造商 Fitbit)。
维持 Apple Watch 在市场霸主地位的绝对不会是售价,毕竟苹果的售价比绝大多数的智能手表都要高一大截。消费者愿意为此付费,是因为 Apple Watch 出色的功能和体验。苹果为 Apple Watch 定义了四个主要的功能,分别是设计、健康、锻炼、联系。从初代发布开始,Apple Watch 的外观设计就始终如一,让其在众多智能手表中非常有辨识度。从 Apple Watch S4 开始,苹果在手表中引入了 “全面屏” 的设计理念,在保持机身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将屏幕的显示面积增大了约 20%,同时保持四边等宽,由直角矩形改为圆角矩形,与 iPhone 和 iPad Pro 在设计语言保持了一致。

Apple Watch S5 在材质上也进行了改良。我们知道铝金属容易变形,产生磕碰,所以从一开始苹果就提供了更结实的 “不锈钢” 材质。但后来发现部分用户在佩戴不锈钢材质的手表时会发生皮肤过敏的现象。经过研究后,苹果发现是不锈钢里面的镍材质导致的。随后苹果重新调整不锈钢表壳当中各金属元素的比例,虽然改良后的配方过敏几率降低,但仍会有部分用户会感觉不适。所以这一代 Apple Watch 加入了全新的 “钛金属” 材质,对敏感皮肤用户会更友好。

钛金属材质
Apple Watch S5 在外观上的另一个重大升级是加入了 Always-On 的屏幕常亮功能,苹果管这个叫做 “全天候视网膜显示屏”。其实屏幕常亮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功能,绝大多数的智能手表早已经支持了这个功能。但苹果做的更 Cool 一点,是可以做到非常大的显示面积且不需要像素点移动。
目前困扰屏幕常亮的原因主要是功耗和像素寿命。OLED 由于其单个像素发光的原理,满足了功耗的需求,但受限于屏幕寿命,在保持 “常亮” 功能的同时,常亮的像素需要不断迁移,避免烧屏。所以目前绝大多数的智能手表在常亮的时候都只能显示的较为简单的图案,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满足像素点移动的要求,避免单个像素老化产生的显示不均匀(烧屏)。

但是这次 Apple Watch S5 上的屏幕常亮可以显示大范围的内容,而且显示位置固定,不需要像素移动。所以,Apple Watch S5 的所有表盘都可以显示和使用状态相似的息屏图案。
比如米奇表盘的正常显示(左)与常亮显示(右)

我非常喜欢的子午线表盘,正常显示(左)与常亮显示(右)

两种状态之间不仅有非常相近的显示效果,抬手唤醒的时候还会有非常流畅的过渡动画。(Apple Watch 的所有操作、切换都有动画效果,体验非常舒服)

抬手唤醒过渡动画
之所以能有这么出色的显示效果,得益于苹果这次采用的 LTPO(低温多晶氧化物)技术。我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技术和目前手机上所常见的 LTPS(低温多晶硅)技术有什么不同(我是学文科的,资料都是我查的,可能有说错的地方,希望理解)。
大家都知道,我们看到的屏幕是由无数个晶体管发光构成的。OLED 面板的每个像素单位中,都会有多个晶体管。所以相同尺寸中采用 OLED 技术的屏幕像素会变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将面板中的电容器变小,但电容器变小会导致沟道电阻电信号延迟。而解决延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 LTPS(低温多晶硅)提升电子迁移率,避免延迟。
但是,LTPS 难以用于大尺寸的面板(比如电视),并且对中小尺寸的 OLED 面板高性能状态难以优化,所以手机上的高刷新率屏幕在 LTPS 下会有更高的功耗。而苹果的 LTPO(低温多晶氧化物)技术通过使用新的氧化物技术通过增加电荷,降低电子迁移率,降低功耗,同时能够降低道电阻电信号延迟。
一般 OLED 屏幕固定的 60Hz 刷新率非常费电(刷新一次就是 60 下),所以需要降低刷新次数来降低功耗。降低了刷新次数会导致单个像素持续常亮,加速像素老化。所以需要通过移动像素点,避免烧屏。而 LTPO 技术,可以让 OLED 屏幕的刷新率从 60Hz 降低至 1Hz,更加省电,所以可以保持多次 1Hz 的屏幕刷新,从而达到避免烧屏现象的产生。
所以 Apple Watch S5 的屏幕在降低了功耗、延长了屏幕寿命的同时,可以提供更出色的显示体验。目前苹果利用自身技术,正在与 LG 和三星共同开发下一代氧化物。日本夏普和国内的京东方也有 LTPO 技术的相关专利。健康是人人都在意的问题,也是 Apple Watch 这两年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从 Apple Watch S4 开始,苹果的宣传从健康检测改为健康监测。一字之差,却是非常重要的提升。Apple Watch 的背面加表冠总共有 17 个传感器,用于监测心脏的健康。

其中最常见的是心率监测。和绝大多数的手表手环一样,Apple Watch 采用的是光体积描记法。听起来很高深,但原理很简单。心脏是在不断跳动的,像一个泵,往全身输送血液。我们的血流量会在心脏跳动期增加,在心跳间隔期间减少。通过 LED 灯的高速闪烁 (不常亮主要是省电) 配合感光器就可以监测出血流量增加的次数,计算出心率。
绝大多数手表手环使用的光学心率传感器是绿色 LED,原因很简单:便宜。因为绿光测到的 PPG 信噪比高,对于检测及信号调理的要求比较低,即便有一些干扰(比如运动)也比较容易剔除,所以被广泛使用。但也有很明显的缺点,首先是黑色素对绿光的吸收率很高,对皮肤较黑或者手腕处有纹身的人非常不友好。其次是精准度较低,采用绿色 LED 检测技术的 Fitbit 就曾被用户投诉产品误差过大(下图是使用不同技术所测得的心率数据。绿色为绿 LED,红色为红外 LED,黑色为心率带)。

另一种就是红外 LED 检测。红光(红外光)可以比绿光能更准确的反应人体体征,但由于信噪比低,技术难度大,并没有被广泛采用。
Apple Watch 同时配备了绿色 LED 和红外 LED,当其在后台监测心率时,会使用红外 LED。在体能训练期间和 “呼吸” 时段的心率会使用绿色 LED 灯测量,并计算步行平均心率和心率变异性 (HRV)。据我所知,华为 Watch GT 系列也同时采用了两种 LED 灯进行心率监测,主要用于睡眠监测和心率变异性(HRV)计算。
当 Apple Watch 监测到用户在静止状态下心率持续过高或者过低的时候,就会在提醒用户注意。

同时 Apple Watch 还提供了由房颤 (AFib) 导致的心率不齐通知(这也是我买 Apple Watch 的重要原因)。在设置中打开相关选项后,Apple Watch 会在后台监测用户心跳,检查是否有疑似房颤导致心率不齐的问题。

房颤是一种心率不齐的类型,会在心跳频率不规则的时候发生。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的资料显示,65 岁以下约有 2% 的人群患有房颤。部分患者在发生时没有任何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心跳过快、心悸、呼吸急促等症状。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引发心脏衰竭、中风等情况。
当用户感觉到心脏异常或 Apple Watch 提示可能存在房颤的时候,可以先使用 Apple Watch 自带的心电图功能进行检测(然后务必去医院就医)。它的原理是通过手表背面的水晶电极与数码表冠电极形成回路,显示促使心脏跳动的电脉冲,并通过对电脉冲进行分析,来提示用户是否可能存在心脏问题。

我们在医院常见的心电图是标准的 12 导程心电图,也就是有 24 个电极通过不同角度收发电流信号,然后产生 12 种不同的波形结果。Apple Watch 使用的是单导程心电图,也能够识别出房颤,但是无法识别出某些情况。
根据斯坦福大学的临床试验显示,Apple Watch 对窦性心律(正常心率)的正确判断度为 99.6%,对房颤的敏感度识别率为 98.3%。虽然 Apple Watch 不能替代医院检测,但鉴于心率异常发生的时效性,Apple Watch 可以帮助用户及时记录,辅佐医生判断。
华为 Watch GT2 也可以提供房颤和早搏特性的检测。但目前该技术仍处于 “试验” 阶段,需下载第三方 App,且仅支持华为 / 荣耀系列手机。根据 301 医院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华为 Watch GT 对房颤的敏感度识别率为 97.8%。
华米的部分产品(米动健康手表、米动健康手环、Amazfit 智能手表 2 ECG 版)不光能提供房颤检测,还拥有心电图检测功能。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医疗器械审批的可穿戴设备。根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华米对房颤的敏感度识别率为 94.76%。
Apple Watch 供了摔倒检测。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当检测到疑似严重摔倒时,会进行警报。如果用户在 60 秒的时间内没有任何反应,Apple Watch 会自动拨打紧急电话,并向紧急联系人发送带有位置信息的通知。

Apple Watch 还提供了一些其他针对健康的小功能,比如(女性)生理期计算、噪音监测等。人的大脑适应力非常强,当人长期处于高分贝环境中,大脑会去主动适应环境,让人感觉没有那么 “吵闹”。但此时,巨大的声音正在损伤人的听力,早期的听力损失在 4000Hz 处,这是一个不常使用的频率,对日常话沟通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因此除了听力计检查外,很难被发现。以后听力损害会逐渐向高频发展,最终普遍下降,产生听力障碍。
Apple Watch 可以在不影响续航的情况下可以不间断进行噪音监测。当监测到用户持续处于噪音环境时,会进行警告。此外,还可以进行耳机音量监测,避免耳机音量过大而影响听力(支持所有耳机,但对于 AirPods 系列和 beats 系列的准确度会更高)。

Apple Watch 会将所有的数据记录到 iPhone 的 “健康” App 中。用户可以将部分信息授权给第三方 App 进行数据分析,用来实现其他的功能,比如睡眠分析。

Apple Watch 并没有自带睡眠分析的功能。我使用 Pillow 这款第三方 App,允许它读取我存储在 iPhone 中的部分健康数据,这个 App 能在不联网的情况下,分析出我的睡眠信息,并且能利用 iPhone 的神经网络引擎(NPU)和 Core ML 3 机器学习模型框架进行本地 AI 学习,计算出更准确的数据。数据可以通过 iCloud 进行备份。也不用担心被第三方利用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Apple Watch 未获得国内的医疗器械审批,因此中国大陆发售的 Apple Watch 从软件上屏蔽了心电图和心率不齐通知(在最新发布的 watchOS6.2 中,中国大陆已经正式 HRV 心率变异性功能)。如果想要使用上述功能,需要购买港版或美版的设备,可以在大陆使用。
但是,有人发现在的 watchOS6.2 beta 中出现了一个 “Bug”,即只要大陆发售的 Apple Watch 所绑定的 Apple ID 中有历史心电图的数据,那么便可以激活该设备上的心电图等全部功能。即使换绑其他的 Apple ID,心电图依然可以继续使用。而且这个 “Bug” 经历了多个测试版本后,在最新发布的 watchOS 6.2 正式版本中依然得到了保留。不知道是不是一个 “Feature”从最早的计步器,到现在繁多的功能智能手表。锻炼一直是可穿戴设备探索的方向。Apple Watch 提供了上百种体能训练模式。并针对步行、跑步、游泳、椭圆机和划船机提供了自动记录的功能,同时支持运动的自动暂停的自动停止。
训练完成后,可以在手机上查看运动记录,健康 App 也会为用户推送训练摘要。

为了帮助用户更好的锻炼,Apple Watch 还会提供 “趋势” 变化,可以比较过去 90 天和 365 天的健康状况。如果表现持平或更佳,箭头会向上。如果表现有所缺欠,箭头会向下。并给出相应的个性化建议。
比如最近疫情都宅在家里,缺乏运动,我的活动量由疫情前的日均 340 大卡的,下降到了最近的日均 200 大卡。因此 Apple Watch 动态调整了我的活动计划,并建议我先尝试将每日的活动量提升到 220 大卡。

Apple Watch 也支持使用很多第三方 App 进行锻炼(几乎所有主流运动类 App 都提供了 watchOS 版本),比如可以 Nike Training 可以使用 Apple Watch 配合 iPhone 进行锻炼。

有些 App 也可以在不携带 iPhone 的情况下,独立进行运动指导。比如 Nike Run Club,提供了多种
跑步教程和语音指导。

受益于苹果良好的开发生态,Apple Watch 还有很多小众开发者开发的精品软件。比如我特别喜欢的一个由香港开发团队制作的举铁软件 “Strong”,这个软件内置了非常非常多的训练项目,有非常清晰的讲解和视频。运动开始前可以设置每日的训练计划,配合 Apple Watch,可以方便的进行记录。还可以根据图标与历史,计算出自己的 1RM、适合重量和最大重量。

苹果把 Apple Watch 定义为可以帮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保持联系的另一种工具。但我更愿意把 Apple Watch 当成是我手机的第二块屏幕,帮助我在不方便、不想看手机屏幕的时候,还可以轻松预览通知消息。并进行简单操作。这也是我最常使用的功能。不如微信,可以预览消息,也可以直接回复文字或表情。(文字可以手写或者语音转文字,语音转文字使用的是苹果通用接口,识别率还可以)

另外,Apple Watch 也可以承载 iPhone 的部分功能。比如使用 iPhone 播放歌曲的时候,可以通过 Apple Watch 进行操控。iPhone 上使用地图功能的时候,也可以直接通过 Apple Watch 查看目前的地理位置,到达路口的时候,Apple Watch 还会通过震动提醒用户。这些操作都是完全自动的,不需要用户干预。

从 watchOS 6 开始,Apple Watch 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应用商店,并且可以脱离手机独立运行(Apple Watch 拥有 32G 的存储工具)。

Apple Watch 也支持完整功能的 Apple Pay 和 Siri。支持和 Mac 进行联动解锁和支付,这块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对全家桶用户比较友好。从功能上来看,Apple Watch 在现阶段是没有对手的。其他厂商在未来几年甚至都无法赶上 Apple Watch S5 的功能。因为市场占有率低,Google 自己在 wearOS 的开发上不用心。因为市场占有率低,高通不愿意在穿戴处理器上加大研发投入。加之某些原因,国内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卓应用生态,导致各家的手表商店里常年就是那几十款 App,其中会频繁更新的就只有表盘 App。(不考虑 ADB 安装手机 App,这些 App 没有针对手表进行优化,使用体验非常不好)。
当然 Apple Watch 也有很明显的缺点,比如只能坚持一天半的续航(Apple Watch 里面有一块震动马达,体积大约是电池的一半,比某些手机的马达体积都大,只为手表可以哒哒哒的响……)、只能适配 iPhone,以及非常高的售价。如果目前不使用 iPhone,想要体验到 Apple Watch 的功能,差不多要付出 5000 块钱(3499 元的 iPhone 8+1499 元的 Apple Watch S3,以官网售价计算)。
其实花 100 块钱买一个小米手环,就能体验到 50% 的 Apple Watch 功能,如果花 1000 块钱买一块智能手表,能获得超过 80% 的体验。但如果想体验剩下的 20%,那就要再加 2000 块钱买一块 Apple Watch S5。
如果你用的是 Android,那就不用考虑了,因为配合 Android 的 Apple Watch 连时间都看不到。
如果你用的是 iPhone,并且不喜欢带着东西睡觉的话,可以考虑 Apple Watch S3,它在 iPhone 上的体验会好于绝大多数智能手表(其实买 Apple Watch S4 我认为更划算,只不过官网下架了)。
如果你不差钱,刚好又不喜欢带着东西睡觉的话,买 Apple Watch S5 肯定没错。
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智能手表只分为两种,Apple Watch 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