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第一次开始涉及旗舰轻薄移动工作站(旗舰轻薄创作者本)开始,P1(X1 Extreme)就代表了ThinkPad在该领域的最高水平。然而前三代机器,或多或少的都有自己的遗憾:一代的风扇噪音问题,二代初期的极低性能调教,三代总算是和自己比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隔壁惠普塞了3080进来从性能上降维打击,隔壁戴尔直接四边窄全面屏从颜值上降维打击,于是ThinkPad又被拍在了沙滩上...
好在今年,ThinkPad第一次完全重新设计了P1(X1 Extreme)的模具,推出了代号为Cheetah的ThinkPad P1(X1 Extreme) Gen4,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跃成为了这个领域最有竞争力的产品之一。
感谢朋友借我的这台美版机,让我能给大家带来这次评测~美版机性能可能不稳定,一切以国行最终上市产品为准。
本机的测试时间极短,机器在我手上的时间只有一个白天+一个晚上,有些数据实在是来不及测,对此深感抱歉...
配置一览:
本机搭载的是中等配置,搭载了i7-11800H处理器和A2000专业卡,也是支持双M.2固态硬盘的最高显卡配置。
CPU |
英特尔® 酷睿™ i7-11800H |
GPU |
Intel® UHD Graphics(32EU)&NVIDIA RTX A2000 |
内存 |
16G DDR4 3200mhz 双插槽设计(8+8) |
硬盘 |
Samsung PM9A1 512G 本机(低显卡配置机型)预留了一个额外的M.2插槽 |
屏幕 |
16.0吋 3840 x 2400 IPS 600nit 雾面 |
尺寸 |
359.5 x 253.8 x 17.7 mm (非触摸版本) |
重量 |
1.81 kg (非触摸版本) |
电池 |
90wh |
系统 |
工程机 |
本机搭载的其实是前三代ThinkPad中最高级别的显卡,A2000与RTX3050Ti的规格基本一致。CPU则是今年应用最普遍的11800H.相比更高配置所搭载的60/70/80级显卡比当然比不过,但是作为低配,保留了搭载WWAN与第二块硬盘的能力,算是有得有失吧。作为大屏Creator PC里重量最优秀的型号,新一代的X1 Extreme/P1依然继承了这个优点,在重量表现上十分优秀。
设计与外观:
A面是ThinkPad今年的家族性传统风格,黑色的碳纤维外观,ThinkPad LOGO和深灰色镭雕的Lenovo LOGO分置两角。因为型号是P1,所以碍眼的X1 logo不见了。我手上的这台是4K屏版,因此外观是编织版(官方描述为weave)。
特写如下,基本上就是还原了碳纤维本来的纹理,摸上去有上下起伏的纹理,并且对于油手人更加友好,更不容易沾染指纹。
B面的屏占比相比上一代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比不了XPS17这种家用产品,但是作为商用机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毕竟军标测试还是要过的。
今年更新模具的X1 Extreme/P1也还装了最新的1.5mm键程全尺寸键盘。相比X1 Carbon有所不同的是,因为机身宽度足够,这次最右侧的功能键仍然维持了全宽度。右上角是指纹识别与电源的二合一按键。有一个值得一吹的点就是这是我摸过这么多的圆形开机键里第一个不歪的...键盘内有进风,可以辅助增强散热并且降低表面温度。C面的表面和今年的X1 Carbon一样,换了更不容易沾染指纹的图层。
D面是大面积的进风口,长条形的后脚垫可以防止热风回流影响散热。透过进风口可以隐约看到内部的风扇与热管走向。本机因为是低配,搭载的是双热管双风扇的散热模组。更高配置的型号会采用VC散热模组,如果以后能借到的话,也会给大家展示。左下角有本机的型号标识符,写明了型号:ThinkPad P1 Gen4与机身材质:碳纤维+镁合金。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本机的D面没有开孔。扬声器开孔全在C面。这和大部分ThinkPad机型都是不一样的。
本机支持单手开合。
外设与接口:
作为旗舰级商用机,本机的外设仍然维持了高水平。
摄像头升级到了1080P,成像素质有所提升。负责隐私保护的ThinkShutter与正常位置的摄像头(有人脸识别功能)自然也是标配了。两侧还能看到麦克风的开孔。在ThinkPad的这类高端机型上,红外摄像头的作用不止作为Windows Hello的登陆设备,也能够实现人走自动锁屏,检测有人偷窥自动切换屏幕到防窥模式等有意思的小功能。
比如这样...
键盘和今年的其他新模具ThinkPad一样,换成了1.5mm键程的新键盘,相比老款,回弹更脆,个人总的评价是稍逊于老款,不过相比友商,优势还是很大的。
小红点自然也是新款,移动体验很好。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现在我也能接受纯平三键了...总的来说,在惠普和戴尔全部摆烂放弃指点杆的大背景下,ThinkPad持续在指点杆的使用体验上进行真金白银的投入,是一件让我等指点杆拥趸感动的事情。希望能够作为ThinkPad的一个特色保持下去吧...
这次X1 Extreme/P1 Gen4上另外一个让我感到惊喜与满意的项目就是键盘背光了...基本上完整点亮了所有的按键,没有断点(一般电脑空格位置是背光断点重灾区),并且光线柔和不刺眼,小红点处还有专门的背光灯来点亮。如果今后某天小红点三键上的红色条也有背光方便在黑暗条件下指示位置,那就更好了。
触摸板也是今年重新设计的,尺寸上升到115x68mm,是目前所有ThinkPad里面最大的。表面材质为玻璃,滑动手感非常舒适。按键也没有松垮感,相比于去年XPS17大力出奇迹加大触摸板却没有做好防误触导致使用体验实际上一般,我认为像ThinkPad这样循序渐进是更好的选择。
机身左侧从左到右依次为:DC in方口,两个雷电4,HDMI 2.1(纯核显版本/T1200版本为2.0),3.5mm耳机接口。
机身右侧从左到右依次为:SD读卡器(UHS-II),两个USB 3.2 Gen 1的USB-A接口,右侧那个支持关机充电,锁孔。如果机器是支持WWAN的型号,那在SD卡插槽和USB-A之间还会有一个nano-sim的sim卡插槽。
总的来说,X1 Extreme/P1 Gen4的接口重量和数量在同类产品中都算是非常丰富的,完全能够满足日常使用。相比友商...算了,还是不比了...
扬声器方面,这次ThinkPad把双扬声器的开孔直接做到了C面,祖传的Dolby ATMOS认证也有。实际听感...我用过的所有ThinkPad里最强。声音浑厚有力,并且音量很大。
屏幕:
ThinkPad X1 Extreme一共有三种屏幕可选,本机搭载的是中间的WQUXGA(4k+)非触摸屏。雾面,标称600nit亮度,100%AdobeRGB广色域覆盖,支持硬件防蓝光(说人话好处就是防蓝光的同时屏幕观感不黄)。
作为一台广色域屏幕的创作者本,X1 Extreme/P1提供了色域软切换功能,可以在sRGB,P3,AdobeRGB之间进行切换。相比老工作站提供的通过屏幕驱动板控制屏幕与背光(这项技术现在已经不存在于笔记本上),这类通过软件切换的屏幕会导致色阶损失。不过我手上这台机器在这方面表现不错,几次切换都没有明显的异常。
用DisplayCAL软件搭配蓝蜘蛛X校色仪对屏幕进行测试,这块屏幕的实测最大亮度为748尼特,对比度1274.3:1,都超出了标称值不少,尤其是亮度上。这块屏幕在开满亮度显示大面积白色的时候简直是闪瞎人眼...观感很不错。16吋的16:10屏幕也是非常符合现在的生产力需求,综合来看,表现不错。
色域方面表现也非常不错,AdobeRGB标准的广色域屏幕。
由于时间紧张(以及我忘了)这次就只测试了sRGB色域下的色准表现。现阶段ThinkPad机型上搭载的4K广色域屏幕都经过出厂校色,因此色准表现无需担心。平均ΔE0.52,最大ΔE2.38,表现很优秀。能够完美胜任一般的图像处理工作。
色温也比较适中,不会出现偏冷/偏暖的情况。并且色温一致性是我目前测过的所有机器里面最好的一个,在低亮度的时候也基本不会出现色温的过量偏移。
关于大家可能会担心的4K缩放问题,实测下来绝大多数软件都能做到使用状态下的正常缩放,但是在启动页面,有时候还是会出现翻车现象,比如:
性能与散热:
我手里的这台ThinkPad P1搭载了 Core™ i7-11800H,核心代号Tiger Lake,采用了10 nm SuperFin制程,物理规格达到了8核16线程,是目前移动端性能最强的CPU之一。
实测性能果然不负期待,在这次P1的激进性能释放加持下,单次CBR23的成绩已经突破了11000分,CPU性能释放非常强悍。
多核心性能是X1 Titanium上1160G7的2.5倍多。
内存方面,我手里的这台ThinkPad P1搭载了两根16GB的DDR4内存,组成双通道,机器拥有两个内存插槽,理论上最大支持32+32=64G的内存组合。有点可惜的是,为了确保稳定,这机器的内存出厂固定在3200 Gear2的位置上,进行了分频,导致内存延迟偏高。不过创作者本的应用场景下,对于内存延迟不太敏感(相对于游戏本来说),能用。
独显方面,本机搭载了NVIDIA RTX A2000独显(对应到游戏卡上是3050Ti的规格),显存4GB。拥有2560个CUDA流处理器,4GB,128bit位宽的显存。支持光追。
在今年的移动端专业卡里是中等偏下的定位。
相比之前评测过的ThinkBook16p上的低功耗RTX3060,DX11下(FSE)能到70%,但是DX12下的理论性能则只有50%左右。本机的
但事实上专业卡的强项并不在性能,而是在于OpenGL性能与更好的专业软件优化(当然还有玄学稳定性)。可惜的是,这次拿到机器的时间太短,没有来得及做SPECviewperf的测试,后续有时间补上吧...
硬盘方面,本机搭载的是一块来自三星的PM9A1旗舰级PCIE4.0固态,实测性能非常不错。值得注意的是,就算是低配版的X1 Extreme/P1 Gen4,支持两个固态硬盘,也只有一个2280硬盘位是支持PCIE4.0的,另一个仍然只支持PCIE3.0x4速度。
无论是读取还是写入速度,都稳稳得立在当前笔记本固态硬盘的第一梯队。
写入大约在95G时出缓,出缓之前写入速度在4200-4300m/s,出缓后大约800-900m/s,性能够用。
办公性能测试:
PC Mark10的现代办公标准测试,得分6126,算是不错的水平。相比之前测过的一些轻薄本,主要的优势体现在照片/视频的编辑上。事实上,现阶段一般轻薄本都能够胜任文档编辑这类工作,但是在更进一步的生产力方面上,独显与高性能释放的感知还是非常强的。
生产力性能测试:
PS的成绩还是很不错的,780,比核心配置更强的ThinkBook 16p还高。但是PR的成绩低的离谱...(就不放了)个人水平有限,暂时还没找到原因...
这次还用Procyon测试了照片编辑和视频编辑的性能,这两个的表现还是正常的,符合预期。
烤机测试:
本机的测试环境相对复杂,所以烤机部分会比较长,烦请见谅~
在连接适配器的情况下进行单烤,情况如下。
功耗从73w缓慢开始下降,9分钟后降低低到50w出头的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本机有热管(本机)与VC(高配)两种散热规格,不出意外的话,高配的散热会更胜一筹。
而在插电双烤时,CPU与GPU的核心功耗会受到更严格的限制,三分钟后,两个核心的功耗基本就已经稳定在35w+45w的成绩上了。相比上一代的35+35的组合有所进步。
满载时,风扇噪音较为柔和,并且尖锐的高频噪声很少。听感不错。
这一类从Macbook Pro15衍生出来的高性能创作本一个很重要的场景,那就是通过100W的便携式PD电源来进行轻中度使用,因此本次测评中我也测试了这种情况下机器的性能释放情况。
CPU功耗从47w开始缓慢下降,1分钟后下降到40w左右,9分钟后继续下降到35W并最终保持稳定。由图可知,CPU的性能释放实际上是受到了PL1的限制。
双烤下,CPU只能短暂的拥有一小段高功耗的时间,就迅速下降至了15+35W的性能释放。还是比较保守的。
再所有的双烤期间,均没有发生电池取电导致的掉电现象。证明电源管理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
总的来说,性能释放算是做的不错,无论是相比上一代,还是相比友商竞品,都处在领先态势。
续航:
今年的ThinkPad X1 Extreme/P1 Gen4搭载了90wh的大电池,在同类机型中算是比较大的容量。
续航测试选择了PC Mark10,这次续航测试的条件是屏幕最高亮度,电源模式为较长的续航,连接WiFi。
续航成绩只有4h不到,个人推测主要问题出现在屏幕的功耗上。这块实际亮度750nit的4k HDR屏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电老虎,拖累了整机的续航。日常使用我觉得50%的亮度就已经足够,那样续航想必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
拆解与内部拓展性:
那块2242的SSD是我自己加装的,不是原装
卸下D面的所有螺丝即可取下D壳。D壳的所有螺丝都有防丢设计,这也是ThinkPad一贯的做法。
本机(低配)的散热模组为双热管双风扇设计,CPU部分的热管上方贴有一张厚铜箔辅助导热。
两个风扇的下方分别是两个2280固态硬盘插槽的位置,其中左侧的哪个已经装上硬盘的插槽支持PCIE4.0*4,SSD上已经覆盖好了散热铜片。左侧SSD下方是一个2242的M.2接口,设计来是给WWAN网卡使用的,我尝试加装一块SSD上去,结果果然是不行...
本机拥有两个内存插槽。
电池的左上和右上是扬声器部分,本机的扬声器开孔是在C面的而不是D面,效果不错。
电池的左右两侧有空置的一块空间,是用以布置WWAN天线的位置。
和我收藏的初代X1 Extreme(右)进行对比,也能看到这几年笔记本设计的思路转变--一切为了更强的性能释放。
至于VC版本....巨大的散热覆盖部分就决定了不可能有第二个M.2的位置了...
这张图可能更为直观一点...从上到下依次为核显版/低配独显版/高配独显版所配的散热。
总结:
X1 Extreme/P1的发展之路,也算是历尽艰辛。
前三代虽然也在不断进步,但是终究在同年的市场上与竞品有着或多或少的差距。而在今年御三家的旗舰级商用轻薄creator PC中,它的产品力不出意外会是最强的。作为一直在关注着这类产品的的人和一个ThinkPad粉丝来说,看到这样一款完成度较高的产品,还是很欣慰的。
如果你的预算较高,想要一款旗舰级的创作者本,那ThinkPad X1 Extreme/P1 Gen4绝对是值得考虑的。
本机同样支持在BIOS中进行显卡切换,可以在混合输出与独显直连两个档位重进行切换。
优点:
- 16:10屏幕,2k分辨率+,且屏占比很高
- 低调的商务外观
- 性能释放优秀
- 接口比较齐全
- 键盘是全尺寸
- 新款的小红点第一次登上主打性能的机型
- 玻璃触摸版面积较大,手感也还不错
- 拓展性不错
- 支持显卡切换
- 新的图层对防指纹来说效果不错
- 支持红外摄像头进行人脸解锁,并且实现多种隐私保护功能
缺点:
- 相比前几代机型,尺寸和重量都有所增加
- 在PD电源下进行双烤的时候,功耗分配不是非常理想
- 高配不支持第二块硬盘,且WWAN位置不能升级为硬盘,稍显遗憾
- 没有提供高刷新率面板供选择
选购建议:
其实可以把P1和X1统筹起来看...由于今年国内主推的是中高配显卡的型号,所以如果你有双硬盘的刚需,那只能买这个P1的低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