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 》是一部在网络上备受文艺青年追捧的现实主义“文艺大片”。范冰冰在片中富有挑战性的演出,佟大为的激情献艺,加上香港影帝梁家辉的光环加持,大尺度的场面和传闻中的禁忌,引起了较大反响。
1.剧情。
该片讲述了刘苹果和她的老公安坤都是从外地到大城市的打工一族。女的在一家沐足馆当“洗脚妹”,男的则是一个高空作业的洗窗工人,一份日薪较高的职业。不料,一次,沐足馆老板林东趁苹果喝醉酒竟将她侵害了,而这情形恰巧被正在洗抹窗子的安坤瞧个正着,于是要讨个价,赔其损失。怎料,林东妻子因为其不育而被老公冷落却主动要与安坤发生关系,理由是要让自己老公也戴绿帽,让安坤进行报复...
2.主题。
这部拍摄于2007年的电影,以其大胆的镜头语言和深刻的现实主题,被一部分观众称为剧情片,却在另一部分观众眼中打上了文艺片的标签。《苹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社会内涵展现了现代都市中底层人群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对于时代,对于城市而言,底层挣扎的每个人都是渺小又渺小的存在。想要好好活着已经是最大的不易,还怎么奢谈尊严、感情?什么最实际?钱最实际,利益最实际,那是能牢牢抓在手中护住自己的,所以现实而又迫切。而这背后,更是贫富悬殊、城乡差距等种种社会现实交织在一起的无奈与悲哀。
女性的觉醒。没有男人,苹果似乎无法生存,她必须在男人中游荡,有个依靠。最后,苹果只身离开了,告别了她的过去。她不再依赖男人,她可以一个人生活。虽然是电影,但故事是现实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刘苹果这样的女性,在自己的生活中苦苦挣扎。希望看完这部电影,无论男女都能善待刘苹果式的女性。
3.影响。
范冰冰放下偶像包袱,出彩的表演让这部电影增色不少。然而这部电影却因为其大胆的镜头语言,深刻的现实主题,而被一部分观众忽略和误解。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应该是多面的、深入的、公正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这部电影所传达出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价值。
《苹果》拍出了某些负面的东西,也不能称得上是健康的,但存在的现实,的确有时比影片更充满悲剧性、更具震撼性。影片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失衡,如贫富悬殊、城乡差别等等,是作出了一定的揭示。
影片中刘苹果偷走自己的孩子时,一切都显得那样软弱无力。自己的孩子也要偷,这本来是荒谬的,可惜影片竟没有捕捉到这点。如果能对这个情节作精心安排,特别是对苹果如何表现这“偷”及走的决心,那么影片的整个格局就大了。
《苹果》的暴露程度虽未及《色戒》,但对尺度戏的描写其必要性却大有分别,本片除了林老板侵犯苹果那场戏外,其余两场则对剧情、人物及其关系未必起到推动作用,相反却会带来一定的削弱。
4.争议。
《苹果》拍摄完成后参加过国际影展,因为题材敏感,在内地公映时引起巨大争议,只得迅速下架,网络上也无法观看,能看到的都是盗版碟。
电影《苹果》杀青后,在德国柏林电影节举行首映式,本来是很自然的行业操作,但制作方玩了一个花招。他们并未放映经国内电影局审查通过的删减版,而是放映了一刀未剪的完整版,其中包括儿童不宜的范冰冰和佟大为浴室激情戏全尺度镜头,以及存在不良价值观导向的赌博场景。
制片方辩解称,这是由于时间紧迫,德语和英语字幕的删减版拷贝未能制作出来所导致。当年11月底,删减版《苹果》在内地上映,剪除了影片中的露点戏份,但内容依然引起争议,在香港被定为三级片。
后来网络出现完整版《苹果》,并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传播,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很快,《苹果》被列为禁片,不准在院线上映,网络上也无法观看。
就这样,《苹果》成了禁果,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