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配网

来自动圈的坚持 森海塞尔IE800耳机测试报告评测

 人阅读 | 作者pangding | 时间:2024-05-13 03:48

对于欧洲品牌来说,今年是入耳式的爆发期,先后推出顶级的入耳式型号,龙头品牌Sennheiser也一样,投入最顶尖的技术,以IE800 加入这个战场。推出后也不负期望,即使身价不低,市场的反应也不错,很快便断货。

售价:国行6,299元

动圈单元的坚持

型号上的800,代表是系列中的最高型号,像HD800、HDVD800,都是集合Sennheiser的顶尖技术,比以往IE8、IE80更进一步,耳机在工学设计上更仔细,生产程序回到德国总部,负责开发的,更是设计HD800、HD700的高级音响工程师Axel Grell 。单元方面应用全新的XWB(Extra Wide Bnad )单元,很多人好奇为什么Sennheiser 没有像其他品牌一样,采用近年大热的多动铁单元技术。笔者几年前曾Axel Grell 做过访问,也问过类似的问题,他表示动铁单元频率响应较窄,声音容易出现不连贯、甚至是延迟的问题,这些失真在数字上可能很细微,但对音乐有很明显的影响,更戏言那本是用来做助听器的单元,他可能要到听觉有问题时才使用。于是开发出直径为7mm 的XWB 单元,能达到广阔的频率响应,声音亦通透清晰,高音压输出下也可保持接近零失真。

IE800内部结构图

导管有一半在耳胶,因此耳机的一端较短

D2CA Dual-chamber 设计

XWB 单元以外,腔体设计也下了不少功夫,振膜运作时磁圈部分需经外壳的气孔作空气流动,不过部分气孔设计有机会令振膜出现不必要的抖动及失真。参考次旗舰作HD700,采用特殊的双气流系统,于磁铁下方开两个通风孔,令空气流动时振膜不会出现晃动。同时,这个设计也避开「Masking Effect」,由于人类聆听一定音量的低频时,会无法听到音量较低的其他频段,入耳式设计更明显,主因是耳道内的共鸣,新开发D2CA(Dual -Chamber Absorber)设计,单元前方也有特殊构造,吸收共鸣的部分,减少Masking Effect。外壳使用防刮的陶瓷制造,耳胶当中有新的椭圆设计,令配戴时更贴耳舒服,耳胶内也有防尘网及胶管,这个双层设计避免耳垢跌到单元位置,同时也更易清洁。耳机为短线+延长线组合,中间连接部分为2.5mmTRS,原装配上标准延长线,将来或许有iPhone/Android用线控推出。

中间为2.5mm TRS插头

播放测试

试听唱片:黄贯中《新秩序》(Single )、陈松伶《我和TA 的成名曲》、苏永康《So I Sing》(24bit/96kHz )

测试组合1:iPod Classic、Fostex HP-P1

测试组合2:iriver AK100

格式:AIFF 、WAV 、FLAC

跟之前IE系列一样,从音量去看,IE800不算难推动,不过要推得好,都要一定水准的讯源,同时由于对背景的声音颇为敏感,底噪较明显的播放机及耳扩都会影响听感。先听黄贯中的《新秩序》,各乐器的位置及距离适中,电结他饱满、有力量感,中段的Solo富爆炸力,动态强劲,低音结他肥厚而线条结实,跟鼓声的气压感两者层次分明。到陈松伶《倾城》,人声嘹亮、具穿透力,钢琴通透、连同管乐的明亮感,同样迷人,中后段合奏的部分定位相当出色,也感受到来自录音现场的堂音。到24/96 的《让我暖一些》,空间感同样占优,人声明显在突出的位置,也显得歌者的声音更有力,这首歌的色士风更显出高频延伸的效果,而且没有刺激感,非常自然。气势及音场的表现出入耳式来说非常罕有,加上两频的延伸性及强劲动态,于不同种类的音乐都有上佳表现。

耳塞套中部有滤网

随耳塞配置了5对耳塞套,四种不同尺寸

每条耳塞都有其独立序列号

规格

● 佩戴方式:入耳式

● 单元种类:动圈单元

● 单元直径:7mm

● 频率响应:8Hz – 41,000Hz (-3dB )、5Hz – 46,500Hz (-10dB )

● 灵敏度:125dB SPL/V

● 阻抗:16 Ω

● 总谐波失真:<0.06%

● 插头种类:3.5mmL 插

● 线长:1.2m

● 配件:便携套、耳胶、清洁工具

● 重量:8g(不连耳机线)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