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 马正拓 通讯员 王筱瑞 邢路
改革开放40年是交运集团汽车修理产业向多元化、集约化发展的40年。从20世纪90年代之前局限于为集团各个车队提供维修服务,到成立美国、日本汽车维修中心,成为当时山东半岛规模最大、维修质量最高的进口汽车维修中,再到2012年重组汽车修理分公司,组建新厂与轿车维修中心,建设了1500余平方米的配件中心库,在青岛全域设立多处道路交通事故保险快速理赔中心等,建设起了覆盖青岛全域的维修网络,为集团内部和社会车辆提供全链条服务。
从单一车型到百花齐放
刘春明是交运集团青岛汽车修理分公司的一名老维修技师,从事汽车维修行业已经46年,在退休后又被返聘担任公司修理工的讲师。他从业的这40多年,正是改革开放推动各行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提起他所维修汽车的变化,刘春明如数家珍:“我1972年就到交运就业了,那时修的主要是货车,包括青岛土话叫‘叭嗒叭’的板车,进口的日本二手货车以及后来的东风、泰山国产品牌汽车。1984年以后,上海大众、北京吉普、广州标致等中外合资车厂开始越来越多。”
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汽车进入“井喷”时期,汽车产量连续九年蝉联全球第一。“2008年以后,燃油、燃气、电动,以及混合动力,特别是这两年的环保新能源车,更新换代特别快;燃油车也应用了电喷、高压共轨技术,达到国五排放标准。”刘春明指着车间里的一部客车说:“这是最新的氢燃料汽车,它以氢气化学反应为动力。未来车辆的发展趋势将更加节能环保。”
维修环境、设备不断升级
走进宽敞明亮的维修车间,看着身着统一工作服、佩戴防护用具的维修工有条不紊地工作,刘春明不禁感慨:“我刚就业那时,露天干活、风吹日晒,钻车底、一身油,全靠一双手。后来有了车间、地沟,环境越来越好,工具逐步改进,原来布满厚厚油污的地面干净整洁,拆螺丝用上了电动和风动工具,轮胎拆装也机械化了。”现在,大小车型都可灵活移动的举升设备,无线电脑检测设备,超声波配件清洗设备,安全先进的喷漆、无尘打磨机等设备,使高科技绿色维修得以实现。
据了解,2010年起,交运修理公司以集团“七个一”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打造简约细致的人性化办公、作业服务空间,持续优化维修环境。2018年12月,交运平度修理厂被授予“全国交通行业五星级现场”,成为全国汽车维修行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综合类汽车维修企业。
信息化伴随维修全程
在交运修理公司,一名正戴着一副特殊眼镜“自言自语”的工作人员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问才知道,他是“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先进个人”、修理公司技术顾问梅涛,正在利用远程对话与40公里外胶州修理厂的人员共同跟车测试性能,这种利用互联网视频技术实现的远程维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交运修理公司信息管理负责人程峰介绍,以前,维修保养环节都是用手写账单,不方便且容易出错。1995年,公司开始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基础信息化管理,后来又实现了同一个平台对多店、远程的实时监控与整个生产流程的管理。现在,公司遍布青岛七区三市的13个修理厂和维修中心,都在这一平台下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实时沟通。同时,公司内部的管理系统与汽车维修行业的基础数据平台——青岛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进行了对接,车主可通过互联网查询爱车的所有历史维修记录、确定合理的维修计划并选择满意的维修厂。车主还可通过微信查看爱车在交运修理公司的维修进度等信息。
汽车维修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智慧化、高科技,这就要求修理从业人员掌握更多的知识。交运集团也把打造技术型、工匠型维修人才,作为支撑汽车修理产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举措。目前,交运修理公司维修人员全部持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上岗,其中具备中级以上资格的238人,还包括青岛市首席技师、有突出贡献技师等。“近年来,交运集团广泛开展全员学习,重视对知识型工匠人才的培养,涌现出众多优秀工匠个人和团体,每年给予表彰奖励。”交运集团工会主席彭丽华说。
交运修理公司总经理代许彦表示,今后继续秉承“弘扬工匠精神,崇尚技术技能”的发展理念,把全员学习作为动态的、持续的能力提升过程,让各个岗位的员工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能力和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