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创造”,我们通常脑子里就会蹦出莫扎特、达芬奇或者爱因斯坦这种,艺术领域留下伟大作品、在某个领域开辟了新天地的名人。他们所展示的才能,也正是长久以来被推崇的“创造力”。
但当我们在谈论“创造”的时候,不应该只是谈论音乐、绘画或者科学创造;研究人员眼里的“创造力”,也不只会发生在极少数特殊人群身上,而是贯穿在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而后者才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最关键的因素,也是每个人可以培育和实践的才能。
科学家们将莫扎特们的这种备受推崇的“创造力”称之为“大C创造力(Big C Creativity)“,相对应的,常被忽视的这种创造力被称为“小C创造力(Small C Creativity)”。
按照美国心理学协会的定义,“小C创造力”指的是解决日常问题以及适应变化的能力。
这是日常生活中用到“小C创造力”的一些例子:
——用手头上很少的材料临时做出了一顿饭;
——用旧的T恤衫给你的宠物狗做了个玩具;
——用衣柜里不多的衣服搭配出了一身喜欢的行装;
——从满满的行程安排中,想办法抽空去了趟超市购物;
——想到了一个新的思路撰写给客户的报告等等。
《创造力公司》(Creativity Inc.,)一书的合作者Jeff Mauzy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两种创造力的不同:
“每个人都在寻找突破。与此同时,他们每天的生活都在继续……每时每刻都在动用‘小C创造力’,然而他们一直在盯着‘大C’突破,心里想:‘我从未做过这样的事;我没创造力’,然后就丧失信心了。事实上,如果人们能学会关注小事,他们就会认识到,他们是有创造力的生物,而创造力是万事万物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那么创造就会成为每时每刻可能发生的事情——就跟健身成为习惯一样,然后当需要动用创造力推动重大变革时,我们就更容易适应、也更可能做到。”
该如何学习、培育并推广“小C创造力”?
“达拉谟创造力委员会”研究人员Lucy M Davies和Lynn Newton撰文称,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教育层面,对老师进行创造性问话的培训,可以帮助培养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这是因为,为问题寻找答案和解释,本来就是个创造性的过程。他们还将这个过程视为学生们拥有“完整教育”的必不可缺的因素。
他们的研究还表明,谈论“创造性思考”比单纯谈论“创造力”更有用。“因为人们倾向于认为创造性思考代表的是思维的独立性,以及承担风险和寻找新观念的意愿。同时,这也是培育新关系、建立新联系以及创造新想法的途径。”
该项目由英格兰艺术委员会(Arts Council England)和达拉谟大学(Durham University)联合成立,旨在识别各种不同的创造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以及它们如何在人们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经济中发挥作用。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创造力在许多层面对人和社会都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带来个人的满足感,对经济发展也非常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创造性思维必须成为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 Lucy M Davies和Lynn Newton写道,“与此同时,创造力也必须在职场上得到认可和鼓舞。因为,毕竟创造性思维是各个领域解决问题和创新的源泉。”
那么,对个人来说,应如何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小C创造力”?这是创造力专家给的一些小建议:
——充分利用好每天的环境作为创造力的来源,一有什么想法,就赶紧记下来;
——多发展“深度内察”能力,也就是对每天接收的大量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和思考,从而找出更深层的含义;
——多问自己一些开放性问题,比如,“为什么这件事一定要以这样方式进行?”
——认真对待大脑突然蹦出来的一些想法,这些可能会成为以后创造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