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评测产品和展示数据之前,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小米笔记本Pro X 15和小米笔记本Pro 15有啥重要的共同点和区别?
首先从共同点开始:
英特尔11代H35系列处理器,集成Xe核显;全金属CNC一体化机身;15英寸3456×2160分辨率,16:10 三星E4 OLED显示屏;其次是不同点:
Pro X 15外壳颜色为灰色,Pro 15外壳可选银色或灰色;Pro X 15全系标配英伟达RTX3050Ti 4GB独显,Pro 15可选配英伟达MX450独显;Pro X 15内存为LPDDR4X 4266MHz(最高可选32GB),Pro 15内存为DDR4 3200MHz(最高可选16GB);Pro X 15最高可选配1TB SSD,Pro 15仅提供512GB SSD;Pro X 15配备130W电源适配器,Pro 15配备100W电源适配器;Pro X 15搭载有USB-A、HDMI接口,Pro 15仅有USB-C;Pro X 15标称CPU性能释放45W,Pro 15标称CPU性能释放35W。看出来了吧?小米笔记本Pro X 15并不是简单把Pro 15拿来换个独显的产物。甚至从配置和IO接口看来,这两兄弟在产品规划的时候应该就各自决定好了方向,因此二者虽然共享了名字、屏幕、外观和散热系统,可二者的不同之处明显多于共同点。
它们都有全金属CNC材质的外壳,都有E4 OLED高分辨率显示屏。两台机器的质感、转轴阻尼、键盘手感都是非常出色的水平,二者都有好用指纹识别电源按钮,都有所谓的“高级感”。
又是Pro又是X,这台电脑性能好吗?
单看CPU,小米笔记本Pro X 15的性能水平是让我比较满意。不过相比于其他笔电,小米笔记本Pro X 15的性能释放水平会更明显地受到环境温度影响。因为小米在设定风扇曲线的过程中静音有很高优先级,因此内置两颗风扇的极限转速并不高。
因此在CPU满载运转时小米笔记本Pro X 15相比其他类似性能释放水平的笔电更安静,但同时小米笔记本Pro X 15在满载运行时CPU的峰值温度也比其他类似性能释放水平的笔电更高。一旦CPU负载率提上去,那么核心温度达到90℃甚至95℃以上都是家常便饭。
在另一方面,小米这次将CPU的功耗上限提升至45W,在实际跑分过程中这颗11370H能达到的最高功率甚至是50W~55W。不过在长时间的负载中,小米笔记本Pro X 15的实际CPU性能释放和环境温度高度相关。在一般室内环境中,CPU的长时间烤机功耗在35W~45W.
在室温25℃的空调房且正常平放于桌面时,小米笔记本Pro X 15 FPU 20分钟之后CPU功率会在40W上下反复波动,而此时CPU核心最高温度在96℃左右。因此我们认为之所以没有达到小米官方的标称的45W,是因为CPU温控介入的关系。小米方面说拷机稳定45W功耗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室温在24℃以下,可实际上绝大部分用户的使用环境不会这么凉爽。
小米笔记本Pro X 15在CPU拷机开始的一瞬间,CPU核心温度可以瞬间达到100℃左右,此时CPU摸到50W左右的峰值功耗。运行一小段时间之后CPU会开始逐渐降低工作功率,直到处理器核心温度不超过96℃。至于降多少功率那就取决于环境温度,如果它所在的环境温度没那么理想,CPU功率甚至会降到30W以下。
这还没完,小米笔记本Pro X 15机身内部甚至有特别的传感器,如果侦测到机身下半部分不是水平,系统就会判定用户将电脑放在腿上使用。为了防止“发生烫伤风险”,电脑会启动智能温控将性能模式强行禁用“极速”模式。只有在电脑侦测到机身恢复水平一段时间之后,“极速”性能模式才会重新开放。
小米这个智能温控真的很迷,因为它整个判定逻辑里压根不考虑和电脑是否接入电源。甚至在工作过程中稍微挪动一下电脑,这个智能温控就会立刻退出“极速”模式,且不会有任何提示。所以当你把Pro X 15放在倾斜的电脑支架或散热底座上之后发现性能下降了,那就是这个智能温控的锅。
从单纯的功能设定角度出发,小米给笔记本加入这个“智能温控”是个不错的想法。避免用户将电脑放在腿部上使用时因为发热而感到不适,不过小米笔记本Pro X 15这个尺寸和重量的本子大部分时间更多是放在桌子上使用,所以小米最好还是能给这个功能加个快捷开关,给用户更多选择的权利。
对于其采用的H35系列处理器来说,能够有40W左右的性能释放已经是超额完成任务。较高的功耗上限给足了这颗处理器性能发挥的空间,上面的一些单线程理论跑分成绩对于这个级别的处理器来说也确实不错。
不过多线程性能就是H35系列处理器的弱项了,毕竟作为一颗4核心8线程的处理器,功耗上限再高也很难压榨出和最新的6核心以及8核心处理器近似的性能。因此英特尔H35处理器依旧很难和AMD锐龙5000U系列在多线程性能上抗衡,甚至H35处理器在单线程性能方面的领先优势也不大。
所以在英特尔H35笔电阵营这边,小米笔记本Pro X的CPU性能凭借较高的功耗上限名列前茅。可H35本身就是个非常尴尬的系列,其单线程性能相比锐龙5000U系确实有小小优势,可多线程性能却因为核心数量太少而被同样功耗竞争对手远远抛下。另外H35处理器的整体能效也并不算高,发热量也显著更大,唯一的优势就是有原生雷电4支持。
当然这不是小米的错,毕竟小米再努力也改变不了H35处理器拉胯的现状。
当我的朋友知道我准备用一台4C8T的电脑剪视频的时候……
小米笔记本Pro X 15上一个最重要的升级就是将独显从原来的MX450换成了RTX3050Ti,因为和MX450以及AMD的Radeon核显比起来,RTX3050Ti就是降维打击。可在实际使用场景里,小米笔记本Pro X 15里面这张RTX3050Ti有2个限制。
第一个限制是功耗墙,小米为它设定的功耗上限只有……40W。在CPU和GPU同时满载的时候,CPU的功耗会被限制在30W,GPU的功耗则是限制在30W。所以理论上来说只要你有个65W或以上的充电器就足够给它使用,标配个130W的电源没毛病,可既然功耗限制都这样了,其实有点“可以,但没必要”了。
在进行GPU单拷之后,我更加无法理解小米设定40W的做法。因为小米笔记本Pro X 15的散热系统完全有能力去压制更高功率的独显,不说和游戏本一样干倒95W,但在这个模具内部跑个65W上下完全没有问题(毕竟GPU单拷温度才57℃)。我思索半天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小米为了避免全金属机身的发热问题。
行吧,小米笔记本Pro X毕竟不是游戏本。这颗GPU存在的意义更多是辅助用户进行生产力应用,比如视频编解码、3D建模、渲染加速等等。对于这些应用场景,GPU确实不需要那么高的功耗墙。
和纯CPU计算比起来,GPU加速确实在渲染、视频剪辑等场景下有巨大用处。以Blender场景渲染为例,RTX3050Ti的CUDA加速渲染同一个场景的速度数倍于CPU,如果使用OptiX加速,那性能甚至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在PS、PR这两个包含GPU加速计算的场景里,RTX3050Ti让整个渲染速度快了许多。
至于Lightroom Classic嘛,这个相对来说没那么吃GPU,所以独显在这个项目里性能的增益没那么明显。
第二个限制是显存容量。
RTX3050Ti的显存容量只有可怜的4GB,在1080P游戏下这个显存容量几乎都已经有点不够,在更需要显存容量的专业应用中只会更加捉襟见肘。事实上在Blender的一个使用OptiX加速渲染的场景中,3050Ti就已经直接爆显存无法运行。如果是进行更大型的3D建模或者渲染,这4GB显存大概率是不够用的。
并且我们发现,在一些理论上能够让小米笔记本Pro X 15大展拳脚的场景,比如PR视频编辑里,整个体验并不算良好。确实RTX3050Ti独显的加入让Pro X 15在时间线预览,或是进行GPU特效编辑的时候相比只有核显的机器有巨大性能优势。
可在需要CPU计算的环节,比如最终视频导出,小米笔记本Pro X 15那颗11370H处理器仅有4C8T的规格实在是让人难受。因为核心数量太少与散热调校保守两个原因,在小米笔记本Pro X 15上导出视频的效率并没有那么理想。
什么都想做,但什么都没做好。
很遗憾,我们认为小米笔记本Pro X是款很尴尬的产品。它乍看上去像是个“六边形战士”,它账面配置不错、接口齐全、设计屏幕都很好。结果实际跑完测试之后,我们发现它的“六边形”面积过于小,以至于它既不全能也没专精。它看起来好像啥都能干,但你真正用它干点啥的时候却发现它干啥都是棋差一招。
对于普通办公用户来说,小米笔记本Pro X质感屏幕好,但接近2公斤的体重让它便携性不好。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小米笔记本Pro X的GPU性能释放太低玩不了大作,并且屏幕刷新率只有60Hz因此玩竞技游戏也不够痛快。
对于做视频剪辑、3D建模等方面的生产力用户,小米笔记本Pro X虽然有GPU加速,但是CPU多线程性能太弱导致实际表现没有那么好。
所以小米笔记本Pro X有啥优势?大约只有用那块OLED屏幕观影吧。当然这次小米笔记本产品经理很清醒地在机身上保留了HDMI、USB-A口之类的常用接口也值得好评,至少目前用一台只有C口的笔电还是非常不方便的。
看起来啥都能干,但啥都只能干一点点。加上水涨船高的售价,决定了小米笔记本Pro X的受众人群很窄。甚至小米这次的散热设计也一般,它算不上多么静音,温度控制也不那么好。全金属CNC机身确实很有质感,但也让压力测试时机身表面温度更高。
小米笔记本Pro X 15的产品经理看起来很有追求,因为这款笔电的外观设计用料规格确实很高,CNC一体化铝合金机身配三星高分辨率OLED屏幕。另外还有个大尺寸触摸板,键盘手感也极其舒适。这块看起来不起眼的键盘敲击手感放到整个笔电行业中都是最好的之一,甚至可以和顶级的ThinkPad和LG Gram媲美。巨大的触摸板表面也非常顺滑,且拥有足够的抗油污能力。
它从很多方面都让我想起之前我爱不释手的XPS 15 9500,但小米笔记本Pro X 15不一样,它有很漂亮的参数但没有和漂亮参数相称的体验。甚至那块理论上是核心竞争力之一的OLED屏幕也并没有那么完美。
这块屏幕确实硬件非常强力,作为OLED屏幕其拥有足够高的亮度以及相比LCD屏幕更低的反光率,因此在明亮环境内的可读性比类似亮度的LCD显示屏更好。其次小米也确实进行了出厂校色,在sRGB模式下其平均色彩偏差为1.37,四舍五入也算符合官方描述。可是在利于影视创作的DCI-P3色彩空间下,其平均色彩偏差ΔE达到2.35。因此用其进行真正内容生产之前,还是需要进行一次额外校正。
并且一段时间使用之后,我还发现小米笔记本Pro X 15的雷电4显示输出功能存在问题。
首先即使是将所有驱动更新至最新版本且关闭所有显示省电优化功能的情况下,通过雷电4连接和断开我的两台显示器,并且将屏幕模式选择为“扩展”的时候,小米笔记本Pro X 15内置的屏幕均出现了色彩显示严重失真的问题。
在好奇心驱动下我试了下HDMI接口,然后发现同样的问题在使用HDMI时也会出现。
说实话我们并不太确定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个问题(可能是内置的控制软件和Windows色彩管理冲突),也不完全保证在将来的正式零售版机器上这个问题也100%能复现,毕竟我们手上这台小米笔记本Pro X 15只是样机。但我们也确实找到了个临时的解决方案——只要在接入/移除外接显示屏之后开启一次Windows的显示设置界面,那么色彩配置就会恢复正常。
在笔记本这方面小米笔记本Pro X倒是没有过多的“省钱妙招”,它硬件上除了GPU性能释放过低以及仅提供1个雷电4接口,没有什么可以挑刺的地方。若是小米能给它上个6核心的11400H甚至8核心的11700H甚至AMD处理器,这台本子会比现在更适合创意工作和内容生产。
毕竟之前的小米笔记本Pro都出了锐龙版,所以Pro X整个锐龙版也不是完全没可能对吧?至于雷电4这种东西没有就没有罢,万元内的AMD本子反正也没几个有雷电口的。
但不管如何,跟以前的小米笔记本相比,全新的小米笔记本Pro X至少像个高端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