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配网

哈利·波特与分院帽:现实中的霍格沃茨分院,究竟“准不准”?

 人阅读 | 作者yiyi | 时间:2023-12-23 11:27

初识《哈利·波特》时,我差不多与参加三强杯时的哈利同龄。

当时正值2011年。同年,电影《死亡圣器(下)》上映。“哈利·波特”这个经典得有点过气的IP,在我的班级内掀起了一股热潮:上课看小说,下课聊电影,探索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企图画出一幅属于自己的“活点地图”。

尽管我们完全清楚,学校那扇紧锁的房门背后并没有三头犬和魔法石,只有不能飞天的扫帚。可这阻挡不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魔法的足迹、体验巫师的生活。

然而,故事中有一条设定,是我们这些“不懂魔法的”小盆友(依英国的叫法,叫麻瓜(或者依美国的叫法,叫麻鸡(或者依我们天津的叫法,叫麻花(?)))所理解不了的。

那就是霍格沃茨的分院帽以及学院制度。

分院的诱惑

霍格沃茨有四个学院,可是划分学院的标准并不是专业方向、研究领域这些麻瓜们才在意的东西,而是学生各自的内心特质,或者叫“头脑里隐藏的任何念头(There's nothing hidden in your head The Sorting Hat can't see)”(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第7章 分院帽)

四学院的画风大概就是这样的

显然,这种学院划分的方法超出了我当时的认知——

我可以说某某老师像斯内普、某某同学像罗恩,可以把一根筷子当成魔杖、把一石子想成复活石,但我实在无法想象什么“一班都是坏人,二班都是学霸,三班都是聪明勇敢、善良忠诚的俊男靓女”的情况。

而这种不解背后,也隐藏着万千青少年们的憧憬——只要把神奇的分院帽扣在头上,我就能知道我内心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扫清我对“我是谁”的迷茫。

而在麻瓜生活中,要想“了解内心品质”,那人格测试可能是最常见、最方便的手段。在《哈利·波特》最火热的年代,哈迷们曾编制过很多民间版本的分院测验,希望通过“分院”认清自我、结交朋友。

随手一搜,十年前的民间分院测试,形式五花八门

而近几年,这些测验越来越少。

一方面是因为HP的热度在下降,人们编测验的热情没了。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哈迷对分院测验的需要已经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2012年正式上线的“哈利·波特官方网站Pottermore”给了广大书迷、影迷一个体验分院仪式的机会。而官方提供的测验结果,也成了哈迷们确认自己“学院”的唯一标准。

现如今,Pottermore已更名”Wizarding World”

现如今,Pottermore已更名”Wizarding World”网站几经改版,分院测试(以及魔杖、守护神测试)一直得以保留,且题目基本没有变动

Pottermore:官方分院测验

当然,网站不是什么魔帽。

所以网友们不需要把登陆着网站的手机或电脑顶在脑袋上(万幸)。

比起原著中的魔法仪式,这个线上的“分院仪式”更像是标准的“自陈人格测量[1]”:

我们这些“(伪)霍格沃茨新生”要做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一系列涉及个人喜好、行为倾向的选择题。随后,网站会根据答题情况呈现测试结果。

作为“(坊间)人格测验”,它必然面临着“测得准不准”这一灵魂拷问。

其实一般来讲,坊间测验很难吸引学术界的注意。毕竟,这些测验数量上多如牛毛,质量上参差不齐(多数都不咋地),科学家们是真的没有那闲工夫陪他们玩。

我比较好奇那头一个...

然而,《哈利·波特》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你别说,真就有研究者较起真来,探讨了分院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2015年的一项研究当中[2],为了探讨“分院测验到底测的是什么(what does Pottermore’s sorting quiz measure)”,研究者招募了一批已经做过了Pottermore分院的哈迷,分析了他们的学院归属与人格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与其他学院的学生相比,斯莱特林人有更高的黑暗特质(Dark Triad composite),拉文克劳人有着更高的认知需要(Need for cognition),赫奇帕奇人则有更高的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归属需要(Need to belong)。相比之下,格兰芬多则显得“平平无奇”——研究者猜测,狮院人会比其他人体现出更高的开放性(Openness)和外倾性(Extraversion),然而实际结果并不能完全支持这一假设。

刊登于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杂志,影响因子1.997

尽管研究者并没有像评定正规测验那样,评定分院测试的信度、效度,但当前的结果也足以说明,分院结果是真的有一些参考价值的,这也提醒我们对朴素心理学(naïve psychology)加以重视。

开放性:表现为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3]。外倾性:表现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3]。宜人性:表现为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3]。认知需要:对与认知挑战的享受与追求;高认知需求者惯于寻求信息、反思信息,进而理解他们身处的世界[2]。归属需要:人们对建立关系、维持关系的渴望[2]。黑暗特质:由自恋(Narcissism)、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精神病态(Psychopathy)三部分组成[2]。值得一提的是,前文提到的“开放性、外倾性、宜人性”同属于人格的“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 model)”,又称“大五人格模型(Big-Five Personality Traits)”。除上述三种特质外,还包括有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和神经质(Neuroticism)两因素。巧的是,这五种特质的首字母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这种“重组字母拼单词”的做法,颇有些伏地魔的风范...

有 内 味儿 了

讨 论

这么说来,基于小说虚构设定而编制的Pottermore分院测验,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反应个体之间的差异。

但在这里,我想再讨论一个问题:在故事里,霍格沃茨根据人格划分学生,合适吗?

以及该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延伸——Pottermore分院测验的结果呈现,合适吗?

01 霍格沃茨需要“教育改革”?

霍格沃茨的四个学院,四种品质,代表了各不相同的四类人。这样对人格加以分类,像极了心理学中的“人格类型理论”。

人格类型理论由来已久,这种思想主要用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personality type)的差异[3]。

以其中经典的“A-B型人格”为例:该理论将人划分为“A型”“B型”两类。“A型”性情急躁、有上进心、时间紧迫感强,“B型”则不温不火、满足感强、不紧不慢。

类型理论中的类型划分是独立的、不连续的。

这就类似于,从生理上来说,一个人要么是男的,要么是女的,不能“既男又女”。

但这样一说,人格类型理论的弊端也就显现出来:人格绝非如同生理性别一样,有“是否”之分,而是更加纷繁复杂。我可不可能做一只火急火燎(A型)的鸽子(B型)呢?当然可以

活生生的例子(或者叫“死熟熟的例子”更恰当(?))

比如说格林德沃,是不是就体现出了A型特有的“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认真负责”呢?当然有。他是不是也像B型一样“不温不火、举止稳当、更善于审慎思考”呢?也的确是。(比没鼻子的那位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显然,标签化的人格类型并不能涵盖一个人的所有特点*。

*尽管如此,也并不代表类型理论本身是过时的、错误的。

换句话说,“学院”并不能体现一个人的所有特点,所有闪光点,或所有缺点。

故事里,赫敏·格兰杰有着格兰芬多的勇气,但也有着拉文克劳的智慧。德拉科·马尔福懂得斯莱特林的明哲保身,却也未泯赫奇帕奇特有的善良。

另一方面,泛泛地谈格兰芬多,则没人能料到这个英雄的学院也会培养出小矮星·彼得这样的败类。

泛泛地谈斯莱特林,才能让海格说出“没有一个后来变坏的男女巫师不是从斯莱特林出来的*”之谬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第5章 对角巷

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格兰芬多”,却“一点也不斯莱特林”。

02“我”被分错了学院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的哈迷群体里,分院带来的问题也屡见不鲜:“我觉得我很赫奇帕奇,最后却被分到了斯莱特林?我觉得我不怎么像斯莱特林啊...”

同样是上文提到的那项研究。研究者还发现:

在“想去格兰芬多”的人中,有46.4%得偿所愿,去到了格兰芬多在“想去赫奇帕奇”的人中,有61.9%梦想成真,分到了赫奇帕奇对于拉文克劳和斯莱特林,这个比例则是52.3%和60.0%

反过来说,也有很多人没有去到自认为理想的、合适的学院(即,分别是53.6%、38.1%、47.7%、40%)。这是为什么呢?

这可能要说到Pottermore分院测验的机制了。

这样一来,就要引入另一样东西了: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扩展分院测验(Extended Sorting Hat Quiz)”。

扩展版分院测验涵盖了原测验中的全部问题,它可以为您更精确地划分学院*。该测验计分方式与Pottermore原版完全一致。点击学院文章,可以展示或隐藏您在各学院上的百分比分数。

*Pottermore测验是建立在一个题库的基础之上的。每次测试时,“分院帽”会从题库中随机抽选出一部分题目,供访客作答。在扩展版中,问卷列出了题库中的全部28道问题,网友可以一一作答。

以我个人为例。当我在扩展版上完成了全部28道题后,我的分院结果是:

而当我只对我自行随机选取出的2、5、9、11、15、16、26题作答后,结果则成了:

虽然比例变化并不算很大,但这一点比例差异,足以让我的分院结果从赫奇帕奇,变成格兰芬多。甚至我之前还曾在官网测到过斯莱特林。然而,我的斯莱特林比例,只有百分之十几...

同一个我,因为做了不同的题,得到了不同的分院结果。

分院的结果会随着抽取题目不同而变化,这或许正是原版分院测验“测不准”的原因之一。

其实以我的情况来说,格兰芬多和赫奇帕奇的占比是差不多的。如果我对分院帽怹老人家说一声“不要格兰芬多”,我就能如愿以偿进入歡院。

但是,网络测验听不到我的心声。

故事里、生活中,那些只看到“学院”标签的人,也不能看到一个人内心的全景。

而这些“我”,可能就因为这样的一个测验被贴上一个错误的标签。

结 论

洋洋洒洒几千字,总结起来就是几句话:

1.原版分院测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真实有效,但也有局限性。

2.比起官方版分院测试,扩展版分院测试或许是更好地选择。

3.无论是故事中还是生活里,用“学院”的标签来概括一个人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会犯错误的。理智对待分院,理智对待测验。

在真实生活中,我们最好还是不要把我们的自我探索全权交托“诡异的”分院帽了。

毕竟,韦斯莱先生曾说过——

“永远不要相信任何能够独立思考的东西,除非你看清了它把头脑藏在什么地方。”——哈利·波特与密室 第18章 多比的报偿

写在后面

什么?你说你测学院,压根没指望它能“看穿人心”,更没有任何“贴标签”之类的意思,只是为了好玩?这非常正常。

那就可以不去探究“学院”背后的东西了吗?不。这不是《哈利·波特》本身应该止步的地方。

每当讨论小说设定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设定对生活的影响,就难免会有人跳出来说上一句:

其实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要经得起推敲的。

此外,考虑到《哈利·波特》作为流行文化,尤其是作为“儿童文学”的一面,它不可避免地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做出正确的引导。

幸好,HP在这一方面做得还是很不错的(说的是HP系列作品,而不是罗琳本人(?))。更何况,我们哈迷的血液里天然就流淌着一种“相信虚构”的魔咒。正如一位伟人所说的那样——

参考文献[1]戴海琦,张锋,陈雪枫.心理与教育测量[M].暨南大学出版社:广州,2011:258-258.[2]Crysel L C , Cook C L , Schember T O , et al. Harry Potter and the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Extraverted Gryffindors, agreeable Hufflepuffs, clever Ravenclaws, and manipulative Slytherin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5, 83:174-179.[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2019:449-484.

关注 入味咸鱼,更多《哈利·波特》故事解读(只要我写得出来)

谢谢,再见!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