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机哥我玉树临风、潇洒倜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
但说到底,我也是一个男人。
所以像什么「激光XX」、什么「蓝光XX」的...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都已经看过了。

诶诶诶,先别误会。
此「蓝光」,非彼「蓝光」吼!
我看的「蓝光」,具体来说叫「蓝光光盘」。

这玩意在国内十分少见,所以如果机友们家里有幸有那么几张蓝光碟的话,我强烈建议你们翻出来瞅两眼。
因为你们再不多看看,它就要xǐ了。
就在前两天,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突然传来了一则噩耗——
松下即将停产蓝光光盘

松下说,因为近年流媒体、网络的普及,使得蓝光光盘的需求量越来越少,目前蓝光光盘业务已接近亏本的程度。
所以才不得已“关停”止损。
也就是说,自2006年开始,历经17年即便卖出了3.3亿张恢弘战绩的松下蓝光光盘,也还是经受不住时代的打击,于2023年,猝。

但死了,却又没完全死。
因为松下还表示,虽然它们不卖蓝光光盘了,但还会继续生产、售卖蓝光刻录机。
这操作,属实是快餐店不卖饭菜,尽卖碗筷了...

虽然隔壁的索尼还没动静,仍在坚持生产蓝光光盘。
但也不难推测,曾经陪伴多少人彻夜难眠的夜晚的蓝光光盘,在可预见的这几年里,将彻底成为历史。
先是HD DVD,后是DVD录像机,现在轮到了蓝光...可能过不了几年时间,就轮到光盘自己了。
当然,我说的是民用层面。

此情此景、此时此刻。
也是令人不禁唏嘘:曾经那大好时光,是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
辣么今天,咱们就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位陪伴我们多年的老盆友吧~

说出来怕大家不信。
虽然光盘的普及时间远远晚于软盘,但按辈分来论,软盘还得叫光盘“大爷”呢~
不信?那咱们就来好好唠唠。
世界上第一张软盘诞生于1967年,由当时还如日中天的IBM公司推出。

可能那个年代,都流行“大力出奇迹”。
软盘刚出生的那个版本,报道说光直径就足足32英寸之大,换算过来就是81cm。
要是把它竖着搁在地上,那长度、那危机感直逼咱们裤裆。

但是光盘。
理论上是可以追溯到1877年,也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的问世。

发明它的人,机哥敢赌一包辣条,你们一定都见过。
因为他的照片和名言,至今都挂在各个学校的走廊白墙之上。
机哥给个提示:天才就是1%的...
没错,就是那个发明了电灯泡的超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

但和以往“有想法就去实现”的俗套发明家剧本不同的是。
爱迪生,他真不是有意要发明「留声机」的。

那时的他,正琢磨着怎么改进贝尔发明的电话听筒音质,正百思不得其解时。
爱迪生突然想到:声音能使物体振动,物体振动又能发出声音。
那么,如果把一开始物体振动的频率全盘记录下来,并让物体按这个频率振动,是不是就能还原最开始的声音了捏~
在证明这个猜想的过程中,爱迪生顺手就把「留声机」给发明了出来...
瞧瞧。
天才,就是天才。
而光盘的存储原理,和「留声机」大差不差,它们刻录的形式都是相通的。
只不过一个是物理层面,一个是数字层面。
众所周知,目前主流的数字存储方式都采用的是「二进制」,也就是“0”和“1”。

为了展现“0”和“1”,刻录机就会在光盘亮面那边,不间断地用激光烧蚀出各种小小的凹槽。
有“1”的地方就烧坑,是“0”的地方就略过。

这样在实际读盘的时候,如果光驱里的传感器没检测到反射的特殊激光,就会知道这里有个坑(1),而有反光的地方,就是平面(0)。
在光盘以每秒一两转的转速下,“0”和“1”数据就会这么源源不断地提取到电脑里边。

所以别看光盘、光盘,听起来好像是个很光滑的盘吼!
但在显微镜底下,它的可不比月球表面光滑多少——

想必机友们现在能理解到,为什么我们小时候读光盘之前,都要拿专门的清洁水和擦镜布了吧~
因为稍有一点污渍,即便是肉眼看不见的划痕,都可能会伤害到光盘上的凹槽、涂层,会使读出来的内容花屏,或者是让光盘直接报废。
所以也是娇贵的hin呢!
这会儿,有的机友可能就会说了:“既然它这么娇贵,那为啥还要用它呢?”

没办法~
正所谓:鱼翅与熊掌不可兼得。
它虽然是不耐++,但奈何,它存储空间大啊...
你想嘛~
一张标准的3.5英寸软盘的存储空间,再多也不过几个MB。
但随便一张平平无奇的光盘,那都是以几百MB,甚至是以GB为单位的。
像最开始咱们说的蓝光光盘,存储空间更是多达25GB。

说来也巧。
25GB,刚好就是一部真·高清(1080p)电影的大小。
所以,为啥咱们的流媒体电影的清晰度里,普遍都有个「蓝光」的选项呢~
因为在那个年代,只有蓝光光盘才能装得下高清电影。
所以蓝光,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1080p的“代名词”,以此这么延续了下来。

所以以后啊,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1080p也叫蓝光?”,那上边的这个热知识,大可让你在朋友面前装一个小B。
但机哥觉得,正如现在电脑为什么只有C盘,见不到A、B盘一样。
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绝大多数都很难体会到,每个名称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它背后的故事。
今天离开我们的是「蓝光」,明天呢?后天呢?
我们都不得而知。
所以,在这篇报道底下,机哥看到不少网友,都开始怀念起了从前。
想起了曾经乐此不疲,仍旧没日没夜的刻录。

想起了那成百上千的CD碟片,却早已不知今夕身在何处。

想起了多少不知姓名的小姐姐...

就是不知道未来的小朋友。
如果有天突然听到陈奕迅的《因为爱情》,能不能理解到开头那句“给你一张过去的CD”这句歌词,所代表的含义呢?
他们会不会觉得,CD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啊?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