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华为又是频频登上热搜。

在官宣与长安成立合资公司后,长安股价直接涨停。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赛力斯股价暴跌,随后紧急回应称:收到了华为入股新合资公司的邀请。
甚至在智界 S7 的上市发布会上,相比于新车,大家关注的焦点,显然更期待余承东能再透露些核心信息,华为的技术与科技会花落谁家?哪种方式的含华量更高?
没有让媒体失望,余承东在现场表示:华为已向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发出股权开放邀请,并希望中国一汽集团加入。一汽股价同样直线拉升。

* 图片来源智界 S7 上市发布会
作为华为入局的首款轿车,奇瑞的首款智选车,智界 S7 实力如何?华为新合资公司有哪些玩法?华为要亲自下场造车?老狐借此机会给大家聊个够。

开卷 20 万级 800V 市场
从技术上来说,800V 平台的主要优势,是提高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降低纯电车型的使用焦虑,此前一直被用在高端车型上。
不过,随着竞争越来越卷,目前在 20 万级市场,已经有少数车型开始提供了,如小鹏 G6 和智己 LS6,但这 2 款都是 SUV 车型。

智界 S7 搭载了华为全新的“巨鲸” 800V 高压电池平台,充电 5 分钟可续航 215km,15 分钟可补充续航 430km,CLTC 最高综合续航达 855km,四驱版车型的最快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 3.3s。
从性能表现来看,在同级同价位还是比较亮眼的。相比此前问界注重增程式的炫技,这次则是华为在针对纯电领域秀肌肉。
除此之外,智界 S7 还配备了华为智能数字底盘——途灵,硬件结构包括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CDC 可变阻尼减震和空气悬架等。

通过智控集群,结合路面、车身和动态扭矩等强大的感知,从而对底盘状态进行实时调整,车身高度拥有 4 挡可调,兼顾操控与舒适性的表现。
同时,智驾辅助依然是智界 S7 的卖点,Max 以上版本均将会搭载 HUAWEI ADS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目前,高速 NCA 已实现商用,城区 NCA 将于 2023 年底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商用,泊车代驾 Beta 也将于明年一季度,率先在北上广深等城市逐步开放。
至于外观和内饰,老狐就不多介绍了。平心而论,智界 S7 轿跑的颜值、鸿蒙 4 车机的功能性以及零重力座椅等,在同价位均达到了主流水准。

不过,在车型分配上,智界 S7 还存在优化空间,入门版车型的续航只有 550 km,预计次低配的 705 km 版本会是销量主力,但售价也达到了 28.98 万元,长续航车型埋得有些深了。

就是 HI 模式的升级版
再说新合资公司,华为此前的回复是:此次合作的具体事项仍在洽谈中,预计 6 个月内完成。尽管还没有明确的信息,但除了车 BU 被剥离,还存在智选车会被收编、华为要亲自下场造车等猜测。
发布会现场的 PPT 已经暴露了一些关键点。

余承东称:新合资公司是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平台战略的演进,并且在 HI 模式下方,加入了长安。一直以来华为都以“不造车”标榜,通过零部件、HI 模式和智选车模式,来帮助车企造好车。
但是对比智选车的风生水起,前两种合作方式显得不温不火,尤其是 HI 模式(即华为提供全栈式智能化解决方案,如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让许多车企担心,会失去灵魂。
而从业务板块来说,被剥离的似乎只有 HI 模式。

* 图片来源华为新闻公告
简单理解,此次改变不仅可以深化华为不造车的承诺,通过开放股权,也可以让担心失去灵魂的车企,以入股的方式成为智能技术的拥有者之一。
格局是不是一下就打开了?
而且新合资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华为依然是主导,长安入股比例最高不超过 40 %,华为也表态后续会开放股权,做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
李想直接称其为:智能化时代的联合电子。

* 图片来源李想微博
如果以全球车企为目标客户的话,新公司的布局视野,还是相当巨大的,说不定会成为智能化时代的下一个博世。
那么长安扮演什么角色呢?
目前看,还是缓解华为的压力,毕竟研发相当烧钱,根据 2022 年报:自车 BU 成立以来,累计投入已达 30 亿美元,约合 214.6 亿元,研发团队达 7000 人规模。
但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全年收入仅为 20.77 亿元。

* 图片来源华为 2022 年报
此外,长安旗下的深蓝、启源等也是新能源转型的代表,同样是新合资公司的目标客户。

鸿蒙智行也是华为新客户
新合资公司与鸿蒙智行会是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还是从业务板块找痕迹,公告中,新合资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云和智能车灯等业务。而全新智界 S7 搭载的 800V 碳化硅动力平台、华为途灵智能底盘和鸿蒙智行业务,仍然归属华为。

我们可以把智能化与电动化进行拆分,华为将前者给了合资公司,后者留给自己。
老狐猜测:鸿蒙智行大概率是一切按规划发展的,毕竟大生态的概念已经形成,除了赛力斯和奇瑞,后续还有北汽和江淮加入,至少推出两个“界”字辈的新序列。
智选车的定义也是从车型设计研发、核心技术到销售和服务的全方位赋能,除了技术输出,还涉及到市场营销、渠道网络等多个方面。

如此一来,鸿蒙智行也会成为新合资公司的客户。
只不过,如果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等加入智选车的车企,入股新合资公司的话,可能会有些“精神分裂”,身份会在甲方与乙方之间来回切换。

总结
本期的小总结有点复杂,对于智界 S7 来说,20 万级纯电 800V、高阶智驾、鸿蒙车机等,都是新车的亮点,技术性能比较有优势,但相比同级竞品,售价也要略高一些。
能否热销主要还是看消费者,对这些技术是否买账了。

至于新合资公司与鸿蒙智行,基础依然是基于华为最初三种模式的演变,通过与车企的深度捆绑,来加速回血和发展,无疑是正向的,如果说新能源的下半场是智能化,新的合资公司确实有机会给汽车行业重新洗牌。
鸿蒙智行方面,问界新 M7 大定订单已经突破了 10 万辆,问界 M9 预订订单量也已突破 3.3 万辆,再加上后续的众多新车布局,拥有很强的市场释放空间。
跨界入局,不造车的华为,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参考资料:
智界 S7 上市发布会
编辑: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