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配网

《原道》韩愈

 人阅读 | 作者lilintao | 时间:2023-11-26 12:39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

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

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

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

,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

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

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

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

,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

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

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

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口,而又笔

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

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古之为民者

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

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

。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

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

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

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

,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

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

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

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

无爪牙以争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

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

;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

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

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

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

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

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

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

为饮之之易也?”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

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

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

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

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

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

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

、《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

: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

、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

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

;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

效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

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

,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

,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

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

臣,故其说长。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

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

。其亦庶乎其可也!”

译文:

博爱众生叫仁,做事恰当叫义。沿着仁义的路走,叫道;内心充满仁义而

不依着外在,叫德。仁和义,有具体的标准;道和德,意义就不太确定。

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德有吉德和凶德。老子轻视仁义,并不

是诋毁仁义,而是因为他看到的仁义很狭小。就像坐井观天,说天小,其

实并不是天小。老子把施小恩当作仁,把做小事当作义,轻视仁义就很自

然了。老子所说的道,是他认为的道,不是我说的道。老子说的的,是他

认为的道德,不是我说的德。凡是我说的道德,都是包含仁和义,是天下

公论。老子所说的道德,抛弃了仁和义,这只是他个人的看法。

周道衰落,孔子去世,秦始皇焚烧诗书,黄老学说在汉朝盛行,佛教在晋

魏梁隋盛行。谈论仁义道德的,不归杨朱就归附墨翟;不归附道教就归附

佛教。归附这家必轻视那家,归附这家就尊崇,排斥那家就看作奴仆;归

附这家就加以吹捧,排斥那家就加以污蔑。哎,后人要想知道仁义道德到

底要听谁的?道家说:“孔子是我老师的学生”佛家说:“孔子是我老师

的学生”信奉儒学的人听惯了这些话,接受这荒诞的说法而轻视自己,也

说“我们的老师曾向老子和佛教学习”这类话。不仅口头说,而且写在书

上。哎,后人想知道仁义道德,从哪里寻求呢?人们喜欢怪诞之论,太过

分了!他们不寻找起因,不考擦结果,只听怪诞之论。古代百姓有四类,

现在百姓有六类。古代教化百姓的只有儒家,现在却有儒释道三家。农民

一家,吃粮食的六家,工匠一家,用器具的六家;商人一家,需要服务的

六家。怎能不使百姓因为穷困而偷盗呢?

在古代,害人的事物很多。圣人出来,教导人们更好的生存方法,做他们

的君王或老师。驱走蛇虫禽兽,定居在中原。天冷就做衣裳,饿了就种庄

稼。栖息在树上怕掉下来,住在洞里怕生病,于是建造房屋。教导百姓做

工匠,制造生活用具;教导百姓经商,调节货物有无;发明医药,拯救短

命而死;教导百姓埋葬、祭祀、增进相互感情。制定礼节区分尊卑,制作

音乐宣泄郁闷,制定政令督促懒散,制定刑罚铲除强暴。因为有欺骗,就

制作符玺、斗斛、权衡来遵守。因为有抢夺,就设置城池、盔甲、兵器来

防守。灾害来了就防备,祸端发生就预防。现在道家却说:“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砸烂斗斛、折断权衡,人民不会争夺。”唉,这都是没头脑的

话。如果古代没有圣人,人类早就灭亡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人门没有

羽毛、麟甲抵御寒暑,没有爪牙去争夺食物。

所以,君王发布命令,臣子执行命令实施到百姓身上。百姓,生产粮食丝

麻,制作器具,沟通货物,供奉统治者。君王不颁发命令,就是失去了做

君王的权力;臣子不执行命令实施到百姓身上,就失去了做臣子的职责;

百姓不生产粮食丝麻、制作器具、沟通货物供应统治者,就要受到惩罚。

现在,佛家却说,要抛弃君臣,离开父子,禁止生养的办法,以此追求清

静寂灭的境界。哎,他们有幸生活在三代后,没被禹、汤、文王、周公、

孔子等圣人贬斥。他们又不幸没在三代前,没能受到禹、汤、文王、周公

、孔子等圣人的教导。

五帝和三王,名号虽然不同,但他们成为圣人是相同的。夏天穿粗麻,冬

天穿皮袄,口渴了喝水,饥饿了吃饭,这些事虽然不同,但做得很聪明。

现在道家却说“为什么不像古时无为而治呢?”这就像职责人们在冬天穿

皮袄:“为很么你不穿粗麻呢?”或者职责人们饿了要吃饭“为什么不喝

水呢,岂不很简单!”《礼记》说“在古代,想发扬道德于天下的人,先

要治理国家;要治理国家,先要整顿家庭;想要整顿家庭,先要提高修养

;要提高修养,先要端正思想;要端正思想,先要有诚意。”因此,古代

所谓端正思想而有诚意,都为了有所作为。现在,那些崇奉佛教、老子学

说的人,却想抛开国家,灭绝天伦。儿子不把父亲当父亲,臣子不把群主

当君主,百姓不做该做的。孔子写《春秋》,采用夷狄礼俗的,就列入夷

狄;采用中原礼俗的,就承认是中国人。《论语》说:“夷狄虽有君主,

不如中国没有君主。”《诗经》说:“要攻击夷狄,惩罚荆舒。”现在却

尊崇夷狄的办法,加在先王的教导之上,这不是要大家沦为夷狄吗?

所谓先王的教导,是什么?博爱众生叫仁,做事恰当叫义。遵守仁义前行

叫道。内心仁义而不依靠外在叫德。谈论仁义道德是《诗经》、《尚书》

、《易经》和《春秋》。治国之道是礼仪、音乐、刑法、政令。百姓是士

农工商,伦理是君臣、父子、师友、宾主、兄弟、夫妇,衣服是麻布丝绸

,住所是房屋,食物是粮食、瓜果、蔬菜、鱼肉。这些道理容易明白,作

为教育容易推行。因此,用他们教育自己,就和顺吉祥;用它们对待别人

,就博爱终身;用它们修养内心,就平和宁静;用它们治理国家,就实施

恰当。因此,或者能顺应性情,死了也尽享天年。祭天则天神感应,祭祖

则祖先显灵。

有人问“你说的着道,是什么道?”我说:“我所说的道,不是上面道家

和佛家的道。我说的道是尧传给舜,舜传给禹,禹传给汤,汤传给文王武

王周公,文王武王周公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子,孟子死后,后继无人。

只有荀子和扬雄,选择但不精细,论述但不全面。从周公以上,在上做君

王,所以儒道实行;从周公以下,在下做臣子,所以学说流传。那么,怎

样做才可以呢?我说:‘不堵塞佛老之道,圣人之道就不流传;不禁止佛

老之道,圣人之道就不推行。必须让僧道还俗,烧掉佛经道书,包佛寺道

观改成民房。发扬先王之道教导百姓,是鳏寡孤独、残疾以及年老无依的

人得到抚养,这样做大概就可以了!”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