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新闻,小米12S Ultra出了一台概念机。
官方称,这台机子,“第一次把徕卡相机镜头装在手机上”。

原理其实很简单,在三颗镜头之外,额外再加入第二颗直取光一英寸传感器。

然后,利用转接环,就可以把镜头,安装在手机上了。

乍一看,很厉害。
乍一想,也很厉害。
因为这个设计可以解决几个手机拍照的痛点:
第一,真变焦,
因为现在的拍照手机,除了极个别几款,基本都是靠几颗镜头(主摄、超广、长焦)外加算法数码变焦来的,那么,安装了相机镜头,就可以实现真正的全焦段光学变焦了。
尤其是长焦,画质会更好。

(官方样张)
第二,真虚化,相机的镜头,没有光圈叶片,无法实现光学虚化,而安装了相机镜头,虚化一定会更好(这在样张里也体现出来了)

(官方样张)
这两条,是不是咱手机拍照的痛点?
是!
这就解决了?原来这么简单?
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这个设计,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首先,是便携,这个就不说了。
其次,是对焦,按上这个镜头之后,这台小米手机,基本就是一个1英寸的手动相机,所有功能都不能用不说,对焦要靠感觉,如果你是用大光圈,跑焦的概率会让你怀疑人生。
第三,为了保护cmos,会在上面加一块蓝宝石玻璃,这对于透光一定会产生影响,对画质自然也会有影响。

实际上,朋友圈里,已经有摄影师拿到这款机子并进行了试拍,委婉地说,我认为不太理想。和官方样片出入很大。
考虑到那还是摄影师拍的,如果换做是你,嗯·····
其实,如果再直白点说,
小米这款概念机的原理,和咱们买了外接镜头套在手机上的原始做法,没有什么不同。

我之前用这种古老的方式,拍出来的照片:


这虚化,同样能打。关键是,手机套上外接镜头,还能对焦:

所以,再现实点说,
小米这个概念机器,和手机套镜头的区别就是:
一个是能变焦不能自动对焦,一个是能自动对焦不能变焦。
无疑,对于普通人来说,后者的成本和上手难度,更低一些。
当然,这篇文章绝对不是踩小米,
只是想告诉大家,要理性看待这件事,这个产品,
甚至,为它的这个尝试,我还要大大的点赞,
至少,他真的是在为爱摄影的你和我,做研发,搞尝试。
在手机和相机相融合的道路上,不乏过往者,并且都颇更具科技含量:
前有索尼8年前推出的ILCE-QX1/DSC-QX30,

后有国货之光-永诺YN455:

但多是热闹一阵之后,就无了生息。
为什么?
还是受众太少了。
手机拍照,人人都爱。
但曲高和寡,
把事儿做得太专了,反而就会筛下一大波人。
你手机向着相机的方向发展。
但人家相机也在向着便携与智能方向演变。
所以,别轻易说,手机会革了相机的命。
保不齐哪天,相机厂商发起了狠,
没准倒把手机厂商给掀了桌儿。
毕竟,消费者也不傻,
实用比噱头,
更撬得开钱包。
所以,小米这个概念机,
不是别家做不出来,只是别家不想做。
所以,小米这个概念机,
值得说,也不值得说,
我只想说,
低调做事,静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