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配网

又被惊到了,竟然有300块钱的主板

 人阅读 | 作者yiyi | 时间:2023-11-16 23:29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iN在

朋友家里的电脑还在不断的反复的修理过程中,这次终于到了换主板的地步了。

于是就又被震惊到了,即便是这款型号的主板从299涨到了528,在iN的眼中依然是相当震撼刷三观的价格。因为对于品牌的忠诚度,iN自己购买东西的选择特别的少,例如主板这类的计算机配件,基本上的决策路径就是查一下Intel或AMD最新的芯片组是什么,然后到自己经常购买的几个牌子的官网查询一下装有这个芯片组的主板有哪些,选择一个价格最贵的就可以选定型号了,如果这个品牌有自己的网上购买渠道,链接过去直接下单了事,整个的购买过程不会超过10分钟。草率吗?但这样做从来不会翻车。

说下原因:之前做咨询项目的时候和消费电子最接近的是为国外的一个白盒手机厂商进入国内OEM市场的研究项目。iN本身对个人数码消费品实际上并不能算作熟悉,但也绝对是在普通水准之上。所以朋友一提到300不到的主板iN本身就会相当警惕了。

主板作为一个工业品来说是遵循一般价值规律的,这个规律来自于主板的BOM,也就是制品构成表。

我们买到的一块主板,上面所有的元件都会集中在一张BOM表中。

在这张BOM表内,所选用的元件就决定了一张主板的基本成本。

另外,很多的主板厂商实际上是并没有设计能力的,他们只是按照芯片组厂商的公版设计电路图再结合公版设计电路图中的BOM表就可以发到代工厂进行主板的生产,最终贴上自己的牌子在市场上流通。

有一些厂商具备一些设计能力的话,就可以对公版的设计进行剪裁,去掉一些不常用的部件或者将一些原本价格高昂的部件替换成更加廉价的部件以降低成本。这样一块比公版成本更低的设计也就诞生了。

这样的做法好不好呢?实际上并不好评价,毕竟在一定的范畴内将价格打下来还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但这里我们就要讲讲人性了。

一些小的山寨品牌往往会主打一些价格敏感人群,这个时候所选用的零件本身的价格就低了很多,同等的,质量也会降低很多。因此,在有些大厂给你3年或者5年质保的时候,这些小厂就仅仅给你一年的质保期,而且,在质保期内一定比例的产品还就必定会出现问题。

价格看似便宜了一些,但这里并不是一分钱一分货的便宜。往往会形成一分钱半分货的“便宜”。这里就得提到电子产品制造的另一个要点了——出货量。

出货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周期内,一家电子产品可以生产和销售的某一型号的总体数量。现在在制造行业主要是做零库存管理,基本上生产产量约等于销售量。而在制造的前期,你的制造量就约等于你的元件采购量。

在采购元件的时候往往是看批次量定价的。一个制造商的某些元件采购量大往往就可以从供应链中拿到更大的价格优惠。而这些山寨厂本身的出货量并不高,就导致了本身去拿到的元件的价格也并不是最低的。因此降低BOM成本的另一个手段就是继续降低电路的可靠性,减少元件的使用量。

在很多的廉价山寨板上你会发现电路板焊盘上有锡点,但是这些锡点上并没有焊接任何元件。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个可能性:第一、简化主板功能、第二、去掉的保障电路。

尤其要注意的是近年来消费者对空焊对警惕和厌恶。有的主板就直接模仿苹果主板,在电路板的走线上喷漆,你会看到板子是空的,但已经看不到空焊的痕迹。

即便是焊接在主板上的元件……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了解,主板上的电源插口里面的针脚是有实心的空心的差别呢;也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了解,主板上的这些接插件有类似于泰康、安普、富士康的产品,也有再生塑料做的塑料件,价格是有几倍差距的;还不知道大家对主板上的电器元件,例如电阻是有1%、5、10%的精度误差的是否了解,精度越高的价格自然也是越高……

计算机主板并不仅仅是看有多少相的供电,也并不是看能支持多少SATA接口,更重要的还是看材料的稳定性和精度。如果基本材料不行,有再多的功能也不能保证一块主板能稳定的工作。而这些往往是大家所忽略掉的。

看过一个博主在吹嘘一块主板上的声卡芯片,文案如果是他那样写很多小白会因为这块主板有额外的音频处理芯片而入手,但如果对比一下这款芯片的价格:

博主是不是应该写成“此外它还搭载了一颗价格不到8毛钱的CX20632声卡芯片……”?

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正常的价格锚点,没有必要去追求令人不相信的性价比,在合理的价格区间上才能找到合理质量的产品,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