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配网

疫情高峰终于过去了,阶段小结(2023.6月)

 人阅读 | 作者yiyi | 时间:2023-11-09 00:31

昨天(6.16日),急诊的与新冠相关的患者明显减少,不及平时的一半,接着就看到上海那边也是明显下降。看来这波新冠疫情高峰真的是过去了。

一个事件过后,总要开个总结会,内容如下:

一,病毒演变史

张仲景在《伤寒论》的序中写到: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张仲景家族,近二百人,在十年间,死亡三分之二,因伤寒而亡者70%。也就是,有近一半死于病毒性感冒。张仲景因此发愤,论广《汤液经法》,整理出不朽的《伤寒论》。

在古代,隔几年就会有瘟疫流行,清兵入关的前一年,就流行瘟疫,导致明军战斗力下降,崇祯皇帝只得认倒霉上吊。那时没有核酸检测,如果测个咽拭子,很可能就是冠状病毒感染。如果是变异毒株,那就是当年的“新冠”了。经过N年的适应,慢慢就成了我们体内的“常住居民”,所以,我们口腔,鼻粘膜正常就定居有冠状病毒。可称为“旧冠”、“老冠”。

所以,这次的新冠病毒,经过几次较量,慢慢就与我们人体适应了。但“新冠”这个名字的命名,有点问题,如果几年后再有变异株,我们只好称之为“新新冠”了。

这次命名“COVID-19”,我建议最好命名为“COVID-2019”,要不然等数百年后,2119年或2219年再出现冠状病毒变异的时候,就没法命名了。或者2018年再暴发冠状病毒,我们是不是称为“COVID-18”?那多尴尬呀!

一家之言:

既然《伤寒论》是针对伤风感冒病毒而写就的伟大著作,那就是针对新冠而写的,是张仲景留给我们应对风寒感冒的宝贵财富。我们利用了吗?有几个人通过六经辩证施以经方?我们看到的是,国家级指南里大篇幅的中医药推荐,其中看不到《伤寒论》的影子。连《伤寒论》的理论也很少提及。倒是让人寒上加寒的“XX清瘟胶囊”大行其道。

张仲景的指导思想是病毒性感冒后,人体会经过少阳,太阳、太阴、阳明、少阴、厥阴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经方。哪象现在这样批量处方的?这是西医的做法。

中医药的发展不能靠外力扶持,越扶越不会走路了。靠呐喊希望国家支持,会更加让人瞧不起。中医师看病靠静心,中医药的发展靠潜心。跟着这个浮躁的社会走,会被带偏,就是南辕北辙。

二 甩不掉的病毒

有人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管牛鬼蛇神怎么折腾,人类总有办法。

这就有点狂妄了,其实真正伄家的说法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永远战胜不了病毒。

其实我们离不开病毒,没有病毒的刺激,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得不到锻炼,“我们是随着敌人的强大而强大的”,狐狸和兔子的速度总是差那么一点点,一旦一方有绝对的优势,这个平衡就打破了,一方灭绝后,结果 就是一场灾难。这就是美国为什么一定要树立一个“假想敌”的原因,没有人跟它吵几句,就浑身难受。

就象现在的耐药菌。我们不断发明新的药物,细菌却在不断产生耐药性,还有用不尽的后手在等着。这个过程中,只有药企受益了。就象战争,养肥了军火商。

三,细菌在耐药,人心在耐受

三年前,提到新冠,畏之如猛虎,一地方有发现阳性病例,全城静默。有人在家里呆了几个月,点的外卖,放在门口,也要反复消毒再拿进门。

现在提到新冠,已坦然面对。不仅免疫力得到了提高,人们的心理承受力也增强了。

至于对经济的飞速发展点了一下刹车,对人们社交方式的改变,对于健康码,大数据知识的普及,网络会议的流行,点评的人太多,自不赘述。

四,肿瘤会减少

接下来的几年,肿瘤的发病率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这是我的预测,也不是随便说的,是有根据的。网上找了一点专业的观点:

发烧,在某些情况下,的确是1件有益的事情。发烧过程中,淋巴细胞的表面蛋白会发生改变,在整合素的作用下,帮助淋巴细胞迅速到达感染部位,投入清除病原体的战斗。在病毒感染时,发烧会刺激细胞因子的释放,经过酶的催化,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进入下丘脑,将体温设置点升高,形成免疫激活。

2017年,德国学者发现,体温升高,会优化CD8+T细胞的代谢活性,增强线粒体蛋白的翻译效率,还能够影响效应T细胞的代谢重编程,从而增加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分子的分泌,起到对抗肿瘤的作用。

类似的文章很多,直白点说就是感冒发热,会让人体的警察部队,战斗力爆表,不仅轻松应对细菌病毒,清除肿瘤细胞也是小菜一碟。

临床上,经常感冒发烧的人,一般不会得大毛病,而几乎所有的肺癌患者,都是平时很少生病的,尤其是感染性疾病。这就是老百姓说的“小病不断,大病不犯”。事实上,反复住院的支扩患者,我还没有见过得肺癌的。

所以,当我的同学发热的时候,我就在电话中叮嘱:“最好别用退热药,难得的一次锻炼的机会,可别浪费了。”

五,还会有第三波疫情吗?

这波疫情持续了不到两个月,是在五一节前后暴发的,病毒乘着高铁,坐着飞机,游山玩水,均匀地又把人们感染了一遍,只要上次没有感染的,基本补上了,上次症状轻的,这次相对就重一些。

这和国外的流行规律还是有区别的,在国外,第二波,第三波疫情的时候,人们的难受程度减轻的并不多,可能是当时的一代,二代毒株的毒力较强的缘故。所以,好多人的宝贵经验就是,感染后一定要好好休息,好迎接下一次感染,要是恢复不好,就没有下一次了。

国内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第二波疫情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小多了,个人感觉不及上次的十分之一,如果第三波疫情的冲击是这次的十分之一的话,那对我们基本就没有什么影响了。“新冠”真的就变“旧冠”了。

天佑中华,虽然对个别人来说是不幸的,但这已是上天最好的方案了。

已同步发表在公众 号《呼吸科医生王光强》2023.6.17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