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配网

诺基亚8250手机拆解

 人阅读 | 作者xiaolin | 时间:2023-11-06 01:17

nokia 8250

今天拆解第二台老手机,虽然没有电池了,还是想先让它跑起来看看画面,外壳上有标最左边是正,最右边是负,只接这两个线,上电是无法启动的。

管脚从左到右,按电源,2脚,3脚,地来命名。把2,3脚都接地的话,能看到启动画面,但是几秒钟后就会自动关机。但有时又能操作较长时间。把SIM卡拔掉的话,它会提示插入SIM卡,数字键也可以按,无法进入功能菜单,但它不会关机了,所以估计是SIM卡有问题,或者系统启动后检测到电池不对劲而关机。

背面图

经过反复测试,发现3脚要直接接地,如果悬空无法启动,如果接10K到地会提示电量低,所以认为3脚是电压检测脚,2脚可能是温度检测。2脚接VCC是无法启动的,接10K也会自动关机。

利用短暂的开机时间,可以看到了里面的贪吃蛇等4个小游戏,现在来看都有点傻,有两个扣费和余额短信,然后看通话记录,看到几个拨出的电话,其中一个备注成外婆,一个备注成弟,我很惊讶的查看弟的电话,发现原来是我的159大学号码,那么这台手机我哥还用过。那起码是2010年左右的事了,不算特别久。

准备拆解,外观没有螺丝,所以从边沿开始撬。打开之后眼前一亮,竟然看到了一整块金属罩,按键也是硬的按键帽和软的膜相结合的方式,真实按键是锅仔片。LCD四周有防漏光的黑色胶,顶部是听筒的口以及背景降噪的麦克风口,右上角有个维修标签,时间是03年的

按键面

看到是6个六角星型螺丝,比较粗大,打开之后看到看到了一个比较厚的金属板,从结构上很像现在大屏手机的金属框架,把主板上的器件分成多个小区域,起到一定的屏蔽效果。也可以防止对电池的挤压。

底壳

一些板外的元件也以触点的形式来连接,底部有6脚的SIM卡触点,充电口和耳机口,咪头拾音器,振动马达。顶部有电池接口,侧边按键接口和天线接口,铜皮做天线,铁皮接触金属板做参考面。

底壳上的触点型器件

拆开主板,看到了锅仔片的焊盘,和摩托罗拉的又不一样了,像个橘子的截面。中间也穿插分布着6个LED灯,右边有两个小触点,撕开发现是很小的纽扣电池,它的屏幕背光灯在主板上,左右各两个,屏幕和主板通过斑马条连接。

主板正面

左上角是薄型驻极体咪头,那个年代还没有MEMS工艺。中间是一个听筒通过触点和主板连接。右上角有个芯片NMP70433 发光、振铃驱动集成电路,

主板侧面有个比较少见的器件——红外发射对管,外壳上有个茶色的透光罩,不认真看还发现不了,是拿来传数据的?估计很少人用过这个功能,毕竟那个年代电脑还没普及。

红外发射管

再看主板细节,有明显的大面积镀金,要不是我不会提炼,估计能搞鼓出十几元利润。

主板背面

顶部有个开孔很大的屏蔽罩,上面很多触手,检查发现主要起触点作用,和天线的参考面会接触,属于半包围式屏蔽吧。板上IC的丝印都找了下,HAGAR4370781,NMP70751,COBBA(4370793),MAD2WDIVI6(4370687),4370621(T52B248),1602C3T7D,好多出现了4370的字样。没看到什么资料,以后也更难找,主要给一些有缘人留着,看有没人认识的。这也是消费品的问题,更新换代太快。

诺基亚电池

电池触点

撕掉外皮看到保护板

现在估计都还在用的锂电池保护方案

电路原理,2,3脚原来并不是NTC,而是类似于型号检测信号。

9926双NMOS,现在都有控制和MOS合一的SOT23封装锂电池保护IC了。

拆解完毕,谢谢观看。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