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发歼-20双座型的原因,央视已经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解释。一组动画视频向大众传达了一个简单的信息:一拖三才是标准配置。一个飞行员负责操控三架隐形无人机,同时执行飞行和作战任务,这显然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歼-20双座型增加了后座乘员,专门负责操控这些无人机。如果需要,他们还可以轮流执行任务。考虑到歼-20的大航程和空中加油能力,在长途飞行中,飞行员可能需要短暂休息,这种配置也能提供支持。这使得一拖三的配置成为了歼-20双座型的标准配置。歼-20S双座型已经亮相,采用了高清标准涂装版本。尽管这种配置早已曝光,但它的详细用途一直没有明确的解释。央视的军事节目首次披露了“忠诚僚机”的概念。虽然这不是实际飞行视频,但其效果相当直观。一架歼-20S能够指挥三架无人机,而且这些无人机都是隐形版本的攻击-11无人机。这种一拖三的配置,尤其是在双隐形飞行器的协同下,表明歼-20S具备了指挥空中僚机协同作战的能力。

目前来看,虽然美国和俄罗斯也提出了类似的作战概念和设想,但实际应用中,只有中国率先实现了这一目标。例如,俄罗斯曾使用苏-57隐形战斗机进行空中协同训练,配合S-70“猎人”隐形无人机,但俄罗斯的无人机技术目前尚未达到高度成熟,主要局限于简单编队协同,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美国则只停留在概念阶段,他们的“忠诚僚机”计划限定在六代机的范围内,例如MQ-28A无人机还在研发中。对比之下,中国已经付诸实践,不仅研发了歼-20S双座型战斗机,还引入了攻击-11无人机,后者已于2019年正式服役,而且可用于舰载和两栖攻击舰等多个平台,表现出较高的可靠性。

歼-20S的外观与原型相似,因改动较小,性能影响有限。由于不需要近距格斗能力,这种配置牺牲了后舱飞行员的视野,同时也减少了改装所需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歼-20S的后舱飞行员的视野要求不高,因为先进的航电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战场信息感知能力。因此,歼-20S的主要飞行操纵由前座飞行员负责,后座飞行员负责操控各种子系统,包括控制“忠诚僚机”、武器操作、电子对抗和充当小型预警机进行空中指挥等任务。

此外,由于歼-20的长航程,执行远程任务时可能需要进行空中加油,这意味着需要两个飞行员轮班操作。歼-20S与攻击-11无人机的结合,可以显著提高弹药携带量。例如,如果每架攻击-11携带8枚导弹,一组“忠诚僚机”可以携带数十枚先进弹药。如果再进行十次配置,将是数百枚弹药,足以实现饱和攻击,对方将无法有效防范。另外,歼-20S可以在后方相对安全的区域飞行,而无人机则可以进入潜在危险区域执行任务,即使被击落也不会造成飞行员生命的损失。

总的来说,歼-20S的引入和“忠诚僚机”的应用,使中国具备了在空中指挥和协同作战方面的重大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