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忍笑”为核心逻辑的节目在综艺市场上并不常见。早在2012年,江苏卫视就做过一档名为《不得不笑》的忍笑竞赛类节目,参赛者需要在1分半钟时间内逗笑对方,以露出牙齿为标准。经过多轮淘汰赛,最终决出优胜者。
与国内早年的尝试不同,tvN在近日上新了一档同为“忍笑类”的真人秀。节目集结了各路人气笑星,共同演绎主题剧情。场景更加多元,表现手法也相对丰富。看完第一期,冷眼君不得不赞叹,韩综还是很会玩。

7月14日上新的这档全新真人秀《Player》,邀请了七位固定嘉宾作为玩家发起“忍笑挑战”。除了观众熟知的李寿根、李龙真、李陈镐、黄帝圣等知名喜剧人外,金东炫、李伊庚、郑赫等综艺新星的加入也给节目带来了不同的戏剧效果。
七位玩家需要根据主题扮演各种角色,在面对不可预测的突发状况下忍住自己的笑容,否则将受到惩罚并被真实削减出演费。在现实条件的约束下,艺能满满的参演嘉宾能否真正忍住笑容并完成最终挑战呢?

事实上,栏目组透露在第一期录影结束后,削减的艺人出演费接近300万韩元。数据真实证明,节目的“忍笑规则”只会带来更夸张的爆笑结果。今天冷眼君就来为大家解析这档让人无法忍笑的真人秀。

强逻辑下的游戏规则
节目在一开始就揭示了制作逻辑:玩家守住演出费用的真人秀。这样的强逻辑一旦运用在节目中,就会有明确的结果导向性。能否忍笑、是否被扣钱?这些疑问会自然引导观众深入下去。
艺人如何守住费用,需要履行节目设定的三项规则。一是需要在每周设定的不同主题里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笑出来;三是牢记每笑一次演出费用就会扣除一万韩元。
忍住笑容是节目的核心所在。从参演的嘉宾来看,被誉为“南韩梗王”的李寿根,以及综艺圈的人气笑星李龙真、李陈镐、黄帝圣,他们在制造笑点等艺能表现上都足以达到观众期待的笑果。

“不许笑”的指令一旦发出,就会在假想的严肃语境和现实的社交场域之间缔造出一种新的语境,形成一定反差。然而大多数的笑声实际是社交环境的产物,朋友之间的互动对话会更容易戳到笑点,所以玩家之间熟悉的话语场给 “忍笑”这件事带来不小的难度。
除此之外,节目指出“笑容是人类无法掩饰的特权”,控制笑容其实也是在和本能做斗争。为了加强语言环境、完善游戏规则,节目设计了忍笑道具——一个头戴式的喷水背包,只要触动了系统便会从头顶淋水,提醒玩家忍住笑容。

然而这项惩罚实际会引发嘉宾更强的爆笑冲动,一旦装置开启,玩家被淋湿的滑稽感和窘迫状,自然给节目带来更强的喜剧效果和联动效应。
在录制中期,节目会通过电子显示屏播放笑容计算结果,公示艺人被扣除的出演费用,起到及时提醒和监督的作用。从现有的数据可以看出,明星想在这档节目里守住出演费用,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趣味主题下的角色扮演
每期节目更换不同主题,从人物角色扮演到场景规划都依据主题设定。第一期是驱魔师特辑,主场景在学校教室和类似密室逃脱式的“驱魔实景”。从第二期的节目预告看出,接下来将会是《Produce101》的海选场景。

在上线的第一期节目中,每位参演嘉需要扮演不同的驱魔师角色,并以“成为驱魔师,并亲自操办驱魔仪式”为目的,进入“驱魔学校”学习基本知识、提升素养。

玩家队长李寿根扮演电影《哭声》中的驱魔师角色,龙真扮演巫婆神汉,陈镐被众人指定成“健康院的社长”,金东炫扮演成灭霸,黄帝圣是粘贴了胡须和眉毛的道士,郑赫是满头银发的邪教教主,李伊庚是地域使者。服饰和妆发给人物增添了极强的代入感,也强化人物本身的喜剧风格。

为了突出戏剧性,节目通过星素搭配的方式增加了特定场景的人物角色。邀请明星和素人共同参与剧情的表演。比如第一期节目里,封闭的教室课堂内就存在着老师、学生、教导员等多重身份角色。

教师角色的扮演者是韩国知名喜剧人张东民,出演过电视剧的人气男团Infinite成员李成种作为学生的一员,和其他素人一起,共同演绎了一场“驱魔学校”教室内的情景喜剧,还不时地使出浑身解数来逗笑玩家。

情境表演主要围绕“驱魔学概念”、“驱魔的实际与应用”等设计出来的戏剧点进行,师生角色之间的互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面对老师的提问、同学突如其来制造的麻烦,参演嘉宾需要进行无剧本的即兴表演。


无厘头的情节本身依照实际场景的逻辑,同时也会为了增强戏剧性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比如质疑盗窃饼干而敲碎黄帝圣头顶道具的“先导部”、给嘉宾柠檬味棒棒糖的李成种、被点燃舞蹈之魂的素人学生。突如其来的情节发展,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喜剧效果。玩家“忍笑”的难度大大增加,稍不注意就沉浸在了“水上乐园”。

完整故事里的叙事层次
从节目整体叙事来看,故事完整且逻辑顺畅、层次也相对清晰。从驱魔师的角色扮演到最终的“驱魔”实景训练,内容形成闭环,节目落脚点很明确。

从主体来看,节目构建的用忍笑守住出演费用的逻辑,在节目前中期一直贯穿。但由于时长限制,第一期的实景驱魔环节并未播完。所以第一期节目除了中期结果展示外,玩家被扣费用的完整数据没有呈现。冷眼君预计最终的结果会在驱魔师特辑播完之后向观众公示。

其次从故事的情节设计来看,整体内容分为学习驱魔课程和实际操作驱魔仪式两个部分。段落之间层次较为清晰,且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联性。单从学校教师内的情景表演来看,节目戏剧性和喜剧性已经达到很高标准。

在后期的实景浸入体验环节,“驱魔技术”的实际操作其实是一种胆量训练。艺人嘉宾带着具有导航功能的手表“黄泉路”进入密室,按照指示完成任务挑战。场景和道具设计精密,艺人真实的恐惧反应给节目带来喜剧效果。


此外,节目还巧用道具和故事情节进行自然转场,比如节目开头的“播放之门”以及“课程的结束”。尽管这一手段在综艺节目中司空见惯,但恰当的运用能够确保内容的流畅程度,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观看体验。
纵观节目整体,叙事节奏把握的较为准确,笑点也比较密集。其中最让冷眼君感到惊喜的,是节目并不仅限于深挖七位玩家的搞笑艺能,而是会通过剧情和场景的设计,用他明星角色增强戏剧冲突和喜剧效果,制造出不同人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如此一来,无法“忍笑”、只能“爆笑”,才能在真人秀里真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