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T90 图片:


说起拜亚动力,我的第一支大耳机就是拜亚的DT860,32欧姆,索尼随身,很简单的设备,但也听的不亦乐乎。当初还不知何为HiFi,只是觉得DT860声音好,宏大,像音响。随着对耳机发烧深入的了解,自己对声音也有了更高的期望,成天琢磨着什么样的器材才是自己希冀的音响。于是一路下来更换设备的频率虽不算频繁但也先后入了HD650和HD800,耳放从谷津HA3到Pathos Aurium再到现在的WA5le。以发烧的名义感悟人生的哲理——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扯远了。不同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和个性,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辨识度。比如提到HD800,首先想到的就是开阔声场,金莹剔透的透明度;歌德,奔放的热情;T1,庄重的音色和三频的平衡。那么T90带给我什么样的听觉呢?之前看过一些烧友的评测,自己大概对T90的声音走向有了大概的印象。首先试听了阿卡多的帕格尼尼24首小提琴随想曲,在WA5le的推动下,小提琴细腻清新,结像是一种纤细的精致,不算庞大,高音把位的空气感很到位,是一种精致的美。再来一首帕格尼尼小提琴协奏曲,来自德国式规整的声场布局,非常端正,严谨,声场虽然没有HD800庞大,但密度与结像很好的撑起T90对音乐的表达方式。小提琴在管弦乐的衬托下,依旧顺滑靓丽,很正的厅堂感。三角铁清脆的叮铃,泛音十足。总之T90听管弦乐也和T1,DT880,990一样,是强项。这里需要补充一下,之前多数烧友说T90高频尖冷,也许是因为T90本身属于无音染、高解析的缘故吧。网上许多老外推荐胆机推T1,我也是拿WA5le推,可能也中和掉了一些T90让人诟病的地方,出来的声音是一种中性中流露出淡淡的浓郁(胆机推拜亚挺靠谱的),也是一番滋味。那么T90对钢琴的诠释也会像小提琴那般出彩吗?我用自己最熟稔的贝多芬第二十一、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吉列尔斯版本)考验一下T90播放钢琴的素质。之所以选二十一号奏鸣曲——华尔斯坦,是因为这是我最先接触贝钢奏的作品(有感情)。二十三号大家都懂的,大段落的高低频起伏,最是考验耳机瞬态动静的衔接能力。在钢琴的表现方面,与小提琴如出一辙,依旧纤细的线条,如手术刀般精准的解析,单方面就悦耳感来说,钢琴下的T90音色顺滑、玲珑、精致,有一种文艺范的路线。但这种演绎钢琴救我个人的听感来讲,少了些钢琴独有的气势,也就是说动态不够强大——相对于手上的HD800。T90把浊浪拍岸转化成了涓涓细流。至于听感这是仁者见仁的事情。总之,T90下的钢琴是一种理智不煽情的意境。最后试试T90对于人声、爵士等各种音乐类型的表现。想在短时间内概括性的了解T90的“杂食”能力,我选择了菅野洋子的精选集。熟悉菅野洋子的都知道她的音乐偏向欧美,风格多变,New Age、流行、古典、交响乐、爵士、歌剧、流行曲、电子等,均有涉猎。而精选集就是一盘杂烩,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的精华。一开声,哇哦,一股浓郁的气息飘来(以前一直用HD800将就听的人声),声音从中间灌入与乐器分离,口型清晰,有感情,似乎脱离了播放古典时的气质。这对我听800,是一种惊喜。这里说明一下,英文歌比日文歌饱满,中频稍许厚实些,日文歌在副歌的高音区声音便细,若推不好会有干涩的感觉。听欧美磁性大嗓在推好的状态下,高中低感情充沛、细节饱满,人们通常诟病的中性直白,可能在WA5le强力推动下中和消融掉了吧。总之,T90的人声在驱动充足下还是有情调的。JAZZ,BULE JAZZ,一曲 Cowboy Bebop,跳跃着音符的血脉,声场不大不小,横纵合适。各乐器的定位精准的矗在自己该在的位置上,各尽其责。低音提琴的拨奏历历在目,T90的解析是强项,你可以感觉到拨弦时琴弦的震颤。音乐像流水一样奔腾,无拘无束。再说一下saxophone在T90下的表现,用一个词形容足矣——风骚。其实我是想用一大段话来形容saxophone的,性感却不露骨,形态万千。但,风骚更形象的概括这一段音乐的灵魂,不要说话。。。。。。没想到T90还会这么妖娆——我更加期待T1在WA5le下的实力了。我把T90形容为——微暗的火。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试听活动,四天下来也算是”耳中有数”吧,T90(或者可以说整个拜亚动力的高阻耳机),是一副对音色把控拿捏谨慎,解析精准的”学院派”耳机。如果谁要是送我一副T90,我会对他(她)说,”谢谢”。如果没有这个机会,我会说,“我想买T1”!!!!!!!
作者:empt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