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锤子发布了今年最后一款新机坚果Pro 2,但万众期待的T3并没有如期而至,锤粉们得苦等到明年才能见到这款主打极致设计的T系列新机。其实仔细想想,不少厂商都曾开辟各类产品线和机型,但在新机迭代上都面临过难产的问题,今天小雷(微信:leitech)就来分析下它们各自的原因。
锤子T3
还是先从锤子T3说起吧。
锤子T3在本文提到的机型中应该算是非常幸运的一类,因为已经基本确认其将于明年发布,这也意味着该机没有被砍。之所以锤子在发布T2后,没有再顺势推出T3,而是开辟M系列旗舰,很大一部分原因和当时锤子的生存状况有关。
M系列前,锤子曾推出主打设计的T1、T2和千元机坚果三款手机,但销量都不尽如人意,“倒闭说”一度传的沸沸扬扬。锤子如果再紧接推出针对相同群体的T3,等于让悲剧重演。M系列走“性能怪兽”路线,填补的是其T系列覆盖不到的发烧友消费群空缺,但高昂的价格决定了它不可能承担冲量任务。
实际上,今年的坚果Pro和坚果Pro 2才是真正在销量上救锤子于水火的产品,再加上获得成都市政府的投资,这才为明年的T3打下了基础。锤子可以说用身体力行说明了什么叫“先谈生存,再谈生活”。
魅族MX7
MX系列曾是魅族最为经典的旗舰产品线,但它撑到了第六代似乎就迎来了终结。魅蓝“出走”后,今年魅族除了发布两款失败的旗舰PRO 7和PRO 7 Plus外,再没有推出任何动作,魅友期待的MX7成为一纸空谈。
MX7之殇,很大一部分原因和魅族反反复复、自相矛盾的产品策略有关。
从MX4开始,魅族采用风评不高的联发科作为旗舰机芯片供应商,引发无数争议,后不得不推出MX4 Pro来救火。后来为了区分二者定位,搭载Exynos芯片的旗舰产品被单独冠以PRO产品线,首款产品就是PRO 5。然而去年的PRO 6又用上了联发科,导致PRO和MX系列区隔度再度被拉小。
MX从魅族曾经的第一旗舰变成食之无味的鸡肋。今年魅族大幅精简产品线,当面临PRO和MX两条定位相当接近的产品线,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只留其中一个,因而MX7注定难以面世。
荣耀Note 9
去年,荣耀形成了V系列、数字系列和Note系列的三旗舰格局。但今年推出荣耀V9、荣耀9后,紧接着并没有推出荣耀Note 9,而是选择提前在11月28日发布荣耀V10。
荣耀Note 9之所以消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全面屏的风靡。荣耀Note系列定位大屏商务,而当屏幕更大机身更小的全面屏设计普及后,大屏将很难成为新机的标志性卖点。同样的矛盾其实也发生在三星S8+和Note8上,但好在Note8还有S Pen。
华为Mate S2
华为Mate S是Mate系列中一款独特的产品,它具有非常强的实验性质,拥有Force Touch等在当时看来比较特立独行的卖点。但从产品策略上来看,它不够成熟,因为它的目标仅仅是通过黑科技来卖出更高的售价。
而华为从P9、Mate 9开始同徕卡、保时捷合作,从品牌层面不断积累溢价,目前Mate 10虽然定价相比苹果仍偏低,但比Mate 8那会已然更有底气。既然冲击更高利润的任务已经由徕卡加持的Mate系列新机完成,再推出Mate S2意义已经不大。
OPPO find 9
OPPO find 9曝光数年,但发布概率微乎其微。原因在于OPPO目前采取的是单一产品线策略,大家只关注find系列被砍,却没发现N系列其实也被砍了。主推R系列站在OPPO的角度,确实节省了更多的精力,更何况R系列的定位也非常清晰。
小米红米Pro2
除了魅族外,小米今年产品线也是大幅精简。去年雷军在发布红米Note4时提出,红米品牌将拥有红米、红米Note和红米Pro三大系列,但今年红米Pro2却迟迟未发,很多米粉对此感到比较奇怪。
事实上,这和小米今年的路线转型有关。小米现在策略是抓好互联网产品线的同时,进一步制定好线下产品线,主旋律是要把小米品牌往线下带,因此今年推出了小米5X、小米Note 3等新机,还签了全新的品牌代言人。
小米线下产品多了,线上产品就要精简,因为整体体量要保持一致。小米系列、MIX系列分别卡位上半年和下半年旗舰产品线,红米和红米Note系列在线上已经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只剩下最年轻低调的红米Pro。
看完以上这些难产的手机,你更期待哪个会“诈尸”?
------------------
如何缓解疲劳、预防颈椎病,你可以找飞乐思热敷护颈带帮你忙!
点击“了解更多”,立刻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