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家和大家#
今年国庆前夕,京郊父母家装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电热水器,让父母再次高兴于生活水平又又提高了。不禁让我感慨,对比如今家里琳琅满目的各式电器,三十年前简陋的家里几乎只有电灯泡这最最基本的“电器”,遂整理思绪,想写一个系列,以“小家”的变化看“大家”的发展。
过去的三十年,是祖国飞速发展的三十年,是普通农村家庭从一穷二白到富足小康的三十年,每个“小家”电器的变迁,恰好是这发展坚实有力的佐证。一件件电器,承载了一段段回忆和幸福,印证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见证了祖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电器进化史,就是人们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进步史。
进入新世纪,各式各样的家电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大家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方式持续变革。就连农村,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话等已经相当普及,甚至家庭影院、台式电脑都出现在不少农村家庭里。我家的步伐比较靠后,这段时期家里主要新添置了电磁炉、电暖器、抽油烟机、微波炉、铡草机、吸奶器、手机、笔记本。其他时期电器变迁详见文章合集。
阶段三(新世纪10年代)-2
零几年,随着互联网高潮来临,网购也慢慢兴起,但习惯养成是一个过程,电器这种大件大部分人还是喜欢眼见为实,到实地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体验体验,印象中那些年国美、苏宁、大中等电器城遍地开花,商场以及超市大卖场也会单独辟出一大片空间卖电器,国美老总还成为了全国新晋首富,足见当年人们对电器需求之旺盛。
电磁炉
新世纪后,农村的灶台也在持续变革,后续会单独再写一篇农村厨房进化史。这段时期,继烧柴大灶、蜂窝煤炉子/电炉子、液化气灶后,电磁炉开始流行起来。不用烧柴无明火,插上电就能用,想在哪使就搁哪,炒菜熬粥吃火锅,要它干啥就干啥,而且小几百块钱就能到手,优势明显的电磁炉很成了农村家庭主妇们的”小甜甜“~
我上大学没多久,就用家教赚的钱给家里买了个电磁炉,还送了炒锅和蒸锅。正好赶上那段时间村子周边液化气站都关了,老妈见我买回了电磁炉非常高兴,看到他喜欢,我用自己赚的第一份钱买的也一样高兴。经过不短时间的学习和适应,老妈已经好久不再用大柴锅或者蜂窝煤炉子炒菜了。这个电磁炉也结结实实成了我家那阵的功臣,从原来的土屋,到拆旧房盖新房住的临时棚房里,再到搬进新房的过渡时期,电磁炉是唯一的做饭工具,除了家人,还要管着众多工人的伙食,是老妈的得力干将,当记头功。
盖新房阶段,我买的电磁炉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比液化气灶以及现在的天然气灶,包括我们好多人都觉得电磁炉炒出来的菜不够香,没有明火,少了那么点“锅气”,如今已经慢慢退出了厨房的主力队伍。
电暖器
一件无奈的电器。家里盖了新房后,父母一直不舍得装暖气,北方的冬天没有暖气可想而知,不比以前的土方,新房面积大了数倍,还像之前只靠火炕和蜂窝煤炉子取暖显然不够。看着冬天屋里温度只有几度,劝说无果后,当时还是学生的我也只能靠自己仅有的微薄能量买了一个电暖器回家。有了它,屋里能达到十度以上,但高挡2300W的耗电量,我不在家时他们还是经常舍不得用。
两千多W功率,相当于一小时一块钱,怪不得爸妈不舍得用
今年十一假期,表哥带大姨来我家住几天,虽然刚进入10月,但京城一场雨直接让气温降了十几度,郊区晚上更是低到0度以下。几年前,国家免费给村里各家通了天然气,老妈可不能让自己的姐姐冷到,毫不犹豫开了燃气采暖炉,分布在各间的暖气没一会就热得烫手,屋里暖的“扑面”,对比那些年在屋里还要穿厚棉衣,简直不要太幸福。后续会单独再写一篇农村取暖进化史。
抽油烟机
关于抽油烟机,我家绝对走在了村里的前列。这里先简单说几句农村厨房演变,古早农村正房入户门在中间的房间,进门就是烧火的灶台,在屋里烧柴做饭的同时能把里间的炕烧暖,所谓的厨房,也就是围绕大柴锅的地方;后来讲究的家庭,觉得烧柴带来大量的尘土的黑烟熏了自己新盖的大北房,就会在东/西配房和北房间搭个厨房棚子,把烧火灶台挪进去,用烟道连接北房的火炕,这时期厨房棚子里多会搭配液化气灶。当时我家新房子也是跟随着这股在农村流行的盖法。弊端显而易见,冬冷夏热、烧柴尘土不卫生、厨房棚子和吃饭的北屋相隔遥远,北屋大量空余面积严重浪费。于是在我主导下,家里来了场厨房革命。
高中开始在市区上学,我视野逐渐开阔,并不想因循守旧,在我的反复劝说下,父母欣然同意了改造。厨房进北房,客厅旁边闲置屋子打隔断,隔出8平米空间贴墙砖吊顶做厨房,配套烟机灶具橱柜,做饭用液化气和电磁炉,原来的厨房棚子仅用来烧柴给北屋火炕取暖。
于是,在21世纪的前十年内,我家第一次买了抽油烟机这个电器,还是熟悉的配方,三人去县城,跟着送货的车回家。在那个农村大部分家庭还是柴锅在北屋或者搭棚子做饭的时候,我们家的厨房已经紧邻客厅卧室,同在正房北屋里了,没有烧柴,是真正意义上的厨房。改造后,最开心的是妈妈,她对我说:“你这回把我救了,做饭这事我现在比村里大部分人都享福!”
现在农村的厨房,已经和楼房没什么区别了
一个至今想起都令我幸福地想笑的画面:老妈从不到十岁就开始做饭,做了将近四十年从来没用过抽油烟机,家里装上它也就几周,有一天去舅舅家,由于他家没有抽油烟机,帮忙做饭的老妈被油烟呛的止不住咳嗽,眼睛都睁不开。结结实实验证了那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微波炉
记忆中最早见过的微波炉,还是小时候在市区大姨家,神奇于剩饭放进去转一会,叮一声就熟了。我之所以对我家的微波炉印象深,不是后面的使用,而是买的过程。
上大学后网购慢慢兴起,同时伴随着“亲”这个称呼成了流行,彼时手机app还不知是何物,网购大多通过电脑浏览器。从最开始的尝试买书,到后面的各种零碎,但那时只是市区网购比较方便,相当一部分“宝贝”都会标注农村件不送。
为了应对网购狂潮带来的冲击,各大传统电器卖场也纷纷推出自家网购商城。出于对传统家电卖场的信任,当我在宿舍上网时看到苏宁电商的微波炉可以送货到村时,毫不犹疑地下单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由于在这之前也听说过村里人偶尔有网购的人,需要到十公里外的镇上,甚至县城取货,所以对是否能把微波炉送到村里我妈手中一直持将信将疑态度,总是忍不住刷新物流信息。看到开始派送这一步,我赶紧电话通知我妈到村口取快递,微波炉就这样作为我家第一件网购电器进了家门。后来我放假回家听我妈叙述,她觉得是一件挺神奇的事情,哪都不用去,你也没出面,怎么就会有一个小伙子抱着个大箱子在村口等着给你微波炉呢,天下真有这好事,人真是越来越会享受了。
微波炉使用的过程乏善可陈,电话教我妈用法后,到现在用了快十年,面板上琳琅满目的功能基本没用过,就是个热剩饭的工具,我想大部分家庭都是如此吧。
铡草机、吸奶器
说两个大家基本接触不到的”生产工具“电器。铡草机,是用来给牲口粉碎草料用的,吸奶器,不是给产妇用的,是给奶牛挤奶用的。
铡草机
小时候看的包青天电视剧,里面有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切脑袋着实过瘾,现实的以前农村生活中,铡刀却是养牲口家庭的必备物件。铡刀铡草需要两人密切配合,一人压刀一人续草,长期配合下动作会相当默契。初中以后,看着村里养奶牛的各个富足,我家也开始入圈。这是一个极其劳累的工作,起早贪黑伺候牛不说,光准备草料就是一项浩大工程。
我们那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养牛的口粮就地取材——玉米秸秆。一头牛一年能吃掉10亩地的秸秆,一亩地按5000根玉米秆算,每年我家都要在秋收后备齐五六十亩地的量,总数就是大概三十万根。父母几十天都会忙碌在这个囤积玉米秸秆的事上,自家地里肯定不够,基本都会按习惯用一农用车牛粪和村里人换一亩。三蹦子农用车在农村一年到头基本闲不下来,打好捆的秸秆会一车一车地运到离家较近的荒地上按垛堆好,这就是母牛们一整年的口粮。
网图,侵删,和我家当年那个大型的一模一样
秸秆肯定不能直接喂牛,一是浪费,二是牛也咬不动,这就需要粉碎。要不说科技就是生产力,这么大量的草料量,用以前的铡刀估计只能养一头牛,铡草机就应运而生了。光铡草机我家就经历了三代,从最初的小型每次只能放1根秸秆,到后来的中型可以放一小把,最后的大型能十来根的放。铡草机铡出来的秸秆不到半厘米长,配上我闻着都觉得香的饲料,母牛们别提多爱吃了,家里囤草的棚屋有好几间,几乎都囤满了秸秆碎。
吸奶器
家庭养奶牛专用。小时候村里也有养奶牛的,那会根本没有机器,草是铡刀一下一下铡出来的,奶是一把一把挤出来的,有的还能养好几头,没接触时还觉得正常,等到我们亲自养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一件多么令人佩服的事。
只说挤奶,看似一捏一松很简单,真正上手时却能难到英雄汉。下面是科普时间:
母牛不是自打出生就有奶,也是需要生了小牛才会有奶,我们现在买的奶,都是托小牛们的福。残酷的事实是,刚出生的小牛,公的会被直接拉走宰掉吃肉,一口奶都喝不着;小母牛也不可能直接嘬妈妈的奶头,而是人挤完后用桶给它一点喝,想象中的母女亲昵画面,不存在的。挤奶前先要用绳子把牛俩后腿绑好,要不很有可能辛辛苦苦挤出来的半桶奶被它一脚就踢翻了。然后需要用热毛巾给奶牛反复擦拭乳房和奶头,让它”来感觉“,等到肿硬后才开始正式挤。没有吸奶器的年代,就是用手一把一把地挤,无论你平时干活的手多么有劲,挤个百十来下,大拇哥抖个不停张都张不开,而且奶水可不像广告里的彩虹糖豆广告似的,一大股一大股的倾斜,挤一下的奶水细的像针一样,估计也就几毫升,高产的奶牛一天挤2次,一次七八十斤奶,,而且牛还有四个奶头,再养五头......说到这,该佩服一下以前养牛的人了吧。
当年我家养的奶牛,奶牛们亲切地接见了表姐带来玩的朋友
还没长大的小牛,看到陌生人一点不认生
吸奶器,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四个吸奶口同时工作,奶农们需要做的,就剩下打开开关,吸奶,观察到不怎么出奶了,关机器泄压。后来村里盖了奶牛场,各家院子养的牛豆集中到了一起,还配建了标准的奶台(牛散步去奶台,n多个牛一块吸奶),更是升级版吸奶器。俩字,幸福。
网图,侵删,就是这个电器,解放了多少双奶农的手
真是不禁感慨,科技在进步,生产力在提升,科技影响着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起眼的农村,在新世纪初已经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巨大的变化。
手机
不多说了,现在已经是一个人的“器官”或“肢体”了。高考后的暑假,爸妈特意给了我一个农村信用社大红存折,让我自己挑,买个好的。之前我自己也逛了一些店做了些功课,加上媳妇的手机用着比较顺手,就也买了个一模一样的,诺基亚6020,为此还特意坐车去阜成门附近的中复电讯,当时买手机的头牌卖场品牌。至今对那摇杆、揣兜里盲打还记忆犹新。
我的第一台手机,诺基亚6020
那时期手机也在农村广大地区呈席卷之势全面流行,山寨机尤其泛滥,四个以上喇叭全金属机身的尤其受大老爷们儿们喜欢。村里好多买了手机的感觉都像是故意的,就喜欢在大街上打电话,人越多打电话的声越大,恨不得是嚷着说,平时游手好闲呆的长毛,有了手机后不知道突然哪来这么多电话业务。
老爸也时不时嘟囔有个手机怎么怎么好,于是当我换诺基亚第一款全面触屏塞班智能手机5800的时候,也给我爸买了一款天宇的手机,去的我表姐介绍的中关村某大厦的摊位,俩手机比官方渠道都便宜不少。诺基亚的5800太太太耐用了,我自己就用了三四年,我妈用我的6020后接手5800,5800在她手里又用了至少五年还一点事没有,要不是我媳妇替换下来的苹果闲置太浪费,我妈还不愿意换。
我的第一台塞班智能、触屏手机,诺基亚5800
5800在我手里也是玩出了花,按照网上论坛的教程,时不时刷着各种系统,在现在看来极有限的所谓app也都尝了个遍。后来换了电容式触屏安卓机之初,用惯了电阻式触屏还很不习惯,经常用指甲按屏幕却没反应。
当我们家里仨人都有手机后,座机还保号了一段时间,最后觉得实在没用,撤网销号了。
笔记本
严格意义上不算我家的电器,但属于我定义的这十年间新添置的大物件,也简单回忆回忆。由于我本科的专业有计算机类课程,当宿舍8个同学中几乎人手一台笔记本时,我也就到了不得不买的地步。但大几千的预算实在是不想跟父母开口,此时表姐慷慨地答应给我刷她的信用卡,我也一再表示等奖学金到手第一时间就还。
我和表姐还是去的中关村,当时几栋大厦全是卖电脑的,我们就无头苍蝇的逛。因为我目标比较明确,只想买惠普,也就没那么费劲,随机到一个店也就买了。新开封的笔记本我们检查没任何问题,当然也主要是因为我俩也啥都不懂。印象中有店员陪我俩做下聊天,笔记本应该是那会被拿走了一会,后来回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纳闷我笔记本怎么不能无线上网,去修理店一看是没有无线网卡,我高度怀疑当时被拆走了硬件。不够谁那会去中关村没被坑过呢,还好我的只是个网卡。
买笔记本的钱我用奖学金很快就还了表姐。没多久最后一个舍友也买了宏碁,宿舍8个人,一个三星、仨华硕、仨宏碁、一个惠普,全宿舍经常快乐的一起学习(打游戏),美好的本科生涯飞也似地就过去了。
当年我们本科宿舍较早买的几台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