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提起长江,你会想到什么?
是万古景致、千载诗篇,
还是奔腾江水、一江生灵,
抑或是一首朗朗上口的《长江之歌》,
一碗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
世世代代吟诵眷恋的母亲河,
思不尽,道不完。
视频加载中...
今年6月,
新华社启动“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行进式报道。
从长江源到入海口,
记者用心灵倾听,
用脚步丈量。
浪花中奔涌出的文字、图片、视频,
连缀成一幅大江焕新颜的新时代画卷。
行走长江,
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感悟?
7位新华社记者为您讲述。
金立旺:从历史走来,向未来奔去
6月17日凌晨4点半,我们在可可西里拍摄监测藏羚羊栖息地的科研团队。7月25日,也是凌晨4点半,我们在长江入海口江苏省启东市圆陀角拍摄海上日出。
从海拔近5000米的唐古拉山镇长江源区到海拔不到10米的启东市入海口,爬过海拔约4800米的玉龙雪山冰川,进过地下2400米、探寻暗物质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一个多月的长江行,我们感受“诗意长江”,见证“科技长江”,也借助无人机、穿越机等拍摄手段,以720度VR全景、视频、图片等形式“穿越长江”。
离开可可西里时,漫天雪花;抵达圆陀角入海口时,正值酷暑。当初升的太阳穿破云层,金光洒满海面的一刻,大江奔流、绵延不息。从历史走来,向未来奔去的感慨,充盈心怀。
侯文坤:初见是秀丽风光 久看是人文之暖
一个静谧的深夜,三峡大坝上游的秭归港茅坪游轮码头,“长江三峡10”号游轮灯火通明。没有柴油机的轰鸣声和黑烟的打扰,游客们静静感受唐朝诗人杜甫描绘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当我们以人文经济学视角看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古今对望的方式,直击心灵。觅长江而行,在三峡库区,观如诗景致,也见三峡大坝巍然耸立,将清洁能源送入万家;在武汉黄鹤楼,品“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也闻轮船汽笛声声;在上海黄浦江,望“十八潮头最壮观,观潮第一浦江滩”,亦览上海港船来船往……
见人,见物,见长江。初遇是秀丽风光,久看是人文之暖,细品是人文与经济相得益彰,千年文韵和现代经济和谐共生。
周思宇:诗意长江见夔州
沿滚滚长江而下,行至雄奇险峻的瞿塘峡,两岸如削,绝壁高耸,一道夔门,屹立于此。当年,李白途经夔州水流湍急、舟行如飞,畅快吟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重庆市奉节县,古属夔州,是中国诗歌史绕不开的重要地理坐标,也是长江黄金水道上的关键节点。诗词等历史文化资源在创新运用中传承发展,也涵养了这座江畔小城的精气神。夜幕下的大型文化实景演艺《归来三峡》,成为游客的“打卡”项目;回乡创业青年通过“文创+”推出“醉白帝”系列脐橙果酒,受到欢迎;一位名叫梁上川的农民,自发与诗友成立奉节第一个农民诗社……
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有一句话:“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长江亦是如此。文脉悠悠,诗意江河万古流。
胡锦武、李美娟:与“微笑天使”擦“身”而过
江西湖口县,我们坐上巡护船,顶着夏日,期待与“微笑天使”长江江豚的浪漫邂逅。这片长江干流与鄱阳湖交汇的水域,是江豚出没之处,它犹如一面镜子,反映江豚生存状况之变。
我们很幸运。船开行才20多分钟,忽听有人喊:“在那!在那!”大家齐齐朝向所指方向,一头江豚灰黑色的脊背在阳光下一亮,随即没入水中。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几年越来越多了,有时一次能看到好几头。去年这里江豚‘出没’四五百头次呢!”惊呼声中,巡护队队长舒银安笑得灿烂。
一度远去,正在归来。喜欢、珍惜江豚的人也越来越多。岸边,湖口县长江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基地“江豚湾”应运而生。“微笑天使”,让我们看到长江的“微笑”。
薛晨:一碗燃面慰风尘
奔腾蜿蜒的长江,孕育了不少水陆交通要道。曾经沿江讨生的纤夫挑工,和南来北往的客商马帮,于天长日久间磨合出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仅仅一碗面,就能吃出滋味万千。“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有燃面,山城重庆有小面,江城武汉有热干面,申城上海有葱油面……从上游到下游,调料种类减少,口味逐渐清淡。
我们决定用这四碗面,说说长江故事,我负责宜宾燃面。明清时期,宜宾码头的苦力们收入微薄,燃面重油无水、干香热辣,便宜又扛饿,深受百姓喜爱。为了拍不到5分钟的短片,我吃了3碗燃面,从嘴到胃都深度体验了什么是“燃”。
一碗宜宾面,足以慰风尘。如今,对于生活在长江边的宜宾人而言,燃面是打开一天的方式,是家的味道,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坚韧,执着,热烈,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活色生香,过得“燃”。
刘宇轩:从长江头到长江尾,见证蓬勃生机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从雪山走来,向大海奔去,全长约6300公里的长江,滋养了古老的中华文明。新华社记者从长江头一路拍摄到长江尾,推出《望长江》系列视频。
“望长江”,既是眺望,也是希望。在青海三江源地区,村民们生活好了,更坚定地守护长江源;在重庆,果园港早已从一个散杂货运输码头变成长江航运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徽,渔民们退捕转产后,稳得住、能致富……这些都在诉说长江经济带的崭新故事。得到休养生息的长江正奔涌着蓬勃生机,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新画卷铺展开来。
王辰阳:浪花和时间的答案
长江,滋养了沿岸百姓,也哺育了千行百业。
来自战国的青铜器,精美的景德镇青花瓷……这些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文物,记录下珍贵的历史信息。当我走近它们,制作或使用过它们的先民仿佛在和我对话,告诉我关于沟通交融的过往。灿烂的文明不仅在丹青史书里,也在这些文物实证里,历经江水与岁月的冲刷,熠熠生辉。
让人感觉意味深长的是,中国航海博物馆主体建筑的造型像一桅风帆,矗立在长江入海口旁的临港新片区。这里是上海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从这里远眺东海,一艘艘船只经由长江口远航海外,书写新时代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新篇章。
何以长江?浪花和时间会给出答案。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即将开启,敬请期待。
策划:南辰、黄小希
统筹:于卫亚
海报设计:赵丹阳
编辑:曹江涛、孔唯千、马骁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