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去年的《人世间》,作为央视的开年大剧,以其浓浓的烟火气息,展现出了一部关于中国百姓近五十年的生活史诗。


今年扫黑题材的《狂飙》,更是引发了全民追剧热潮。
除了张颂文、张译、高叶等主演备受追捧以外,就连剧中的一些小配角,也都接到了不少代言的机会,真可谓是风光无限。

说到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史,距今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
40年的时间,可以是某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是历史和岁月短短的一瞬。
从1981年,王扶林导演的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开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国产电视剧在四十年的时间里,涌现出了无数的精品佳作。

那么,我们不妨为过去四十年评分最高的国产剧,做一个简单的排名。
具体排名的规则,主要参考豆瓣评分,假如多部剧作评分相同,比如说都是9.5,那么谁打分人数更多,排名就更靠前一些。

TOP10、《我的团长我的团》
豆瓣评分:9.5/评分人数:14W+
当我第一次看《团长》的时候,其实是有些莫名其妙的,因为它太不符合我对于战争剧的想象了,一切的一切都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电影质感般的镜头,却搭配上了话剧般的表演方式。
在中缅边境的小城禅达,一群溃兵被日军逼入绝境,一位自称团长的人,拯救了他们,这位自称龙文章的人,说要带着他们回家。

可家,又在哪里?
是东北的黑土地,江南的丘陵,还是黄土高原,以及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三千里战火绵延,八千里的家国沦丧。

龙文章,跳着小丑一般的招魂舞。
他是一个疯子,也是一个傲世独立的清醒者,一个窘迫的中尉,一个踏着破碎山河而来的救世者,他要招的,是中华民族的“魂”。

小太爷、豆饼、不辣、迷龙、兽医,炮灰团就在那里,不离不去。

TOP9、《士兵突击》
豆瓣评分:9.5/评分人数:21W+
毫不夸张的说,在很多年的时间里,《士兵突击》是中国最好的招兵宣传片,“不抛弃,不放弃”,也成为了许多人心中永恒不变的信条。

木讷的许三多,被父亲“强逼”着来到军营。
还没正式入伍,他就因为看到坦克时“举手投降”,而引来钢七连连长高城的反感,在新兵训练营结束之后,就被分到了后勤的管道维修班。

这部剧,是一个,或者一群男人的成长史。
它或许是国产剧中女性戏份最少的剧,以笨拙的许三多在军营中的遭遇,将他性格中的顽强、执拗,以及稚拙、淳朴,和那颗赤子之心,都一一放在了观众们的面前。

史今、袁朗、成才、高城、伍六一,一个个生动鲜活、各具特色的人物,让整部剧看起来如同天地之间的那杆大秤,衡量着天地间的一切。
康洪雷让王宝强、张译、段奕宏等人,走进了演艺生涯的新篇章。

可唯一让人值得吐槽的就是,看剧时人人都是许三多,看过之后,便人人都不是了。
TOP8、《亮剑》
豆瓣评分:9.5/评分人数:23W+
关于《亮剑》,其实有太多可以说的东西。
在色调上,抗战时期,该剧采用了青灰的色调,为冬日的荒原上增添了一丝肃杀之气,而到了抗战胜利之后,又使用了土黄色,充满了浓浓的怀旧气息。

在网络上,《亮剑》是出产“名梗”最多的国产剧之一。
作为一部抗战剧,它有着太多太多的优点,比如李云龙那总是磨得黑黑的衬衣领子,比如极为写实的战场厮杀。

可我最喜欢的,还是李云龙身上的那股草莽劲儿。
即使当上团长时,李云龙大字也认识不了多少,因为文化人赵刚和他的搭档,简直是天作之合,可是看似“粗鲁”的李云龙,却心思细腻。

战场上,他敢打敢拼,敢于“亮剑”。
但李云龙又绝不是一味蛮干的莽夫,战术战略的灵活应用,使得他带领下的部队,往往能出奇制胜。

过于悲凉的结局,似乎是为老李送上的一曲悲壮的挽歌。
TOP7、《父母爱情》
豆瓣评分:9.5/评分人数:33W+
从当初火遍全国的《渴望》开始,中国的家庭剧,似乎都走上了一条模式化的道路,那就是没有鸡飞狗跳,算不上是生活。

似乎抛弃了那种固有的桥段和套路,一部家庭剧,就失去了支架一般。
关于《父母爱情》,并非全是夸赞,其实是有不同的声音的。
有人说,江德福和安杰的生活过于理想化。

一方面,江德福是海岛上的司令,在那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不存在经济和生存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剧中安杰不存在现实中很容易碰到的婆媳矛盾。
前者我很赞同,但后者,是以江德福妹妹德华作为代替的。

客观的说,《父母爱情》没有《金婚》那种扎根于泥土之中的粗粝感,它更像是一首惬意而美好的田园诗歌,将生活细微处的美好,开成一朵朵芬芳的花。
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神作。

TOP6、《走向共和》
豆瓣评分:9.6/评分人数:9W+
新世纪前后,是清宫剧的天下。
无论是改编自二月河小说的《雍正王朝》《康熙王朝》,还是戏说历史的《铁齿铜牙纪晓岚》,影响力都极为深远。

彼时,已经给冯小刚、叶大鹰等著名导演做过摄影的张黎,终于交出了自己第一部历史剧代表作——《走向共和》,一部关于清末民初的史诗。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风云激荡的三十年。

在这短短的三十年里,中华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先后经历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等历史大事件,各色各样的历史人物纷纷登场。

想要扶大清的腐朽大厦于将倾的慈禧和李鸿章,发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孙中山,窃取革命果实的北洋派领袖袁世凯,以及“妄人”康有为等等。
王冰、吕中、马少骅、孙淳等演员的演绎,已是妙到毫巅。

但我最沉迷于该剧的,是它以一种近乎决绝的态度,试图去还原晚清时期那段令国人不堪的历史,让我们以现代人的视角,代入到当时的情境之中。
唯一让人难过的是,我们早早就知道了故事的结局。

TOP5、《三国演义》
豆瓣评分:9.6/评分人数:13W+
如果按“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来说,《三国演义》也是一部历史正剧,毕竟《雍正王朝》和《东周列国》,以及《大秦帝国》系列,也都是改编自小说。
不同的是,《三国演义》是特殊时代的产物。

在当时的创作环境下,尤其是以四大名著为代表,几乎是不计成本的,难以想象的资源,难以数计的群演,都最终成就了这部独一无二的作品。
小时候看这部剧,诸葛孔明完全就是心中的神祇。

因此看到星落五丈原后,就完全弃剧,以至于对于姜维这个人物,始终没有太深的印象,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曹操、荀彧、姜维、陆逊这些人物,却有了新的认识。
于是再看94版《三国》,就有了另一番滋味。

盎然的古意,宏大的场面,丰满肃重的人物,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都浓缩在了一部仅有84集的电视剧中,让人连连嗟叹。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TOP4、《武林外传》
豆瓣评分:9.6/评分人数:53W+
从《编辑部的故事》开始,国产情景喜剧正式起航,以英达和尚敬为代表,之后的《我爱我家》《地下交通站》将这一题材,彻底推向了高潮。

但是《武林外传》,在同类题材中,显得是如此特殊。
它将当时已经日趋没落的武侠,与情景喜剧完美的融合起来,创造出了一个以同福客栈为中心,爆笑之余却又令人无限感动的写意江湖。

当时已经出演了《炊事班的故事》的姚晨,演艺生涯并没有任何起色。
因此当尚敬导演联系到姚晨的时候,虽然嘴上答应了,但她心里想的却是:“又是一部破情景喜剧”。

确实,对于一个急于证明自己的演员而言,没有什么比正剧更加根正苗红。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武林外传》在“后情景喜剧时代”,创造了收视神话的同时,也成为了该题材落幕时代的悲壮挽歌。

如今,人人都提“下饭剧”。
在我看来,真正的下饭剧,是能让你放松心情,并且随时都能哈哈一乐的作品,以这个标准来看,《武林外传》才是那个终极的答案。

TOP3、《红楼梦》
豆瓣评分:9.7/评分人数:23W+
仅对于小说而言,成书于清代的《红楼梦》,一直被看做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因此想要拍好这部作品,其肩负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于是,拍出了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的王扶林导演,接下了这个重任,之后央视版的《三国演义》,也是出自他手。
其中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是毛遂自荐来的。

本身就是一个文艺青年、女诗人的陈晓旭,她清冷的气质,打动了导演,该剧播出之后,其实当时对于她的批评声音,是有不少的。
比如在《红楼梦学刊上》,一篇文章指出,陈晓旭的外貌较为符合原著,但其表演时,刻意突出了林黛玉性格中刻薄的那一面,从而忽略了这个人物多愁善感丰富的内心情绪。

陈晓旭已经仙逝多年,对于其表演的精妙与否,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遮盖87版《红楼梦》的伟大之处。

对于这部伟大的小说而言,它想要表达的,绝非是大观园,或者是京城或者金陵这一角一隅,其中人物无数,气象万千。
所谓王朝的更替,家族的兴衰,人物命运的沉浮,最终都只是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罢了。

TOP2、《西游记》
豆瓣评分:9.7/评分人数:30W+
就在昨天,国家一级编剧,同时也是86版《西游记》的编剧之一戴英禄先生,不幸去世,享年81岁。
至此,86版《西游记》中,包括导演杨洁,两位编剧戴英禄、邹忆青,以及饰演沙僧的闫怀礼等主创都已经相继去世,早已物是人非。

在老版《西游记》的拍摄过程中,曾遭遇了诸多的困难。
比如资金严重短缺、人员流动性太大、技术上不达标等等,但这部耗时6年,却仅仅只有25集的电视剧,却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绝无仅有的作品。

论重播率,无人争锋。
在中国,无论是男女老少,没有看过这部剧的,寥寥可数,甚至在当时,这部剧也火到了东南亚,这也是六老师为什么敢说自己是“国际巨星”的最大底气。

它的特效,确实一般。
可是在精心的排布下,看似简单的特效,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写意”不谋而合,从而打造出了属于中国人的神话宇宙。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孙悟空。
他是中国人骨子里,那个代表着顽强不屈、具有反抗精神的无二英雄,而在《西游记》宏大的世界观,和秩序森严的宇宙中,猴子却又是那么的可悲。

TOP1、《大明王朝1566》
豆瓣评分:9.8/评分人数:21W+
当最好的历史剧导演,遇到了最好的历史剧编剧,然后将一个历史级的原创剧本,变为了一部足以刻在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不朽作品。
它,就是《大明王朝1566》。

前不久,该剧在9.7分基础上再进一步,升至9.8分,因此独享了国产电视剧第一高分的殊荣,对此我想说,实至名归。
该剧选取了嘉靖末年,以“改稻为桑”政策,牵扯出的明朝中后期的无解乱局。

庙堂上,以嘉靖和吕芳为代表的皇权,以严嵩和严世蕃父子代表的严党,以徐阶、高拱、张居正为代表的清流,三方势力交错,暗影丛生。
在基层,东南沿海实行海禁之后,倭寇依然横行,而改稻为桑的国策,却将江浙这片富庶之地的百姓,逼至生存的极限。

和以往的任何历史剧都不同,《大明王朝1566》跳出了固定的格局,将一个个看似非黑即白的问题,都引向了最终的答案——制度性崩坏。
嘉靖是明是昏,是奢是俭,有什么区别?

末了末了,严党和清流的差距,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到底又有什么不同?
到了后来的隆庆以及万历初期,张居正主导的改革,是为明王朝强行续命不假,可是时代滚滚向前,沉重的制度性包袱,压在华夏这片大地上,所有只触及表面的改革与征战,不过是从朱姓的地主,换成了爱新觉罗姓的地主。

仅此而已。
刘和平用自己神妙的笔触,将中国以高度集中的皇权为代表的封建制度死局,彻底掰开了揉碎了展现给所有人看。

然后说,喏,时代变了,所有的王朝,不过都是历史的一个晦暗的背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