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配网

杂谈|为什么厂商会放弃单反相机?

 人阅读 | 作者pangding | 时间:2023-07-28 03:19

前几天我在知乎上刷题目的时候看到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厂商会放弃单反相机?”。提问者微单相机成为绝对主流的2022年问出了这个问题,并表示“单反和微单结构上都差不多,能做出微单,就可以套个壳,多做一个单反版的,牺牲重量,增加续航。”。今天我就好好展开一下这个话题,好好盘点一下为什么现在各大厂商为什么将精力投入到微单相机而非单反相机上了。

我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源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微单相机机械结构更少,相对成本和制造难度降低不少,这是厂商乐于见到的。另一方面微单相机的使用体验更好,体积更轻对焦性能更强大,消费者用钱包支持了微单相机。

首先在硬件方面,单反相机和微单相机最大的区别在于两点。其一是取景方式的变化,从纯光学的OVF取景变成了电子式的EVF取景,去掉了五棱镜/五面镜和反光板。其二是相机传感器替代了测光和对焦两个模块,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性能。

OVF取景器最大的好处是“看见真实的世界”,EVF取景器最大的好处是“真·所见即所得”。连拍情况下因为反光板需要抬起所以单反的OVF取景器会出现间歇性全黑的情况出现。机械快门连拍下微单也会有黑屏并且取景时滞会有一点,但堆栈式传感器+电子快门连拍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顺便甚至可以把快门帘一起干掉)。对于消费者来说,EVF电子取景器虽然看到的不是真实的世界,但能够清楚的看出曝光程度,在优秀传感器的配合下还可以实现无黑屏连拍,如果为了极致轻便不要EVF也是完全可以的。

虽然反光板在单反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了,但在最近十多年里因为机身性能的提升,对反光板的技术要求也更多了。尼康D800起反光板需要考虑更多的减震设计,旗舰机身需要让反光板能够实现1秒钟内16次以上抬起/放下的动作。所以那些速度旗舰单反机身都在机械结构上做到了最极致,而微单相机直接把反光板去掉了,只要没有反光板就不用纠结那么多技术难点,岂不美哉?

测光模块相当于一块低密度小尺寸的传感器,安装在五棱镜处。从最基础的测光,到物体侦测对象跟踪都需要它来实现。微单则是使用相机传感器进行测光与对象跟踪,显然画幅更大,弱光性能也就越强,跟踪精度也就越高。打个比方尼康末代单反的18万像素RGB测光模块可以实现光学取景下人眼优先的自动对焦,但尼康Z 9的4500万像素背照式传感器可以做到远处极小的眼部都可以优先对焦,并且还省了一个模块的成本。

对焦模块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技术门槛比较高的单反模块,和测光模块一样被集成了对焦点的相机传感器取代了。单反的对焦模块虽然可以做到双十字甚至三十字(尼康D6),但相比于微单相机在三个方面有着硬伤。

首先单反相机的对焦模块并不是和传感器同平面的。当出现精度误差(机身与镜头之间,模块位置因为撞击造成误差),就会出现“跑焦”现象。这个问题是无法彻底根治的,所以在中高端单反相机上有个焦点微调功能,单反镜头也有调焦模块纠正跑焦问题。而微单相机由于对焦点直接集成在传感器上,和传感器同平面,理论上不存在精度误差。而微单相机的“跑焦”大多数是因为和焦失败或者和焦前已经释放快门。

其次是当反光板抬起时,光线直接照射进传感器,对焦模块无法工作。虽然反光板抬起降落速度很快,但在论极限对焦潜力肯定还是PDAF+电子快门最高。

再者是对焦点覆盖范围。因为光线是从副反光板折射光线到对焦模块,对焦模块永远无法覆盖100%的画面。而微单相机基本上可以把焦点做满整个画面,所以入门全画幅尼康Z 5的焦点覆盖范围能够吊打自动对焦性能最强单反尼康D6。

这还没完,微单相机在对焦方面还有更多的优势。因为测光系统的升级,相机能够主动识别拍摄主体并进行自动优先对焦。而单反时代我最多的还是依靠单点或者区域对焦+摇杆来进行对焦。

上面提到的暗光性能也是。单反相机一般最大支持到F8光圈镜头,微单相机目前干到F22都能自动对焦(佳能RF800/11+2倍增距镜)。目前几个暗光性能较强的微单相机也可以直接自动对焦星空(奥林巴斯、富士以及尼康)。

由于没有了反光板,微单相机的法兰距也相比于单反相机缩短了不少,镜头在设计时就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一方面不少镜头的体积重量得到了控制,另一方面微单镜头大多使用了更适合视频拍摄和连续对焦的STM步进/音圈差速马达。这两方面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最终的消费决策。

快门帘或许是下一个被干掉的核心大件(适马fp系列和尼康Z 9)。据说相机厂商的幕帘快门供应商全球就没几家,如果最后靠超高速的堆栈式传感器淘汰掉应该还能省一笔成本。不过如此激进的设计不会那么快被普及。

研发难度更低,供应商更少,生产成本或许更低,最终的成品性能更强,更受消费者欢迎。那么对于厂商来说,选择哪一类相机作为未来发展的发力点也不用太纠结了。说回题主的问题,套个壳推出一个单反版本的事情尼康真的干过,但只要你查过尼康Z 6/Z 6 II和尼康D780的销量和价格之差,我相信你会有自己的判断。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