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尚坤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商业人物”地方造车系列策划,此前已梳理了南京、如皋、上饶、南阳等地的新能源战事。本期,将对焦中部大省、国内第四大汽车生产基地湖北。
前几期的造车败局考,放到湖北的话,大概更适合用的词是“焦虑”。湖北不缺车企,也不缺配套设施,包括资金,但其步伐明显缓慢。2020年4月底,一位网友在人民网上留言,“相对于全国很多省份来讲,湖北汽车产业特别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的板块,将面临3到5年后竞争落后的状态,要抓紧了。”发力新能源车,湖北想转型有点急。
壹
今年2月6日,法拉第未来(FF)宣布获得1.35亿美元融资。贾跃亭要回国的消息再次不胫而走。FF称,这笔钱可以充分满足FF91Futurist量产里程碑所需资金。
公司的时间表是:3月底开始量产,4月底前交付。FF发文表示已将FF 91Futurist的最新准量产车运送到中国进行本地测试和验证。
FF准量产车型下线仪式现场,截图自FF直播画面
具体地点在湖北黄冈。这是贾跃亭应感谢的白衣骑士。此前黄冈市政府即与FF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中约定,FF将在黄冈成立中国总部;黄冈方面会调配政策、资金等资源提供支持,市政府将协助法拉第未来在当地进行产业布局。
湖北是全国汽车产业链最完整也最成熟的地方,汽车是该省第一大支柱产业。全省聚集约1400多家零部件企业、1600家汽车相关企业。省会武汉的经开区有“中国车谷”之称。
要说与武汉接壤的黄冈,多年以来并没有太多相关的资源优势。这个内地三线城市,最广为外界熟知的应该还是那份黄冈密卷。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黄冈市政府想把握住这次机会。
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属武汉的卫星城,主城区距离武汉市中心70公里。作为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冈市承载着湖北新能源车发展的使命。
据2023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支持黄冈打造新能源示范城市。黄冈也成为省内新能源汽车创业项目的关键承接地。但黄冈正面临的是有产能没量。
前不久,早期的“造车新势力”头部品牌威马汽车传出濒临破产倒闭的消息,直到现在,其复工复产的情况仍不明朗。威马汽车有两座自建工厂,一座在温州,另一座在黄冈。
这也是新能源乘用车方面,黄冈现有的投产项目。
近期接受《财经》采访时,沈晖称,黄冈工厂是在疫情坎坷中投产的,2022全年15万产能,也只做了1万辆车。产能利用率还不足7%的威马,让地方政府颇为焦躁。据“豹变”援引有关人士说道,黄冈市有意通过法拉第未来盘活威马黄冈基地。FF想要真正落地黄冈,需要出资30亿元,同时以黄冈市政府引导基金为主的相关方会配套出资20亿元。
这也意味着,创业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一定对赌成分。
此前FF发布的信息中提到,FF中国总部预计将由黄冈市政府引导基金、相关产业基金和FF共同出资建设。贾跃亭要回国,还得先拿钱。
贰
威马的岌岌可危也和黄冈工厂产能长期闲置及资金空转有直接关系。威马2019年时还是造车新势力中的明星牌面,销量一度位列第二,由此成为多地争抢的香饽饽。
黄冈早在2018年就引入了威马,当年投资约202亿元,打造了年产能3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到2025年完成整体项目投产。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图源:视觉中国
另在氢能上,黄冈也有所加码。2022年4月,格罗夫氢能汽车产业园落户黄冈,拟建设氢能汽车整车、氢能电池、制氢基地等,计划3年内达到年产整车2万辆、6年内达到8万辆规模,使黄冈成为国内氢能产业强市。
黄冈有较优良交通条件,三座高铁站,距中部国际航空枢纽——武汉天河机场1.5小时车程,距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机场30公里;有集装箱码头可直接出海。
作为除武汉外人口最多地级市,黄冈全市有750万人,现有劳动力430万,居湖北第二。
湖北近年正加速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全国性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其汽车产业走廊也在向东延申,即黄冈所在方向。但黄冈的市场推广能力、基础设施、人才引进等都要打个问号。
叁
诺大湖北,除命悬一线的威马,和还没有太大谱的FF外,另一个能说得上的新能源品牌应该就是东风集团旗下的岚图汽车了。
如此一看,面对全国各地都在抢新能源的船票,湖北确实不得不“焦虑”,没一张能拿得出手的牌。
岚图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榜中,一直属于垫底的存在。2023年4月,岚图销量为3339辆,同比增10%。前三月车企累计销量为5682辆,前两月平均每月卖车千辆左右。2022年,岚图销量仅1.94万辆,其既定的年销量目标为3.1万辆。
岚图汽车。图源:视觉中国
“对于销量,岚图有更高的要求,希望今年的销量在去年基础上能够翻1-2倍以上,这是底线。”岚图CEO卢放在日前的上海车展上放话,希望今年打个翻身仗。这也意味着,岚图2023年销量目标在4-6万辆之间。但岚图的蓝图几乎还没实现过。
岚图2022年销量目标最初为4.6万,半年后,其调整为3.1万,挑战3.7万,实际以1.9万辆收尾。
卢放也放过言,“在新的赛道,要把BBA挤出去,岚图要抢占他们的市场份额”。而岚图在营销上也同样“放得开”。今年4月初,岚图官微发布了一条消息,称“保时捷帕拉梅拉,你‘帕’什么”;“蔚来ET7,你‘蔚’什么”;“奥迪A6L,你‘奥’什么”;“极氪001,你‘极’什么”,同时,分别艾特了保时捷、蔚来、奥迪和极氪。
但岚图仍处在危险边缘:2021年净亏损7.06亿元,每辆车亏损10.4万;2022上半年净亏损额达7.38亿元,相当于每卖出一辆车就净亏13万元。
与此同时,岚图的资产负债总额正逐步逼近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近90%。对传统车企东风集团来说,这需要它的财力,但这也是个尴尬的数字。
肆
2023年,中国汽车业最火爆,也最引人瞩目的一件事,应该是“车企降价”。
3月以来,湖北省联合了多家车企推出了大额的政企购车补贴,包括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雪铁龙、东风风神的东风集团首当其冲,其中性价比最高的雪铁龙C6,在补贴之后,起售价已经到了12万元左右。而在这次政企补贴当中,不乏合资车企。
此次湖北出台的补贴政策,其力度之大,在国内汽车业史上可算前所未有,持续一个月的补贴大概耗资数达十亿元。而作为传统车企代表的东风集团的焦虑,也即是湖北的转型焦虑。
一个省级老牌基地,湖北的汽车品牌发展都不算好,东风降价前1-2月累计销量29.68万,同比降49%,腰斩。东风本田则同比跌30.2%。东风日产(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的单月销量为5.67万,比去年同期下滑22.6%。今年1月,神龙汽车仅销5000余辆,同比下滑约60%。东风、神龙旗下的雪铁龙、标致等车企虽是合资车企,但它们的生产基地都在湖北,直接间接从业者数以万计。
可不解决造血难题,贴价或也只是抱薪救火。
2022年上半年,东风标致的批发量2.77万辆,银保监会显示的车辆交强险投保量仅1.09万辆。东风雪铁龙2.24万辆,实际交强险投保为1.5万。
从2012到2021的十年间,湖北汽车产量从全国第七位上升到第四位。受近年新能源冲击的影响,湖北汽车产量从2017年最高峰时的267万辆逐年下滑,到2021年才勉强停止跌势。
湖北省汽车产能近八成集中于武汉市。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和东风雷诺100%的产能在武汉,神龙和上汽通用在武汉的产能分别为76%和23%。
从武汉出发,以补贴带动,整个湖北在一股新能源焦虑中弥散开来。目前,国补已经退坡。2017年,全国已售新能源车产生约800亿元的补贴金额。有湖北汽车企业人士曾对外表示,企业会针对补贴金额设计销售价格,补贴基本能达成交价的一半。
毕竟有多年累积下的产业基础。比拼补贴、相关政策,也是各地方实力的较量。
2023年一季度,湖北GDP排在第八位,在安徽湖南之前,四川福建之后,不过其同比增速5.1%,前十省份排第一。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其分量不言而喻。
犹如大象转型。相比类似几乎从零起步的常州,湖北既受益于庞大的产业集群,同时又受此掣肘。新能源转型不只是政策资金,还有产业背后意识、市场、思维心态等各要素的转型。
从上世纪60年代东风汽车公司前身“第二汽车制造厂”落户至今,湖北汽车产业有近50年历史,总产量也始终位居全国前列。除了武汉、黄冈外,其它各地也在大力开拓新能源汽车。
传统汽车城十堰有7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并涌现沃特玛、亚新、天运、华阳、万润等零部件企业。襄阳、荆门甚至宣称要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2023年5月,总投资675亿元的楚能新能源锂电池项目落地湖北孝感。该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历时100天。这是个计划占地达3000余亩的大项目。官方对外将其描述为“孝感速度”。
不过对进入中场及以后的新能源车业来说,大部分新设立项目仍会特别标明“需等待相关政府部门审批”。湖北在期待着自己的“湖北速度”,一份黄冈密卷也在等着它。
参考:
陈法善:《想破威马危局,黄冈请来贾跃亭?》,豹变,2023.3.1.
*题图购买于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