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拍照,有个传说,叫蔡司认证。
好多年前,蔡司认证+Nokia 曾经统治着手机行业的影像领域。
这些年,蔡司也陆续给不少手机厂商授权,包括 HMD-Nokia,以及索尼手机。
不过,这些授权好像都缺点意思。
而就在昨天,又一场关于蔡司影像联合开发的发布会在深圳召开。
这次,是 vivo 拉起了蔡司的手。
他们俩,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即将在今年底发布的 vivo X60,全系列印上一个「蔡司小蓝标」。
vivo X60·ZEISS
为啥很多厂商都和蔡司合作过,我反而比较期待这次 vivo 和蔡司联手呢?
首先,大家看看 vivo 是怎么说的:
「vivo 宣布与蔡司开启全球影像战略合作」
越响亮的 title,越不简单。
vivo 我们很熟了,这次聊聊蔡司。
蔡司玩单反的人知道,蔡司以前做相机,现在做镜头。
镜头光学素质很强。
做眼镜的人知道,蔡司做的镜片清晰度高,但真不便宜。
做芯片的人知道,光刻机认准荷兰 ASML,而光刻机里的镜片,来自蔡司。
蔡司的业务,还有望远镜、狩猎镜、工业测量、显微镜、医疗等等等等。
这家明年就要 175 岁的「光学和光电子技术科技公司」,涉足的行业非常多。
不过,在业务类型上蔡司没有贪多,只在两个方面,做到了行业顶级。
比方说在和 vivo 合作的光学镜片相关行业里,蔡司,就是专业。
这种专业,和手机也是密切相关。
除了前面提到的做芯片的 ASML 光刻机,蔡司一百多年前做出来的天塞镜头,被誉为「为手机摄影奠定了基础」。
不过,这些 title 除了听起来特别响亮,对广大来说可能意义并不大。
我也知道,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那么专业的设备。
所以,我们还是聊回手机,说说 vivo 和蔡司合作,到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我们正式进入主题。
这次战略合作,首先在 vivo X60 系列上带来了两项「功能」:
蔡司 T* 镜片镀膜以及蔡司 3D Pop 影像算法
蔡司 T* 镀膜蔡司 T* 镀膜,有玩单反的用户应该很熟悉。
你现在也能在一些旗舰手机上看到 T* 镜片镀膜的标志。
比如你索大法。
索尼 Xperia 1 II
T* 镀膜,是一种用在镜片上的镀膜方案。
这东西啊,称得上历史悠久。
你可能根本不会想到,这种镀膜技术最早是为军事而生的。
而且根本不拿来拍照。
二战期间,为了让望远镜不会反光被人发现,军方要求研发一种镜片防反光技术。
那会儿,蔡司就走上了钻研镀膜的路…
后来,蔡司研发出了第一种具备商业价值的镀膜。
接下来的时间,蔡司不断增强多层镀膜的光学表现,并且申请专利。
从 1950 年开始,蔡司开始为用上这些镀膜技术的镜头标注 T* 标识。
到现在,这个标识已经标了整整 70 年,认知度甚至已经不比蔡司小蓝标低。
T* 镀膜是一整个系列的镀膜,由很多种不同的镀膜组成。
功能也各异,不过主要的还是增强光学属性。
然后,附带着加入一些抗眩光、消除鬼影的特性,这应该也是二战望远镜的功劳?
总而言之,用上 T* 镀膜的镜片,会比一般的镜片光学性质更好。
来到手机上,我就说一点 —— 起码你的手机可以减少出现下面这种纯正 iPhone 鬼影照的可能。
这是我写稿子的时候抬起手机随便拍的,右边那坨青蓝色的小月亮一样的光斑,就是 iPhone 12 Pro Max 的专属鬼影。
不过 T* 镀膜这个授权点有点太过常规,我们来下一个。
蔡司 3D Pop先看张图:
这是一张蔡司官网用于介绍 3D Pop 的示例样张。
这张图,展示的就是 3D Pop 散景算法的效果。
其实你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成人像虚化算法,这也没错。
不过,蔡司拥有的是一套用于单反的专业级散景算法。
而现在,这种更专业的图像算法,要用到 vivo X60 系列上。
至于实际如何,到时候我们再测测看吧。
综合来看,vivo 下午说的,就是一套散景算法加上一套别家也用过的 T* 镀膜。
看起来这个合作还是很初级。
对不对?
不对。
vivo 和蔡司的合作,要深度得多。
vivo & ZEISS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外,vivo 和 ZEISS 还创建了联合影像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对 vivo 和蔡司来说,是双赢。
对 vivo 而言,通过和蔡司的合作,可以获得技术上的支持。
而且,vivo 也能从成立将近 175 年称得上传奇企业的蔡司身上学到关于镜片、光学设计的知识。
对于蔡司,这个影像实验室就是蔡司进军移动影像的重要一步。
我很期待这个实验室未来给 vivo 供应的影像技术。
除了影像技术实验室,蔡司和 vivo 的这次合作还是直接涉及到硬件方面的。
前面提到的光学镀膜只是一部分。
这次合作还涉及到镜头光学镜片结构和光学设计方案。
从镜片结构到光学设计到镜片的 T* 镀膜全套合作,就是 vivo X60 系列小蓝标底下那行 —— Vario-Tessar 的意义。
就是底下这行小字
在会后的群访里,vivo 提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叫「光学镜片素质拖传感器后腿」。
这个我们之前大概科普过。
传感器拍照,光学镜片的素质是很重要的。
镜片素质决定着透光率,透光率影响着成像效果。
而目前大部分手机上使用的树脂镜片,vivo 觉得已经不够了。
比方说,就镜片要喷涂 T* 镀膜的这个事情,蔡司和 vivo 就要专门研究新的喷涂工艺。
因为现在要在手机的树脂镜头上喷涂 T* 镀膜,有难度。(显然最后还是搞定了)
镜片的进度跟不上传感器的需求,所以,vivo 找到了光学技术精湛的蔡司。
这次,估计是准备治标又治本。
一个专攻移动影像的联合实验室,一套专为移动影像打造的光学系统,还有镀膜以及算法。
vivo 和蔡司的联合研发,你承认了吗?
这不认就没道理了吧?
那,这次联合研发,到底做出了怎样的产品?
vivo X60 系列其实,我也还不知道具体参数。
不过,从官方图片和互联网曝光的信息,我们已经大概能看到 vivo X60 系列影像方面的能力。
首先,vivo X60 以及 vivo X60 Pro 会用上微云台 2.0 技术。
主摄像头还是一颗 1/2 英寸 4800 万像素传感器,传感器本身没有太大的变化。
不过,除了微云台以外,vivo 还给 Pro 版本的主摄像头做了大光圈。
摄像头数量上,X60 是三摄像头,分别是主摄、超广角和 2× 长焦人像镜头
和 X50 相比,主要是主摄升级。
没有微云台的 X50
X60 Pro 多了一颗潜望式长焦镜头,做成了四摄。
至于 X60 Pro+,之前有说会尝试做大底+微云台的结构。
其实之前 X50 Pro+ 的那颗 5000 万像素的大底已经完全够用,如果 vivo 能把它塞进云台里。
可能很难找到能在稳定性和画质方面都打赢 vivo 的手机。
光从参数来看,vivo X60 系列的影像能力已经是顶级的了。
这次又带上了蔡司,对镜头模组的光学素质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建议大家先把 Awesome 打在评论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