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
自华为在2019年开始遭遇包括断供在内的诸多针对手段,也丢掉了从三星手中夺下的全球排名第一的宝座之后,很多国内的消费者都为其鸣不平。要知道华为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是凭借自己努力的结果。
华为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华为2022年研发投入高达1615亿,高居全球第四位,十年间累计研发投入更是高达9773亿元。几十年的努力,上万亿的研发投入,却因为来自美国的“断供”而烟消云散,这无疑是一件十分令人心痛的事。
华为拿下全球第一
美国为何敢于对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动手?一方面是美国依然是当今全球科技产业事实上的领导者,凭借在技术以及专利上的领先,美国有能力发动这种科技领域上的“断供”。另一方面则是能够给华为提供帮助的企业太少了。在华为遭遇断供之初,有很多网友指出既然美国断供华为,那么我们能不能以同等原则禁售苹果?
苹果
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除了苹果之外,美国还有高通、还有英特尔、还有英伟达、还有德州仪器、还有AMD……而我们却只有华为,因此在4年前当华为遭遇断供之后,除了寻求解决方法之外,并没有足够的资本进行反击。
美光没有通过安全审查
但经过四年的时间,情况却出现了反转,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被判定为没有通过网络安全审查。这也就意味着美光的产品被打上了“不安全”的标签,因而将在众多领域被排除在采购名单之外,这也就意味着“反击”即将开始。
美国科技巨头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
为什么在四年后开始反击?一方面是以长江存储、长鑫科技为代表的国产存储芯片厂商开始崛起并有能力完成对美光的替代。因此美光的重要性已经大幅下滑,这从美光的市场份额也可以看到。在2018年美光中国大陆的营收在全球营收占比一度超过50%,但是随后几年逐渐下滑,在2022年已经跌至16%,这实际上就是美光不再被需要的标志。
《南华早报》报道内容
另一方面则是中国科技企业越来越团结,根据5月26日《南华早报》发布的内容显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厂商联想以及国内服务器领头羊企业浪潮已经先后停止对美光的采购,这也为反击措施加上了一层新的砝码。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
此时也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对比此前疯狂抨击联想的司马南,柳传志是不是更有意义?不能希望每个企业都成为华为,评价一个企业的标准是其是否在自己的行业取得了成功。曾经并称的中科联想、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三家企业,如今仅剩联想一家存活了下来并成长为全球企业,如今也是在需要之际站出来停用美光,这就是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司马南归属于饶谨旗下
反观司马南,对比柳传志他做出了什么贡献?他创建了什么企业?提供了多少就业岗位?在如今全球芯片产业竞争的形势之下又发挥了什么作用?
司马南发布的内容进行了恶意P图
相反作为一名饶谨旗下的网红,司马南为了追求流量和收益,往往采取夸张和吸引眼球的做法,这实际上是对联想等企业的伤害。例如明明是联想副总裁、全球首席市场官已经50多岁的乔健想要和司马南探讨一下关于联想的问题,结果到了司马南嘴里就变成了“女秘书”,更是把50多岁的乔健P成年轻貌美的样子,以此来吸引流量和热度。
乔健真实的样子
但司马南的粉丝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同时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往往司马南说什么就相信什么。他们也没有能力去分辨司马南所说的内容是真是假,因此也在司马南的刻意引导之下开始对联想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网暴。
司马南
有一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这个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而司马南对于联想肆意妄为的攻击,就是一种“破窗效应”的体现。
特别是在当下众多企业纷纷开启裁员的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公平评价一个企业的标准是其是否遵守法律法规、是否能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柳传志远胜司马南,司马南除了信口开河之外,并没有产生任何有意义的价值。
司马南攻击马云
司马南攻击莫言
司马南攻击张文宏医生
司马南攻击钟南山院士
相反为了流量和收益,司马南通过不断撕裂舆论并制造对立,在联想事件之后,又开始调转目标批判马云、莫言、张文宏医生、钟南山院士,其目的已经昭然若揭。
饶谨旗下另一名大V李肃揭露司马南收入
正像饶谨旗下另一名大V李肃所揭露的那样,司马南凭借流量一年的收入高达上亿元。而为了更多的收益,今后司马南必然还会寻求制造更多的独立和撕裂,从这个角度来看,司马南的危害将远远超过柳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