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笔记本电脑,又到了两年一次的大换代节点。
今天要聊的是 7000 系移动端锐龙,因为这一代锐龙目前 23 款新品,超过一半都是往代马甲,命名规则也是重新设计,不了解很容易被绕晕。
之前 5000 系锐龙就混入了 5300U、5500U 和 5700U 三款 Zen2 架构的型号,不光笔记本厂家不会告知消费者它们是 Zen2 架构;
甚至浏览器搜索还有一些结果显示它们为 Zen3 架构,要不是我见多识广,差点就信了。
命名规则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7000 系移动端锐龙的命名规则,方便大家判断 CPU 背后的成分,以及适不适合自己。
现在 7000 系移动端锐龙 CPU 依然有两组型号构成,比如这颗可以分为 R9 和 7845HX。
左边的R+ 数字代表定位,数字越大定位越高,R3 入门、R5 中端、R7 高端、R9 旗舰。
不过这也仅仅是“定位”更高,具体性能还是得看右边的型号。
在右边,第一位代表代目,今年是 7,去年是 6,明年就是 8。
第二位也是定位,跟左边 R+ 数字差不多,在其他地方一致的情况下,数字越大越强,比如同样是 R9 的 7945HX 是 16 核心,而 7845HX 是 12 核心。
第三位是微架构代号,数字 2 代表这颗处理器是 Zen2 架构,数字 3 代表 Zen3 架构,以此类推,而 7000 系的 CPU 只有 zen4 架构是真正的新品。
其他都是往代马甲,每次微架构的换代往往伴随着 IPC 和频率的提高,因此新架构单核性能往往更强,多核性能则主要看核心数量和规格。
第四位代表同架构下的细分型号,目前只有 0 和 5,5 比 0 定位更高。
搭配第三位的微架构数字,30 是 Zen3,35 是更强的 Zen3+,40 是 Zen4 标压,45 是更强的 Zen4 HX 系列。
数字后边的字母则代表该处理器的功耗定位,由高到低分别是 HX、H、HS 和 U,功耗越高性能越强。
HX 是发烧级平台,对位英特尔的 H55 系列,规格与对应的桌面端锐龙相同,只是功耗设定更保守,性能释放弱了不少,通常会用在高端游戏本上。
H 后缀是移动端标压处理器,对位英特尔的 H45 系列,主流的游戏本和一些注重性能的轻薄本会搭载H系列处理器。
HS 后缀则是 H 后缀的特挑版,体质更好,可以用低一些的功耗达到 H 后缀相同的性能,通常用在比较高端的全能本中。
U 后缀是低压版本,主打低功耗,通常用于对性能需求较低的轻薄本产品。
可以发现,里面的数字单个看都是越大越强,不过组合起来就不一定了,比如 12 核心的 7845HX 就比 8 核心的 7940H 强。
大家在辨认一颗 7000 系锐龙时一般 3 步就可以确认适不适合自己。
第一看后缀,功耗不光决定着这台笔记本的产品形态,在发布时间相差不大的时候功耗也是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
假如你需要注重性能的笔记本,就应该考虑 H、HS 和 HX 后缀,看到 U 就可以直接滑走了。
反之,目标是长续航的轻薄本,对性能没有要求,U 系列就很不错。
第二看架构,正常来说买新不买旧,除非没预算。
第三看定位,轻度使用 R5 足够,玩游戏和生产力推荐 R7 起步。
选购建议
右边三四位数是 35 的都是 Zen3+ 马甲,除了 R3 都只比上一代对应型号提高了 0.05GHz 的加速频率。
性能跟上代几乎是一样的,不过玩游戏区别不大,对于游戏党性价比其实还行。
新架构 Zen4 虽然 IPC 对比 Zen3+ 提升不大,但是频率提升真的很猛,7040 系列加速频率就全线超过了 5GHz,主频也有 0.6-1GHz 的提升。
R5 的核显 760M 从上一代的 6CU 增加到了 8CU,这代 R5 的核显游戏性能会可用很多,不过要玩游戏还是推荐上 12CU 的 R7 和 R9。
7045 系列则下放了桌面端规格,对比 H 后缀标压版,功耗、三级缓存和 R9 的核心数都高很多。
大容量三缓对游戏性能的提升大家在 5800X 3D 上有目共睹,而且两个 R9 多核性能很强,游戏党和生产力用户都可以考虑。
另外 RTX3050 的两个新版片也已经出了一些新品了,这里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个显存增加到了 6GB,但是位宽从 128bit 缩水到了 96bit,性能比 4GB 版强一点;
一个缩小了芯片封装尺寸,位宽直接腰斩到了 64bit,估计会用于一些非常轻薄的全能本。
最后,祝点赞的狐友买电脑必不涨价!
参考资料:
AMD官网
编辑: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