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中国 评测】印象中,近几年智能手机的崛起,尤其是旗舰产品的层出不穷,让人看到这个行业的欣欣向荣,同时也带动了一批手机产业链上的企业不断走向台前,新的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用户体验,智能手机的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其实也不难发现,很多厂商是整合了产业链上的优秀供应商产品,我们今天要说的三星S8则恰恰相反,它是三星全产业链整合的代表,在优先保证自己产品的研发、供货,乃至后期设备的调教,和整合产业链的产品是有本质区别的。
三星Galaxy S8
从整个发布会以及产品的体验来看,这一代Android标杆来的更猛烈些,也许是两方面原因使然:Galaxy S系列一直就代表了Android阵营最高水平,新技术、功能对后续的其他品牌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是起到了向导作用的。其次,三星S8被寄予了厚望,也急需这样一款产品来挽回用户,并重新证明自己的产品过硬。
三星Galaxy S8系列
经历了历史考验的机型,往往越受用户认可,这种认可是从Galaxy S诞生之初积累下来的,它是用户的口碑、市场销量相互反应出的结果。自带使命感的Galaxy S8从最初有消息走露,不管是各方的报道也好,还是不经意流出的谍照,关注它的人,都在极力获取着它最新的动态。
三星Galaxy S8系列
简短的接触时间,对于三星S8有了一些初步的印象,更为详细的评测我们之后陆续为大家带来,首先还是从我看到、接触到的体验来说。如果说全面屏的小米MIX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很直接的话,那S8的屏幕效果,可以说它是柔中带刚,同样大视觉的基础上,双曲面与超高屏占比营造出的感觉又多了柔美。
三星Galaxy S8系列
原本S7还有的平面屏幕到了S8这一代取消了,从屏幕上的变化也不难看出三星对于旗下旗舰机型的一次改变,曲面屏将成为今后Galaxy S和Note双旗舰系列的标配,以此来更明确地区分不同定位的产品形态。除了防水防尘之外,三星S8的硬件配置在不同市场也许会有不同,目前公布的有骁龙835及Exynos 8895版本,分别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也是三星常规的做法。从以往国内行货的情况和最近曝光的消息来看,为了适应全网通的需求,搭载高通骁龙处理器+6GB RAM的“高配版”应当是更符合国人需求的。
三星Galaxy S8
骁龙835大家并不陌生,作为目前移动行业综合性能最强、连接性能最优的移动平台,其可以说是当今市面上能找到的最好的移动解决方案,将其配备在S8上也是强强联合。
骁龙835
性能上,骁龙835搭载Kryo 280八核CPU,峰值主频可达2.45GHz的4颗性能核心,以及峰值主频可达1.9GHz的4颗效率核心。图像处理方面,骁龙835搭载Adreno 540 GPU,支持OpenGL ES 3.2、完整的OpenCL 2.0、Vulkan和DX12,在制程工艺上也使用了目前业界最先进的10nm FinFET,顺带提一句,在这颗芯片中,同时容纳了超过30亿个晶体管。
许多人关心的GPU上,骁龙835在图形渲染速度上相比上代提升25%,同时功耗还有所降低。支持HDR10/4K UHD Premium,还有注视区域图像与视频,这给S8的游戏体验带来了很大的提升。从大家喜闻乐见的安兔兔跑分来看,搭载骁龙835的S8可以轻松超越16万分,属于目前安卓阵营的最强水平。
骁龙835中集成的X16 LTE调制解调器,是移动行业首款商用千兆级LTE调制解调器。通过载波聚合、高阶调制256-QAM、以及4x4 MIMO天线技术,这款内置于835移动平台中的调制解调器可带来“像光纤一样”最高达1Gbps的LTE Cat.16下载速度,随着今年下半年国内运营商通信网络升级,届时能够再次将移动网络的传输速率提升。
那么骁龙835连接上的先进性在实际应用中到底有啥用呢?拿大家比较熟悉的载波聚合举例,简单来说它可以同时利用多频段的资源,把一些不连续的频谱碎片聚合到一起,增加系统传输带宽,从而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我们在日常使用中,当遇到一个频段上用户太多时,就可以通过利用多频段载波聚合来达到提升带宽的效果,提升使用的网速。
得益于骁龙835移动平台的加持,此次S8和S8+在计算、图形处理能力、拍照、续航、沉浸式体验以及网络连接等多个方面都将会让用户有所期待,更不用说三星历来的如设计和新科技等取悦用户的其他特性。
S8进一步加大了屏幕占比,将延续了很多很多年的实体Home键和两侧触控按键移除。视觉效果首当其冲,更大的屏占比与双曲面屏的结合,屏幕曲率上的变化,与S7edge相比呈现出了些许不同的效果,屏幕的弧度更直接,角度更小、更陡。关于屏占比,三星方面也特别强调了一点,整个显示屏幕部分与正面面板的比值为84%,包含曲面显示部分的两种规格为6.2英寸和5.8英寸。
三星Galaxy S8系列
颜色方面,S8的5种颜色都相对比较低调,更加成熟:银色、黑色、蓝色、金色和灰色。如何评价它的外观?可能很多人都被曝光阶段的图吓到了,前面板过多的开孔很多人都觉得影响美观,但好在实机上都采用了黑色的面板,不过如果真要是机身同色面板的话,这种为功能让步的设计,其实也能接受。
三星Galaxy S8
三星Galaxy S8
还在曝光阶段的时候,我也曾“意淫”过它的手感,但这种触感直到亲自握在手里时又截然不同,有种珠圆玉润的感觉,非常细腻温和。5.8英寸(S8,电池容量3000mAh)和6.2英寸(S8+,电池容量3500mAh)两种版本对比下来,都有着修长的机身,S8+会宽大一些,两款大小尺寸不同的机型相对S7 edge都有所收窄。S8在单手操作上会有明显优势,如果相比iPhone 7 Plus来看的话,5.8英寸的S8在尺寸方面不仅占优,而且具备了更大的显示区域。
三星Galaxy S8
屏幕宽高比的不同,只是对视觉效果上有所影响,其本身的色彩表现和质感,基本上不用做过多的区分。18.5:9的屏幕比例可能会感觉陌生,但实际上观看视频的体验似乎更好些,就目前大部分电影21:9的比例来看,这次18.5:9的比例黑边效果更好,有了明显改善。修长的屏幕在多任务处理时被利用的更充分,比如在视频的同时发微信或浏览网页。
三星Galaxy S8
大面积的金属或是大面积的玻璃,目前的旗舰产品逃不过这两种材质组合,在业界这两种材质运用的最好的当属三星和苹果,也正是这两股风潮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效仿者无数。S8继续采用着自S6以来的金属中框与玻璃面板组合,并且设计的简单干练,镜头左右闪光灯、传感器和指纹模块。
三星Galaxy S8
到底是前置指纹方便还是后置指纹使用起来更顺手?这个争论一直也没停过,其实基本上就取决于你手的大小,前后置两种方式在绝大多数应用场景下都还比较得心应手。综合看下来这次S8设置了后置指纹模块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功能和设计美观进一步权衡的结果。
三星Galaxy S8
三星对于自家的产品,可控的程度更高,在高集成度之上,能够进一步挖掘可用的东西,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三星也其实一直都是先驱者,但很少站出来抢风头,无线充电、曲面屏幕、手写笔这些功能虽不完全是三星独创,但基本上在Galaxy系列上它们都被赋予了更强更好的用户体验。关注手机新品发布的朋友也不难发现,三星对于自家产品的介绍基本上算是“草草了事”,发布会上对于S8的讲解基本上分为了屏幕设计、拍照功能、人工智能Bixby和三星产品的生态连接性,一如既往的简单干练,和那些尽可能掰开了揉碎了的产品讲解明显不同。
三星Galaxy S8
继续说一些很细节的东西,三星S8这次仍采用了口碑不错的1200万像素Dual Pixel镜头、拥有F1.7大光圈,硬件规格上看似没有变化,但是在软件方面进行了比较大幅度的优化,具体效果怎么样?我们后续再为大家详细测试下,现场的体验环境并不能对它的拍照功能有很全面的了解。相比下来,前置镜头的提升比较大:800万像素、有自动对焦这样的实用功能,同样具备F1.7大光圈,常见的人脸识别、美颜功能并没有落下。
三星Galaxy S8拍照界面
安全方面,在虹膜识别、指纹识别之外,三星S8还加入了刷脸识别,三种生物识别方式构成了安全体系,基本上我们觉得“那款机型”还不错的功能,在S8上都得以传承。
对于配置,其实可以忽略?之前手机中国做过调研,反馈出来的普遍现象是用户对于性能是很关注的,但是具体到性能体现在哪些点上,很多人是含糊不清的,也就是说大部分消费者对于性能/配置的要求,他们只需要了解到我是不是买到了当今最主流、最新的配置,基本上就ok了。然而你要说它具体好在哪,强在了哪些地方,可能并不是主流人群所关注的。
三星Galaxy S8
新亮点:Bixby人工智能在S8上有着怎样的表现?
早先我们将语音助手类的工具视为人工智能最初的形态,从很长一段时间来看,这类人工智能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用,并且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的阶段,后续也出现了基于位置、使用习惯以及生活场景下的“助手类”功能:预设好的场景之下,用户需要去学习使用机制,触发功能,再后来,根据生活、使用场景联想触发功能,在一些机型上得以实现。
三星Galaxy S8
S8上的Bixby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进一步升级,通过云服务实现功能,整个交互过程调转,手机本身会去学习并适应我们的使用需求,并且在用户界面上也够直观。对于新交互形式的出现,如何能让用户乐于接受是最难办的,很多交互出发点很好,但由于学习成本太高反而让用户重拾原来的操作习惯,简单体验下来,Bixby的使用其实很简单明了,通过机身左侧的Bixby按键启动,发出你的指令即可。总结下来,Bixby有三个方面的优势/特点:
三星Galaxy S8
1,功能更全、覆盖更深
就目前支持Bixby的项目来说,Bixby可以执行更深层次的操作,不仅仅停留在打开应用这一步,按照官方的说法“Bixby能够执行该应用中几乎所有原本需使用触控等传统交互方式才能完成的任务。”比如我们想要更改系统的语言设置,只需要对它讲:“把系统语言换成英文”,又或者当你在看某一张照片时可以说“把当前照片发给XX”,在整个过程中你不用再繁琐的进入设置,再找二级菜单相应选项。
2,理解环境、场景
当应用支持Bixby的情况下可以随时唤醒,计算并理解当前的应用状态,辅助完成接下来的事情,你与手机的交互方式也不会因为Bixby的介入而改变,触控和语音随时可以切换,并且不会打断你当前进行的任务,有别于其他人工智能应用单一的交互体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与系统沟通更频繁、手机使用时间更多之后,这种人机交互,系统对你意图的理解会更加快速,也就是说在经过“磨合期”后会越用越好用。
3,语音命令更灵活
体验过iPhone Siri的用户应该知道,使用时你需要按照“套路”出牌,一旦系统识别不了你的指令就会说“sorry”,Bixby这套系统会琢磨用户的命令,比如在你很潦草地下了命令之后,它会尽力去想你说的命令,具体分析你想要执行的内容,并完成该内容。并且通过系统提示的这种人机交互方式一步步告诉你怎么样下达命令才能最直接。
三星Galaxy S8
Bixby目前在S8上算是首发功能,未来随着SDK工具的发布、更多应用的接入之后,用户可用的场景将大大增强,并且三星也有计划在未来所有的智能设备上搭载这一功能,改变目前人机交互的单调方式。
写在最后:
从看得到的设计,到内存、屏幕、处理器这些细枝末节,短暂的体验得出的结论:三星S8整体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独立完成的作品,而不是“东拼西凑”的产品。智能手机发展至今,多品牌开花结果、全面崛起,但这背后基本上都存在一个问题:自主品牌都自主在哪了?国产化率是多少?很多品牌会讲到我们采用了全球顶级的XX供应商、采用了苹果产品部件供应商,突显自己产品是集“大成”之作,整合了产业链上优秀的元器件。
三星Galaxy S8
而像三星和苹果(其实苹果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算是)则是拥有了产业链端最上游的整合能力——全产业链整合,元器件大部分自给自足,是三星手机(三星产品)区别于其它产品的最重要一点,哪怕是苹果,在这方面恐怕也不能企及。
之所以说以上观点,并不是贬低国产手机,只是在智能手机“如此繁荣”的景象之下,你有必要认识到全产业链整合和整合产业链的区别。
三星Galaxy 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