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配网

这是第三极,也是新一极,旗舰轻薄商务笔记本新形态确立

 人阅读 | 作者xiaolin | 时间:2023-06-05 23:31

2023年5月18日,华为召开全场景新品发布会,PC、穿戴等产品线悉数更新,这其中发布的MateBook X Pro 2023,这华为旗舰轻薄商务本系统在一年半时间之内的第三次更新,放在这类产品上的确是有点快。以我的观点来看,这次更新应该体现出华为的一个重要决定:这就是我家旗舰轻薄商务笔记本当前阶段的终极形态!

引领行业方向的旗舰产品

众所周知,PC市场在经过爆发式的反弹增长之后,又迅速跌入下降通道。据Canalys发布2023年Q1全球PC销售量数据,出货量为5400万台,同比下滑33%,这已是销售量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两位数下降。具体到产品类别,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为4180万台,同比下滑34%;台式机出货量为1210万台,同比下滑28%。不过Canalys也说预计这个季度可能会是今年跌幅最大的季度,之后市场即会转暖,并可能在2024年恢复增长势头。

但就在这样不景气的大环境中,华为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非常突出。2022年中国PC出货量为4850万台(来源:Canalys),同比下降了15%,但华为达成了全年357.6万台的销量,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3.3%提升到7.4%,大涨89.1%,特别是2022Q4,华为以8.2%的份额超过华硕,逼近排在第三位惠普的9%。以这样的趋势看,很有可能在2023年华为就很可能改变中国市场多年的“御三家”(联想、戴尔、惠普)传统,坐三望二是完全有机会的。

有这样的表现还是产品说话。在2022年,华为MateBook D系列是绝对的销量主力。来自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华为MateBook D 14系列是线上市场的霸榜机型,全年超过12万台的销量硬生生将联想小新Air 14拉下马来。到京东平台上看看就知道了,这个系列机型的用户评论数量超过50万,好评度94%,非常夸张。但与此同时你还可以注意到另一款机型:MateBook X Pro 2022,华为旗舰笔记本,其用户评论数量也突破了2万,好评度更高达95%——就像华为品牌逆势上扬一样,这同样是一款出色的逆周期产品。

旗舰产品对品牌和产品线的拉动力毋庸置疑,前边提到的“御三家”都有各自的看家商务旗舰:比如联想商用线的ThinkPad X、消费线的YOGA,戴尔的XPS以及惠普的EliteBook,在高端领域,它们与苹果MacBook Pro一直是互有胜负,长期构成两极竞争格局,这其中的ThinkPad,我前前后后用了20多年。2016年华为从启动PC业务开始,就试图寻找另一条与众不同的高端突破之路,经过长达5年时间的迭代,MateBook X Pro通过自己的方式,在这个最顶级的市场不仅赢得了一席之地,更开拓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行业地位。

2018年巴塞罗那MWC,第一代MateBook X Pro发布时我在现场,其高达91%的屏占比是笔记本电脑前所未有的参数,技惊四座,也是这个屏占比把前置摄像头硬生生挤到了键盘上;2019年的第二代MateBook X Pro成功打通了Windows和安卓两个操作系统,跨设备无缝协同成为华为PC独到的竞争力;2020年,多屏协同和云服务给华为笔记本带来了全新的移动办公体验;2021年,超级终端、移动应用引擎等技术让华为笔记本拥有了完全不同于传统PC的使用方式;2022年夏天,MateBook X Pro 2022以“番外篇”形式引入“微绒金属机身”,让旗舰级PC在长达10年的“阳极氧化金属喷砂”老面孔之外,有了一股新风。

10多年前和余承东谈及华为的手机业务时他说:“华为是长跑型选手”,这样的战略定力不仅已经体现在华为手机上,现在也体现在了华为PC业务上。我觉得本次发布会上推出的MateBook X Pro 2023,不仅可以视为华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中征战旗舰笔记本电脑市场的稳定形态,还可以看作是旗舰商务本领域的另一个极点:智慧PC,它带来完全不同于传统旗舰商务本与MacBook的使用方式和体验。

未来的PC属于智慧

今年2月份,我有幸参观了华为武汉研究所,这里是华为PC和平板业务的大本营,借这次参观,我得以了解华为是如何做PC的。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行业不同,在以x86和Windows两大核心技术占绝对优势地位的PC,长久以来从业厂商都基本遵循着上游芯片和操作系统厂商制定的规则运行,这也是很多觉得PC产品创新乏力的本因。但华为不同,它将做手机的思路放到了PC上,“为什么华为PC更新处理器平台的速度比其他品牌更慢,因为每代新的处理器到了工程师手上都会从解决Bug做起”。可喜的是,MateBook X Pro 2023更新到13代酷睿平台的速度并不慢,这也意味着华为PC团队与上游芯片厂商的磨合问题基本解决。

同样将手机领域思维带到PC上的技术还有升级版的Super Turbo技术。依托后台运行的华为电脑管家,Super Turbo技术可以根据前台运行的应用,合理地调用分配CPU和GPU资源,并将后台运行的应用以最省的资源保活——在没有这个机制的前提下,Windows系统不会给出优先级资源调度的。这一点对于整体性能释放只为30W的MateBook X Pro 2023尤为重要,毕竟大部分这个尺寸的旗舰商务本都更注重在便携、性能和续航上的完全平衡,轻办公是核心,偶尔干重活儿也不会掉链子。

除了可以更科学分配系统资源,Super Turbo包含的华为加速引擎还能识别场景负载,在打开大文件、启动软件时能有更高效率。官方给出的数据显示,打开体积1GB、150页的PPT文档时,速度可提升43%;打开体积130MB、130万行数据的Excel表格时,速度可提升43%;启动爱奇艺软件速度提升23%……这些应用场景,都是MateBook X Pro 2023这类办公笔记本最常见的。另外好评的还有Super Turbo疾速开机,之前对比MacBook,Windows笔记本在这方面绝对不占优势,但在MateBook X Pro 2023配合疾速开机和面部识别功能,可以3秒内启动系统,8秒内进入桌面,虽然我没有掐过表,但作为MacBook和MateBook X Pro 2023的双机用户,我可以证明此言不虚。

华为PC与手机等进行多设备协同、数据交换这些功能,我在这里就不打算赘述了,毫不夸张地说,当下这方面体验能与华为体验并驾齐驱的品牌几乎没有,就算是功能有相似,但在操作的延迟、反应速度和连接的稳定性上,都和华为有明显的差距,这也包括在这方面动手最早的MacBook,当下在面对华为打造的协同体验也是明显处于下风——甚至我觉得Mac全面转向M系列ARM处理器并不明智,性能表现、通用性与成本之间的冲突愈加凸显。多设备是一个旦用难回的体验,特别是我这种出差多的人,在酒店或是机场等场所,它可以作为办公室大屏多屏较好的替代方案,简直是太方便了。

除去这些独特的底层和前台的软件技术,MateBook X Pro经过数年迭代下来的硬件已然成为了标志。首推就是屏幕,3120×2080分辨率,3:2比例这些参数一直伴随华为MateBook旗舰产品,近两年我们不难发现采用3:2或16:10屏幕比例的PC和平板产品越来越多,在这方面就不得不佩服华为在定义产品时的前瞻性。然后就是屏幕素质,MateBook X ProMateBook X Pro 2023款上的这块定制LCD已经不是头一回使用了,就算是和OLED和MiniLED这些新兴显示屏放在一起,它丝毫不弱,特别是色彩和亮度,绝对的一流水准。

说到色彩,就不能不提华为的多屏同色异谱显示技术了,在行业它是首家提出这一解决方案的厂商。它不仅解决了Windows系统下糟糕的色彩管理问题,更是让手机、平板等采用不同类型屏幕的设备可以在一个体系下提供几乎没有明显区别的色彩显示。我觉得最能展示这项技术威力的就是年初参观华为武汉研究所时会场外搭建的Demo,如果不是现场工作人员的说明,我完全看不出来背景板上还镶嵌着一台手机和平板,多屏同色异谱显示效果可见一斑。

MateBook X Pro标志性色彩既在屏幕,也在外观。当MateBook X Pro 2023微绒典藏版到手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去年7月底华为还非要更新一版采用这一外壳工艺的旗舰了:素皮材质在智能手机领域大行其道,但笔记本电脑却无缘拥有。于是,华为通过微绒喷漆的方式,让金属机身的表面也能拥有如素皮一般的亲肤触感,它既不像金属喷砂机身那样容易沾染指纹,又不像金属表面在冬天那样冰冷,配合专属配色也比Pitch Skin涂层更显档次。这次又增加了拂晓粉配色,显然是要和已有的墨蓝/锦白配色一起,面向全性别人群,我觉得要买MateBook X Pro就一定要选微绒典藏版,因为它是现在“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存在。

到了这里,各位应该能看出华为打造MateBook X Pro旗舰产品的思路了吧。就算与别家采用同样的芯片平台和操作系统,但在设计工艺、整体的系统调校、多设备互联等各个方面,华为总能通过与众不同的技术亮点来提升用户体验,而且这些体验很多都是独家且不可替代的,它更流畅、更智能、更豪华也更温馨。无论是对比传统的旗舰轻薄本,还是苹果MacBook,华为MateBook X Pro所蕴含的体验都要更多一维,更独到。

写在最后

在这波PC市场的下跌浪潮中,一度风光无限的高端轻薄本却是受伤最重的,有机构的数据显示“8500元及以上价位下跌幅度超过40%”。这一切可能还是归根于PC产品多年以来的模式,在被x86与微软圈死的技术圈内,创新难度极大。但在MateBook X Pro系列和最新的2023款身上,我们似乎能看到高端产品破局的方向:围绕用户使用场景,提供传统Windows操作系统所不能给到的破圈体验,让笔记本电脑从简单的工具属性,转变为更便携的智慧任务平台,提供舒适与效率兼具的体验才是根本之道。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