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之所以将 HTC 归到国际品牌的历史系列当中,是因为 HTC 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是国际品牌,这就是为什么当年的国产手机品牌销量排名中没有 HTC 的原因。
不过,HTC 早期在中国曾扶持过一个高端智能机品牌,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多普达。可惜后面 HTC 为了自身的“国际品牌”定位,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就将其砍了,甚为可惜!
当初“肠粉”们曾亲切地将 HTC 创始人王雪红称为“雪姨”,可惜时过境迁,HTC消耗了国人太多的信任,“雪姨”之称终成历史。本文篇幅虽长,但比较全面,希望能帮到感兴趣的朋友。

(一)代工传奇
1,“将门”虎女
1958年9月14日,王永庆的台塑生产线建成投产还不满一年半,他第二位夫人杨娇的女儿王雪红便呱呱坠地了,这已经是王永庆的第三个女儿。
当时正是台塑发展最关键的时候,王永庆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女儿往后竟会成长为性格最像他的“将门”虎女。

“我从小就养成了不想被控制,不想跟人走的个性。”成名后的王雪红如是描述自己的个性。
15岁台北高中毕业后,她在父亲王永庆的安排下,只身来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经济学。
刚开始她对父亲安排的经济学不感兴趣,只想投身于自身喜好的古典音乐。但由于校内音乐领域人才济济,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知难而退。

1981年,王雪红顺利取得了伯克利分校的经济硕士学位。学成归来的她,在 1982 年进入了姐姐王雪龄创办的大众电脑公司(成立于1980年,主要从事代理业务),担任PC事业部总经理一职,负责台湾建厂项目。
1985年,大众电脑开始在台湾建厂,正式进军个人电脑的生产制造。随后,公司自创的 LEO 品牌个人电脑诞生。不过,王雪红却在这个时候萌生了往 IT 产业上游创业的想法。

1988年,王雪红拿着妈妈赠与的房子抵押贷款创业(从始至终王永庆没有给过一分钱),以 500 万元的资金买下威盛公司(1987年成立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福利蒙特市)。
当时这个威盛在国际芯片业界中,不仅名不见经传,还濒临倒闭,可见创业环境之艰难。也因为此番折腾,王雪红被王永庆整整骂了十年,此间的曲折程度可见一斑。
2,二次创业

这个威盛公司,主营的是 X86 芯片组设计业务。王雪红接手后,历经几年整顿,主营业务依然没有太大起色。于是,她想到了一个旧友陈文琦,并力邀其加入威盛。
陈文琦“入伙”后,就建议从台湾市场开始发展,应该会有所突破(90年代初的台湾,已成为全球70%PC主板的生产基地)。于是,1992年,威盛公司总部迁至台湾台北,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这下业务拓展果然顺畅了许多,因为很多客户一听她是“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女儿,信任度直接加分不少。

很多时候,谈生意最关键的就是信任度这关。所以后来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王雪红直言这是她创业后父亲对她唯一的“帮助”。
经过几年的拼搏,到1997年,威盛电子在IC设计领域已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并成为仅次于英特尔的全球第二大芯片公司。
看到自己女儿真的闯出了一番事业,王永庆终于不再骂女儿了。而且在这期间,王雪红和陈文琦两人的关系逐渐升温(最终在 2003 年喜结连理)。

不过,当威盛电子的发展走上正轨之后,王雪红又开始折腾了。她将威盛交给陈文琦打理,便转身忙自己的事业了。
1997年,王雪红邀请卓火土一同创业,卓火土觉得时机不太成熟。后来康柏宣布将收购迪吉多电脑,于是卓火土力邀还在迪吉多工作的周永明加入创业团队(卓是周的老上司)。
1997年5月15日,High Tech Computer Corporation(意译为高科技计算机公司,音译为宏达电)正式成立,王雪红任董事长,周永明任 CEO。

3,代工巨头
宏达电成立之初,主营业务仅仅是单纯的个人电脑制造代工而已(当时主要是帮康柏电脑代工),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过,上帝很快就开始垂青这个初创的企业,并将微软推到了宏达电面前。
其实在1996年的时候,微软就推出了 Windows CE 1.0 系统。但由于当时Palm操作系统在PDA市场上非常成功,几乎垄断了整个PDA操作系统市场,微软急需找到“突破口”。

在不断改进自家系统的同时,微软还通过游说、技术支持、直接资助等手段聚集了大量的合作厂商,这其中就有 1997 年创立的宏达电。
在微软的鼎力支持下,1998年五月份,首款搭载 Windows CE 系统的 PDA 产品——宏达电掌上型电脑 Kangaroo 正式量产上市。
2000年六月份,宏达电帮康柏代工的高端掌上型电脑 iPAQ36XX 正式量产出货。这个产品曾经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里功能最强之PDA,宏达电和康柏由此名声大振。

2001年七月份,公司更名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同年九月份,惠普宣布并购康柏。刚好在这个时候,宏达萌生了在PDA中添加电话功能的想法。
但是惠普并不买单,一时之下带电话功能的PDA项目陷入了困境,几乎就要胎死腹中。但是,当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又会帮你打开另一扇门。
后来宏达的这个产品被英国第二大移动电信运营商——O2看中,并下了订单,还取了个特别的名字为 XDA。这个事件是宏达发展的关键转折点。2002年,宏达在台湾上市。

(二)多普达传奇
1,布局大陆
就在宏达电代工业务发展得如火如荼之际的2000年,有个叫杨兴平的留美博士,刚经历了 2000 年的互联网泡沫危机,并将倾注了个人全部心血的一套移动操作系统卖给了苹果(这个系统后来被改进了并用在第一代 iPod 上)。
在美发展遇挫,杨兴平便决定回国试一下。2001年二月份,杨兴平来到广东移动的办公大楼,并用手中的康柏 iPAQ (就是宏达电代工那款)演示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方案。

没想到广东移动在将信将疑之下,还是被他一小时的演说所打动,并签订了合作协议。有了可靠的平台,接下来就是终端的制造,但之前杨兴平已经受过三星、诺基亚等手机巨头的冷遇了,于是他决定自起炉灶。
机缘巧合之下,在 2001 年七月份,杨兴平在美国结识了王雪红,刚好王雪红的宏达就是康柏 iPAQ 的 OEM 厂商,更巧的是王雪红已经有了在 PDA 中加入通讯功能的想法。
在随后的两个月里,双方先后在上海、台北、硅谷见过五次面,最终才敲定了合作协议。2002年四月份,王雪红以个人名义,联合中国电子集团(CEC)共同出资,创办了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

协议规定,王雪红拥有多普达品牌,杨兴平作为品牌创始人拥有部分股份。CEC 集团子公司武汉中原电子虽占有 51% 股份,但不参与决策。
当时多普达公司总部设在上海,生产基地则是在武汉。因为当时多普达没有手机牌照,只能租借武汉中原电子的牌照(贴牌 CEC 标识生产)。
而且根据协议,多普达通讯只能在内地生产并销售多普达手机;而亚太和其它地区的多普达手机销售,则由多普达国际(宏达和威盛的合资公司)负责。
2,一炮而红

杨兴平对多普达 Logo 寓意的解释是这样的:两边都是“do”,这是英文“做”的意思;中间的“p”既代表电话(phone)也代表电脑(PC),还代表平台(platform)和人(people)。
2002 年八月份,多普达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了dopod 686。这是国内发布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机。这款手机开创性地将手写笔隐藏于天线处,而且配备了 3.5 英寸(240×320像素)的超大触控屏。

后面随着年尾《英雄》电影的热映,在宣传时捆绑了该电影的多普达 686,可谓彻底火了!
要知道在连彩屏手机都是稀罕物的年代,一部能看电影、听MP3、上网冲浪、使用办公软件……集通信、互联网、电脑于一体的多普达686,带给市场的震撼,甚至比后来的iPhone还要更强。
由于这款手机的功能过于强大,以至于当时的消费者都不知道该怎么准确地称呼它,而代称为“电脑手机”。

有趣的是,这部多普达 686 的原型,正是之前说过的——英国运营商 O2 所命名的 XDA!可以想象,当时这部 XDA 在欧洲的热卖程度。
XDA 的成功还吸引了其它欧洲运营商巨头的注意,此后诸如 Orange、T-Mobile、i-mate等公司都与宏达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始购买设备。
在大陆这边,多普达通讯也获得了运营商的青睐。2002年十二月份,多普达与中国移动签订“终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3,“香消玉殒”

2003年五月份,多普达与中国移动签署终端销售合作协议,去年尾的合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同年八月份,多普达发布了国内第一款使用 Windows Mobile 系统的“聪明手机” ——dopod 515。
2004年五月份,多普达参与中国移动心机定制,成为第一家与中国移动心机定制的国内品牌终端厂商。

2004年十二月份,在多普达 818 手机的新闻发布会上,杨兴平宣布该年销售量突破13万台,盈利1000万元。
2005年2月12日,宏达股价达到232元(新台币,下同),首度超越联发科,登上台湾股王宝座。
2005年四月份,多普达发布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音乐手机——dopod 585。

2006年,宏达不再满足于为多普达通讯设计加工,要求通过吞并多普达通讯的方式进军大陆市场。这当然遭到杨兴平反对,双方在董事会上爆发激烈争执。
最后,杨兴平以出局为条件,换取了宏达把多普达推向全球市场的微弱许诺。可惜杨兴平再次倾注心血打造的多普达品牌,就此沦为宏达进军大陆市场的“跳板”。
2007年5月8日,宏达进一步合并多普达国际。至此,宏达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

2007年六月份,多普达发布划时代新品S1,采用了智慧触屏技术以及最新的Touch FLOTM 睿智操控界面(手指按住面板上dopod Logo向屏幕滑动,就能呼出菜单)。
2007年十一月份,宏达参加由Google主导34家公司携手创建的“开放手机联盟”。谷歌为了对抗 iOS,终于拉起了一支由软件、硬件、平台、终端等结合的强大“安卓联盟”。

2008年六月份,宏达的英文名称改为HTC Corporation,往后世人所熟知的“HTC”之名正源于此。
改名后的 HTC 还联合多普达通讯发布年度钜献——“钻石机王”Touch Diamond。
这款机型的国际版本首次打上了“HTC”的标识,这代表着多普达的历史即将谢幕,HTC 的传奇即将开始。

2009年一月份,多普达通讯在中国上海,以“新旗舰,新启航”为主题发布多普达年度作品——Touch Pro(Touch Diamond 的侧滑版本)、Touch HD 两款旗舰机型。
2010年七月份,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HTC)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多普达(dopod)被整合进HTC品牌。至此,叱咤中国市场多年的多普达品牌正式成为了历史。

(三)HTC 传奇
1,安卓先锋
以上所述的多普达传奇其实只是宏达辉煌历程的“大陆版本”,每一款国行多普达手机的背后都有一款宏达代工的手机为原型机。
因为多普达通讯在武汉的工厂主要以零部件组装为主,机器的主要部件是从宏达处采购。实际上情况还要更直接些,因为从设计到生产,多数是由宏达来负责的。
所以当初多普达手机的水货直接到了泛滥的地步,毕竟只需国行几乎一半的价格就能买到,试问有多少人能抵得住此等诱惑?

这就是杨兴平博士的悲哀之处,空有梦想,但在资本和产业链上又处处需要依赖宏达,所以爆发矛盾后出局的只能是他。王雪红虽是个人入股多普达通讯,但她作为宏达的掌门人,利益链是一致的。
宏达相继在 2006 年和 2007 年吞并两个“多普达”之后,便在 2008 年推出了新的英文名“HTC”,并以此作为标识开启“国际化”进程。
2008 年九月份,宏达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的安卓手机——HTC Dream(G1)。

2009年二月份,又推出了旗下第二款安卓手机——HTC Magic(G2)。同年八月份,发布的 HTC Hero(G3),首次搭载了全新的安卓定制系统——Sense UI。
这三部手机正式开启了 HTC 的“G 系列”传奇,后面最出名的基础机型,主要包括 G7( Desire/渴望 )、G8( Wildfire/野火 )、G14( Sensation/灵感 )这几款。

2,安卓王者
2009年九月份,正式推出年度旗舰机型——HTC Touch HD2。该机出厂搭载的 WM 6.5 系统是 WM 系统历史上改变最大的版本,但可惜后面直接被微软抛弃了(因为微软推出了 WP 系统)。
不过,这难不倒民间刷机团队的各路大神。往后,Android系统、MeeGo系统 、WP7系统、WP8系统、Firefox OS等等均可适配,更令人惊讶的是该机还可以运行 Win95、Ubuntu、Win8 RT等电脑系统!

“刷机小王子”的称号最初并非一加手机的,而是这台 HTC HD2 的!
2010年七月份,HTC 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同年九月份,发布了旗下的年度机皇——HTC Desire HD ( G10 )。

2011年是 HTC 旗舰机的高产之年,单单 G14(Sensation)一款就衍生出了两个 G 系列版本。
不过要说其中最特别的旗舰级机型,非 HTC G17(EVO 3D)莫属——这是HTC首款裸眼3D智能手机。

2011年4月6日,HTC 股价站上1200元整数关卡,市值暴增至逾 335 亿美元,超越诺基亚与RIM,成为全球市值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手机业者。这年可谓是 HTC 的巅峰之年。
2011年8月11日,自信心爆棚的 HTC 斥资 3 亿美元收购高端耳机厂商 Beats Electronics 的多数股权。而 HTC 的自信心不是没来由的,而是基于其在美国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就而生。

当时 HTC 有一半以上的机器在美国出售——2011年第三季度还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一共卖出了 640 万台设备(含 70 万台 T-Mobile 贴牌机器)。
2012年二月份,发布旗下的年度旗舰——HTC One X,同时发布的还有 HTC One S 和 HTC One V。

2012年十月份,在日本推出了一款配备 5 英寸 1080P 屏幕的旗舰——HTC Butterfly。
HTC Butterfly 是世界第一款1080P手机,而且屏幕玻璃采用弧形设计,画面非常生动。该机一经发售便大受欢迎,在日本的销量更是超过了同期发售的 iPhone 5。

2013年二月份,发布旗下全新一代旗舰手机——HTC New One(M7)。
该机由于惊艳的外观设计和机身质感,开创性地配备了 BoomSound 双扬声器技术和 UltraPixel 摄像头,所以被英媒和港媒评为世界最佳手机。
但这也是 HTC 最后的高光时刻了,2013年10月4日,HTC 三季度财报显示,其遭遇了史上第一次亏损。

3,三重夹击
之所以 2013 年 HTC 会出现史上第一次亏损,源头还得追溯到三星和苹果的夹击。
2010年的时候,HTC G7 这个爆款机型可谓大出风头——帮助 HTC 创造了 4 个月内销量破千万的历史成绩。不过,当年三星发布了 S 系列的第一款旗舰,正是寻求突破的关键年份。
刚好 HTC G7 的 Super AMOLED 屏幕就是三星的显示部门提供的,该机型的爆火严重刺激了三星的神经,于是,后来三星显示很蹊跷地以产能不足为由断供 G7 的屏幕。

HTC 出于无奈,只能让后期出货的 G7 采用 Super LCD 屏幕,这是 HTC 向索尼独家定制的面板。虽说三星显示和三星手机是两个不同的部门,但后面的事实反映出这两个部门很团结。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三星给出“产能不足”的解释是事实,那后面产能提升了后怎么 HTC 还是拿不到货呢?商场如战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三星故意使绊这事并非空穴来风。
三星的“黑历史”不仅于此,2013年10月24日,三星因为被媒体曝光“雇佣学生网络抹黑 HTC”一事被查证属实,故台湾公平交易委员会对三星处以 34 万美元的罚款。

苹果其实从 2010 年就对 HTC 提起了诉讼,2011 年“专利战”仍在持续,苹果继续发起几项侵权诉讼。最终在年尾,迎来了其中一项的判决结果。
这项诉讼虽然 HTC 败诉了,但并未伤及筋骨——只有一项专利侵权,解决起来难度较小。所以,苹果很识趣地在 2012 年十一月份撤销了所有针对 HTC 的专利诉讼。
同时,双方正式和解,并签订为期十年的专利授权协议。授权范围包括双方目前及未来所持专利,和解条款保密。但 HTC 还开心得太早,因为此时还有一个“专利流氓”将其盯上了。

诺基亚对 HTC 的密集专利诉讼开始于 2012 年,首次取得诉讼胜利则是在 2013 年。2014年2月9日,不堪诺基亚之扰的 HTC 终于支撑不住了,双方正式达成和解并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HTC 将支付权利金给诺基亚。
虽然这个权利金并未公布数额,但肯定不小,毕竟能换来欧美数个市场的“侵权禁售”撤销。假如这几个市场的综合利益小于权利金数额的话,HTC 没必要和解。
另外,结合诺基亚与苹果在2011年达成专利官司和解时,苹果所付出的 4.3 亿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来算约为 27 亿人民币)代价来看,HTC 这块“肥肉”的权利金数额可想而知。

(四)盛世落幕
1,衰落之路
从 2014 年到 2016 年,HTC 的旗舰历经 M8、M9、M10 三代,其中 M8 和 M9 都是和 M7 一样的“双下巴”设计,直到 M10 才舍弃了这个设计。
但是 M10 这代又搞了个“高低配”策略,国行版本就是其中的“低配”版本,这一策略直接引发了国人的强烈不满!
2017年一月份发布的 HTC U Ultra,又放弃了全金属一体机身设计,采用了玻璃后盖加金属中框设计,并在正面右上方加了一块“副屏”。

见自家旗舰的“副屏”噱头不够“吸引”人,HTC 又在 2017 年五月份发布了 U11。这次放弃了“副屏”设计,并主打 Edge Sense 边框触控技术。
眼见旗舰产品销路不畅,HTC 又在 2017 年十一月份发布了 U11+,继续主打边框触控。
2017年9月21日,HTC和谷歌宣布签署协议,其中谷歌将斥资 11 亿美元收购 HTC 旗下的部分手机业务。

按照这份协议,原来参与谷歌 Pixel 手机研发的人员也将加入谷歌,而HTC也会将手中的专利授权给谷歌使用。
2018年1月30日,这次收购完成。HTC旗下的2千多名研发人员加盟谷歌,而HTC自己依然保有2千多人的研发团队。同时,HTC继续拥有自己的手机品牌和专利。

到了 2018 年,HTC做了最后一搏,在五月份发布了新的旗舰 U12+(也是最后一款 HTC 旗舰手机了),继续打磨边框触控并将其升级为 2.0 版本。
2019年,HTC官方关闭了其位于京东和天猫的手机旗舰店,当时的 HTC 官网几款旗舰手机也是显示“无货”状态。

2,转型 VR
其实从 2012 年开始,HTC 就有衰落的迹象了,因为当年的净利润开始大幅下滑。直至 2013 年三季度,迎来了首次季度亏损。而2013年,HTC全球智能手机的份额,已经由巅峰时期的 9.1%(2011年),跌到了2.6%。
2014年,HTC 通过推出 Desire 816 等“新渴望”中端机型,减少对旗舰机型的依赖,成功实现了全年净利润 1467 万美元。
2015年三月份,HTC 在发布年度旗舰手机 M9 的同时,还发布了与 Valve 联合开发的一款VR虚拟现实头盔产品HTC Vive。这款产品的发布,正式开启了 HTC 的转型之路。

2015年报出来之后,竟然出现了全年亏损!2016年继续亏损,2017年则是直接巨亏约 5.8 亿美元!而且单单一个2017年第四季度就亏了 3.37 亿美元!
2018年一月份,HTC发布了Vive Pro,这是一款定位高端的 VR 产品。另外得益于 2018 年初,谷歌完成收购 HTC 部分手机业务所产生的 11 亿美元收益,2018 年 HTC 实现了扭亏为盈。
也正因此,接下来的 2019 年、2020 年、2021 年,没有“大补血”权益收入的 HTC 继续陷入了亏损“泥潭”。

2022年6月28日,HTC 发布了 Desire 22 pro,主打“元宇宙”概念,不过仅在台湾发售。
可见,转型 VR 之后,HTC 也没有走出亏损的“泥潭”——假如没有出售部分手机业务给谷歌的话 2018 年依然是亏损。HTC 的盛世,早已落幕!
总结:
可以说,2010年HTC遭遇三星和苹果的压力是个衰落的预兆。具体可以对应分解为供应链受制于人和专利储备薄弱两方面,依靠代工起家的 HTC 在这两方面有着天生的“软肋”。

所以,在 2010 年到 2014 年之间,面对苹果和诺基亚的接连“专利战”,HTC 疲于应对。更糟糕的是 2013 年 HTC 的旗舰 M7 还因为铝合金机身良率问题产能不足,错过了销售最佳窗口期,同时也错过了最后的翻盘机会。
往后的 HTC 就算 2015 年转型 VR 也不好使,2016 年又在 M10 的“高低配”策略上惹怒了国人。失去了大陆市场,HTC 还能走多远?于是,2019 年就被迫舍弃大陆市场了。
出售了部分手机业务之后,HTC至今依然连年亏损。往后的路在何方,就得看其主业 VR 业务,能不能撑到 VR 产业爆发之时了。

END
致力于手机知识的探索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