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畅享系列,就不得不佩服华为系手机的产品线覆盖得是真全面。
折叠屏系列:开启未来的最高端旗舰。
mate系列:高端均衡的水桶旗舰。
p系列:最极致的摄影体验。
nova系列:极致轻薄自拍旗舰。
荣耀系列:全系性价比。
畅享系列:量大管饱的千元产品。
我一直喜欢用大众集团来类比华为系的产品线。
折叠屏系列:宾利
mate系列:奥迪的商务车型。
p系列:奥迪的轿跑车型。
nova系列:CC、甲壳虫。
荣耀系列:大众
畅享系列:斯柯达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系列呢?一个是要覆盖不同的价位,第二就是跟竞争对手有关,每一个系列,都有需要击败或者抗衡的对手,第三是面相不同的受众群体。
先说对标的竞争对手:
折叠屏系列:三星galaxy fold系列
mate系列:三星note系列&iphone
p系列:三星s系列&iphone
nova系列:OV的主力机型X&Reno
荣耀系列:小米
畅享系列:千元机市场。
再看看每个系列的受众群体:
折叠屏系列:高端送礼专用机。
mate系列:上班族、商务人士、无脑买。
p系列:摄影爱好者、女性、无脑买。
nova系列:轻薄爱好者、女性、颜控、自拍控、追星族。
荣耀系列:性价比粉。
畅享系列:老人、备用机、价格敏感性消费者。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排斥华为畅享系列,但当你把这些关系缕清楚后,就会明白畅享系列存在的意义了。
我又要甩名言了,快拿小本本记一下:品牌是消费者购买产品时的第一影响因素。这句话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吃汉堡,你会首选肯德基麦当劳而不是路边的炸鸡店。
买车时,能买BBA(奔驰宝马奥迪)就不买其他,能买合资就不买国产,哪怕大多国产配置上天。
买衣服,同样的面料就是愿意加钱买个大牌子的logo,带着GUCCI的白短袖就是比NIKE的贵。
同理,非极客买手机,都愿意挑信任的大品牌。
有很多同事向我咨询给家里老人买手机的事,上来第一句就是“给我爸买个华为,买哪个好?”一般会再补一句:“不用太好的,一千多就行,他就用用微信看看快手。”
那么问题来了,“一千多”和“华为”两个限制在这里了,是不是只有畅享系列了呢?
这时候你跟他说,畅享用的处理器不好,性能差,品牌溢价高,没有性价比,那就真的是太无趣了。
其实,父母的需求,可能就是在遛弯乘凉的时候,跟隔壁王大爷显摆一下“这是我儿子刚给买的华为手机,最新款!”此时此刻,无论他手里拿着的是p40pro+还是畅享20pro都没有区别了。
也许,这就是大家最鄙视的“智商税”,但却是目标用户最重要的需求。
而抛开品牌不说,华为畅享20pro也是量大管饱系列。如果说进到米其林三星人均600吃的刚刚好的话,畅享20pro就属于楼下的成都小吃20块钱一份盖饭肉还不少,咸菜随便拿,热水自己倒,吃不饱跟老板说一嘴还给添饭的那种。
记得38号车评评价丰田皇冠的时候,主持人说过这么一段话:【我准备出门,我母亲问我干嘛去,我说去测测皇冠0-100的加速时间,我母亲问我“买皇冠的人真会在乎0-100加速多少秒么?”】
其实,这也是阿sir想说的,也许你们在乎的,目标用户并不在意。你看不起的,却是别人所追求的。
说到这,又想到了在我岳父身上发生的故事。我曾经给他买了小米8,他在用的过程中,岳母经常会给我打电话,第一句就是“你爸这手机不行了,听不见声音”,或者“帮你爸弄弄这手机,怎么xxx又不行了。”最直接的就是“小米这质量不行啊,怎么老有问题?”(不吹不黑,是真事)
但其实,基本上都是我岳父不会用,有的时候软件找不到了,其实是他挪到文件夹里了,有时候是扬声器里进东西了,有时候是信号不好。但确实也有系统bug,一般我都让他重启解决。
过了几个月,我直接给岳父买了mate20,结果用到现在一年多了,我没有接到一个关于手机出问题的电话,却经常听岳母跟我学我岳父在他朋友面前显摆“女婿给买的华为”。
不是说华为没有问题,不是说emui就没有bug,而是华为给这些人一种品牌安全感。
用其他手机出现问题:“我这手机咋又坏了?”
用华为手机出现问题:“我是不是哪没按对?”
所以,品牌认可度绝对不是智商税,它恰恰代表了用户使用中的体验好不好。也进一步诠释“品牌是消费者购买产品时的第一影响因素。”
阿sir最不喜欢罗列参数,我更喜欢从消费心理和营销学上评价,全文我虽然一个参数没提,最多上几张图分分段,但我相信很多朋友会明白这款手机的意义,会明白畅享系列的意义。
最直接的评价:如果我母亲今天突然告诉我她手机坏了,我一定会给她买畅享20pro而非其他。
-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