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ways Connected PC(中文名称尚未明确,英特尔称其为全时互联PC),既是一个新概念,也不是一个新概念。
之所以说它新,主要源于“Always Connected PC”这样一个称呼,是从去年年中才首次被大家所熟知;而之所以说它不新,是因为从产品端来讲,很早就有类似功能的产品出现。
在文章最开始的地方,我们不妨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笔记本电脑到底要不要像手机那样随时随地都能连接到网络?”
·Always Connected PC是什么
Always Connected PC概念并不神秘,字面意思就是这类产品的主要卖点,即通过支持通信模块,使笔记本电脑能够随时随地连接到网络,实现全时互联功能。
笔记本业界首次通过官方场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英特尔,时间是去年六月份的台北电脑展,时任英特尔公司客户端计算事业部移动端副总裁的Chris Walker先生表示:“基于移动与应用的需求,我们对于全互联,即Always Connected的移动PC市场非常看好。”
除了希望通过搭载独立4G LTE模块实现这一功能之外,厂商们其实也在探索e-SIM解决方案,并且希望在未来的硬件平台中集成这一功能,使之成为PC本身就具备的功能之一。在英特尔首次在正式场合谈及Always Connected PC概念的同时,其实市面上已经有近30款在售产品具备了Always Connected功能,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小米Air 4G版笔记本电脑等等。
而去年年底,在2017年高通骁龙技术峰会上。Always Connected PC概念再一次在正式场合被提及。高通执行副总裁兼QCT总裁Cristinano Amon宣布骁龙芯片将被使用到未来的PC产品上,帮助PC实现随时随地的互联网连接。同时微软、华硕、惠普等厂商,均宣布将推出搭载骁龙芯片的、支持Always Connected功能的PC产品。
高通对Always Connected PC的定义
可见,无论是传统PC行业领军者英特尔,还是即将对传统PC行业格局产生冲击的后来者高通,都对“Always Connected功能”登陆笔记本电脑有所期待。
·上网本引发的全时互联尝试
Always Connected PC本身是一个新概念,但涉及到产品端,却并不能称之为新。
2008年,随着英特尔凌动处理器的推出,笔记本行业又多了一条全新的产品线——上网本。2008年底,AMD也推出面向上网本平台的低功耗处理器产品。一时间,上网本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不过,上网本产品在刚刚推出的时候,大多数还是走笔记本电脑的老路子。尤其在互联网连接方面,并没有像后来的平板电脑那样率先尝试3G模块联网,而是依旧采用了RJ-45以太网口+WiFi的形式。
上网本引发了第一次全时互联尝试
不过,随着上网本产品日渐成熟、且同质化现象加深。有厂商在寻求差异化的路上开始做出新的尝试,为上网本添加了SIM卡模块,以使上网本能够通过3G网络随时随地连接到互联网。目前笔者能够查询到的网络上首次明确提及支持SIM卡模块的上网本是BenQ Joybook Lite U101,2008年的一款产品。之后,包括惠普、华硕、宏碁、联想、戴尔等在内的拥有上网本产品线的厂商,都陆续推出了支持SIM卡模块的机型。
这可以说是全时互联PC的第一次尝试。
·2合1电脑融合全时互联功能的再尝试
不过由于性能和功能上的局限性,上网本这类产品来得快去得也快。短短两年左右时间,上网本就从主流沦为边缘化,最终逐渐退出笔记本历史舞台。与上网本一同出现的全时互联功能,也遭受了池鱼之灾。直到2012年……
2012年,伴随U系列低电压处理器的成熟,英特尔推出了两个全新的笔记本产品概念——超极本以及2合1电脑。
作为笔记本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形态革命,虽然超极本概念已成历史,但2合1电脑的概念直到今天还在被广泛使用。而这两类主打移动便携性的产品,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过Always Connected功能的搭载,但一直以来都不温不火,OEM厂商多数情况下也不会以此为产品的主要卖点,有些产品即便搭载了SIM卡模块,也可能未被用户所注意到。
2合1电脑与超极本又一次对全时互联进行了尝试
因此可以说,“自古以来”,全时互联功能之于笔记本电脑,就并不是一个新技术,而是一个经过数次尝试,依然没有找到前行方向的迷途者。
那么为什么智能手机实现全时互联之后就成为IT数码领域首屈一指智能互联设备,而笔记本电脑上的SIM卡联网功能就一再被忽视呢?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使用场景局限造成笔记本全时互联成鸡肋
虽然如今的笔记本电脑已经非常便携,但是作为11英寸-17英寸屏幕的设备,单论便携性而产生的便利性,笔记本电脑依然不如智能手机。如果智能手机有一天能在生产力体验上达到与电脑一样的程度,那么电脑很可能连生产力这块阵地都守不住,当然这种假设暂时还很难变成现实。
正是因为笔记本与手机在便利性上的差异,因此它不能像后者一样在任何场景下都适用,所以,“随时随地连接到互联网”这样的功能放在笔记本电脑上,就没有智能手机那么契合了。
智能手机的使用场景更广泛,全时联网更加契合
·流量资费对用户是不小的负担
再者就是流量资费和网速问题。
上网本、以及早期的2合1电脑、超极本上的互联功能,受限于3G网络速度,以及高昂的流量费用,联网体验极差。用户宁愿四处寻找WiFi热点,也不愿意通过机器配置的SIM卡模块上网,致使这一功能未被用户广泛接受。
而如今,4G以及即将到来的5G通信技术其实已经解决了网速问题,那么剩下的,就是流量资费问题了。以京东流量卡为例:
流量资费一览
1GB/月套餐虽然价格仅为19.9元,但1GB流量可能在手机端还凑合够用,放到笔记本上就完全不够了。而最高的7GB/月流量价格费用为89.9元,如果不经常使用笔记本的4G LTE功能上网的话,这个流量套餐还可以,但如果经常使用的话,且有下载、视频浏览等大流量应用需求的话,7个GB/月确实有点不够。如果再加上自己手机的流量费用,一个月下来可能光手机话费、流量费就要200甚至300元以上,对于不少用户来说是确实是一个负担。
·必要性或有不足
另外,就是见仁见智的“必要性”问题了。
现如今,除了在大街上,正常的公共场所,如咖啡厅、商场、酒店、机场等都已经覆盖了免费WiFi热点,且网络速度相对于前几年有明显改善。虽然不至于像家里那样下载速度爆表,但登录网页、收发邮件、收发微信/QQ消息等都已经不在话下。因此,全时互联在线对于不少用户来说是否有必要,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笔记本电脑一般在WiFi热点覆盖或网线覆盖的环境中使用
全时互联的必要性不是很充足
当然,对于不少商务用户来说,这项功能的必要性还是相当充足的。在没有WiFi、网线的环境下,支持4G LTE功能的笔记本就显现出了优势。
因此,Always Connected功能对于经常外出使用笔记本的用户来说,虽然不一定是必备功能,但至少在某些情况下,作为应急使用的功能是很方便的。而对于游戏本用户、普通娱乐本用户、以及固定区域办公用户的话,这项功能就显得比较鸡肋了。
·Always Connected能否成为主流功能
自1985年第一台笔记本电脑诞生以来,33年时间里,笔记本电脑的功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某些功能被逐渐淘汰成为历史,某些功能被加入进来成为主流,而某些功能则经历了出现-舍弃-再出现这样的沉浮。
Always Connected功能在2008年前后,可以看作是一项比较超前的功能,因为那时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网络环境,都还不像今天这样与这项功能相契合,因此被大众所忽视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现如今,无线网络环境覆盖越来越广泛的背景之下,Always Connected功能又略显鸡肋,毕竟在大量免费WiFi环境面前,用户需要通过额外购买SIM卡,并支付流量费用才能实现联网,这对于很多用户来说都显得可有可无。
不过总体来看,Always Connected功能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可能称不上重要,但却能够达到“有比没有更好”这样的基本要求,其实这就已经足够了。
对于未来的2合1电脑、轻薄型笔记本电脑来说,融入SIM卡模块或者直接搭载e-SIM模块,都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拓展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环境、使用范围,它虽然可能不被大众所普遍接受,但至少能覆盖到相当一部分有这种需求的用户,这也已经足够了。
那么最后回到开始的问题“笔记本电脑到底要不要像手机那样随时随地都能连接到网络呢?”,我的答案是,“需要但不是那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