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区遇险记-加拿大Algonquin
铺垫
我的户外生涯是从08年开始的。08-09两年钓鱼和徒步,10-11年增加了夏天山地车,冬天滑雪,2012年开始越野或者徒步进无人区。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户外装备,更不懂得什么是Gore-Tex。 记得第一次钓鱼的雨衣还是9加币买来的塑料雨衣,穿了两次就破烂了,透气性就更不用说了。
09年年初开始徒步,每次回来的路上都路过一排户外专卖店,于是每次徒步都总结经验,买1件新的装备,下一次时使用,总结经验,然后再买一件新装备。老外的专卖店1个月内可以免费退换,所以如此循环,渐渐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装备。(当然这中间也没少买各种坑爹产品。)
始终觉得搞户外不是一份普通的爱好,而是一种带着梦想,探险,激情和坚定的生活态度。开始滑雪之后我又迷上了关于攀登喜马拉雅和K2的电影和纪录片。每次都看得热血澎湃。据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看说明书和不看说明书的人; 先吃爱吃的菜和先吃不爱吃的人; 不到黄河不死心和到了黄河也不死心的人。总而言之,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靠谱的人和不靠谱的人。靠谱的人把电影当作故事来看,开心也好激动也罢,看过就算。而像我这种不靠谱的人,总觉得光看人家的故事还不够,一定要想方设法自己去体验一下才算过瘾。虽然加拿大东区没有什么像样的山脉 ,但是地广人稀,除了几个比较大的城市外整个安大略省北部都是一块块的无人区。2012年我们开始试探性地进入无人区越野和野营,之后总结经验,整合装备,到了2012年年底我觉得我们的装备应该可以应对一些在户外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了。而唯一遗憾的是突发事件还没有发生-------------直到2013年2月9日,除夕夜。
长篇大论前先来张宣传照吧
原计划
Algonquin是距离多伦多300公里的省自然保护区。全区面积7600平方公里,等同于牙买加国土面积。整个自然保护区内没有居民,有大量淡水湖和野生动物,从东到西有一条长65公里的公路横穿整个保护区。公路南北3公里有信号覆盖率,3公里以后没有手机信号,没有公路,英文叫做‘Off-Grid’,意思是脱离覆盖现代文明的电网,现在这个词被普遍用来形容进入无人区后无法使用无线电联系的状态。
自然保护区地图
2013年当地最大的户外店AO邀请我们拍摄一个冬季探险主题的Algonquin宣传片。原计划2月9号和10号在自然保护区内踩点,11号在AO开制片会议,锁定剧本,镜头和拍摄时间表,然后2月15号-18号4天拍摄。
在摄制组呆久了的人都熟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计划不如变化快’。2月6号整个多伦多地区开始收到暴风雪警告,2月8号早上安大略省东区将会遭遇5年内最大的一场暴风雪。为了保证2月9号能赶到Algonquin,我们将出发时间提前到了2月8号。具有讽刺性的是,我一直预计这次行程可能会受到暴风雪的影响而遭到延迟,但是最后延迟的原因却和这场暴风雪毫无关系。。。
上路
话说加拿大的天气预报是出了名的不靠谱。上一个冬季开始前安大略省的气象局预报说这会是有史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天之一。结果2011-2012的冬天只下了一场雪,平均气温连零下5摄氏度都没到,成为了20年里最暖的冬天之一,搞得气象局局长后来公开致歉。有了这个‘狼来了’的先例,即使2月6号媒体开始大肆渲染地宣传这场暴风雪,我确实还是抱着怀疑态度的。结果2月8号早上出门,放眼望去,所及之处都是白茫茫一片:
高速刚开始还算比较干净
20公里之后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所有的高速出口全部堵塞
这种情况下一个不小心就很容易开始打转。估计这位司机就是转得找不到北了。。。
原本2个半小时的路,开了6个多小时才到。出了多伦多市区后高速上可以开到80公里,但是这种天气下这个速度就得极度小心了。
一不小心就会变成这样。。。
还有这样
这位就比较有水平了。。。
计划开始出轨
虽然一般都说暴风雨前的平静,但是暴风雪后的阳光也是异常灿烂的。8号经过了6个小时高度紧张的路程后到了无人区边界的宾馆到头就睡,第二天早上起来居然是这种天气:
话说我就是这种比较没有记性的人,天气一好起来了,就立刻忘记无人区的路况是和公路没办法比的。原来的计划是11点去AO的一家分店踩点,9号早上分店的工作人员搞各种冬季探险的示范活动,包括盖爱斯基摩人的雪屋,Cross Country 滑雪 (谁能告诉我这个中文怎么说?),冬季野营,还有开雪地摩托。但是早上8点钟距离11点钟还有一段时间,我和我老公这种闲不住的人便决定去查看一个无人区内部的入口处。
我先介绍一下关于Algonquin无人区的几类入口处。虽说Algonquin是无人区,其实它本身还是分初,中,高几个等级的。初级入口一般都在公路两旁。详情咱们看图说明:
这张地图是集中在横穿Algonquin的公路两旁的。一个点就代表一个停车处,可以从停车处开始徒步进入自然保护区。这些都是初级的入口,基本当天可以往返,路程从3公里到60公里不等,有徒步也有适合山地车的。
来张实景图
再来张冬天的。可以看到湖面基本都结冰了,一般1月初开始就可以横穿湖面进入Algonquin内部。
初级的说完了,咱们说中级的入口处。
Algonquin基本是一个方形,南部是横穿整个自然保护区的公路,公路一年四季都有路面维护,待遇和高速差不多。除了南部的公路外,其他东西北3面也都有入口,但是首先这些入口的路是未铺砌的泥土路,其次从每年10月1号到第二年的4月1号开始没有人看管和维护,雨天泥泞,冬天积雪。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整个自然保护区只有在南部公路附近3公里才有手机信号,大多数初级入口处在10-20公里之前就开始没有手机信号了。咱们再看图说明一下吧:
这是我们经常去的几个中级入口处:
来张详细点的:从A点开始没有手机信号,只有一条小路可以供一辆车通过。B点是我们要到达的中级入口。也就是说,有25公里的路没有手机信号,没有人居住,如果我们在自然保护区内出了任何意外,一定要徒步走回这25公里才能求助。
最后说一句高级入口,高级入口只有两个办法进入:春夏秋划独木舟 (整个自然保护区内部不可以使用带马达的船。只可以使用原始独木舟),或者冬天等湖面结冰后横穿湖面进入。
例子如下:
不好意思,长篇大论这么多,其实就是想把情况介绍清楚。
言归正传,2月9号早上8点整,阳光明媚,气温良好 (零下30度)。我们决定充分利用踩点前的这3个小时,去看看我们夏天经常去的中级入口。
下了高速3公里后,路从这里开始就没有维护了。
可以庆幸的是,可以看到雪地摩托开过的痕迹。
我们决定在车上挂上Go Pro摄像机,开始全程拍摄。
刚开始的路段还不算坏,可以看到有其他车辆开过的痕迹。但是从20公里之后明显可以看到车辆减少,雪的厚度逐渐增加。按理说任何正常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开始考虑掉头了,偏偏我们两个头脑发热的人决定继续开下去。
这是刚开始离开高速的路况
行程20公里后是最后一个分叉口,分叉口的南面是夏天自然资源部拉木材的场地,北面继续行驶5公里就是自然保护区的正式入口。在这最后一个分叉口前路况还不算太糟糕,虽然积雪有了一定的厚度,但是越野车的配置还是可以应对。
遇险
最后一个分叉口转弯后路况明显恶化,其实这个分叉口就是我们最后的掉头机会。但是当时是早上8点3刻,天气晴朗,艳阳高照。虽然气温在零下30度,但是坐在开着暖气的车里实在很难感受到外面的实际气温。一般来讲我是我们家里那个相对比较理智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制止继续向前行驶。但是有几个前提让我对当时情况的估计有了麻痹。首先我们在夏天已经走过这个路段4次,从入口处进入无人区内部野营了几个星期。所以我记忆中对这个路段还保持着夏天的印象,总觉得几分钟就开的到的地方,不能危险到哪儿去吧。其次,去年开始刚进无人区时还总带着很高的警惕性,但是几次下来除了累点,并没有碰到任何危险,所谓的狼啊,熊啊什么的都没遇到,所以这时警惕性确实被麻痹了。最后,当时周围的景色确实太美好了。阳光普照在一片无人踏入的雪地上,一条河流从南面缓缓流过,河道两旁是晶莹透澈的冰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四周布满了松树,积雪压低了枝头,偶尔被微风吹散,雪粉反射着阳光从半空中缓缓落下。陶醉在如此美好的景色中,实在无法想象危险就在我们身边。
就这样,在分叉口转弯后车速明显降低,轮胎开始在雪地上打滑,这样勉强行驶了2公里,终于在一个上坡没能及时回转方向盘,车身随着路面倾向较低的南边。这种泥土路的两侧都是低路面,积攒了整个冬天以来的积雪,一旦陷入就开始打滑,轮胎越陷越深,终于被困在了雪地里。。。
话说我确实是个反应比较慢的人 (或者说好听点是心理素质良好)。。。都到这种情况了,我还丝毫没有惊慌。反倒是老公有点慌了神,为了缓解一下当时的气氛,我决定继续我们的传统:每一次外出都要有些脑残举动...
在我的带领下,老公也加入脑残行列:
我们来玩外星人:
脑残的差不多了,该认真地研究一下我们现在的处境了。
这时是早上9点,依旧艳阳高照。四周的景色没有任何改变,只是不知是不是我们此时的心境不同了,美丽动人在我们的眼里更像美丽‘冻’人。。。
别的先不说,首先要全部武装一下:虽然没有里三层,外三层,但是也差不多。
上面:最里层是保暖内衣,中层是北脸800蓬的羽绒服,最外面是鸟今年的新款Atom LT。
下面:最里面是保暖内衣,我的中层是Mec的羽绒裤,老公的是Mountain Hardwear的羽绒裤,最外面是鸟的软壳。
鞋子:Baffin雪地靴。北极探险穿的那种,可以在零下100摄氏度仍旧保暖。
手套:北脸的喜玛拉雅Gore-Tex棉手套。超级保暖。
不好意思,这次照片看不到鞋子,那就客串一下年前刚买鞋子时的一张照片吧。右边是我的Baffin。
衣服介绍的差不多了,接下来说说工具吧。
首当其冲的是雪铲,伸缩型,便于携带,铁制,结实耐用,而且铲头可以拆下来,这样手柄就变成了冰锥。唯一遗憾的是模特同志的表情非常不给力。
接下来是越野车必不可少的Sand Track (垫在轮胎下面的轨道,增加摩擦力。谁帮忙告诉我一下中文的专业用词是什么???)
话说我们的这一副比较绣花枕头,小型车估计还比较适用,越野车到真格的时候就不行了。
说句题外话,很多越野车的工具很难知道具体的实用性,因为如果不是专业跑越野的,唯一自己可以测试的办法就是实地试验。但是加拿大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实地试验基本都在无人区,而无人区这种地方,真的进去了,出事儿了,要出来也就费劲了。这边越野车一般都是至少两辆车一组进无人区,一辆越野车,一辆支援车。而且一定要配置大马力的绞盘,这样一旦陷入险情可以用绞盘把越野车拉出来。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我们这次是一没支援车,二没绞盘,三没有手机信号。。。只能就地取材,一切靠自己了!
多了不用说了,这时候只剩下一件事:开挖!
当然挖之前摆个pose也是非常重要的!
(注明一下,这时候穿的还是开车的鞋子。经常开车去户外的驴友们一定要养成带两双鞋子的习惯。很多徒步或者冬天的靴子穿着开车是很危险的。应该有一双开车穿的鞋子,到达户外了再换上徒步或者雪地靴子。)
我挖。。。
我也挖。。。
因为这次是准备去踩点,车里装了很多拍摄器材。为了减轻车身重量,我们将拍摄器材都搬了出来。
但是既然有了相机就不应该浪费,尤其是如此美好的景色,如此刺激的故事情节,相机架起来当纪录片拍吧。
注: 这说明我们心理素质还是非常良好滴。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慌乱,还是保持积极的情绪,冷静地分析当时的状况,一步步地想方设法脱离险境。(当然除了这样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2个小时后,经过轮流的铲雪,结合Sand Track,又加上砍下来的树枝垫在车下面增加摩擦力,终于开始一点点的脱离险境了。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偷懒。。。
也少不了破坏森林资源。。。
这要归功于去年夏天购买的便携式手锯。不好意思这次缺少装备照片,又要客串一下去年夏天帮品牌拍宣传照的照片了:
典型广告照。。。
细节照。锯断这节木头只需要30秒。当然这个个人臂力也有很大关系的。
最后来张产品照吧。整把锯可以拆开放到袋子里,携带非常当便。锯齿也是可以更换的。
不知不觉6个小时过去了。。。(这里省略n张挖雪照,毁坏森林照,等等等等。)
在我们两人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终于在下午3点钟成功地做到了3点掉头 (当然这不止3点了。。。)
说实话,我始终有点低估我们当时的境况,所以并没有真正担心。而且经过6个小时不停地体力运动,我的注意力在潜意识中全部集中到支撑自己的精神,不能够放弃,不能够分神去考虑如果真的陷在这里要如何应对。即使如此,当车在最后一刻压过Sand Track和无数树枝冲出雪坑的时候我还是没办法形容当时的那份兴奋!
我们终于脱险了!!!
故事讲到这里,应该就是众望所归的大欢乐结局了。
但是在电影学院念书时老师就经常告诉我们,讲故事是要一波三折的。通俗点说,就是咱们相声中说的包袱。如果一个相声就一个包袱,谁还愿意听啊。
我觉得命运之神一定赞同这个观点,因为在我们经过6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冲出第一次陷入的雪坑之后,命运让我们在完全脱离惊险路况只有200米不到的时候处再次陷入低路面的雪坑。。。。。。
我要如何形容我在这时的心情呢。。。
大概有半分钟的时间,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如果说第一次陷入雪坑时我还觉得这只是一次有点波折的郊游,那么在这一刻我完全领会了开上这条路的愚蠢程度。作为人的本性,我首先下意识地想责骂老公,如果他不坚持去查看那个自然保护区入口,如果他不坚持把这条路开到底,如果他刚才方向盘打的快一点,如果我们带了雪地里绑在轮胎上的铁链,如果,如果。。。
我这时才意识到我们还是多么的没有经验,一直都太高估自己,低估路况。不论心理素质,装备设置,还是经验知识,在情况陡转急下时都开始明显的缺乏。在这一刻我有种大哭的冲动,好像胸口压抑着一股力量想要冲出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车里一直一片安静。渐渐地潜意识中的冷静占了上风。在这种情况下不论谁对谁错都不能开始互相指责,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走出困境。
我搓了搓脸,打开车窗,开始下意识地把我们的处境平静地说出来,好像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容易接受这个事实。这时不知道方圆多少里内只有我们两个人,周围没有一丝城市文明地气息,我的一字一句在零下30度的空气中异常清晰:
‘我们第一次陷入雪坑时花了6个小时才冲出来,而且那时是在一个上坡,重力还是多少向水平方向推动着车身。现在我们是在平坦的路面,重力完全垂直。现在是下午3点1刻,6点之前天会完全漆黑。如果我们在3个小时内不能将车从雪坑中挖出来,就需要在这里过夜。偏偏这次我们带了大多数装备,却没有携带食物。虽然在这里不会缺水,还可以生火,但是缺少食物补充明天早上也很难徒步25公里去求助。
第二个选择就是马上放弃车辆,现在就开始徒步。我们已经习惯每个星期10公里的徒步训练,而且是在难度较高的山地中。一般3个小时背负10公斤行李可以完成10公里。但是现在我们是在6个小时高度体力消耗之后,没有食物补充。值得庆幸的是路面虽然有积雪,但是200米转弯处之后便是平坦路面,而且我们穿着暖和,要在6-7个小时内走出25公里应该还是有希望的。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这个区域内有狼群和熊出没。估计现在熊已经冬眠了,但是狼群据说还是比较常见的。’
就这样,我听着一字一句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慢慢的也冷静了下来。就在这时老公开口道,我们应该开始徒步了。
其实这也是我的结论,但是当我亲耳听到它时还是有些不能够接受。徒步25公里,其中包括3个小时夜路,对于我们来说还是第一次。但是在这种状况下分分秒秒都是宝贵的。更何况我们没有体力浪费在争执和犹豫中。
很多时候困境确实使人成长。这是第一次我和老公没有争执,没有推卸责任。恰恰相反,一旦下定了决心,我们默契地开始整理装备。既然只是徒步去求助,就只能携带必需装备。万幸的是我们发现这次居然携带了信号枪。如果真的在最后走不动了,可以隔一个小时发一次信号弹。自然保护区内有直升机巡逻,这可以作为我们最后垫底的求助方式。
废话少说,查看GPS,准备出发!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周围的风景依旧如此美好。。。话说电影中主人公遇难时天气不是也会变得惊险刺激以配合故事情节吗?难道我们还不够主人公级别???
过了这个转弯就是比较平坦的路面,因为有雪地摩托经过,积雪只有几厘米。
这就是传说中的路界牌,过了这里路况就是天上地下了。难以想象这里距离我们第二次陷入雪坑的地方只有200米。。。上天啊,你怎么这么喜欢捉弄人呢!!!
过了路界,走上了平坦的路。虽然路面好走了,但是太阳渐渐西下,风景渐渐单一枯燥,才走了3公里不到,消耗了一整天的体力就感觉快要达到极限了。当天空渐渐暗下来时我的情绪也开始降到最低点。Baffin虽然保暖,但是比普通的徒步鞋要重出3成,这个时候更觉得脚像灌了铅一样一步步越来越艰难。
不记得是哪里看到的这么一句话了:人活着,就是那么一口气。
很多时候这样简单的道理反倒最实用。我一边走一边给自己打气,先来个比较法:想想看过的那些极限攀登的电影和纪录片,想想人家登喜玛拉雅需要的坚强和毅力,那才是真正的生死一线间。我们这点经历算什么啊。没有高海拔,没有缺氧,没有20公斤的背包,没有无休止的暴风雪,真的走不动了还有信号枪,救援队最多几个小时也就赶到了。所以这一切都是小菜一碟,少来那些唠叨罗嗦,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才是正道里!
再来个鼓励法:先背背古文,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就是说,情况越艰难,那是人家老天看得起我,欲将降大任于我,所以得先考察考察,试验试验,你说我这种以后要成大器的人怎么能这么容易就放弃了呢!命运还是非常顾及我的,别多想了,赶紧走吧!
这么胡思乱想,连带着老公在前面不断鼓励加威胁,我又撑了几公里。这时最后一丝阳光终于要从地平线上消失了,我看着天边渐渐堆上来的云层,不知从哪里来了一股子狠劲:他奶奶的!就剩20公里不到了,不就2万米吗,大概4万步,我数4万个数也就到了!姑奶奶我绝不放弃!继续走!
命运,偏偏就是这么喜欢捉弄人的东西。就在我终于意气风发,步伐坚定地时候,走在我前面的老公突然转过身说道:别动!听!那是什么!
天啊!我简直不敢相信,居然是发动机的声音!!!从后面一公里不到的地方,一辆卡车逐渐开近!!!
如果说我们第一次冲出雪坑时我的心情是狂喜,那我简直不知道如何形容我现在的心情。。。我们激动地居然忘记了作为电影人的本职工作:拍照!而只顾着拦下这辆卡车。
住在乡镇的人总是好心肠。。。司机叔叔虽然和我们不同路,却自告奋勇地绕道将我们送回宾馆。
这位司机叔叔叫Andy,是政府自然资源局勘查木材的一位老伐木工。已经在这个区工作30年了。现在虽然不是伐木季节,但是Andy在每次下雪后都自发地去无人区附近察看有没有被雪压断的树木挡住了路。整个无人区周围这种小路不少,Andy每次的路线都不一样,但是太阳下山时一定会离开无人区。我们这次能遇到Andy实在是和中彩票的几率差不多!Andy还告诉我们,他每年狩猎季节都会独自进无人区猎麋鹿,兔子,等等。确实有几次遇到狼群,其实狼群大多数还是怕人的,但是如果连续几天大雪,饿坏了的狼也还是会攻击人的。
整个回程的路上我们都有点欣喜若狂,但是虽然我们再三邀请Andy和我们一起下馆子吃饭,或者付给他送我们回宾馆的油钱,Andy都拒绝了。最后我只能留给Andy我们的联系方式,并再三嘱咐如果以后有任何我们能够帮到的地方一定要联系我们!
Andy,不知道现在的你是不是还在Algonquin无人区附近巡视,那天也忘记问你在这30年里帮助过多少像我们这样的心高手低的驴友。但是不论现在的你在哪里,我都衷心地感谢你!
谢谢你, Andy!
回到宾馆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楼下的餐厅吃饭。一人一杯红酒,加上一份T骨牛排,土豆泥,蔬菜萨拉,天啊。。。好像高中军训那年回来吃第一顿饭的感觉!不知道传说中朱元璋讨饭吃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时候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觉?
吃完饭回到房间时已经8点了。从早上8点出发,短短12个小时中几次心情的大起大落,以至于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打开电脑,登陆qq,这时才想起来今天是除夕夜啊!!!虽然这时眼皮已经开始打架了,还是强撑着给亲朋好友拜年,说尽了客套话。老爸老妈还挺关注加拿大的天气,连着问我有没有受昨天的暴风雪影响,还嘱咐开车要小心啊!我张了张嘴巴,最后还是把话咽回去了。
‘老爸老妈,这个故事以后哪天当笑话给你们讲吧。今天就只祝福你们蛇年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我可是要好好地睡一觉了!明天要带越野支援车去搞营救行动!’
第二天早上AO给我们提供了当地的救援公司。貌似这种无人区附近的救援公司已经习惯了从雪堆里拖车出来。。。这是救援公司的正规车队。
但是我们这种情况只需要越野车队带大马力绞盘的支援车。
救援行动!!!
蛇年大年初一早上10点,我们登上了救援车出发!
一路上老公和我一直在争执关于此次救援行动的代号问题。不论什么行动,有个代号还是比较正规一些。老公说代号应该叫‘雪地探险大援救’。我说没有你这么起名字的。首先咱们研究的是代号,代号的目的是简单明了,哪有起这么长的代号的!其次这次遇险主要是由于你的错误决定!这个代号完全不能突出你的冒失和领导失败。所以我说咱们应该叫‘笨蛋行动’!这多简单明了啊!
于是就在我们的争执中,终于在蛇年的第一个早晨来到了昨天的‘犯罪现场’。
车的底盘在冷却后已经冻上了一条条小冰柱。。。
我们在车的周围发现了麋鹿的脚印!看来昨天晚上这附近的动物们都出来察看这位新来的不速之客。
这次行动没有什么出人意料之处。
首先把绞盘准备好!
挂上挂钩!
测试一下!
注:老公一直想方设法地在旁边帮忙,估计是为了弥补昨天的错失!
一切准备就绪!司机入位,启动发动机!
启动绞盘!
11点整!终于成功脱险!!!
咱们来查看一下‘犯罪现场’:
救援行动如此成功,来和救援人员合影留念吧:
标题为:
‘美女’ 终于成功被 ‘白马’ ‘王子’ 搭救!
---此照片已装裱在Edwards救援公司的办公室内。
插播一下,与此同时,在距离我们遇险最近的一个小镇Kearney,一年一度的狗拉雪橇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中。。。我们在回程的路上成功地抓拍到一张比赛现场纪实照:
蛇年初一正午,终于成功返回到文明城市的怀抱中。第一件事是老传统了: 吃!!!
当地的烤鸡是很有名的。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大米白饭也会很好吃的。
当然了,原来制定的拍摄计划由于遇险的缘故被推迟。。。现在要全部推翻重新来做。
吃饭后第一件事就是去AO总部的市场总监办公室请罪。。。
正是这位Randy总监为我们无私地提供了当地的救援支持!并且丝毫不计较由于我们的冒失而导致的延期。。。并拿出私人时间重新和我们一起制定拍摄计划。
同时忙里偷闲地去销售部看雪鞋的使用!
在Randy和AO众位员工的大力帮助下,我们成功地重新制定了拍摄计划,并补充了装备。2月10号-2月12号将重新进入无人区踩点!2月15号-18号将如期拍摄!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虽然我们在途中犯了很多冒失的错误,但是最后终于有惊无险地走出困境。并努力地赶上了计划表,保住了公司的声誉!
这里预告几张15号-18号的拍摄剧照!
我会一如既往地将冬季户外拍摄故事分享给大家!请继续关注!
几句结束语
-首先感谢一下发帖过程中一直关注着故事发展的驴友们。不好意思,一直集中在写故事上,还没有来得及回复大家的评语。现在这个故事画上一个句号了,我会针对大家的评语和问题作出回答!
-其次关于这次发帖的时间问题。按理说蛇年过年的帖子早就应该发了,估计还可以赶上几个论坛的活动。但是遗憾的是由于这次遇险,原来的拍摄计划被打乱,一直到20号都在忙拍摄,然后后期,然后3月初回多伦多之后又被公司其他的项目绊住,直到现在才找到时间来吧帖子整理出来。推迟了这么久实在不好意思。
-最后我想特别感谢一下虎啸风吟。从年初开始虎啸风吟就一直在针对如何发帖对我进行指导。承蒙虎啸风吟的关照,这次帖子才能较早期的帖子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里我想友情分享一下虎啸风吟的新人普及帖:
希望能对各大驴友们的创作起到帮助。
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在这里给大家拜个超级晚年。。。 祝所有驴友蛇年快乐!事业有成!万事如意!最重要的是要平平安安啊!希望我们的故事能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 让一些和我们一样冒失的驴友三思而后行!
依非
2013年3月16日
加拿大东区时间晚8点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