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品往往有着很长的生命周期。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0f2srg3sbvq.jpg)
2015 年一代神机的 iPhone 6s 甚至可以支持到 iOS 15,陪着许多用户走过「七年之痒」。
也一直到今秋的 iOS 16 才将 iPhone 6s 这代划入了不支持的型号之列。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2fshxzkcowm.jpg)
▲ 三星 Galaxy S6 edge
这对于一款智能手机来说,7 年时间可谓物是人非。同期的三星 Galaxy S6、小米 Note 等旗舰如今早已销声匿迹。
智能手机的更迭速度相当之快,与之对应的换机频率也会高出不少。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czaauaun3mf.jpg)
因此,当一款手机有着长达 6~7 年的系统更新与硬件维修时,就会显得十分地特殊。
但倘若把智能手机更换为笔记本电脑时,仅有几年的维护周期可能就没有那么令人舒适了。
「复古过时产品」
在苹果官网中,有一份名单会不定期的更新。它并非是在售新品受欢迎程度的排名,而是「复古过时」的产品集合。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no5s0idvtqc.jpg)
在这份名单中,囊括了 iPhone、iPad、Mac 等苹果已经停售的产品。
且发布年限多是 5~7 年的产品,将不再享受苹果官方或者第三方授权维修商的维修服务。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kyx40brmm4f.jpg)
▲ 失去官方支持,就需要寻找个人维修机构
当然,后续的软件更新也一并停止支持,除非出现重大软件漏洞而发布紧急更新。
倘若直白一点的话,其实就是官方给这些产品打上了「淘汰」的标签。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sv0os0em21e.jpg)
▲ MacBook 12
早些时候,这份名单之中新增了 2016 年的 MacBook Pro 系列,以及 2015 年的 MacBook Air、2016 年的 MacBook、9.7 英寸 iPad Pro 和 2015 年的 iMac。
其中,2016 年的 MacBook Pro 系列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像是 Touch Bar、蝶式键盘等,也是彼时极致轻薄的代表。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jgh45qr12be.gif)
▲ Touch Bar 更像是一个趣味功能
这种轻薄的设计风格被苹果一直沿用至今,甚至今年的 M2 MacBook Pro 仍然用了如此的风格。
现在苹果将首款 Touch Bar MacBook Pro 列进「复古」的名单,也暗示着曾经轻薄的设计已经过时,M 芯片的 Mac 已是主流设计。
两边倒的评论
其实这份名单的扩充,是一件很正常的更迭。只是现如今很多 MacBook Pro 2016 在性能上足以完成很多工作,甚至仍旧还能够承担一段时间。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osmepy1gkay.jpg)
在苹果更新名单后,本以为会是如常一般平静,在许多论坛的评论区却激烈的对峙了起来。
「不留一滴眼泪。」
记得在 iPhone 6s 系列进入这份名单时,有一股子功成名就的意味,而 MacBook Pro 2016 却截然不同,背负了一堆的争议。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yhwpvm0m1yl.jpg)
MacBook Pro 在 2016 年改进设计之后,为了轻薄,开始大幅度缩减机内空间。
由此带来了几个问题,一是电池容量缩减为 50Wh,二是蝶式键盘的引入,三是散热系统的削减,四是屏幕排线预留不够。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w3ly1oy2e3z.jpg)
▲ MacBook Pro 的新与旧
无独有偶,MacBook Pro 2016 搭载的是 Intel 六代酷睿处理器,也大概是从彼时开始 Intel 低压处理器变得不再高效。
上述的四点问题使得曾经十分耐用的 MacBook Pro 变得续航不佳、键盘连击、积热问题以及「舞台灯光」的硬伤。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5bukxjgmin5.jpg)
▲ 单热管散热设计
为此,苹果也开启了许多轮的维修计划,换屏幕盖板、换键盘,倘若运气好的话,除了底盖和主板,其余全部换新。
但自身的散热不佳一直伴随到 M 芯片出现之前的所有 MacBook Pro。这些缺陷致使拥有「新设计」的 MacBook Pro「毁誉参半」。
更别说,它还配备了一块徒增功耗的 Touch Bar,为此并没有设计独立 ESC 和实体功能按键,虽然带个 Pro 后缀,很多功能却不那么 Pro。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vcwxxfpjwvj.jpg)
▲ 回归实用的 MacBook Pro 2021
而上述的所有问题,都被 MacBook Pro 14(2021)拨乱反正,重塑为生产力而生的 Pro 系列。
把初代 Touch Bar 的 MacBook Pro 列进过时产品名单,算是苹果彻底向过去的「妥协」告别。
「实在是太快了。」
苹果给 Mac 设计的使用年限大概是 5 年,对于智能手机而言 5 年时间已然足够的长,但对于个人 PC 来说,5 年的时间并不长。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qcmqi01ka04.jpg)
很多用户的 MacBook Pro 2016 甚至更旧的型号依旧在服役,抛开重生产力(如视频、修图、创意工作)外,Mac 的性能足以满足。
更别说,之前 MacBook Pro 在内存和存储速度上相对于同类产品有着天然的优势。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casek2nhlju.jpg)
另外,MacBook Pro 2016 全面转向雷雳 3 接口之后,也带来了对 eGPU(显卡坞)的支持,二者结合之后,会给 MacBook Pro 带来质的提升,尤其是面对一些需要 GPU 加速的生产力场景。
纵使原本旧 MacBook Pro 在硬件上有许多缺陷,但对于原本就有着更长换机周期的 PC 而言,采用与智能手机想接近的「淘汰」年限,有点「一刀切」的意味。
系统停止维护,强制「过时」
其实在 WWDC 上发布的 macOS Ventura 不支持 2016 年的 MacBook Pro 后,它很快被列为过时产品就已成定局。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4z03oudjh2o.jpg)
硬件可行,系统软件停止维护,也是不少苹果淘汰产品的常规做法。
在 M 芯片出现之后,macOS 新版本总会偏向于苹果芯片的「生态构建」。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zcb0c0rzrg1.jpg)
但 MacBook Pro 2016 在 macOS Monterey 上就已支持通用控制等跨平台功能,加上此前的 Sidecar(屏幕镜像)功能,其实只要苹果愿意,很多联动特性是可以扩展到 Intel 版本的 Mac 之中。
至于 macOS Ventura,亦可以削减一些功能,获得系统大版本的更迭。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l4lk30xubym.gif)
▲ 在 iPad 上,只有 M 芯片才支持台前调度,何尝不是自己创立的一种芯片壁垒
之所以直接从系统、软件层面设立门槛,其实也算是一种去除成本的做法。
旧产品可以理解为碎片化的设备,苹果每年都会更迭系统版本,为了适配一些旧设备额外的适配,终归会增添开发成本。
另外,系统停止更迭后,售后也可无需备用相应的零件,减轻了售后的运营成本。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fi5hdirhnng.jpg)
▲ macOS Mojave
从 macOS 历代更迭与支持版本来看,此前多是以 7~8 年为界(El Captain 甚至支持到 2007 年的 MBP),而 macOS Ventura 则把时间缩短到 5 年。
结合最近苹果正在加大力度投入 M 芯片的研发来看,背后可能是促使老用户快速更迭到 M 芯片,进入苹果打造的生态壁垒。
在全面转向 Arm 的第一阶段,M1 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完美地在两年之内,让 Mac 从 Intel 平台转向 Arm,并获得了市场的正向反馈。
![](https://www.dnzp.com/uploads/allimg/230911/puutumqfpuo.gif)
即使今年 PC 市场正不断萎缩,但 Mac 由于 M 芯片的强势,也开始逆势上涨,根据 Gartner 的数据,Mac 全球出货同比增长 9.3%。
而后续的增长趋势,可能就需要将旧机型排除在新系统之外,以系统软件停止更迭的手段,促使硬件一同淘汰。
如此的做法对于苹果来说,可以降低系统适配难度,加快产品更迭,更快的获得 Arm PC 市场份额和 PC 市场增长。只是,在软件上设置门槛,对于老用户和旧设备就过于无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