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iPad Air,M1 Inside。

而且还是一块满血满核的 M1,与高配 MacBook Air、MacBook Pro 上的那颗一模一样,此时,丐版 M1 MacBook Air 用户不知是不是流下了两行热泪?
新 iPad Air,iPad Air Outside。
除了 M1,其他基本与上一代 iPad Air 类似,唯二的不同在于前置摄像头和机身颜色。

同样的直角边设计风格,同样的 1200 万像素单摄,同样的四边等宽边框,同样没有面容 ID,同样的侧边触控 ID。
或许苹果也意识到外观设计风格过于相似,如同去年青春多彩的 iPad mini,新 iPad Air 也跟了过去。

记得在 iPad mini 的视频里,我们说「iPad mini 就是一台小 iPad Air」。
到了新一代 iPad Air,iPad mini 反客为主,终于可以喊出「它就是放大了的 iPad mini 了」。
家族化设计,有点妙。

新 iPad Air 前置这枚 1200 万像素的摄像头可以说师出 iPad Pro,在 M1 芯片新一代神经网络引擎加持下,支持人物居中功能。

只不过缺少了原深感摄像头,也少了动画表情、拟我表情的功能,因此在上面的 gif 里,你只能看因赶稿而沧桑的我,而不是一个可爱的狗头。

哦,对于外观,新 iPad Air 有两个细微之初,一是背部苹果 Logo 下,直接印上了 iPad Air 的字样,以小见大,下一代 iPad Pro 也会如此。

看来还是 iPad Pro 更适合游戏重度玩家,前提是你习惯抱着大屏,或者是个六指玩家。
调侃一下,不要当真。
只不过,印刷字体这个细节,让我想到了 MacBook 系列,苹果也在强调 iPad 上的 Air 与 Pro 之分,Air 偏向普通消费者,Pro 便是专业级。

至于其他移动平台的 SoC,新 iPad Air 默秒全。
正所谓,不管你的下一台电脑是 iPad 还是 Mac,终归是 M 芯片的。
家族化芯片运用,有点顶。
拿到新 iPad Air 之后,我立刻走了一遍流程,一是 GeekBench,二是米哈游 Bench。
得益于全系满血版的 M1,CPU 单核为 1679,多核为 7179,GPU 分数则是 21296,几乎与搭载 M1 芯片的 Mac 平起平坐。

至于其他移动平台的 SoC,新 iPad Air 默秒全。
而在米哈游 Bench《原神》中,特效全开,无论是画面细节、阴影光效,还是游戏流畅度,均可以说媲美 3A 级大作了。

此时,我也终于明白什么叫做完美运行《原神》,帧率不过是众多指标中的一项而已,画面渲染精度,画质的高低同样很重要。
此前我们在测试 iPad Pro 时,许多游戏还未能支持 M1 芯片,导致 iPad Pro 在游戏中表现不佳。

不到两年,这种情况大大改善,《原神》、《和平精英》、《英雄联盟》等不少的国民手游大多做了适配,基本都提供了高刷选项,可惜新 iPad Air 的屏幕依然有着 60Hz 的限制。
看来还是 iPad Pro 更适合游戏重度玩家,前提是你习惯抱着大屏,或者是个六指玩家。
至于生产力,新 iPad Air 的 USB-C 接口与前代的规格相同,充电、传输数据、扩展显示三合一,只是速度没有雷雳 4 的 40Gbps 那么快。
不过换个角度,你也省下了一条雷雳 4 连接线的 949 块。

回到当下,同样内置 M1 芯片,直接拉近了新 iPad Air 与 iPad Pro 的距离,似乎它们的定位有些重合?
另外,我也用 iMovie 连接了两部 1080p 50 分钟的剧集,并原规格导出,最终用去了 17 分钟。(剪映大概是 12 分钟。)

其实关于 M1 的性能,我们早在 Mac、iPad Pro 就已见识,它有着极佳的能耗比,也有着足够高的上限。
使用 iPad Air 的几天里,对于 M1 的性能释放,我对它的使用方式可能才是 M1 的使用下限。
如同 MacBook Air 的定位,新 iPad Air 也是 iPad 阵营里所面向普通消费人群的产品,而 M1 芯片的加入,极大的拉长了这两款产品的生命周期。

时间拉长,再过个三五年,面对着新时代的各种需求,或许 M1 芯片的 iPad Air 会有更大的舞台,和承载更多的需求。
回到当下,同样内置 M1 芯片,直接拉近了新 iPad Air 与 iPad Pro 的距离,似乎它们的定位有些重合?

明面上来说,基本上就是一块 Promotion 屏幕的区别,但对于平板来说,一块屏幕的不同直接影响了二者在你我手中使用的方式。
没有高刷的新 iPad Air 更适合以内容消费为主的人群,比如我。

新 iPad Air 在我手中像是一个万金油的存在,刷刷 B 站,聊聊微信,玩玩游戏,看书阅读,偶尔呼出备忘录记录一番。
我很清楚它的需求,就是填补一些琐碎的时间,并在一些场景里替代智能手机。至于生产力,多用来应急,查资料、码字等等。

ProMotion 的屏幕的确会带来绝佳的使用体验,但在我以内容消费为主的使用方式中,它并非是一项刚需,即使在新 iPad Air 的 60Hz 下,我也很少会有怀念 120Hz 高刷的念头。
那反过来,支持 ProMotion 的 iPad Pro 更适合偏向创意、创作者使用。高刷屏幕配合 Apple Pencil 会有着细腻的笔触。

在拿到新 iPad Air 之前,我也很纠结它的定位,以及它到底该如何存在于我的生活、工作之中。

但上手之后,新 iPad Air 几乎可以无缝融入,但这并非是由于 M1 Inside 的功劳,而是 iPad Air Outside 的形态决定了它依然是一台偏向内容消费居多的设备。
至于生产力,或者准确来说对于创意工作、精准绘画等需求,新 iPad Air 也可以承担,但稍微有点超纲。